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株待兔的成語故事6篇
守株待兔的成語故事1
守株待兔(shǒu zhū dài tù),出自《韓非子·五蠹》記載。很久很久以前,在一座大山腳下住著一個農夫,他每天一大早就到田里干活,特別辛苦。
有一天,農夫正在地里干活,突然一只野兔從草叢里跑了出來,野兔因見到有人而受到了驚嚇。它拼命地奔跑,不料一下子撞到農夫地頭的一顆樹樁上,折斷脖子死了。農夫便放下手中的農活,走過去撿起死兔子,他非常慶幸自己的好運氣。晚上回到家,農夫把死兔交給妻子,妻子做了香噴噴的野兔肉,兩口子有說有笑美美地吃了一頓。第二天,農夫照舊在地里干活,可是他再也不像以往那么專心了。
他干了一會兒就朝草叢里瞄一瞄。聽一聽,希望再有一只兔子竄出來撞在樹樁上。就這樣,他心不在焉地干了一天活,該鋤的地沒鋤完,直到天黑也沒有見到兔子出來。他很不甘心地回家了。第三天,農夫來到地邊,已完全無心鋤地,自己則坐在樹樁旁邊的田埂上,專門等待野兔子竄出來。可是又白白地等了一天。后來,農夫每天就這樣守在樹樁邊,希望再撿到兔子。然而他始終沒有再得到。但農田里的苗因為他而枯萎了。農夫因此成了別人議論的笑柄。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只有通過自己的勞動,才能有所收獲,否則終將一無所獲,留下終身遺憾。謝謝大家!
啟示:
不要存有僥幸心理,不要想著不勞而獲,如果不付出努力,而寄希望于意外,結果只能是一事無成,不能死守狹隘經(jīng)驗、墨守成規(guī)。
主要批評
不勞而獲的人,天上掉餡餅的事情是絕對不可能發(fā)生的。把偶然的事件當成必然性的事件是十分愚蠢的想法。主要是諷刺那些不通過自己的勞動努力,卻想有回報的人。同時也說明當時政策的腐敗,諷刺官員的愚笨。
揭示道理
這個成語故事比喻不主動努力,而存萬一的僥幸心理,希望得到意外的收獲。主要告訴我們的道理是:天上掉餡餅的'事不會天天有,如果自己不努力勞動,總有一天會什么都沒有得到,卻白白浪費了寶貴的時間。要自己主動努力。
守株待兔的成語故事2
【成語】: 守株待兔
【拼音】: shǒu zhū dài tù
【解釋】: 株:露出地面的樹根。原比喻希圖不經(jīng)過努力而得到成功的僥幸心理。現(xiàn)也比喻死守狹隘經(jīng)驗,不知變通。
【成語故事】:
宋國有個農夫種著幾畝地,他的地頭上有一棵大樹。一天,他在地里干活,忽然看見一只兔子箭一般地飛奔過來,猛的撞在那棵大樹上,一下子把脖子折斷了,蹬蹬腿就死了。這個農夫飛快的跑過去,把兔子撿起來,高興地說:“這真是一點勁沒費,白撿了個大便宜,回去可以美美地吃上一頓了。”他拎著兔子一邊往家走,一邊得意地想:“我的運氣真好,沒準明天還會有兔子跑來,我可不能放過這樣的便宜。”
第二天,他到地里,也不干活,只守著那棵大樹,等著兔子撞過來。結果,等了一天什么也沒等到。他卻不甘心,從此,天天坐在那棵大樹下等著兔子來撞暈。他等呀等呀,直等到地里的野草長得比莊稼都高了,連個兔子影也沒有再見到。
“守株待兔”的成語就是從這個故事來的。人們用它來比喻不想努力,而希望獲得成功的僥幸心理。
守株待兔的成語故事3
守株待兔原比喻希望不經(jīng)過努力而得到成功的僥幸心理。現(xiàn)也比喻死守狹隘經(jīng)驗,不知變通。
戰(zhàn)國時,有一個宋國的農夫,他每天都到田里辛苦地工作,來維持全家的生活。
有一天,那個農夫又像往常一樣到田里工作的時候,看到一只跑得非常急的兔子,從草叢中竄出來時,竟然不小心一頭撞在田邊的大樹旁,然后死了。“哇!怎么有這種事?我真是幸運。要是天天有這么樣的大兔子送上門來的話,不是比耕田的收獲更多嗎?而且田里的工作忙也忙不完,那有在樹下?lián)焱米觼淼幂p松啊?”農夫心中想著,就撿起兔子回家去了。
從此以后,那個農夫不再耕田,每天都坐在田邊的樹下等兔子來自殺。日復一日,幾個月過去了,連兔子的影子都沒看見,眼看著田地都要荒了,農夫還是想等來自殺的兔子。
一天,一位道士路過這片田地,看到這種情形,就問農夫原因,聽了之后,道士對農夫說,不努力是不會有回報的,不要抱著僥幸的心理想白白的獲得什么。如果這樣到頭來,只會是一場空,聽了道士的話,農夫恍然大悟。從此努力地耕田,過上了幸福的生活。
守株待兔的成語故事4
原文: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兔走觸株,折頸而死。因釋其耒而守株,冀復得兔。兔不可復得,而身為宋國笑。今欲以先王之政,治當世之民,皆守株之類也。
譯文:宋國有個農民,他的田地中有一棵樹樁。一天,一只跑得飛快的兔子撞在了樹樁上,扭斷了脖子而死。從此,那個農民舍棄了他的農具,天天等在樹樁旁,希望能再得到一只兔子。結果,兔子沒等到,他自己卻成了宋國的笑柄。現(xiàn)在居然想用過去的治國方案來治理當今的百姓,這都是在犯守株待兔一樣的錯誤呀!
