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巴蛇吞象成語故事
巴蛇吞象成語故事1
成語名稱:巴蛇吞象
成語拼音:bā shé tūn xiàng
成語用法:作賓語、定語;指人貪心不足。
實用性:生僻
感情色彩:貶義詞
成語結構:主謂式
成語年代:古代
成語解釋:巴蛇:傳說中的大蛇。一條蛇想吞吃一條大象。比喻人心不足,貪得無厭。
成語來源:《山海經·海內南經》:“巴蛇食象,三歲而出其骨。” 巴蛇吞象的成語故事:傳說古代有個窮苦的獵人阿象,他在森林里打獵時救了一條餓昏的.小蛇,帶回家精心飼養。小蛇慢慢長大成青蛇并通人性,經常從外面給他帶回一些值錢的東西來報答。阿象一再向青蛇索取,盼望成為富翁,憤怒的青蛇便將這個貪得無厭的家伙一口吞下。
巴字開頭的成語:巴蛇吞象
包含有巴字的成語:巴蛇吞象
巴蛇吞象成語故事2
"巴蛇吞象"原出自《山海經·海內南經》:“巴蛇食象,三歲而出其骨,君子服之,無心腹之疾。這種象骨服食后可治腹內的疾病.由此可見,即使是神話中的大蛇,吞下一頭大象也是不容易的事情。那么一般的蛇,要想吞象,那當然更是不自量力了.后來遂以此比喻人心貪得無厭.久而久之即演變為"人心不足蛇吞象"的俗語.明代學者羅洪先曾有詩道:人心不足蛇吞象,世事臨頭螂撲蟬。
巴蛇吞象的歷史故事:
傳說,從前有一個農民上山砍柴,見一條小蛇凍得發僵,非?蓱z.農民就把它揣在懷里,帶回家中喂養起來.小蛇慢慢長成大蛇,自己能生活了,農民就把它放在山后石洞里,渴了飲山泉,餓了吃野果,大蛇自然對農民很感激。
過了些日子,大蛇的石洞口長出棵小小的靈芝.它精心守護,培育,靈芝越長越大,越長越神奇.人們都想得到它,只因蛇的守護,誰也不敢近前。
這件事被皇上知道了,就叫人四下張貼了一道皇榜:誰能采來這棵靈芝,就受重賞.這個農民想得到賞賜,就央求大蛇把靈芝送給他.大蛇答應了他的要求,農民就把靈芝獻給皇上,得到一批金銀財寶的獎賞。
又過了些日子,皇后的眼瞎了,御醫說只有龍蛇的眼珠才能治好。
皇上又想到這個獻靈芝的農民,就命他去挖那大蛇的眼睛.許諾他事成之后,封他為宰相.這農民發了財,又想當官,就又來央求大蛇給他一只眼珠。
大蛇只好忍痛讓他挖去一只眼珠,皇后的`眼睛復明了,農民遂當上宰相,他當上宰相后,養尊處優,享不盡的榮華富貴,生怕哪一天死掉,丟下這萬貫家財.于是,就想到長生不老之法.聽說吃龍蛇心能夠長生不老,就又到山中去找大蛇,要求再給他一顆心,成全他長生不老。
大蛇見他如此貪心不足,就張嘴叫他去挖.這個貪婪的宰相一近前,就被大蛇吞下肚里,再也沒回來。
古代典故和民間傳說有所不同.一個是說蛇的貪婪——"蛇吞象";一個是說人的貪婪,人被蛇吞掉——"蛇吞相",這大概是口頭文學傳播演變的結果.無需鑒別真偽,都是比喻貪心不足,不得好下場.教育人們要克制欲望,不要得了星星盼月亮.常言道:"知足長樂".當然這句話用在事業上,學業上是消極的,不對的,而在克制私欲和貪心上,則是有其可取之處的。
巴蛇吞象的基本資料:
【拼音】bāshétūn xiànɡ
【用法】作賓語、定語;指人貪心不足
【結構】主謂式
【反義詞】知足常樂
【釋義】巴蛇吞吃大象。比喻貪心極大,不知滿足。
【解詞】巴蛇:古代傳說中的大蛇。
【出處】《山海經·海內南經》:“巴蛇食象,三歲而出其骨!
【示例】這些唯利是圖的家伙們,對金錢的貪婪,是巴蛇吞象,永無止境的。
巴蛇吞象成語故事的評價:
古代典故和民間傳說有所不同.一個是說蛇的貪婪——"蛇吞象";一個是說人的貪婪,人被蛇吞掉——"蛇吞相",這大概是口頭文學傳播演變的結果.無需鑒別真偽,都是比喻貪心不足,不得好下場.教育人們要克制欲望,不要得了星星盼月亮.常言道:"知足常樂"
巴蛇吞象成語故事3
【注音】bā shé tūn xiàng
【典故】巴蛇食象,三歲而出其骨。 《山海經·海內南經》
【釋義】巴蛇:古代傳說中的大蛇。巴蛇吞吃大象。比喻貪得無厭。
【用法】作賓語、定語;指人貪心不足
【結構】主謂式
【相近詞】一蛇吞象
【相反詞】知足常樂
【同韻詞】彼此一樣、眾所瞻望、寵辱皆忘、明火持杖、隨風逐浪、一模二樣、真實無妄、重巒復嶂、燕巢幙上、層巒迭嶂。
【年代】古代
【成語故事】傳說古代有個窮苦的獵人阿象,他在森林里打獵時救了一條餓昏的小蛇,帶回家精心飼養。小蛇慢慢長大成青蛇并通人性,經常從外面給他帶回一些值錢的'東西來報答。阿象一再向青蛇索取,盼望成為富翁,憤怒的青蛇便將這個貪得無厭的家伙一口吞下。
【巴蛇吞象成語故事】相關文章:
人心不足蛇吞象成語故事11-04
敢于蛇吞象勵志故事07-15
吉利:蛇吞象后的創新演練05-26
廣告語敢于蛇吞象的勵志故事12-09
人心不足蛇吞象寫貪婪的句子05-25
巴茨經典語錄09-30
關于巴衛經典語錄07-18
好嘴楊巴教案06-03
阿里巴崗位職責03-13
戰勝殘疾的巴雷尼-堅持0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