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擁抱真情》主題班會設計
在日常過程學習中,說起主題班會,大家一定不陌生吧?主題班會以提高知識、發展個性、愉悅生活、促進良好班風形成為目的。你都參加過什么類型的主題班會?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擁抱真情》主題班會設計,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活動目的】現在的孩子獨生子居多,由于父母親太過于溺愛,只講奉獻,對孩子只是無條件地給予,沒有培養孩子的回報意識,從而養成了對現有的條件不珍惜,只顧一味地索取,這樣造成許多同學,學習上不知努力,生活上互相攀比,行動上自由散慢,對老師的教育有抵觸情緒,對含辛茹苦的父母不知回報。事實上,這些學生不是不尊敬父母,只要沒有這種意識,沒有責任感,不能主動理解家長,更不能理解老師和學校的管理與要求。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們有責任有義務讓學生多想想父母,養成感恩父母的意識,從而進一步感恩老師,感恩社會,只有讓學生學會感恩,才能消減教育的阻力。因此,我準備了這節主題班會《擁抱真情》來教育我們的學生從愛父母開始,感恩父母,感恩教師,從而感恩學校和社會。
為了使學生們受到深刻教育,學會感恩,本堂課特邀各位家長參加。
【活動準備】
1、小品
2、歌曲《燭光里的媽媽》,《相親相愛一家人》電腦Flash制作。
3、收集有關孩子成長的圖片。
4、收集故事《血奶》
5、收集一些生活中常見食品,公眾人物圖片。
7、每位同學給父母寫一封感恩的信。
7、動員全體同學圍繞主題做好發言準備。
8、準備多媒體課件。
【活動內容】
1、回憶成長過程中父母的真情付出;
2、家長和孩子真情互動
3、擁抱真情,由回報父母到回報祖國,回報社會。
【活動程序】
引出主題:
主持人(女)課前請學生欣賞歌曲《燭光里的媽媽》
主持人(男)一曲《燭光里的媽媽》唱得如泣如訴,令人蕩氣回腸,把我們帶入對父母的深深感激和對親情的無限眷戀之中。親情,是人類永恒的話題,是人間最美的感情。
主持人(合)今天我們這節班會的主題就是《擁抱真情》。
主持人(女)請大家看大屏幕,一起回憶在我們的成長過程中,父母的無私奉獻,讓我們親身感受一下父母的付出。
主持人(男)我們從咿呀學語到長大成人一直被濃濃的親情包圍著,感動著。
主持人(女)來到這個世界之前,我就是父母的希望;
主持人(男)母親用甘甜的乳汁把我喂養大;教我學走路,又教我學文化;
主持人(女)生病時,父母精心的照顧讓我倍感溫暖;
主持人(男)病魔纏身時下,母親柔弱的雙肩是我永遠的依靠;
主持人(女)洪水肆虐時,父親給了我第二次生命;這是真情的無償演繹;
主持人(女)父親的皺紋,母親的白發,是愛的涓涓印痕。
主持人(女)一個孩子的降生,是父母生命的延續,是家庭未來的曙光,孩子的名字,是父母理想的編織,你們知道自己名字的含義嗎?
主持人(男)請同學們向大家講述一下你名字的含義吧。(學生互相講述自己名字的含義)
主持人(女)看來,每一位同學的名字,都有著深深的含義。我們的父母,在我們的名字中融入了多少深切的希望,我們的名字是無窮的父愛母愛的凝聚,我們的成長過程,更是父母之愛源源不斷的流淌,在我們的成長過程中,我們的父母,用真情寫下了無數感人的故事,那位同學愿意和大家分享一下你的成長故事呢?(請兩位同學講述自己的成長故事)
主持人(合)多么感人的故事啊,多么偉大的父母!
