- 湖南岳麓書院景點導游詞 推薦度:
- 相關推薦
湖南景點的導游詞
作為一名優秀的旅游從業人員,通常需要用到導游詞來輔助講解,導游詞事實上是一種對旅游景點進行歷史的、文化的、審美的解讀的文體。導游詞要怎么寫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湖南景點的導游詞,歡迎閱讀與收藏。
湖南景點的導游詞1
各位游客朋友:
大家好!歡迎觀光天心閣。本人是景區講解員小李,希望通過我的講解,能讓大家對古城長沙和天心古閣厚重的歷史文化有一個初步的了解。
天心閣是古城長沙的標志和象征,是長沙歷史文化發展的見證,自古素有“瀟湘古閣,秦漢名城”的美譽,為國家AAAA級旅游景區。因其地脈隆起,主吉祥之兆,故一直被視為長沙的風水寶地。景區建于1924年,是為保護具有2200多年歷史的古城墻和400多年歷史的古閣樓而修建的長沙第一個園林景點。
首先大家觀賞到的是“薰風亭”和“倫鑒池”!稗埂笔且环N香草,“薰風”即“香風”;亭子建于盛夏,四面清香宜人,故此得名。紅巖石壁上的“倫鑒”兩字,“倫”為類似之意,“鑒”為鏡子之意,意思就是指池水象鏡面一樣明凈。話說唐太宗李世民在諫官魏征過世后,悲傷之余留下了“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史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知得失”的千古名訓,“倫鑒”一名由此而來。
天心閣是楚漢文化長沙之魂,而長沙是國務院公布的我國首批二十四座歷史文化名城之一,天心閣是長沙的象征,見證了長沙的歷史發展和變遷。世界上所有的城市史都有因市成鎮,因鎮而城的歷史,所以長沙城歷史由來以久,據史書記載早見于《逸周書·王會篇》的西周王朝,長沙城歷經幾千年,不遷不移,不動不改,至今繁衍生息,在當今的城市極為罕見。長沙的每一個建設項目都有可能挖掘出一批珍貴文物:如西漢馬王堆女尸,商周青銅器,走馬樓三國竹簡等等……舉不勝舉。
現在大家看到的這片錯落有致的石林,是景區的《歷史名人石刻畫廊》,它刻繪了33位對我們湖南有過突出貢獻的歷史名人,他們有的在湖南出生,有的在湖南為官,其中湘籍16人。炎帝神農氏,品百草造福于民,他晚年因誤食一種叫“火焰草”(又稱“斷腸草”)的植物而謝世于湖南,炎帝陵就在我們湖南株州的炎陵縣;朱熹、張軾為長沙岳麓山下的岳麓書院主講;李芾,長沙(古稱潭州)知州既湖南安撫使,南宋末期人,在元兵攻打長沙三日守城無望的情況下,領全家十九口人集體自盡,以示忠烈;曾國藩,湖南湘鄉人,清朝道光年間洋務派首領之一,創建了“無湘不成軍”的湘軍,曾瘋狂鎮壓太平軍,后被捻軍所敗,但他的為人處世之道歷來被后人所學習、傳頌,所著多收入《曾文正公全集》中;魏源,湖南隆回人,提出“師夷長技以制夷”,在林則徐支持下著有50卷《海國圖志》,被稱為睜眼看世界的第一人;郭嵩燾,湖南湘陰人,清末外交官,近代中國向西方國家派出的第一位常駐使臣,出使(新加坡)期間,取用公款只薪水與房租兩項,嘗言:“廉才君子以自責,不宜以責人;惠者君子以自盡,不宜以望于人”,時稱名言。
