頓開茅塞的成語故事
頓開茅塞的成語故事1
【注音】dùn kāi máo sè
【成語故事】戰國時期,高子在學習上三天打魚兩天曬網,不能堅持到底。孟子批評他說:“山上的'小道雖窄,如果經常有人走,就會變成一條大路,如果一段時間沒人走,就會被茅草堵塞。你的心被茅草堵塞了,所以不能進步!
【出處】山徑之蹊間,介然用之而成路;為間不用,則茅塞之矣。今茅塞子之心矣。
《孟子·盡心下》
【解釋】頓:立刻;茅塞:喻人思路閉塞或不懂事。比喻思想忽然開竅,立刻明白了某個道理。
【用法】作謂語、定語;形容一下子打開思路
【相近詞】豁然開朗、恍然大悟
【相反詞】大惑不解、一竅不通、冥頑不靈
【成語造句】
◎ "我有幸向許多當時很有名的科學家,如彭桓武、朱洪元,優秀理論物理工作者,如鄧稼先、黃祖洽、于敏、周光召等人,學習理論物理的研究,有頓開茅塞的收獲。
頓開茅塞的成語故事2
成語解釋:
頭腦本來像被茅草堵塞住;忽然被打開了。比喻因受啟發而忽然心思開朗;明白了道理或消除了疑團。
成語出處:
先秦 孟軻《孟子 盡心下》:“山徑之蹊間,介然用之而成路;為間不用,則茅塞之矣;今茅塞子之心矣!
成語繁體:頓開茅僿
成語簡拼:DKMS
成語注音:ㄉㄨㄣˋ ㄎㄞ ㄇㄠˊ ㄙㄜˋ
常用程度:常用成語
成語字數:四字成語
感情色彩:中性成語
成語用法:頓開茅塞動賓式;作謂語、定語;形容一下子打開思路。
成語結構:動賓式成語
成語年代:古代成語
成語正音:塞,不能讀作“sāi”;也不能讀作“sài”。
近義詞:豁然開朗、恍然大悟
反義詞:大惑不解、一竅不通、冥頑不靈
成語例子:只不過短短十多分鐘的談話,可是他好象使林道靜頓開茅塞似的,忽然知道了好多事情。(楊沫《青春之歌》第一部第六章)
英語翻譯:at once become enlightened
俄語翻譯:слóвно пеленá с глаз упáла
成語謎語拔草塞
成語故事:
戰國時期,高子在學習上三天打魚兩天曬網,不能堅持到底。孟子批評他說:“山上的小道雖窄,如果經常有人走,就會變成一條大路,如果一段時間沒人走,就會被茅草堵塞。你的心被茅草堵塞了,所以不能進步!
【頓開茅塞的成語故事】相關文章:
魚目混珠的成語故事01-01
才疏意廣的成語故事12-29
食少事繁的成語故事12-28
呵壁問天的成語故事12-28
彈冠相慶的成語故事12-26
誠惶誠恐的成語故事12-26
坐享其成的成語故事12-19
強弩之末的成語故事12-19
成語故事的成語12-14
成語的成語故事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