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故事最新
無論是在學校還是在社會中,大家一定都學過很多成語吧,成語是中華民族文化的瑰寶。從其起源,經過演變,直至在漢語中沉積下來,還記得都學過哪些成語嗎?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成語故事最新,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成語故事最新1
看風使舵
公木《紀曉嵐全傳》十八:紀曉嵐治宴款待,尹壯圖感激不已,連聲道謝,轉而談到和珅等人,尹壯圖感慨地說:“和珅專權二十余年,內外諸臣,無不趨走,惟老宗師和大學士王杰大人、劉墉大人,及朱珪大人、鐵保大人、玉保大人,終不曾依附,剛正不屈,壯圖視為楷模。壯圖蒙宗師垂愛,奏請皇上召弟子回京師。壯圖復出以后,定不負老宗師栽培之恩。”“楚珍!此言尚欠思慮。雖然圣上處治了和珅、福康安等,頗有徹底整頓吏治的雄心,但和珅在位之時,廣結黨徒,這上上下下,有幾個人與和珅沒有點兒瓜葛?常言說法不治眾。事情究竟落到何等地步,尚屬難料。萬萬不可再魯莽行事。要看風使舵,順水行船!”紀曉嵐語重心長地說。尹壯圖聽著紀曉嵐的話,連連點頭。
成語故事最新2
上行下效
春秋時,齊景公自從宰相晏嬰死了之后,一直沒有人當面指謫他的過失,因此心中感到很苦悶。
有一天,齊景公歡宴文武百官,席散似后,一起到廣場上射箭取樂。每當齊景公射一支箭,即使沒有射中箭鵲的中心,文武百官都是高聲喝彩:“好呀!妙呀!”“真是箭法如神,舉世無雙!笔潞,齊景公把這件事情對地的臣子弦章說了一番。弦章對景公說:“這件事情不能全怪那些臣子,古人有話說:“上行而后下效。”國王喜歡吃什么,群臣也就喜歡吃什么;國王喜歡穿什么,群臣也就喜歡穿什么;國王喜歡人家奉承,自然,群臣也就常向大王奉承了!本肮犃讼艺碌脑挘J為弦章的話很有道理,就派侍從賞給弦章許多珍貴的東西。弦章看了搖搖頭,說:“那些奉承大王的人,正是為了要多得一點賞賜,如果我受了這些賞賜,豈不是也成了卑鄙的小人了!”他說什么也不接受這些珍貴的東西。后人便把“上行下效”來形容上面的人喜歡怎么做,下面的人便也跟著怎么做。在我們的現實社會里不是正多看這樣的人和這樣的事嗎?例如一家公司的主持人經常在外吃喝玩樂,不理業務,他的下屬也跟著不務正事,這便是“上行下效”。這成語約含義是否定的,所以它形容的也一定是不好的事情了。
行:做;效:仿效。上面的人怎么做,下面的人就跟著怎么干。多指不好的事
東漢·班固《白虎通·三教》:“教者,效也,上為之,下效之!
成語故事最新3
買櫝還珠
【典故】
一個楚國人,他有一顆漂亮的珍珠,他打算把這顆珍珠賣出去。為了賣個好價錢,他便動腦筋要將珍珠好好包裝一下,他覺得有了高貴的包裝,那么珍珠的“身份”就自然會高起來。
這個楚國人找來名貴的木蘭,又請來手藝高超的匠人,為珍珠做了一個盒子(即櫝),用桂椒香料把盒子熏得香氣撲鼻。然后,在盒子的外面精雕細刻了許多好看的花紋,還鑲上漂亮的金屬花邊,看上去,閃閃發亮,實在是一件精致美觀的工藝品。
這樣,楚人將珍珠小心翼翼地放進盒子里,拿到市場上去賣。
到市場上不久,很多人都圍上來欣賞楚人的盒子。一個鄭國人將盒子拿在手里看了半天,愛不釋手,終于出高價將楚人的盒子買了下來。鄭人交過錢后,便拿著盒子往回走?墒菦]走幾步他又回來了。楚人以為鄭人后悔了要退貨,沒等楚人想完,鄭人已走到楚人跟前。只見鄭人將打開的'盒子里面的珍珠取出來交給楚人說:“先生,您將一顆珍珠忘放在盒子里了,我特意回來還珠子的!庇谑青嵢藢⒄渲榻唤o了楚人,然后低著頭一邊欣賞著木盒子,一邊往回走去。
楚人拿著被退回的珍珠,十分尷尬地站在那里。他原本以為別人會欣賞他的珍珠,可是沒想到精美的外包裝超過了包裝盒內的價值,以致于“喧賓奪主”,令楚人哭笑不得。
