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一暴十寒的成語故事
戰國時代,百家爭鳴,游說之風,十分盛行。一般游說之士,不但有高深的學問、豐富的知識,尤其是以有深刻生動的比喻,來諷勸執政者,最為凸出。孟子也是當時的一個著名辯士,在“孟子”的“告子”上篇中有這樣一段記載:
孟子對齊王的昏庸,作事沒有堅持性、輕信奸佞讒言很不滿,便不客氣的對他說:“王也太不明智了,天下雖有生命力很強的生物,可是你把它在陽光下曬了一天,卻放在陰寒的地方凍了它十天,它那里還活著成呢!我跟王在一起的時間是很短的,王即使有了一點從善的決心,可是我一離開你,那些奸臣又來哄騙你,你又會聽信他們的話,叫我怎么辦呢?”按著,他使打了一個生動的比喻:“下棋看起來是件小事,但假使你不專心致志,也同樣學不好,下不贏,奕秋是全國最善下棋的能手,他教了兩個徒弟,其中一個專心致志,處處聽奕秋的指導;另一個卻老是怕著有大天鵝飛來,準備用箭射鵝。兩個徒弟是一個師傅教的,一起學的,然而后者的成績卻差得很遠。這不是他們的智力有什么區別,而是專心的程度不一樣啊;”這是一個很有教學意義的故事,我們要學習一樣東西、做好一件事情,是非專心致志、下苦功夫不可的`。若是今天做一些,把它丟下了,隔天十天再去做,那么事情怎樣做得好呢?
求學、做事的能否成功,這也是個決定因素之一,故后來的人便將孟子所說的“一日暴之,十日寒之”精簡成“一暴十寒”一句成語,用來比喻修學、做事沒有恒心,作輟無常的一種說法。例如一位同學,對于求學很是隨便,學習的時間少,荒廢的時間多,我們便說:他這種一曝十寒的作法,那里能學到什么東西呢?
成語今說:從善如流,聽從高明正確的意見和建議就像水從高處流下來一樣順暢。形容樂于接受別人提出的正確意見。成語接龍
出自《左傳·成公八年》:“君子曰:從善如流,宜哉。”
春秋時期,諸侯林立,其中鄭國是個小國,夾在楚、晉兩個大國之間。鄭悼公時,鄭國同北方以晉國為首的其他各國簽訂了盟約。結盟的第二年,南方的楚國就來攻伐鄭國。晉國便派欒書為元帥,率領大軍,前去援助鄭國,兩軍在繞角(今河南魯山縣東南)遭遇。楚軍不敢同晉軍對敵,便撤退而回。但晉軍并不撤走,還準備趁機侵入楚國的蔡地(今河南上蔡縣一帶)。楚國得了這個消息,就立刻調動近申、息二地的精銳部隊,準備迎擊。
這時,晉將趙同、趙括仗著兵力優勢,欲揮軍南下,占領蔡地,因此催請欒書趕快下令進攻。就在欒書準備同意的時候,中軍佐知莊子、上軍佐范文子和中軍將韓獻子三人卻提出了不同意見。他們一致認為:“我們當初出兵是為了援救鄭國,反對侵略,是正義之師,F在進犯的楚軍既已撤退,我們卻借此攻蔡,這樣我們就要承擔不義的罪名。而且,楚國現在派來的兩支精銳部隊,我們這一仗也不一定能打勝。而且不管打勝還是打敗都對我們晉國不利,若打贏了這一仗,別人會說以晉國的大軍,去打楚國兩個小地方的部隊,不是白白浪費人力嗎?如果失敗了,晉國便會名譽掃地,還有何面目去見晉王和晉國的百姓。所以和楚國的這一仗不能打。”欒書仔細考慮了他們三人的意見,覺得他們講得很有道理,便決定停止攻蔡,撤軍回晉。
過了兩年,晉國又派欒書領兵去攻打蔡國,這一次晉軍大獲全勝,還抓獲了楚國的大夫申驪。欒書本打算繼續進攻楚國本土,知莊子、范文子等人勸告他先進攻沈國再說,欒書分析了具體情況后認為有道理,便改變了作戰計劃。隨后,晉軍進攻沈國,把沈國的國君揖初都抓來了,因為這次晉軍準備充分,楚國對晉軍也無可奈何。人們認為,晉軍這次能取得這么大的勝利,就是因為欒書上次聽從了知莊子、范文子和韓獻子等人的良言。
其實在晉軍第一次準備南侵攻蔡的時候,絕大多數將士都表示同意,而欒書卻聽從了少數人的意見。有個將士就問欒書:“圣人都聽從多數人的意見,所以能成大事。現在我們六軍將佐十二人,除元帥以外的十一人中,只有三人不主張攻蔡。您為什么不聽從多數而聽從少數人的意見呢?”
欒書說:“他們三人的意見都很正確,正確的意見,就是真正代表多數人的意見。我聽從他們的正確意見,難道不對嗎!”
【智慧語林】
“少數服從多數”是我們現實生活中經常遵循的一項準則,但這項準則并非永遠正確,有時候“真理往往掌握在少數人手中”,因此這就需要決策者有足夠的遠見。現實生活中,虛心接受別人提出的正確意見,是非常必要的。
【有關一暴十寒的成語故事】相關文章:
一暴十寒的成語故事3篇06-07
有關讀書的成語故事01-05
有關夏天的成語故事12-09
與月亮有關的成語故事01-06
有關馬革裹尸的成語故事12-08
與馬有關的成語故事08-11
有關讀書的成語故事14篇01-05
有關孺子可教的成語故事12-14
有關力不從心的成語故事12-08
有關自相矛盾的成語故事1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