前方大家看到的是入勝亭,有“扶搖向天心,到此方入勝”之說,意思是說天心勝境由此開始。請注意上面的對聯,上聯“天若有情天亦老”,下聯是“心到無私心自寬”。此為嵌字聯,又是藏頭詩。大家看出來了沒有,對了,就是我們景區的名字“天心”了,此聯一番修身哲理盡在其中。
請看亭的另一面“崇德”,此匾為蔣介石所題,“舊事難忘一聲驚午夢,新風振起萬里看朝霞”相傳為蔣介石所作,為1946年紀念抗日陣亡的將士所建,又名“崇烈亭”。從1939年9月至1941年12月,日軍三次大舉進犯長沙,以第九戰區司令長官薛岳為主體的中國軍隊采取“后退決戰”的戰略,奮力抵抗。三次會戰,日軍均從長沙敗退。長沙成為二戰歷史上堅持抗戰達五年之久的英雄城市,成為中國抗戰相持階段的主要正面戰場之一。由于天心閣占據長沙城內制高點,三次會戰中都成為我軍重要部防的主要陣地。英雄的長沙城以不敗的身姿屹立于世人面前,而雄偉、壯觀的古城墻,也就成為了長沙人民的驕傲。
現在大家縱目望去的,就是建于明末崇禎年以前,具有400多年歷史的天心閣。初建時閣樓為一層,清乾隆年間修建為兩層,1774年作為《四庫全書》總閱官的李汪度還作了《重修天心閣記》;到清嘉慶年間,天心閣下的城南書院院長羅畸撥款重建,為現在大家所看到的三層,并增加南、北兩附閣,使之更加雄偉、壯觀;現主閣高14.6米,兩附閣各高10米,整座閣樓仿明清時期南方園林建筑風格,“不登天心閣,不知古長沙!闭埓蠹译S我一起登閣參觀。
主閣一層為《百年長沙圖片展》,展示的是二十世紀長沙百年的歷史變遷。首先請大家看《天心閣眺望》一詩,詩中的“潭州”即今天的長沙。此詩取自《善化縣志》(原長沙分為長沙、善化兩縣,天心閣屬善化縣),作者俞儀為明崇禎年京帶指揮使,由此可推斷天心閣早在400余年以前就高高聳立在古城之上了。再請看一下古長沙老地形圖,它呈南北長、東西窄的條狀,長沙有幅家喻戶曉、膾炙人口的對子:“水陸洲洲系舟舟動洲不動,天心閣閣棲鴿鴿飛閣不飛”,這水陸洲呢就是橘子洲,水陸洲長約5500多米,寬約100多米,是長沙這一特殊地理景觀代表。長沙的地質結構以石英砂巖為基礎,經過常年外力作用,使大量沙、石都聚集于地表,由此得出長沙地名由來于“長形方洲,沙土之地”。
主閣第二層有兩副大型浮雕,其一展示的是1938年11月12日晚的“文夕大火”后,周恩來與時任國民黨湖南省主席的張治中親臨閣樓視察災情的情景:武漢失陷,日軍通往中國南方的門戶打開,蔣介石對保衛長沙缺乏信心;在岳陽失守后,密令張治中對長沙實施“焦土抗戰”,以天心閣舉火為號,把個好端端的長沙城化為了一座廢墟,毀城面積達90%,燒死3000余人,燒傷者近兩萬多人,全城平民無家可歸,史稱“文夕大火”,長沙也由此并列為二戰時期四大毀壞最為嚴重的城市之一?墒遣坏饺齻月,英勇不屈的長沙人民又在廢墟上立起了一個個棚屋的新長沙,用滿腔熱血抗擊了日寇一次次進攻,使日軍在一路得手的情形中第一次承認中國人民的不可凌辱。其二展示的是1930年7月,以彭德懷為首的紅三軍團攻克長沙,在中山亭勝利會師的場景。當時湖南醴陵人李立三受共產國際委托,提出“包圍城市”的戰略思想,后因敵我力量過于懸殊,紅軍又主動撤離了長沙。