【釋讀】
鄭人只重外表而不顧實質,使他做出了舍本求末的不當取舍;而楚人的“過分包裝”也有些可笑。
成語故事最新4
漢高祖劉邦之所以能打敗項羽一統天下,就在于他能知人善任、采納忠言。除了有張良、蕭何、韓信“漢初三杰”的輔佐外,還得力于總在關鍵時刻履出奇計,化解危機的開國功臣陳平。
陳平是河南陽武縣人,小時候家境十分窮困,和兄嫂住在一起。哥哥陳百在富家當傭工賺錢養家,陳平則醉心于黃老學說、治世之術,還經常到處游學。因他不事生產,嫂嫂對他非常嫌惡,并且還對鄰人抱怨說:“有這么個只吃不做的小叔,倒不如沒有的好!标惏俾牭竭@些話,非常生氣就把妻子趕出了家門。
陳平曾先后跟隨過魏王和西楚霸王項羽,但因不受重用與信任而離開。后來陳平輾轉來到修武,經由魏無知的引薦才投靠了劉邦。雖然在劉邦陣營里不乏聰明才智之人,但陳平奇計多且善于謀略應變的才能,不僅深得劉邦信任,也成為劉邦不可或缺的左右手。陳平跟隨劉邦征戰時,在緊要關頭出了六次妙計,解除劉邦的困境,化危機為轉機,實功不可沒。
奇計一:捐金離間謀士鐘離昧
奇計二:無中生有,逼走范增
奇計三:瞞天過海,滎陽突圍
奇計四:韓信封王,借刀殺人
奇計五:請君入甕,云夢擒韓信
奇計六:獻美女圖,白登解圍
成語故事最新5
逐鹿中原
東晉時期,十六國中后趙的開國皇帝名叫石勒。
有一天,石勒設宴招待高麗的使臣,喝酒喝得快醉的時候,他大聲地問臣子徐光道:“我比得上自古以來的哪一位君王?”
徐光想了一會兒說:“您非凡的才智超過漢代的高祖,卓越的本領又賽過魏朝的始祖,從三皇五帝以來,沒有一個人能比得上您,您恐怕是軒轅黃帝第二吧!”
“人怎么能不了解自己呢?你說的也太夸張了點吧!”石勒聽后笑著說,“朕若逢高皇,當北面而事之,與韓彭競鞭而爭先耳。朕遇光武,當并驅于中原,未知鹿死誰手!币馑际钦f,我如果遇見漢高祖劉邦,一定做他的部下,聽從他的命令,只是和韓信、彭越爭個高低;倘若碰到光武帝劉秀,我就和他在中原一塊兒打獵,較量較量,未知“鹿死誰手”。
“逐鹿中原”的成語便由此引申而來。后來,人們用“鹿死誰手”來比喻雙方爭奪的對象不知道會落在誰手里,引申指比賽雙方還不知道誰勝誰負。
——《晉書·石勒載記下》
成語故事最新6
春秋時侯,有一位著名軍事家名叫孫武,他攜帶自己寫的“孫子兵法”去見吳王闔(hé)閭(lǘ)。吳王看過之后說:“你的十三篇兵法,我都看過了,是不是拿我的軍隊試試?”孫武說可以。吳王再問:“用婦女來試驗可以嗎?”孫武說也可以。于是吳王召集一百八十名宮中美女,請孫武訓練。
孫武將她們分為兩隊,用吳王寵愛的兩個宮姬為隊長,并叫她們每個人都拿著長戟(jǐ)。隊伍站好后,孫武命搬出鐵鉞(yuè)(古時殺人用的刑具),三番五次向她們申誡。說完便擊鼓發出向右轉的號令。怎知眾女兵不單沒有依令行動,反而哈哈大笑。
孫武見狀,又將剛才一番話詳盡地再向她們解釋一次,再而擊鼓發出向左轉的號令,眾女兵仍然只是大笑。孫武便說:“解釋不明,交代不清,是將官的過錯。既然交代清楚而不聽令,就是隊長和士兵的過錯了!闭f完命左右隨從把兩個隊長推出斬首。吳王見孫武要斬他的愛姬,急忙派人向孫武講情,可是孫武說:“我既受命為將軍,將在軍中,君命有所不受!”遂命左右將兩女隊長斬了,再命兩位排頭的為隊長。自此以后,眾女兵無論是向前向后,向左向右,甚至跪下起立等復雜的動作都認真操練,再不敢兒戲了。
“三令五申”,即反復多次向人告誡的意思。
【成語故事最新】相關文章:
最新成語故事12-15
最新讀書的成語故事11-07
《成語故事》最新讀后感10-24
知己知彼的成語故事(最新)11-07
2016最新少兒英語成語故事:指鹿為馬11-06
神話成語故事歷史成語故事11-14
經典成語故事「精選」12-05
成語故事經典11-21
成語故事精選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