寓意:①不勞而獲,天上掉餡餅的事情的不可能發(fā)生的。
②把偶然事件當成必然性事件是十分愚蠢的。
③比喻不想努力,就希望獲得成功的僥幸心理。
④說明當時政策的腐,官員的愚笨。
守株待兔的成語故事5
【成語】: 守株待兔
【拼音】: shǒu zhū dài tù
【解釋】: 株:露出地面的樹根。原比喻希圖不經(jīng)過努力而得到成功的僥幸心理。現(xiàn)也比喻死守狹隘經(jīng)驗,不知變通。
【成語故事】:
春秋時代有位宋國的農夫,他每天早上很早就到田里工作,一直到太陽下山才收拾農具準備回家。有一天,農夫正在田里辛苦的工作,突然卻遠遠跑來一只兔子。這只兔子跑得又急又快,一個不小心,兔子撞上稻田旁邊的大樹,這一撞,撞斷了兔子的頸部,兔子當場倒地死亡。一旁的農夫看到之后,急忙跑上前將死了的兔子一手抓起,然后很開心的收拾農具準備回家把這只兔子煮來吃。農夫心想,天底下既然有這么好的事,自己又何必每天辛苦的耕田?
從此以后,他整天守在大樹旁,希望能再等到不小心撞死的兔子。可是許多天過去了,他都沒等到撞死在大樹下的兔子,反而因為他不處理農田的事,因此田里長滿了雜草,一天比一天更荒蕪。
守株待兔的成語故事6
【原文】
……宋人有耕田者,田中有株(1),兔走(2)觸(3)株,折頸(4)而死。因(5)釋(6)其耒(7)而守株,冀(8)復得兔,兔不可復得,而身為宋國笑。(《韓非子.五蠹》)
【注解】
(1)株:樹干。
(2)走:慌忙奔跑。
(3)觸:撞到。
(4)折頸:折斷頸骨。
(5)因:所以之意。
(6)釋:放下。
(7)耒:音“累”,用手推來耕作的木制農具,形狀似犁,耕具的一種。
(8)冀:音“寄”,希望。
【故事闡述】
戰(zhàn)國時代的韓非子認為君王治理人民要合時宜,不可一味地遵循古人的作法,要適合當前的社會所需,否則會徒勞無功。
他說了一個故事來警示君王:以前宋國有個農夫,在他耕作的田中央有棵樹。有天他看見一只兔子跑過來,那只兔子在慌忙奔跑中,沒注意前方,就撞上了那棵樹,把自己撞倒了。農夫便興高采烈的得到那只兔子,大快朵頤了一番。
有了這次意外收獲之后,他就不再像以前那么努力的耕作了!他田也不種了,草也不鋤了,扔掉手中的耕具,天天守著大樹等兔子自己送上門來。結果不但再也沒得到任何一只兔子,他的田也因長期以來沒人耕作,而逐漸荒蕪,這件事情也成了全國的笑柄。
后來這個故事就引申成“守株待兔”這句成語,用來諷刺那些拘泥守成、不知變通的人,或是想不勞而獲,等著目標自己送上門來的人。亦作“守株伺兔”。
【討論】
(1)兔子為什么會折頸而死呢?
(2)農夫有了一次什么經(jīng)驗,導致他終日苦等在樹旁,農田卻荒蕪了?
(3)你認為農夫犯了最大的錯誤是什么?在日常生活中,你有什么好方法可以
袪除掉這種貪念,避免自己也犯了和農夫一樣的錯誤呢?
【造句練習】
例:一分耕耘一分收獲,守株待兔是行不通的。
例:凡事不想認真做,只想守株待兔的人,是不會成功的。
【相似成語】
不勞而獲、坐享其成
【課后時間】
請想想看中國成語中,和動物有關的成語有哪些?和同學分享一下你的發(fā)現(xiàn)吧!
【解答】
虎──虎視眈眈、如虎添翼
蛇──畫蛇添足、打草驚蛇
兔──兔死狗烹、狡兔三窟
【守株待兔的成語故事6篇】相關文章:
1.守株待兔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