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tt id="5hhch"><source id="5hhch"></source></tt>
    1. <xmp id="5hhch"></xmp>

  2. <xmp id="5hhch"><rt id="5hhch"></rt></xmp>

    <rp id="5hhch"></rp>
        <dfn id="5hhch"></dfn>

      1. 嵩岳中岳廟導游詞

        時間:2020-11-04 18:45:44 導游詞 我要投稿

        嵩岳中岳廟導游詞

          中岳廟原名“太室祠”,始建于秦(公元前221--207年)。西漢武帝元封元年,游嵩岳時令祠官加增擴建,以后歷代均有擴建。接下來是小編為您整理的嵩岳中岳廟導游詞,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嵩岳中岳廟導游詞

          嵩岳中岳廟導游詞

          各位來賓,我們現在要去參觀游覽的地方就是中國禪宗發源地---中岳廟

          中岳廟位于太室山東南麓黃蓋峰下,在登封城東4公里處。四周群山環繞,風景秀麗。中岳廟原名“太室祠”,始建于秦(公元前221--207年)。西漢武帝元封元年,游嵩岳時令祠官加增擴建,以后歷代均有擴建。唐、宋年間極盛一時。宋末至清初屢有廢興,清乾隆年間對中岳廟進行了一次大規模重修。

          現存廟制基本上保留著清代重修以后的規模,中軸線建筑共十一進,中華門、遙參亭、天中閣、配天作鎮坊、崇圣門、化三門、竣極門、嵩高竣極坊、中岳大殿、寢殿、御書樓。從中華門起全長13華里,面積十萬多平方米,是中岳中現存宏大、保存較完整的古廟宇建筑群。 現存文物:有殿、宮、樓、閣、坊、亭、臺、廊廡、門庭等古建筑四百余間,其中主要建筑多為清代宮庭式樣,漢至宋代古柏三百三十五株。金石有太室闕、漢翁仲、魏碑、唐碑、宋八棱幢、宋代鐵人、宋金四狀元碑、金代中岳廟圖碑、金代和明代鐵獅、明代五岳真形圖碑等百余件。除以上古建筑、金石外,廟內尚存木刻道教經典版百余塊。另有《說嵩》、《嵩岳廟史》、《龍潭寺記》等板刻千余塊。這些歷史文物珍品為研究我國建筑史、藝術史、道教史提供了寶貴的歷史資料。 [中岳廟廟會]

          每到春年農歷三月初十和秋季十月初十,傳統的中岳廟會就拉開了序幕。會期長達10天,廟會活動豐富多彩!八┩尥蕖笔橇餍性诋數氐囊环N求子習俗。凡婚后不孕的婦女,大多都要在廟會期間參加這項活動。拴的地點一般都在中岳廟后院的崇圣門周圍和寢殿里。更詳細的資料參考民俗節慶:中岳廟廟會。

          [周圍景點]

          中岳廟的東鄰有盧崖寺和盧崖瀑布,西鄰有“全國第一塔”之稱的嵩岳寺塔以及古代我國四大書院之一的嵩陽書院,均可一游。

          [太室闕]

          在這座廟的前方約300米處,有一座太室闕,是中岳廟的象征性大門。東漢元年初五年(118年)建。是漢代太室山廟前的神道闕,與少室闕、啟母闕并稱中岳漢三闕。

          太室闕高3.92米,東西兩闕相距6.75米。闕身用長方石塊壘砌而成,上部用巨石雕成四阿頂,南面刻有“中岳太室陽城”六篆字,氣勢挺拔,蒼勁有力。另有漢隸和篆、隸參半的兩段銘文,記述呂堂等人建闕的因由,是研究我國書法演變的重要實物。 闕身四面用減地平雕的技法,雕刻有人物、車騎出行、馬技、舞劍、龍、虎、玄武、象、羊頭、斗雞、犬逐兔、蟾蜍、貓頭鷹、建筑物、長青樹等畫像50余幅,是研究漢代風俗習慣和社會生活的珍貴資料。 太室闕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

          闕是一種裝飾建筑,表示尊嚴,一般立于城、宮、門前的甬道兩旁。

          [中華門]

          中華門是中岳廟的大門。沿廟宇中軸線依次而上,有遙參亭、天中閣、配天作鎮坊、崇圣門、化三門、崇高峻極坊、峻極殿、寢殿、御書樓等建筑,共11進院落。

          在這些建筑中,最宏偉的是峻極殿,亦稱中岳大殿。紅墻黃瓦,金碧輝煌,是中岳廟的正殿,和北京故宮的太和殿相仿,高達20余米,面闊9間,進深5間,面積為920平方米。

          [古神庫]