主持人(男)為了我們的健康成長,我們的父母一直的默默奉獻,無怨無悔的犧牲自己。請大家一起聽一個真實的故事,來感受人世間最真摯的愛。請聽《血奶》
血奶
沒人知道她們從哪里來。不知道名字的女人和孩子成了淮河村的一個謎。女人白天總用一根長竹竿在河里探來探去,晚上則一個人坐在河邊或壩頭上。對著河水發呆。女人住在村西頭靠近河邊的河神廟里。由于年久失修,廟已非廟,顯得破敗不堪。五年前,這里曾住過一個軍人,說是勘測水文搜集資料的。1998年抗洪救災的時候,軍人在這里犧牲了,沒人記住他的名字。半年后女人就來了,村里人誰也沒想過女人和那個軍人會有某種瓜葛。一天,兩天。一個月,兩個月,女人仍住在破廟里,忍受著辱罵,背著孩子,光著腳,敞著懷,繼續每天拿著竹竿在河水里認真地探來探去。這一夜,和往常任何的夜沒有什么區別。只是當整個村子都還在沉睡中時,小廟卻在突如其來的暴雨中倒塌了。剎那間,女人和孩子像墜入了無底的山谷,墜入了黯黑無邊的廢墟。驚懼、恐慌之中,女人用整個生命保護著孩子。所幸的是,女人和孩子都沒有因此而失去性命。只是,女人和孩子被這倒塌的廢墟死死地困住了。風雨交加的夜里,女人的呼救聲微弱得像蚊蠅。沒有人聽見。饑寒交迫中,女人把孩子緊緊地摟在懷里,生怕會再有一次毛骨悚然的災難而驚嚇到孩子?墒牵⒆尤栽谂说膽阎胁煌5靥栠罂。女人慌亂地解開衣服,把紅潤的乳頭送到孩子嘴里,孩子張開粉紅的小嘴,一下子就吸住了,就像汲取大地的乳汁。看著孩子美美吃奶的樣子,女人這才知道,孩子是餓了。一天一夜后,滴水未進的女人,奶水已越來越少。黑暗籠罩著這對無依無助的母子,正一點點吞噬著女人的心靈。三天三夜后,孩子只能在女人懷里吮吸著干癟的乳房,卻再也吮不出一滴奶,虛弱得連一點力氣都沒有了。黑暗、窒息讓女人心中的那盞燈一點點微弱下去,但燈還沒有完全熄滅,它在耗著最后一點能量。摸著孩子的小臉,女人掙扎著,不知哪來的力氣,拼命在眼前的廢墟中胡亂抓著,期望能在這廢墟中找到一點點可為孩子吃的食物。女人的手指突然碰到了一根釘子,一根釘穿木楔的釘子,釘子劃破了女人纖弱的手指,形成一滴血花。女人渾身猛一激靈,幾乎沒有絲毫猶豫,就用釘子刺進了自己的食指,然后將手指塞進了孩子的嘴里。鮮紅的血汩汩而出。女人在黑暗中看不見孩子的樣子,但她能感覺到孩子的生命在一點點旺盛起來。四天四夜后,村民們在清理這片廢墟的時候才想起女人和孩子。待村民們挖開廢墟,找到女人和孩子后,一幕場景令所有的人驚呆了:孩子竟然還活著,小嘴吮吸著女人的一根手指。女人已經安靜地死去,臉色像棉花一樣蒼白。就在村民們抱起孩子的時候,他們驚奇地發現,女人每個手指尖都戳破了一個小洞,指尖的血已經結成黑色,女人的手指是那種令人目不忍視的樣子,但臉上卻掛著一絲淡淡的微笑,心滿意足的微笑。女人的胸口貼藏著一張軍人照片。站在廢墟中的村民們,個個淚流滿面
主持人(女)多么偉大的母親,在危難時刻,用自己的最后一滴血,挽救了孩子的生命,這正是親情的再現。親情,是一種血脈相通的默契,是一種無法割裂的存在,酬勞不是他的目的,收獲不是它的動機,它是人性閃耀的光輝。
主持人(男)長時間以來,我們的父母用親情和自己的兒女之間形成了難以言傳的默契。下面我們選出幾組家長和孩子來完成下面的游戲,考察一下我們的默契程度吧。
主持人(女)我們的游戲參考了中央電視臺的心有靈犀節目,請家長根據大屏幕打出的每一組圖片對自己的孩子進行口頭上或動作上的暗示,但不準出現與圖片名稱相同發音的詞,孩子根據家長提示猜出圖片內容,在規定時間內,準確完成者為勝。(請出幾組家長和孩子共同完成游戲,并評出優勝者)
主持人(男)我們的父母為我們付出了那么多,我們要多給我們的父母一點關愛,多關心愛護向父母一樣關心愛護我們的所有的人。
主持人(女)請欣賞小品《洗腳》
(小品大意:媽媽給年邁體衰的奶奶洗腳,因為嫌棄,百般挑剔指責。女兒的老師留了給媽媽洗一次腳的作業。為給媽媽一個教訓,女兒在給媽媽洗腳時表現得極為不耐煩,是媽媽深受觸動。女兒給媽媽寫了一封感人的信,就自己的行為向媽媽道歉,并解釋這樣做的原因。要求重新給媽媽洗腳。媽媽看信后深受感動,真誠地向奶奶表達了歉意,從此真心孝敬奶奶,認真給奶奶洗腳。)
主持人(男)小品中的女兒用自己的實際行動感動著母親,回報著周圍的人。
