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武隆導游詞(通用5篇)
作為一名優秀的旅游從業人員,往往需要進行導游詞編寫工作,借助導游詞可以更好地宣傳景點,引導游客觀光游覽。導游詞應該怎么寫才好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重慶武隆導游詞,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重慶武隆導游詞 1
武隆,地處重慶市東南邊緣,云貴高原大婁山褶皺帶與武陵山系的分交地區,位于東經107°13’—108°05’,北緯29°02’—29°40’之間,東西長82.7公里,南北寬75公里,總面積2901.3平方公進里,東鄰彭水,南接貴州省道真縣,西靠南川、涪陵,北與豐都相連。地勢東北高、西南低,地形以山地為主,也有丘陵、高地,自然概貌為“七山一水二分田”,F轄46個鄉鎮,共人口有39.8萬人,人均國民生產總值元,99年財政收入元。武隆縣轄10鎮鄉,分為巷羊片區、土坎片區、白馬片區、長壩片區、鴨江片區、平橋片區,江口片區、桐梓片區、火爐片區等9個片區。
武隆氣候溫暖濕潤,年平均氣溫17.9°C,全年降水量多在1000毫米以上,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區。動植物資源十分豐富,縣境內有主要喬木、灌木147種,珍稀樹種有銀杉、水杉、珙桐等。主要野生動物181種,屬國家一、二、三級保護的珍稀禽獸有虎、云豹、金錢豹、金貓、大靈貓、小熊貓、黔金絲猴、蜂猴、獼猴、毛冠鹿、羚羊、長尾雉、銀雉、白腹錦雞等。礦產資源也十分豐富,主要有鐵礦、鋁土礦、煤礦、硫鐵礦、大理石等。過去,由于交通閉塞、信息不暢,武隆的經濟十分落后,工業不發達,只有規模較小的采掘、紡織及一些加工工業。
農業主要以生產玉米、小麥、水稻、薯類為主,經濟作物主要有烤煙、貯麻等。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進入九十年代后,在縣委、政府的領導下,改善了交通、通信狀況,大力發展旅游業,開發了仙女山、芙蓉洞、天生三橋、黃柏渡江漂流、芙蓉江過江速滑等極具特色的旅游項目,帶動了武隆經濟的`發展。今天的武隆,已甩脫了貧窮落后的帽子,正成為千里烏江上的一座明珠之城。
重慶武隆導游詞 2
三座天生石拱橋---天龍橋、青龍橋、黑龍橋,均孕育在武隆洋水河大峽谷上。其規模宏大、氣勢磅礴,三橋間距在800米之內,呈弧開串聯,形成了一峽呂三橋夾二坑的世界地質奇觀。景區內游覽路線從崖壁到谷底共5公里,以天龍橋、青龍橋、黑龍橋天生三座規模龐大,氣熱磅礴的石拱橋稱奇于世,橋平均高200米以上,橋面寬約100米,在距離僅1.2公里的.范圍內就有如此龐大的三座天生橋實屬國內罕見、世界稀有,屬亞洲最大的天生橋群。
景區林森木秀、峰青嶺翠、懸崖萬丈、壁立千仞、綠草成茵,修竹搖曳、飛泉流水,一派雄奇、蒼勁、神秘、靜幽的原始自然風貌,以山、水、瀑、峽、橋共同構成一幅完美的自然山水畫卷,其中天生三橋,飛崖走壁、擎天一柱、綠茵生輝、翁嫗送歸,仙女洞等景點引人入勝,使人留連忘返。新增的洞內自然巖壁攀巖項目,極具挑戰。
其間的泉:一線泉,泉從橋頂呈一條線狀垂落至地面;霧泉,泉水從洞頂一小孔中噴出形成濃霧懸浮空中;珍珠泉,泉水從高100多米的橋油油頂附向地面,中散如珠,晶瑩剔透;三迭泉,一泉自石壁流出三迭“龍嘴”入溪;靈泉,由地面涌出,聲如琴奏。洞:仙人洞、龍泉洞、七十二岔洞、迷魂洞、在峽谷絕壁之間,洞洞相生,形態各異?樱喝龢蜷g的天龍坑、青龍坑深度和直徑都在200米以上,氣勢雄偉,光彩秀麗。它們與橋相映成輝,組成了絢麗多彩的風景。
重慶武隆導游詞 3
天龍橋是三座橋中最形象的,也是天生三橋中跨度最大的一座橋。它橋高235米,橋厚150米,橋寬147米,平均拱高96米,平均跨度34米。其中在橋高、橋厚、橋寬三個方面,居世界天生橋的第二位,屈居于青龍橋、黑龍橋之下。相傳三橋為惡龍所變,天長日久和兩岸的山峰溶為了一體。
