邊城茶峒導游詞
作為一位杰出的導游,時常要開展導游詞準備工作,導游詞不是以一代百、千篇一律的,它必須是從實際出發,因人、因時而異,有針對性的。如何把導游詞做到重點突出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邊城茶峒導游詞,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邊城茶峒地處湘西州花垣縣西北邊境,距縣城25公里,位于湘、黔、渝交界處,始建于嘉慶八年(1803 年),素有“一腳踏三省”之稱,屬湘西的四大名鎮之一,邊城古鎮有古樸、濃郁的民族風情。
在文學大師沈從文的《邊城》中,就是一道亮麗的風景線。解放前,山城雄峙,城垣逶迤,河水悠悠。青石道整潔風雅,吊腳樓古色古香,白塔聳立,古渡擺舟,如詩如畫。詩云:“邊城勝景令人醉,疑是身在畫中游。”著名文學家沈從文以茶洞為背景,寫出小說《邊城 》,馳名中外。解放后,城垣、白塔雖毀,但古風依存,又新修樓房、大橋和農貿市場等,為邊城茶洞增添新景,《連心壩》、《邊城》等影片,均在茶洞拍攝外景。許多慕名而來者以沈從文的小說《邊城》為導游圖,尋覓白塔、石碾和船夫的墳:踏青石古道,登水邊吊腳樓聽月光下飄來的漁歌,回味那美麗動人的故事。
茶峒,因沈從文的著名中篇小說《邊城》以此為背景而聞名。邊城茶峒由于地理位置險要,歷史上成為兵家必爭之地。在清進嘉慶七年(1820xx年),這里建成了一座石堡城,設東西南北4門,門樓上各有4座炮臺,420個垛口。
抗日戰爭時期,蔣介石的殘兵敗將就是經過這里逃往四川的;解放戰爭時期,鄧小平率領的中國人民解放軍乘勝追擊時,也是從這里長驅直入大西南的。解放后,城墻城門雖被毀壞,但翠翠島、吊腳樓、石板街依然保存完整。在一腳踏三省的石油管沙灘上,建起了34級石頭臺階組成的近萬米沿河觀光帶。如今茶峒是個城內有吊腳樓,城邊有河,河中有島,島上有林,林中有碑,碑中有文的聞名世界的邊城。主要旅游景點有:翠翠島、書法園、沿河吊腳樓、南方古人類遺址、古老城墻、拉拉渡、名聯坊、一腳踏三省等。
【邊城茶峒導游詞】相關文章:
邊城茶峒導游詞02-12
邊城茶峒導游詞7篇06-10
邊城茶峒導游詞6篇02-12
茶卡鹽湖導游詞08-26
茶卡鹽湖導游詞05-21
茶卡鹽湖的導游詞02-22
龍井茶導游詞03-30
深圳茶溪谷導游詞04-13
茶馬古道導游詞01-15
青海茶卡鹽湖導游詞0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