為何稱這樓為“天心閣”呢?根據中國古代星像學,天上有28星宿,其中南方七省為“朱雀”,在其尾巴上有顆主壽命的“長沙星”,而閣樓建好之后正好對著天上的“長沙星”,好比它也是天上的星星,故原名“天星閣”,是星星的星,是古代祭天神、觀星象的“靈臺”;大家都知道古人歷來崇尚孔孟之道,原先閣樓供奉著孔子、孟子等人的神像,寓意“為孔孟傳道統,為天地而立心”,因此星星的星又改為了心靈的.心。另一說清康熙年間,康熙皇帝到長沙南巡,發現長沙木房子特別多,挺容易引發火患,為救萬民于水火,特命長沙地方官在長沙地勢最高,風水最好的位置建這么座防火、鎮災用的閣樓,言“天子的心意”。清末學者黃兆梅所撰的“四面云山皆入眼,萬家煙火總關心”的名聯,較好地概括了建閣的初衷。
現在大家眼中飽覽的,就是長沙古城墻了。公元前202年,也就是西漢高祖五年,劉邦建漢時封了他的八大功臣為王,其中長沙王吳芮,就用土夯筑成長沙的古城墻,據今有2200多年歷史了。到了明洪武五年,也就是公元1372年,長沙守御指揮使邱廣改土筑城墻為磚石建筑,目的就是為了加強防御,使長沙成為“堅不可摧的鐵城”。明末張獻忠率大西軍攻入長沙,城墻曾遭到破壞;清順治十一年(公元1654年),洪承疇經過湖南,駐長沙,拆運明藩府磚石修筑城墻,使古城墻再展雄姿。清咸豐二年(公元1852年),城墻又遭太平軍破壞,后歷屆湖南巡撫駱秉章、毛鴻賓等重修加固,增設炮臺并建月城,使古城墻成半環拱式內雙城格局。本來古城墻方圓有8.8公里,呈南北長、東西窄的條狀,1914年,當時的國民黨政府為了修環城馬路,僅保留251米的眼前這段城墻至今,作為長沙歷史發展的一個重要見證。
請往我手指的方向看,這就是長沙古城墻的重要組成部分——“月城”,又名甕城。顧名思義,因形狀像半個月亮而得名,是古代兵勇囤兵和放置炮臺的地方。它一般分上下兩部分,上面放置遠射程大炮,下面放置近射程大炮。月城內還有儲存彈藥和糧食用的倉庫和通往城外的密道,它對研究我國古代軍事防御工事有著重要的價值。有興趣的朋友可以下去參觀。
游客朋友們,大家在城墻上隨處可見官窯印。這官窯印有明清兩代磚文,一說是古磚廠商標,另一說是為長城磚樣的“責任制”。
現在請大家觀看《長沙大火》幻影成像片,它說的就是剛才介紹的1938年發生的“文夕大火”。
發生在古城墻下最出名的戰役,莫過于《關公戰長沙》。赤壁大戰后,諸葛亮分遣諸將,進取零陵、桂陽、武陵、長沙四郡。關羽在長沙城下大戰守將黃忠,互生企慕:一戰各打五十回合,不分勝負;二戰關公使“拖刀計”而黃忠馬失前蹄,關二哥要贏得光明磊落,故而放了黃忠;三戰黃忠詐敗,回頭向關羽放了三箭,頭兩箭為還關二哥人情,黃忠放的是空箭,后為報答前不殺之恩,黃忠只射了關羽的頭巾,這回關二哥知道了黃忠的厲害,嚇得當時手中的刀都掉了,故今長沙還有“撈刀河”。回城后長沙太守韓玄疑黃忠通敵,要將他推出斬首。魏延救了黃忠,要斬韓玄,韓玄為迷惑魏延,故意將其兩只靴子各放南、北兩處,故今長沙還有“南、北倒脫靴”。魏延識破其詭計,抓其殺掉,故長沙又有“賜閑湖”(刺韓湖)。后魏延獻了城池;黃忠閉門不出,關羽登門相請,才出來投降。
好,我的講解到此結束,感謝大家對我工作的支持,祝大家旅途愉快,一路平安!
