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高校大學生辯論賽策劃書
【活動目的】
辯論是一項可以提高思辯能力,豐富課余知識,培養團隊精神,鍛煉思維表達的活動。開展此項活動,可以使同學們更好的融入大學生活,在
活動中提高自信,培養創新和團隊精神。所以希望通過本次比賽,豐富同學的課余生活,提高思辯能力,培養創新精神,使各系之間,學生之間互動。
【比賽時間】
預賽:待定
決賽:待定
【比賽要求】
參賽隊伍:全院8個系
辯手要求:每支隊伍由4人組成。要求辯手口齒清晰,思維敏捷,賽前做好充分準備
主席要求:外型儀表端正,口齒清晰,開朗大方
【賽程安排】
抽取辯題和對陣雙方后開賽。賽后現場評出優勝者,再抽取辯題和對陣隊伍,終至決賽。
具體對戰雙方和比賽地點由各系學習部部長抽簽決定。
預賽時間:待定地點:實驗樓1—104(多功能廳)
決賽時間:待定地點:待定
【評判】
(一)評判規則
預賽階段每場比賽評判團由5位評委組成,決賽階段每場比賽評判團由7位評委組成。評委對在場的各個代表隊做出評判,具體以分數為準。
(二)評判標準
1、團體部分:
(1)審題
準確把握辯題內涵和外延,對所持立場能多層次、多角度理解,論點鮮明,對本方難點能有效處理和化解。
(2)展開
對辯題的理解和論述能在廣度上展開,在深度上推進,整個辯論過程條理清晰,能給人以層層遞推的美感。
(3)辯駁
提問抓住對方要害,問題簡單明了;回答直面問題,有理有據。注重針對辯題正面交鋒。
(4)配合
具有團體精神,隊員間相互支持配合,論辯銜接流暢、方向統一,攻守兼備,自由辯論時發言錯落有致,體現“流動的整體意識”。
(5)語言
普通話標準,語速抑揚頓挫,語言流暢,富于感染力,體現國語的優美。
(6)辯風
比賽中尊重對手,尊重主席、評委和觀眾。舉止得體,顯示出良好的道德修養。敢于創新,勇于表現,具有本隊特有的風格,并貫穿全局。
(7)形象
著裝整齊,儀表大方,體現出良好的風度和氣質。
2、個人部分:
由評委根據每位辯手在整場比賽中的表現,給出印象分,可參考:
(1)陳詞流暢,說理透徹,用語得體;
(2)提問合適,回答中肯,反駁有力,反應機敏,幽默風趣中寓見解。
(3)臺風與辯風。
(三)勝負判定
1、評委的打分中去掉一個最高分,一個最低分,將其余分數相加取平均值,為該隊得分;
2、參賽兩隊中總計得分居高的一隊取勝;
3、如果兩隊得分相同,則由評判團另行投票,決定勝負。
4.評委的打分中去掉一個最高分,一個最低分,將其余分數相加取平均值,為該參賽隊員的得分.如果兩隊員得分相同,則由評判團另行投票
,決定優秀辯手和最佳辯手的人選。
(四)點評
每場比賽有一位點評嘉賓作現場點評,點評嘉賓由評委中產生。
【獎項設定】
一、團體獎
1、辯論賽季軍獎(兩個)
2、辯論賽亞軍獎(一個)
3、辯論賽冠軍獎(一個)
二、個人獎
1、優秀辯手獎:(兩個)
2、大賽最佳辯手獎:(一個)
備注:本次辯論賽將給冠軍隊、亞軍隊和季軍隊頒發相應的獎狀,將會給本次大賽的優秀辯手和最佳辯手頒發相應的證書。
辯論賽競賽規程
一、比賽進程(由主席執行)
1、開場白
2、介紹參賽隊及其所持立場3、介紹參賽隊員
4、介紹評委及點評嘉賓5、比賽開始
6、評判團遞交評分表,離席評定結果
7、嘉賓點評
8、公布結果9、頒獎典禮
10、比賽結束
二、辯論賽比賽程序及時間規定
程序時間備注
開場陳詞階段正方一辯發言時間2分30秒
反方一辯發言時間2分30秒
正方二辯發言時間2分30秒
反方二辯發言時間2分30秒
攻辯階段正方三辯向反方一辯、反方二辯分別提問三個問題共1分30秒每次提問不超過10秒每次回答不超過20秒
反方三辯向正方一辯、正方二辯分別提問三個問題共1分30秒
正方三辯進行攻辯小結1分30秒
反方三辯進行攻辯小結1分30秒
自由辯論階段自由辯論階段(反方先開始)雙方各4分鐘(共8分鐘)
