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實體經濟的萎縮 網購的發達
引導語:網絡商店在內地的興起完全不是什么新現象,而是源于舊問題。網購的發達源于實體經濟的萎縮!
近期,英國百貨公司馬莎宣布,由于經營上的持續虧損,他們將會全面撤出包括中國在內的十個國家的全資店鋪,受影響員工高達兩千多人。不過馬莎表示,在香港等地以及海外地區的業務仍有盈利,將會繼續營運。
馬莎國際集團將關閉的店鋪中,中國占據了很大的比例。而無獨有偶,今年退出中國的外國零售商當中,不乏一些知名品牌,例如Tesco、百盛、ASOS等等都退出了中國內地的經營,不再開設實體店。根據《金融時報》的報道,“自2010年以來,中國幾乎所有的大賣場型零售商……都出現了近乎連續的負增長。”如今,堅持在中國經營實體店鋪的零售商,利潤已經降到了十年來的最薄,其中不少依然在勉力經營的,財富負擔實際上已經很重,還能持續多久也是未定之數。
為什么中國內地的實體店經營這么困難,連資本雄厚的大型連鎖集團也難以支撐呢?有很多人會把原因歸結為電商在中國的崛起。這種解釋貌似有些道理,中國內地的網購和實體店的衰落似乎有一種此消彼長的對應關系。
天貓的雙十一銷售額一天就會到達912億,而淘寶的年交易額超過三萬億,試問實體商店怎么能達到這種銷售額?也就是說,網上商店把實體店原來的顧客搶走了,所以實體店會經營越來越差。但事實真的是這樣簡單嗎?
人們說到互聯網商務,或者說一般消費者眼里的網購,就會覺得這是代表著先進的商業模式,未來的新方向。其實,網絡商店在內地的興起完全不是什么新現象,而是源于舊問題。
為什么這么說呢?我們如果把中國放在世界版圖中來看,就不難理解網絡購物在中國的過分發達,其實不是一個正,F象。網店并沒有直接導致實體店的衰敗,相反,恰恰是因為實體店之前已經做不下去了,大家才會退出實體店,網店才會如此興旺發達。
假如網店是未來的大趨勢,那么為什么中國以外的地區網購的人數遠少于中國?外國滿街不是送快遞的小哥騎著電單車,而依然是鱗次櫛比的開著不少實體商店。遠的不說,就說離的很近的香港。馬莎百貨在撤出中國內地的同時,卻保留了在香港等地的實體店鋪。原因顯而易見,在香港等內地以外的地方,似乎經營實體店的壓力和困難程度要小于內地。
我們可以算一筆賬,來看看在內地做實體店會悲催到什么程度。
剛開店的時候需要的費用包括門店轉讓費、裝修費、硬件設備費(比如冰箱、中央空調、貨架、收銀臺等)、加盟費+押金、軟件使用費(收銀系統、報貨系統等),這些加起來就是一筆不菲的開支。然后,最大的一筆經費——店租——出現在了你的眼前。簽約時,對方會想盡一切辦法縮短合同期限,如果是一年一簽,那么你分分鐘會被不斷漲價的店租給玩死。據統計,中國的零售業當中,如果把店租和各項費用加在一起,占據了總成本的大約60%。
業主想法設法要漲價的店鋪租金,已經到了什么樣的地步了呢?全國房價連漲45個月,鋪面租金也是跟著一路上漲,所以我們會看到,這種不斷上漲的租金趕走了大部分的實體商店,尤其是給普通人帶來方便的小商店和雜貨店,以及一些連鎖商店等等。相反,奢侈品、餐飲店等等現金回收量大的店鋪受影響反而較小。不過,一個不容否認的事實是,即使是奢侈品店也要面臨店租上漲帶來的壓力,一定程度上采取了多銷薄利的策略。而現金流不那么大的許多商店鋪面,就必然會面臨著經營的困境。
這些賬算完了以后,你需要開始交稅。包括增值稅、城建稅、個人所得稅、企業所得稅、還有各種地方稅等等,各種稅下來,占比例早已遠遠超過所得的10%,超出了古時候的十一征稅。這一部分的支出,對于經營者來說,也是不容忽視。此外,工資和管理費用,具體而言是財務、采購、展店,每月的辦公費用都是很大一筆開支。這么算下來,利潤已經很薄。高租金下的實體店,現在已經是步履維艱的時候,但是,有關部門并沒有采取相應的辦法來幫助實體店,譬如大規模的減稅等等。如果再遇上消費淡季,或者一些其他意外因素,虧損就是大概率事件了。因此,什么雙十一、網購的大發展并不見得是一個好事情,經濟的不景氣讓實體店已經快要生存不下去了,這才是問題的實質。
【實體經濟的萎縮 網購的發達】相關文章:
靠不長久的網紅經濟如何創業10-10
專訪美團網CEO王興團購就像馬拉松04-24
現在開實體店賣什么好?08-16
70后開店賣什么好實體店?03-10
開實體店賣什么最好賺錢10-27
適合女孩子開的八種實體店02-10
實體創業項目計劃書(通用15篇)05-29
小城市開什么實體店比較賺錢?02-23
適合女孩子開的十五種實體店02-11
實體健身創新創業計劃書(通用5篇)06-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