湖南景點的導游詞2
各位朋友:
大家好!歡迎來到郴州蘇仙嶺旅游觀光。
蘇仙嶺又叫牛脾山,這山雖然不高,但相傳西漢時期蘇耽成仙的故事就發生在這里,所以稱之為蘇仙嶺,并享有“道家天下第十八福地”之稱。
大家眼前看到的這座古樸的院落啊就是歷史上赫赫有名的“郴州旅舍”。郴州旅舍原本呢是古代一座平淡無奇的客棧,但是因為蘇東坡的弟子、“蘇門四學士”之一的秦觀曾經在此居住,當年被貶官流放至此的秦觀心憂天下,惆悵萬千地寫下了《踏莎行·郴州旅舍》這一千古名篇,郴州旅舍也從此聲名鵲起。但原來的郴州旅舍早已毀棄,現在大家所看到的呢是在按宋代營造法式和湘南民居風格重建的。
好了,大家現在看到的是湖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三絕碑。三絕碑指的三絕分別是:秦觀的詞、蘇軾的跋和米芾的字。蘇軾酷愛秦觀的《踏莎行·郴州旅舍》,將這首詞的'后兩句“郴江本自繞郴山,為誰流下瀟湘去!睂懺谧约旱纳茸由;秦觀去世后,蘇軾十分悲痛,在扇面秦觀詞的后面,寫下了“少游已矣,雖萬人何贖?”的跋語。
后來,著名書法家米芾把秦觀的詞和蘇軾的跋書寫下來,流傳于世。在南宋年間,郴州知軍鄒恭附庸風雅,他命人將秦詞、蘇跋和米書一并摹刻在白鹿洞附近的這塊巖壁上,形成了52厘米長、46厘米寬的摩崖石碑,世稱“三絕碑”。三絕碑有著很高的知名度。1960年,毛澤東主席在長沙接見湖南省委和各地市領導時,曾經專門提起過這塊石碑,并且饒有興致地當場背誦了《踏莎行·郴州旅舍》:
“霧失樓臺,月迷津渡,桃源望斷知何處?煽肮吗^閉春寒,杜鵑聲里殘陽樹。驛寄梅花,魚傳尺素,砌成此恨無重數。郴江本自繞郴山,為誰流下瀟湘去!
為了紀念秦觀這位著名的文學家,在三絕碑亭的左邊樹了這尊秦觀的銅像。中國女排的隊員們每次到郴州集訓時都會到此漫步,陶冶性情。
徐霞客當年登臨蘇仙嶺時后拜謁的一處勝境,就是大家眼前的蘇仙觀。蘇仙觀是祭祀蘇仙的道觀,它始建于西漢年間,后來遭到火焚。到了唐朝開元十九年即公元731年,唐玄宗下詔修葺蘇仙觀,以后宋、明、清都曾加以維修,才形成今天的規模。大家看到蘇仙觀呈南北朝向,長82、2米,寬41、5米,總建筑面積2464平方米。整個蘇仙觀呈現出宋代道觀風格,正殿高于廂房,為大屋頂、四角飛檐、犀頭粉墻、小青瓦、回紋窗,兩廂為雙層樓房。在正殿門前,大家可以看到門額上有“敕封蘇仙昭德真君”八字漢白玉盤龍御碑,這是南宋景定五年即公元1264年宋理宗御書的,至今保存相當完好。
在蘇仙觀的后面,還有這間“屈將室”。1936年,著名的愛國將領張學良、楊虎城發動了震驚中外的“西安事變”,奠定了國共第二次合作的基礎。事變和平解決后,蔣介石背信棄義,將張學良將軍囚禁終身。1938年春,張學良將軍就被囚禁于這間房間里。在這里,少帥寫下了“恨天低,大鵬有翅愁難展”的名句,表達了他憂憤的心情。解放后,人們將幽禁張學良將軍的這間廂房開辟為愛國主義教育基地,陳列了大量革命歷史文獻資料,廂房也被稱為“屈將室”,現在讓我們在這間屈將室一起來緬懷當年將軍經歷的崢嶸歲月吧。我們的參觀就到這兒了,謝謝大家!
湖南景點的導游詞3
各位游客,大家好!