          在崇圣門東面有一座“古神庫”。鐵人分別立于神庫四周,為鎮庫鐵人,系宋代治平元年鑄造。鐵人身高3米多,握拳振臂,怒目挺胸,形象高大威武。這是我國現存形體最大、保存最好的四個守庫鐵人,人們也稱他們為“鎮廟鐵人”。這樣的鑄像,在別的寺廟是沒有的。圍繞著這四個鐵人,當地流傳傳有許多傳說和風俗。當地小孩子都到鐵人面前舉行成人儀式,據說鐵人還有祛病消災的作用。

          中岳廟的鎮廟鐵人 在中岳廟眾多的文物古跡中,站立在崇圣門東側的四尊鐵人顯得特別引人注目。鐵人分別立于神庫四周,為鎮庫鐵人,系宋代治平元年鑄造。鐵人身高3米多,握拳振臂,怒目挺胸,形象高大威武。這是我國現存形體最大、保存最好的四個“守庫鐵人”,人們也稱他們為“鎮廟鐵人”。 圍繞著這四個鐵人,當地流傳有許多傳說和風俗。一位在登封生活多年的老人介紹說,很早以前,這鐵人是八個,一邊四個,分立在東西兩個神庫的四周。北宋末年的時候。金兵南侵,民族英雄岳飛率領愛國將士轉戰在黃河南北兩岸。后來,抗金浪潮波及到嵩山,中岳廟的鐵人摩拳擦掌,義憤填膺。一天晚上,他們喬裝打扮,偷偷來到黃河岸邊。誰知擺渡的小船只能坐下四個人,于是只好四個人先過,另外四個鐵人在邊等候。等擺渡的小船返回載后四個鐵人時,天色已經大亮,中岳廟的道主派人找到黃河岸邊,把沒有過河的四個鐵人強拉硬扯綁了回來。所以,至今站立在東邊神庫周圍的四個鐵人還是一副怒目而視、壯志未酬的神態。

          當地的老百姓受傳說的影響,對鐵人充滿了崇敬之情,孩子周歲時,當地人要到中岳廟的鐵人前舉行掛鎖儀式。掛鎖前,家人把事先準備好的銅鎖或銀鎖先掛在鐵人的臂膀上,然后讓孩子焚香磕頭。待鎖從鐵人身上取下,掛到孩子的脖子上時,就意味著鎖是鐵人送給孩子的禮物,孩子將受到鐵人的保護,以后就會平安健康。

          除了掛鎖之外,當地人來到中岳廟的鐵人前,總要有目的地撫摩一陣。據說人身體的哪個部位疼痛不適,只要摸摸鐵人與自己相同的部位,這樣,自己的病痛就會減輕甚至痊愈。

          [峻極門]

          峻極門又名將軍門,是中岳廟的中心院落的大門,重修于清乾隆年間。面闊5間,進深6架,歇山式屋頂,琉璃瓦蓋頂,系清代典型的宮式建筑。中門兩側,塑有兩尊高5米、腰圍4.8米的手執金斧的威武守門將軍神像,故又稱將軍門。

          [嵩高峻極坊]

          嵩高峻極坊位于峻極門之北14米處,因坊后即是中岳嵩山供奉岳神的中岳大殿,故又稱迎神門,此坊為四柱三樓式建筑,黃瓦蓋頂,系清代建筑之精品。額上題“嵩高峻極”四字,傳說為康熙帝御書。

          [中岳大殿]

          中岳大殿位于拜臺北面,建于高約3米的大月臺上,此殿的建筑與北京故宮的太和殿相似,面闊9間,進深5間,面積約920平方米,重檐黃瓦,高大雄偉。殿內裝有天花板并飾有彩色繪畫以及盤龍藻井,相傳是用柏樹根雕刻而成,工藝精致,巧奪天工。殿內神龕中央坐橡是武則天加封的中岳大帝天中王,像高5米多,姿態雄偉。侍臣、仙童左右分立。神龕外兩側,塑有身穿盔甲,手執金瓜斧,高約6米的鎮殿將軍方碧和方相,雄偉莊重。

          [拜臺]

          拜臺即填臺,磚石砌造,邊長10.97米,高1.32米。俗稱填臺,為奠臺或拜臺。建于中岳大殿前的中軸線上。

          [東西廊房]