總結陳詞階段反方四辯做總結陳詞4分鐘
正方四辯做總結陳詞4分鐘
四、比賽要求
、彘_場陳詞要求:
提倡即興陳詞,所持觀點清晰,表述層次分明,語言自然流暢。
、婀マq要求:
此環節為雙方一辯、二辯、三辯之間的對話,提問、回答和攻辯小結都必須是這三者。各方三辯至多可提六個問題,對方一辯、二辯必須回答
,其他辯手不得代替或補充。提問應貼近辯題,不宜過分刁難;回答應針對問題,切忌答非所問。
、缱杂赊q論要求:
1.提交材料
在比賽前,各隊應向評委提交必要的文字材料,材料內容包括本隊對辯題立場的分析理解,邏輯框架設計,主要論點、論據,對對方立論的分
析等有關辯論的戰略、戰術。
2.自由辯論規則
⑴辯論發言必須兩隊之間交替進行,各用時4分鐘;
⑵自由辯論開始時,先由正方的任何一位隊員起立發言完畢后,反方的任何一位
就即刻發言,雙方依次輪流發言,直到雙方時間用完為止;
、窃诖藭r間里,每位辯論隊員的發言順序,次數和時間都不受限制;
、犬斠环桨l言結束,即開始計算另一方的發言時間;
、扇绻魂牭陌l言時間已經用盡,別一隊還有剩余時間,則該隊的一名或多名可以繼續發言,直到該隊的時間用完為止。
、时荣愔校q手不發言時不得離開座位,不得打擾對方或本方辯手發言。
、顺珜Я己玫霓q風,注重普及知識、啟迪智慧和展示風度,不提倡純粹以節省時間為目的的辯論,切忌人身攻擊。
。ǎ┛偨Y陳詞要求:
應針對現場辯論整體態勢進行總結,并注意升華辯題內涵。
本規程最終解釋權歸院學生會學習部
院學生會學習部
比賽須知
一、請各系學生會、學習部長、參賽隊員仔細閱讀比賽須知,熟悉賽會的日程安排。
二、請各參賽隊員及組織人員務必于每場比賽開始前30分鐘到達比賽現場。同時,各賽場的黑板裝飾由對戰雙方協調商定,在比賽開始前三十
分鐘裝飾好,以利于賽事的統籌安排及各場比賽準備工作的順利進行。
三、請各參賽隊遵守賽事各項時間安排,如遇特別問題,請及時與組織者以及院學生會學習部人員聯系,以便協調安排,保證賽事的順利進行
四、遵守賽會的紀律及規則規定,請在每場比賽之前做好細致的準備工作,以利于辯手在比賽中發揮出自己的最好水平。
五、比賽期間,各參賽隊請不要與評委接觸,如想表達對賽事的意見,請與學習部成員聯系。
六、各系可專門組織本系同學觀看本系隊伍參加的比賽,并可組織、準備適當的宣傳用具、標語口號等,但不得影響比賽現場的正常秩序,不
要喊口號或喝倒彩。所有影響比賽正常進行的行為,組委會都有權阻止并要求其離開比賽現場。
辯論賽的十大技巧
(一)借力打力
武俠小說中有一招數,名叫"借力打力",是說內力深厚的人,可以借對方攻擊之力反擊對方。這種方法也可以運用到論辯中來。
例如,在關于"知難行易"的辯論中,有這么一個回合:
正方:對啊!那些人正是因為上了刑場死到臨頭才知道法律的威力。法律的尊嚴,可謂"知難"哪,對方辨友!(熱烈掌聲)
當對方以"知法容易守法難"的實例論證于知易行難"時,正方馬上轉而化之從:"知法不易"的角度強化己方觀點,給對方以有力的回擊。扭轉了被動局勢。
這里,正方之所以能借反方的例證反治其身,是因為他有一系列并沒有表現在口頭上的、重新解釋字詞的理論作為堅強的后盾:辯題中的"知",不僅僅是"知道"的"知".更應該是建立在人類理性基礎上的"知";守法并不難,作為一個行為過程,殺人也不難,但是要懂得保持人的理性,克制內心滋生出惡毒的殺人欲望,卻是很難。這樣,正方寬廣、高位定義的"知難"和"行易"借反方狹隘、低位定義的"知易"和"行難…的攻擊之力,有效地回擊了反方,使反方構建在"知"和"行"表淺層面上的立論框架崩潰了。
(二)移花接木
剔除對方論據中存在缺陷的部分,換上于我方有利的觀點或材料,往往可以收到"四兩撥千斤"的奇效。我們把這一技法喻名為"移花接木"。例如.在《知難行易》的論辯中曾出現過如下一例:
反方:古人說"蜀遭難,難于上青天",是說蜀道難走,"走"就是"行"嘛!要是行不難,孫行者為什么不叫孫知者?