桃花源是個令人神往的地方,可是桃花源的原型究竟在哪里?一直到今天,仍然是個千古之謎?墒菗墨I資料和實物考證,千山萬壑環抱中的重慶酉陽大酉洞,才是桃花源真正的活標本。
酉陽桃花源有古桃源區、新桃源區和森林區三大部分。這里阡陌交通,屋舍儼然,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雞犬相聞,一派和平田園風光,是棲息疲憊心靈的最后家園。
桃源石坊
在大酉洞的懸崖上入目而來的是“桃花源”三個大字,這是四川作家馬識途的題字,在“桃花源”的門前,有一道石碑門坊,上面兩幅楹聯是巴蜀詩人流沙河的真跡。
跨過這道石坊,就仿佛穿過一千多年前的時光隧道,去領略陶淵明筆下的這片人間凈土,去破譯世外桃源這個千年密碼。
桃花溪
相傳晉朝太元年間,武陵捕魚人沿著桃花溪,穿過桃花林,來到桃花渡,見柳岸花明,山重水復,怕迷失道路,就在溪邊打下標記。
傳說這就是當年漁人設置的路標,漁人曾經在此問路。這路標,這桃林,這桃花溪,成了世外桃源和滾滾紅塵的分界線,也留下了無數文人墨客追求自由的千年遺夢。
問津亭
相傳武陵捕魚人來到桃花源中,見阡陌縱橫,雞犬相聞,男耕女織,怡然自樂,好一派升平景象和淳樸民風。捕魚人聽說他們的先祖是秦朝的遺民,來到這與世隔絕的.地方已經許多年了。
他十分驚訝,回到武陵郡所,向太守報告了這一新奇發現。太守又派人和漁人一同前往,尋找先前的路標,但終因迷路而未能到達,留下了千年遺恨。這就是漁人問津處。
潛棧(巴人棧道)
桃淵明棄官回鄉,開荒種地。雖然辛苦,卻獲得了重歸大自然的農家之樂。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晚上歸來,和村里的農家共話桑麻,飲酒作樂。年復一年,他在這草叢荊棘之中,踩出了一條蜿蜒曲折的鄉間小路。
為紀念陶公,后人在這條小路上修了這條棧道,人們叫它“潛棧”。先前,傳說巴人遷徒到此,所以又叫它“巴人棧道”。
潛村
是為紀念陶淵明而修建的。陶淵明又叫陶潛,東晉時著名詩人和文學家。潯陽柴桑,即今江西九江人。家道原本殷實,后來敗落貧窮,官至彭澤縣令。后來不滿朝政黑暗,棄官還家,息交絕游,隱居田園,躬耕南畝。
這里有曲徑通幽的良田美池,有綠樹掩隱的桃花島,有土家風味的吊腳樓,琳瑯滿目,美不勝收。
拙村
陶淵明棄官回鄉以后,親自耕種田地。他在《歸園田居》里寫道:“開荒南野際,守拙歸園田……”所謂“拙”,就是愚笨,就是不會做官,不會投機鉆營。詩人就是通過這種自嘲來表現厭惡仕途,和對田園牧歌生活的向往。
這里桃紅柳綠,阡陌縱橫,有鄉土風味的農舍火堂,有古色古香的茶室茶具,水缸水桶,竹器木器,再現了當年的“小橋、流水、人家”和古拙簡樸的村野風光。
秀才看榜(聰明泉)
在桃花源頭,有一泓綠陰水潭,傳說它叫聰明泉。泉水東暖夏涼,經年不斷,泉邊有嘉木美竹,平時不易被人發現。泉水上邊有一塊巨大的石壁,陡然直立,光潔天成,傳說叫“秀才看榜”。
據傳秦儒藏書,為酉陽播下了文化種子,大凡讀書人要想舉秀才,取進士,都要來這里探源溯流,唱聰明泉的泉水,然后就得高中,中榜以后,文人學士都爭取到這里看榜,以拜祭這一孔神泉。
松峰聳翠
相傳唐朝有個姓方的道士曾云游到此,見洞天佛地,桃花盛開,便向一砍柴老人打聽此為何地,砍柴老人答道:“這里叫‘觀音洞’,人稱‘古桃源’!钡朗空f:“親臨佛地,永生難忘。不過,洞里桃峰和平地色彩有失陰陽,如峰植青松,松峰聳翠,使陰陽平衡,交相輝映,那就錦上添花了!
道士抓出一把種籽,交給老人說:“這叫赤松子,及時種下,三年可以成材,松籽可以充饑,也可以延年益壽!边@則傳說,體現了古代“天人合一”的哲學思想。也就是人與自然和諧統一。
石窟藏書
相傳秦始皇焚書坑儒的時候,有幾個咸陽的儒生,為躲避禍亂,背負詩書,攜妻帶子,來到大酉洞中,生息繁衍,自食其力,保存了大量珍貴的圖書典籍。這就是傳說中的藏書之屋。
在洞碧上還雕刻有羅升桔提寫的“太古藏書”四個大字,雖時過境遷,風雨剝蝕,至今仍清晰可辨。后人有詩贊曰:“千卷遺書秦火后,幾人負笈酉山陽!