          中岳大殿兩側的東西廊房,與峻極門構成一座長方形的庭院,其面積約有5000平方米,是嵩山地區僅有的一處回廊式古典建筑。廊內供奉七十二司、八大朝臣、十殿閻君塑像。

          [寢殿]

          寢殿位于中岳大殿之后,是天中王及天靈妃的寢宮,建制七間,歇山式建筑,黃色琉璃瓦蓋頂,莊麗雄偉,僅次于大殿。正中供天中王與天靈妃塑像,侍女分立左右,兩端的神龕內,雕刻精致的龍鳳榻上,天中王睡著,天靈妃陪坐榻旁,人稱“睡爺爺,坐奶奶”。 神龕外有太監塑像。殿前月臺上有日月碑分列左右。每到廟會期間,凡當地不孕的婦女都要來此求子,名曰“拴娃娃”。

          [黃蓋亭]

          黃蓋亭位于黃蓋峰上,峰頂原為中岳廟廟址,岳廟下遷后改作中岳行宮。黃蓋峰原名神蓋山。后因漢武帝劉徹游嵩岳時,曾登此峰,武帝當時身穿大紅袍,撐起黃羅傘,如天上黃云蓋頂,故改名為黃蓋峰。峰上現有一座重檐八角亭,黃色琉璃瓦蓋頂,三重石欄,環抱亭腳,幾棵翠柏,陪襯其旁,是夏日登山避暑的好地方。

          [古柏——猴柏和鹿柏]

          嵩山曾是一個被樹木覆蓋的茫茫林海,現存古樹名木一千余株。中岳廟內,西漢至明代種植三百多株古柏,可稱為古柏博物館。這些古柏不但樹齡長,且樹形頗奇,似猴、似羊、似鹿、似凰,千姿百態,形象逼真。上圖為鹿柏,下圖為猴柏。

          河南嵩山少林寺導游詞

          各位來賓,我們現在要去參觀游覽的地方就是中國禪宗發源地-----少林寺。少林寺始建于北魏太和十九年(公元495年)由孝文帝元宏為安頓印度僧人跋陀而依山辟基創建,因其座落于少室山密林之中,故名“少林寺”。北魏孝昌三年(公元527年)釋迦牟尼的第二十八代佛徒菩提達摩歷時三年到達少林寺,首傳禪宗,影響極大。因此,少林寺被世界佛教統稱為“禪宗祖庭”,并在此基礎上迅速發展,特別是唐初十三棍僧救駕李世民后得到了唐王朝的高度重視,博得了“天下第一名剎”的美譽。

          現在的少林寺不僅因其古老神密的佛教文化名揚天下,更因其精湛的少林功夫而馳名中外,“中國功夫冠天下,天下武功出少林”。這里是少林武術的發源地,少林武術也是舉世公認的中國武術正宗流派。

          少林寺景區還是我國著名的旅游勝地之一。2000年,少林寺景區被國家旅游局首批認定為我國目前最高級----4A級旅游區。

          少林寺景區包括少林寺常住院、塔林、初祖庵、二祖庵、達摩洞、十方禪院、武術館等主要旅游景點。

          現在我們首先看到的是少林寺常住院。

          少林寺常住院是少林寺的核心,是主持和尚和執事僧進行佛事活動的地方,總面積三萬多平方米,為七進建筑,F在我們首先看到的是:

          山門:山門就是少林寺的大門,這是清代建筑,一九七五年翻修,門額上的“少林寺”三字是清康熙皇帝親書,上有“康熙御筆之寶”方印一枚。

          山門殿臺階下兩側的石獅是明代刻立的,即顯示了佛門的氣派,又象征著鎮邪與吉祥,山門外兩側還有明代嘉靖年間建造的東西石坊各一座。

          大家看,山門殿佛龕中供奉的是大肚彌勒佛又稱迎賓佛,他慈眉善目,笑迎你們的到來。我們把彌勒佛稱為“端莊莊重山門喜看世間光輝照,笑哈哈迎來人祝福極樂無窮”。

          山門殿佛龕后面供奉的是韋馱菩薩,人稱護法金剛,它手持金剛寶杵,保護寺院佛、法、僧三寶的安全。

          我們看山門甬道兩側有多品碑刻,人稱少林寺碑林,這些都是唐宋以來的著名原始碑刻。碑林東側是慈云堂舊址,現為少林寺碑廊,它不僅記載著寺院的興衰狀況,而且在歷史、雕刻、藝術方面,也有很高的研究價值,少林寺碑林和碑廊共計有碑刻108通。