主持人(女)事實上,我們一直也在關愛著我們的父母。但源于我們中國人的傳統習慣,我們一直羞于向我們的父母表達我們的感激和摯愛。因此,今天我們每一位同學都寫了一封感恩的信給我們的父母,向他們道一聲辛苦,表達我們的愛。
主持人(男)下面請同學們將你手中的信捧給我們的父母吧,也請家長看看我們一直想說的心里話。
主持人(女)那位同學愿意把你的心都給大家聽,讓所有的家長一起感受一下我們拳拳的赤子之愛呢?(請兩位同學讀寫給家長的感恩信)
主持人(男)聽了孩子的心里話,相信我們的父母也一定有許多話要說吧,請家長將將您的心里話吧。(請讀信的同學家長將自己的感想)
主持人(女)父母給了我們無私的愛,你們想不想用實際行動來匯報我們的父母呢?請同學們談談怎樣回報父母。
主持人(男)前蘇聯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曾說過,只有愛媽媽,才會愛學校,愛家鄉,愛祖國,愛社會,愛我們生活的這個世界。同學們,一直以來我們的老師同學,我們周圍許許多多的人,都向父母一樣關心愛護著我們。讓我們把愛回報給他們,回報給我們的父母,回報給每一個愛我們的和我們愛著的人,回報給我們偉大的祖國。讓我們擁抱我們的父母,擁抱我們的同學,向他們表達我們最真摯的愛。
主持人(合)我們將永遠是一家人相親相愛永遠相親相愛。請家長和我們一起唱歌曲,《相親相愛一家人》
課后點評:
開展感恩教育,目的是讓學生經常站在別人的角度,設身處地去想別人之所想,積極學會體驗他人的內心世界和內心的情感,只有這樣才能使我們培養的學生,能感人所感,知他人之情,能體諒他人,原諒他人,同情他人,幫助他人,愛護他人,從而形成學生的道德感。這樣,教育就不會停留在靠紀律制度來強迫維持,而是從學生的心理流淌出,使學生的行為規范上升到心靈的自覺要求和對生活的熱愛。因此,我們在培養學生自信、自立、自主、百折不撓品格的同時,對他們開展感恩社會、感恩父母、感恩老師的感恩教育,對樹立正確的人格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
中國的感恩教育源遠流長,有著十分悠久的歷史。自古以來就有“滴水之恩當涌泉相報”、“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的古訓。學會感恩、知恩圖報是中華民族的優秀傳統,值得我們不斷繼承和發揚。接受教育的未成年人不僅應該孝敬父母,尊敬師長,而且對于曾經幫助過自己的人,都應該發自內心的感恩戴德。感恩是社會上每個人都應該有的基本道德準則,是一切良好非智力因素的精神底色,感恩是做人的起碼的支點。所以從感恩教育入手,使學生感悟到:父母養育了我們,我們應該感謝父母;老師給了我們知識,提高了我們的能力,我們應該感謝老師;他人關心幫助了我們,我們應該感謝他人。從而讓他們樹立起責任意識,以積極的心態完成學習任務。
本課由感念父母之恩,延伸到感念師長的辛勤教誨,進而感念國家、社會對自己的培養,從而回饋社會,建設祖國。本活動促使感恩行動成為學生的自覺思維意識和行為習慣,同時,增強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和對國家的熱愛之心。
本次課有家長、學校、教師、學生共同完成,便于家長和學校聯手,對學生進行教育,也會收到較好的效果。當然,學生教育尤其是思想教育是一個長期的過程,不可能一蹴而就,這需要不斷的努力。感恩教育也是如此。但我相信,一次次可為契機,家校聯手,堅持不懈,一定會對學生有很大的教育意義,達到預期的效果的。
【《擁抱真情》主題班會設計】相關文章:
《擁抱親情-感恩父母》主題班會活動設計08-02
《擁抱親情》主題班會07-07
“擁抱親情”主題班會06-29
真情永駐主題班會06-26
擁抱母親班會主題課件07-24
《擁抱親情》小學主題班會07-04
擁抱誠信主題班會實錄07-06
《人間最美是真情》主題班會07-29
人間最美是真情主題班會0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