天龍橋是三座橋中唯一一座雙拱橋,由一個橋墩、兩個橋孔構成。請大家抬頭看,天龍橋的橋洞洞壁四四方方,非常平整,宛如人造,這就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由流水沖蝕天然形成。天龍橋是三座石橋中最酷似人工橋梁的一座。橋體總高度達到了235米,其中橋厚150米,跨度達到了75米,平均拱高96米,無論從力學還是從建筑學上都非常的穩固,完全對得起重慶“橋都”的稱號。
天龍橋最奇特的.地方,除了酷似人工橋之外,還有一個就是它的橋墩部分。在橋墩內部有一個迷宮型的洞穴,據當地老百姓講那是土匪藏身的地方進去的時候必須以繩索為記號,不然會迷失方向。主洞的長度有400多米,在主洞的四周發育有大大小小的通道,形成了洞中有洞,洞洞相連的奇特洞穴。
重慶武隆導游詞 4
武隆天坑三橋景區擁有亞洲最大的天生橋群、全世界罕見的喀斯特系統。天生三橋位于烏江的`支流羊水河上,天龍橋、青龍橋、黑龍橋依次排列,由三疊紀的石灰巖組成,三橋合計直線距離僅1500米。
天生三橋之間,夾著兩個世界罕見的巖溶天坑——天龍天坑和神鷹天坑,形成了坑與坑之間以天生橋洞相連,橋與橋之間以天坑相隔的“三橋夾兩坑”的地質奇觀,其規模與氣勢,世界獨有。
武隆天坑三橋景區內除了天龍橋、青龍橋、黑龍橋3座天生橋和天龍、神鷹等2個大天坑,還有龍泉洞、仙人洞等景點,另外“滿城盡帶黃金甲”之外景地古驛站也留在坑中。
天龍橋
即天生一橋,又名道橋。橋面高235m,橋厚150m,平均拱孔高96m,拱孔跨度20-75m,平均34m,橋面寬147m。因其位居第一,頂天立地之勢而得名。一橋橋中有洞,洞中生洞,洞如迷宮,即壯觀又神奇。
青龍橋
即天生二橋,又名中華橋。橋面高度281m,平均拱孔高103m,橋厚168m,拱跨13-58m,平均31m,橋面寬124m。青龍橋為世界喀斯特天生橋高度之最,是垂直高差最大一座天生橋。夕陽西下,霞光萬道,忽明忽暗,似一條真龍直上青天,故名青龍橋。
黑龍橋
即天生三橋,是羊水河峽谷最下游的天生橋,因橋洞頂部巖石如一條黑龍藏身于此,而得名,橋高223m,平均拱孔高116m,為三橋中拱孔最高者,橋厚107m,拱孔跨度16-49m,橋面寬達193m,亦為三橋中寬度最大者。黑龍橋以其流態各異的三疊泉、一線泉、珍珠泉、霧泉四眼寶泉而獨具特色。
重慶武隆導游詞 5
天龍橋即天坑一橋,橋高200米,跨度300米,因其位居第一,頂天立地之勢而得名。一橋橋中有洞,洞中生洞,洞如迷宮,即壯觀又神奇。
青龍橋即天坑二橋,是垂直高差最大一座天生橋。橋高350米,寬150米,跨度400米,夕陽西下,霞光萬道,忽明忽暗,似一條真龍直上青天,故名青龍橋。
黑龍橋即天坑三橋,橋孔深黑暗,橋洞頂部巖石如一條黑龍藏身于此,令人膽戰心驚。黑龍橋景色以其流態各異的“三迭泉”、“一線泉”、“珍珠泉”、“霧泉”四眼寶泉而獨具特色。
天坑三橋位于重慶市的武隆縣城東南20公里處,武隆至仙女山高速水泥標美路旁,距南國草原仙女山約15公里,距天下第一洞芙蓉洞僅30公里,是全國罕見的`地質奇觀生態型旅游區。景區內游覽路線從崖壁到谷底共5公里,以天龍橋、青龍橋、黑龍橋天生三座規模龐大,氣熱磅礴的石拱橋稱奇于世,三橋平均高200米以上,橋面寬約100米,在距離僅1.2公里的范圍內就有如此龐大的三座天生橋實屬國內罕見。
景區林森木秀、峰青嶺翠、懸崖萬丈、壁立千仞、綠草成茵,修竹搖曳、飛泉流水,一派雄奇、蒼勁、神秘、靜幽的原始自然風貌,以山、水、瀑、峽、橋共同構成一幅完美的自然山水畫卷,其中天生三橋,飛崖走壁、擎天一柱、綠茵生輝、翁嫗送歸,仙女洞等景點引人入勝,使人留連忘返。新增的洞內自然巖壁攀巖項目,極具挑戰性。
當地居住了不少土家族居民,他們大多生活在山區,喜居吊腳樓,屋基前低后高,部分房屋懸空出來。房屋為“干欄式”全木結構,底樓作畜舍或擱置農具,樓上住人。樓的四周鋪設走廊,雕欄花窗,屋檐呈魚尾上翹。整個建筑飛檐翹角,鑿龍畫鳳,雕欄花窗,描紅著綠,色彩斑斕。
【重慶武隆導游詞】相關文章:
重慶武隆喀斯特導游詞06-15
重慶武隆芙蓉洞導游詞06-15
重慶武隆導游詞(精選6篇)06-15
重慶武隆導游詞(精選7篇)06-15
重慶武隆喀斯特導游詞(通用5篇)06-15
重慶至武隆自駕游攻略07-27
重慶黑山谷的導游詞-重慶導游詞07-26
武隆天生三橋導游詞范文06-15
重慶天坑地縫導游詞-重慶導游詞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