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落窠臼成語故事
不落窠臼成語故事1
【注音】bù luò kē jiù
【出處】跳出少陵窠臼外,丈夫志氣本沖天。 宋·吳可《學詩》詩初學必從此入門,庶不落小家窠臼。 明·胡應麟《詩藪·內編》四
【釋義】窠:鳥巢;臼:舂米的石器。比喻有獨創風格,不落舊套。
【用法】作主語、謂語、定語;用于文章和藝術
【結構】動賓式
【相近詞】別具一格、別開生面、別具匠心
【反義詞】依樣葫蘆、千篇一律、如法炮制
【押韻詞】百年之后、酒馀茶后、龍馳虎驟、幺豚暮鷚、揎拳擄袖、臉黃肌瘦、大魚大肉、眉清目秀、衒玉求售、豆萁燃豆。
【年代】古代
【成語故事】中秋夜,賈府在大觀園中設團圓宴,眾人散去后,林黛玉獨自憑欄傷心流淚,史湘云來安慰她。兩人轉換話題,改對月吟詩聯句,她們就大觀園的建筑名稱由來而發感慨,其中“凸碧山莊”與“凹晶溪館”的取名不落窠臼。
【成語示列】這“凸”“凹”歷來用的人最少,如今直用作軒館之名,更覺新鮮,不落窠臼。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七十六回
【成語例舉】
◎ 或者切近功利,摻雜了較多的非藝術因素;或者浮躁,有意識地、人為地做"秀",來顯示自己的不落窠臼的所謂的"前衛"。
不落窠臼成語故事2
不落窠臼成語何來
湘云笑道:“這山上賞月雖好,終不及近水賞月更妙。你知道這山坡底下就是池沿,山坳里近水一個所在就是凹晶館。可知當日蓋這園子時就有學問。這山之高處,就叫凸碧;山之低洼近水處,就叫作凹晶。這凸凹二字,歷來用的人最少。如今直用作軒館之名,更覺新鮮,不落窠臼①。”
不落窠臼成語解讀
、俨宦漶骄:指不落俗套,有獨創風格。案,鳥巢。臼,春米的器具。
湘云笑著說道:“這山上賞月雖然好,畢竟不如水邊賞月更妙。你知道這山坡底下就是水池沼,山坳里靠近池水的一個地方就是凹晶館。由此可知當年蓋這所園子時就有學問。這山的高處就叫凸碧;山的低洼近水的地方就叫凹晶。這凸凹兩個字歷來很少有人用,如今卻徑直用作軒館之名,更讓人覺得新鮮,不落俗套。”
不落窠臼成語故事
中秋節晚上,賈府諸人在山脊上凸碧山莊鋪陳準備,宴飲賞月。大家擊鼓傳花、飲酒、講笑話,寶玉、賈蘭等人又作了詩助興。
黛玉感念身世,不覺對景傷懷,自己俯欄垂淚。
湘云過來寬慰她,又抱怨諸姊妹失了要起社作詩的.約,反倒讓寶玉、賈蘭等在大家面前逞能,因說:“你可知宋太祖說得好:臥榻之側,豈許他人酣睡。她們不作,咱們兩個竟聯起句來,明日羞她們一羞!
黛玉感激她的勸慰,不肯辜負她的豪興,只笑道:“你看這里這等人聲嘈雜,有何詩興?”
湘云笑道:“這山上賞月雖好,終不及近水賞月更妙。你知道這山坡底下就是池沼,山坳里近水一個所在就是凹晶館。可知當日蓋這園子時就有學問。這山之高處,就叫凸碧;山之低洼近水,就叫凹晶。這凸凹二字,歷來用的人最少。如今直用作軒館之名,更覺新鮮,不落俗套!
兩人就下了坡往凹晶館去賞月聯詩,吟出“寒塘渡鶴影”、“冷月葬花魂”等佳句。
不落窠臼成語史例
乾隆時,河北才子紀曉嵐以文思敏捷而見稱于世。
在他的老家滄州河間有一座玄妙庵,庵中有位年長的妙音師太,禮佛虔誠、品德高尚,深得眾望。紀曉嵐外祖父家有個不孝敬翁婆的女仆范嫂,得妙音師太勸解竟痛改前非,被鄰里傳為美談。紀曉嵐對妙音師太相當尊重,他替妙音師太和玄妙庵各作了一副對聯。其贈妙音師太的一副對聯為:音果玄妙,始信聰明難與并,一言如醒酬灌頂,靈機感悟愚婦俗子;佛亦稱士,莫非釋儒有同源?千載若須臾轉瞬,慈航普渡苦海迷津。
這副對聯的首句暗嵌“妙音”兩字,并含有對妙音師太恰到好處的稱頌,實在不失為難得的佳句。而紀曉嵐為玄妙庵所作的一聯,聯末上下分嵌“觀音大士”四字,庵名“玄妙”二字亦在聯中,不僅貼切工整,而且更見禪機活潑,不落窠臼:
活現女人身,不假須眉,能使古今稱大士;
由來真佛子,本無色相,卻向玄妙解觀音。
【不落窠臼成語故事】相關文章:
成語故事:指鹿為馬12-24
成語故事杞人憂天12-24
以古非今成語故事12-24
袂云汗雨成語故事12-19
以卵擊石成語故事12-18
成語故事:兔死狗烹12-16
成語故事投鼠忌器12-15
成語故事文12-15
最新成語故事12-15
孝順成語故事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