          碑林的西面是錘譜堂,這里回廊一周42間,它用泥塑和木雕等形象地展示了少林寺武術的緣起、發展、練功、精華套路、國防功能、僧兵戰跡、武術活動等內容,共陳展14組216個錘譜像。有坐禪、跑經繞佛、八段錦、小紅拳、大紅拳、六合拳、通臂拳、羅漢拳、昭陽拳、練基本功、十三棍僧救秦王、小山和尚持帥出征、月空法師平倭寇以及俗家弟子習拳練武等。俗話稱:錘譜堂里五分鐘,出來一身少林功,大家比照這些塑像姿勢就可以練習少林功。

          天王殿我們現在看到是第二進建筑天王殿,天王殿的原建筑于1928年被石友三燒毀。這是1982年重修的,殿門外的兩大金剛,傳為“哼”、“哈”二將,職責是守護佛法。大殿內側塑的是四大天王,又稱四大金剛,它們的職責是視察眾生的善惡行為,扶危濟困、降福人間。人們根據四大天王的組合特點,寓意“風調雨順”。

          大雄寶殿是全寺的中心建筑,是僧人進行佛事活動的重要場所,該殿和天王殿一樣在1928年被軍閥石友三燒毀。這是1985年重建的。該殿是面闊五間的重檐歇山式建筑。殿內正中供奉的為現世佛----釋迦牟尼如來佛,左為過去佛----東方凈琉璃世界的藥師佛,右為未來佛-----西方極樂世界的阿彌陀佛,殿內東西山墻懸塑的'是十八羅漢,屏墻后壁懸塑的是觀世音。少林寺大雄寶殿與其它寺院大雄寶殿的不同之處在于這里的三世佛左右各塑有站像達摩祖師和被稱為少林寺棍術創始人的緊那羅王。另外,在該殿中間有兩根大柱下還有麒麟雕像,預示了禪宗佛教是完全漢化的中國式的佛教。

          大雄寶殿前兩側的建筑為鐘、鼓二樓,東南為鐘樓,西南為鼓樓,原建筑毀于1928年的兵火,1994年進行了重修,它們是寺院的固定建筑。我們常說的“晨鐘暮鼓”是寺僧起居和進行佛事活動的一種信號。

          鐘樓前這塊碑刻為《皇帝嵩岳少林寺碑》俗稱《李世民碑》,它刻立于唐玄宗開元十六年(公元728年)。正面是李世民告諭少林寺上座寺主等人的教文,表彰了少林寺僧助唐平定王世充的戰功,右起第五行有李世民親筆草簽的“世民”二字,碑刻“太宗文皇帝御書”七個大字系唐玄宗李隆基御書。背面刻的是李世民《賜少林寺柏谷莊御書碑記》,記述了十三棍僧救秦王的故事,也是影片《少林寺》拍攝的歷史依據。

          《李世民碑》的北邊是《小山禪師行實碑》,記述了少林寺曹洞宗第24代傳法禪師的經歷和重振少林禪宗的功德。它的背面是《混元三教九流圖贊碑》,上面刻有佛、道、儒三教混元圖像,此碑反映了嵩山是佛、道、儒三教薈萃之地,體現了三教合流的重要思想。再往北我們看到的是清乾隆15年(公元1750年)刻立的《乾隆御碑》。碑文是一首五言詩:明日瞻中岳,今宵宿少林,心依六禪靜,寺據萬山深,樹古風留籟,地靈夕作陰,應教半巖雨,發我夜窗吟。

          大雄寶殿東側的殿宇是緊那羅殿,重建于1982年,內塑的緊那羅王是少林寺特有的護法神。這里展示了緊那羅王的報身、法身、應身三種不同的形象。

          大雄寶殿西側與緊那羅殿相對的是六祖堂。是1982年重建的,殿內正面供奉的是大勢至菩薩、文殊菩薩、觀音菩薩、普賢菩薩、地藏菩薩,兩側供奉的是禪宗初祖達摩、二祖慧可、三祖僧燦、四祖道信、五祖弘忍、六祖慧能,人稱六祖拜觀音。六祖堂的西壁是大型彩塑“達摩只履西歸圖”。

          藏經閣又名法堂,明代所建,毀于1928年,1994年重建,它是寺僧藏經說法的場所。內供少林寺的一位緬甸國弟子于1996年揖贈的漢白玉臥佛像一尊。在藏經閣月臺下有一口大鐵鍋,是明代萬歷年鑄造的,據說是當時少林寺和尚用來炒菜用的小鍋,從這口鍋內可以想象到少林寺復當時的昌盛與繁榮。