飛泉灑玉
相傳這洞中有一姓徐的老者,年高九十六歲。一天夜里,太白星君托夢給他:“你一生勤勞,又樂于助人,賜給你飛泉一孔,三年之內,將有珍珠寶貝流出來……”老人和他的大兒子、二兒子都以為是夢,沒有當真。
唯有三兒子又懶又貪,偷偷來到飛泉之下,果真尋得幾顆珍珠,瞞著兇父悄悄變賣,將銀錢揮霍一空。后來老人知道飛泉真的灑玉了,再去仔細一看,什么也沒有了,只有一些細微的雨花灑落下來,于是氣絕而死。由此看來,桃花源也并非人間凈土。
石鳴鐘鼓
大酉洞中有兩個巨大的鐘乳石,一個象鐘,一個象鼓,以石擊打,轟然有聲,人們稱之為“石鳴鐘鼓”。
相傳,明代酉陽州撫使冉公表在洞中修道時,正與人商議鑄鐘制鼓的事情。忽然洞中狂風乍起,飛沙走石,撞擊在石鼓上,發出洪亮渾厚的聲音,在洞中久久回蕩。冉公表頓然領悟這是神的啟示:不要勞民傷財。不再議論制鐘制鼓,狂風終于停息下來。冉公表精誠修煉,終日以石鐘石鼓為號。
玉盤仙跡
這里有一個鐘乳石盤,直徑三尺六寸,盤面光潔,石質堅硬。
相傳有一年,青城山來了一個老道士,在洞里煉丹習法。他面對石盤,口中念念有詞,用手指畫了一個“玉盤仙人承露”的圖案。不一會兒,圖案清晰可見,仙人從盤中凸現出來,每天清晨,周圍幾丈之內,草木上的露珠被吸進盤中,玉露瓊漿,香甜可口。后人有詩為證:“寄語他人如學道,滿斟玉液洗凡心!
機織煙霞
相傳大酉洞住著一位勤勞善良的姑娘叫易嫦,她靠種桃為生,侍奉年邁多病的老母,栽下了萬棵桃樹,還培育出了一棵果實累累的桃王樹。由于她善良勤勞,積雨露之精華,桃花之靈氣,十分美麗,面若桃花。
洞里的蜈蚣精時時心存歹意,想加害于她。西王母遂封她為“桃花公主”,賜給她“天機”一座,在每年的元日,以云為梭,以霧為杼,織出萬朵紅霞,把蜈蚣精擋在洞門之外。
龜鶴遐齡
相傳洞中有“靈池”一方,“神田”一塊,據說喝了這里的水,可以除病祛邪,可以長生不老。
曾有一只大烏龜,一支大白鶴來到這里,乘涼休息,由于飲了這池中靈泉,田中圣水,大烏龜飛出洞外二里多,鉆進了泉孔河的源頭,只留下一方“靈池”(烏龜池)。大白鶴化而為石,立于“神田”之中。后來酉陽州宣撫使冉公表,來此修道煉丹。后人有詩云:“玉盤注水何晶瑩,飲之年如白鶴齡。”
觀音坐禪
相傳大酉洞原始初開之時,觀音大士曾在這里座禪講經。只見這洞口深處,一層層深閣瓊樓,一進進珠宮寶闋。觀音大士端坐于蓮花臺上,兩邊有三十個小仙童侍立臺下。相傳不少游方高士,曾來這里所經講法。
酉陽桃花源的講解就此結束,大家可以隨意四處看看,自由體會世外桃源的感覺……
【湖南景點的導游詞】相關文章:
湖南岳麓書院景點導游詞07-04
湖南石燕湖的導游詞-湖南導游詞12-24
湖南導游詞11-13
湖南導游詞12-21
湖南懷化旅游景點介紹08-18
湖南概況導游詞05-17
湖南郴州導游詞07-12
湖南旅游導游詞02-08
湖南的衡山導游詞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