          藏經閣東西兩廂分別是東禪堂、西客堂,東禪堂是供僧人坐禪的地方,西客堂現為接待賓客的場所。

          方丈室是少林寺住持僧(也就是方丈)起居、生活、理事的地方。乾隆十五年九月二十九日,乾隆游歷嵩山時曾在此住宿。方丈室門口東側的鐘為元代鑄造,此鐘只能在遇到緊急情況下方可擊之,起報警作用。

          達摩亭又稱立雪亭。殿內神龕中供奉的是銅質達摩坐像,兩側分別是二祖慧可、三祖僧燦、四祖道信、五祖弘忍。殿內懸掛的“雪印心珠”四字乃乾隆皇帝御題。說起達摩亭還有一個動人的故事。據佛教經典記載:達摩來到少林寺后,有一中國高僧神光也追隨而來,虛心向達摩求教,被達摩拒絕,神光并不灰心。達摩到石洞面壁坐禪,神光侍立其后,達摩回寺院料理佛事,神光也跟回寺院,神光對達摩精心照料,形影不離。對禪師的一舉一動,心悅口服,就這樣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公元536年冬天的一個夜晚,達摩在達摩亭坐禪入定,神光依舊侍立在亭外,這時天上下起了大雪,大雪淹沒了神光的雙膝,神光仍雙手合十,一動也不動,第二天早上達摩開定后,見神光站在雪地里,就問他:“你站在雪地里干什么?”神光回答說:“求師傅傳授真法!边_摩說:“要我傳法給你,除非天隆紅雪!

          神光解意,抽出戒刀,砍去了自已的左臂,鮮血頓時柒紅了白雪,達摩心動,遂把衣缽法器傳給了神光,作為傳法的憑證,并為其取名為“慧可”。我們現在所說的“衣缽真傳”的成語故事即源于此!皵啾矍蠓ā钡墓适乱惨恢睘槎U家所傳誦。同時,為紀念二祖慧可立雪斷臂求得佛法,人們又稱“達摩亭”為“立雪亭”。

          達摩亭東側的為文殊殿,殿內供奉的是文殊菩薩,下面請大家跟隨我去參觀少林寺最高的大殿,當然也是最珍貴的殿堂。

          千佛殿千佛殿是明朝建造的,是少林寺院的最后一座建筑,又名毗盧閣,殿高20余米,面積300余平方米,是寺內的最大佛殿,殿內神龕中供奉的是毗盧佛(即釋迦牟尼佛的法身)神龕上懸掛的“法印高提”匾額是清乾隆皇帝御書,殿內東、西北、三面墻壁上是明代繪制的500羅漢朝毗盧大型彩畫,出自明代無名畫家之手畫意精美,設計大膽有很高的藝術研究價值。我們往地上看,殿內磚鋪底面上有4排48個站樁坑,他們是歷年少林寺僧練拳習武的腳坑遺址,從這些腳坑我們可見少林功夫非同一般。

          千佛殿東面是觀音殿又名錘譜殿,殿內供奉白衣大士,即觀音菩薩。殿內墻壁上是清中晚期繪制的少林寺拳譜。

          千佛殿西面是地藏殿,殿中間供奉的是地藏王,站在地藏王南側的為答辯長老,北側的為道明和尚,殿內南北兩面墻壁繪制的是“十殿閻君”,西面墻壁繪制的是“二十四孝圖”。

          各位朋友,請大家按原路返回,我們下面參觀的是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少林寺塔林。

          少林寺塔林是歷代少林寺高僧的墳塋,總面積14000余平方米,1996年國務院公布為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塔林現存唐、宋、金、元、明、清各代磚石墓塔240余座,其中唐塔2座、宋塔2座、金塔10座、元塔46座、明塔148 座,其余為清塔和宋代不詳的塔。少林寺塔林是我國現存古塔群中規模最大、數量最多的古塔群,這里的塔高一般在15米以下,由一級到七級不等,明塔的高低、大小、層級、形制是根據和尚生前在佛教的地位、佛學造詣、佛徒數量、威望高低、經濟狀況及歷史條件而定的。

          少林寺塔林中的名塔有:唐貞元七年(公元791年)的法玩禪師塔,宋宣和三年(公元1121年)的普通塔,金正隆二年(公元1157年)的西唐塔,明萬歷八年(公元1580年)的坦然石塔,清康熙五年(1666年)的彼岸塔,元代(后)至元五年(1339年)修造的菊庵長老塔等。塔林是研究我國古代建筑史、雕刻、書法、藝術史和宗教文化的珍貴寶藏。

          下面我們繼續到初祖庵參觀。

          現在為大家簡單介紹一下初祖庵,初祖庵位于少林寺五乳峰下,在少林寺寺院的后面山坡上,是達摩的后代弟子為紀念達摩面壁所建。面積7760平方米,其中初祖庵大殿為宋代典型的木結構建筑,現在為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F在我們乘座索道去二祖庵參觀。

          二祖庵位于少林寺缽玉峰上,它是少林寺最高建筑,是二祖慧可所建,因其和初祖庵南北對望所以又叫南庵。傳說二祖慧可立雪斷壁后曾在此靜養。

          達摩洞位于少林寺西北的五乳峰上 ,石洞深約7米,高3 米,寬3.5米,從公元527年到536年,達摩在此面壁九年,終成正果,首傳禪宗,成為佛教史上的偉大創舉。這里有明代修建的十方一座,洞兩旁山巖上有歷代名人留下的多處石刻。

          接下來我們去參觀少林寺對面的十方禪院。

          少林寺對面少溪河南岸就是石方禪院,建于正德七年(1512年),清順治十年重修,為寺院郵亭,是行腳僧人住宿的地方,1958年倒塌,1993年重修。新建的十方禪院與過去不同,是一組新的佛教禪景-----五百羅漢堂。

          十方乃正四隅上下十個方位。

          四正:建有東、西、南、北四座單檐歇山式殿宇。

          四隅:建有春、夏、秋、冬四座各具特色的景圓。

          十方禪院設計精巧,古樸典雅,它是少林寺主要旅游景點之一。

          好了,各位游客,少林寺的參觀活動就要結束了,歡迎大家有機會再到少林寺參觀旅游,學拳習武,謝謝。

          【擴展閱讀】

          中岳廟簡介

          中岳廟位于河南嵩山南麓的太室山腳下,距河南省登封市城東4千米。中岳廟背倚黃蓋峰,面對玉案山,西有望朝嶺,東有牧子崗,群山環抱,布局謹嚴,規模宏偉,紅墻黃瓦,金碧輝煌?偯娣e11萬平方米,為中州祠宇之冠,也是五岳中現存規模最大,保存較完整的古建筑群,也是河南省規模最巨、最完整的古代建筑群。

          中岳廟前身是太室祠,最遲在西漢漢武帝時已經存在,原為祭祀嵩山太室山神的場所,隨著祭祀山岳制度的消失,中岳廟后來成為道教的活動場所,但仍保留著禮制建筑的特點。中岳廟是中國道教在中原地區活動最早基地。南北朝時期,道教在中國形成,太室祠易名為嵩岳廟,成為中原地區道教活動中心。

          中岳廟基本上保留了清代重修以后的規制。廟中有殿、宮、樓、閣等建筑39座近400間?偯娣e近11萬平方米,中軸線全長650米,共有7進11層建筑,中軸線上的建筑高大雄偉,主殿峻極殿是五岳中最大的殿宇。中軸線兩側分布有古神庫、四岳殿、東西廊房、火神宮、祖師宮等多組院落,是道士分別舉行祀典和生活的地方。廟內還有古代碑刻73品,漢代至清代的古柏330多棵。完整的建筑布局使中岳廟成為一座主次分明、錯落有致、布局緊湊、色調和諧的龐大建筑群。

        【嵩岳中岳廟導游詞】相關文章:

        岳廟導游詞精選10-28

        岳麓書院導游詞(英文)10-18

        長沙岳麓書院導游詞(3篇)02-22

        登封中岳廟一日游路線攻略10-24

        在韓國留學游覽雪岳山美景10-03

        淺議英語導游詞教學中的信達雅的論文11-29

        百家姓之岳姓氏起源01-15

        說岳全傳讀后感范文800字10-13

        名人勵志故事:岳云鵬的勵志史11-02

        百家姓之岳姓氏起源傳說01-16

        国产高潮无套免费视频_久久九九兔免费精品6_99精品热6080YY久久_国产91久久久久久无码

        1. <tt id="5hhch"><source id="5hhch"></source></tt>
          1. <xmp id="5hhch"></xmp>

        2. <xmp id="5hhch"><rt id="5hhch"></rt></xmp>

          <rp id="5hhch"></rp>
              <dfn id="5hhch"></df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