正方:孫大圣的小名是叫孫行者,可對方辯友知不知道,他的法名叫孫悟空,"悟"是不是"知"?
這是一個非常漂亮的"移花接木"的辯例。反方的例證看似有板有眼,實際上有些牽強附會:以"孫行者為什么不叫孫知者"為駁難,雖然是一種近乎強詞奪理的主動,但畢竟在氣勢上占了上風。正方敏銳地發現了對方論據的片面性,果斷地從"孫悟空"這一面著手,以"悟"就是"知"反詰對方,使對方提出關于"孫大圣"的引證成為抱薪救火、惹火燒身。
移花接木的技法在論辯理論中屬于強攻,它要求辯手勇于接招,勇于反擊,因而它也是一種難度較大、對抗性很高。說服力極強的論辯技巧。誠然,實際臨場上雄辯滔滔,風云變幻,不是隨時都有"孫行者""孫悟空"這樣現成的材料可供使用的,也就是說,更多的"移花接木"。需要辯手對對方當時的觀點和我方立場進行精當的歸納或演繹。
比如,在關于"治貧比治愚更重要"的論辯中,正方有這樣一段陳詞:"…對方辯友以迫切性來衡量重要性,那我倒要告訴您,我現在肚子餓得很,十萬火急地需要食物來充饑,但我還是要辯下去,因為我意識到論辯比充饑更重要。"話音一落,掌聲四起。這時反方從容辯道:"對方辯友,我認為’有飯不吃’和’無飯可吃’是兩碼事……"反方的答辯激起了更熱烈的掌聲。正方以"有飯不吃"來論證貧困不足以畏懼和治愚的相對重要性,反方立即從己方觀點中歸納出"無飯可吃"的旨要,鮮明地比較出了兩者本質上的天差地別,有效地扼制了對方偷換概念的傾向。
(三)順水推舟
表面上認同對方觀點,順應對方的邏輯進行推導,并在推導中根據我方需要,設置某些符合情理的障礙,使對方觀點在所增設的條件下不能成立,或得出與對方觀點截然相反的結論。
例如,在"愚公應該移山還是應該搬家"的論辯中:
反方:……我們要請教對方辨友,愚公搬家解決了困難,保護了資源,節省了人力、
財力,這究竟有什么不應該?
正方:愚公搬家不失為一種解決問題的好辦法,可愚公所處的地方連門都難出去,家又怎么搬?……可見,搬家姑且可以考慮,也得在移完山之后再搬呀!
神話故事都是夸大其事以顯其理的,其精要不在本身而在寓意,因而正方絕對不能讓反方迂旋于就事論事之上,否則,反方符合現代價值取向的"方法論"必占上手。從上面的辯詞來看,反方的就事論事,理據充分,根基扎實,正方先順勢肯定"搬家不失為一種解決問題的好辦法",既而均人"愚公所處的地方連門都難出去"這一條件,自然而然地導出"家又怎么搬"的詰問,最后水到渠成,得出"先移山,后搬家"的結論。如此一系列理論環環相扣。節節貫穿,以勢不可當的攻擊力把對方的就事論事打得落花流水,真可謂精彩絕倫!
(四)正本清源
所謂正本清源,本文取其比喻義而言,就是指出對方論據與論題的關聯不緊或者背道而馳,從根本上矯正對方論據的立足點,把它拉人我方"勢力范圍",使其恰好為我方觀點服務。較之正向推理的"順水推舟"法,這種技法恰是反其思路而行之。
例如,在"跳槽是否有利于人才發揮作用"的論辯中,有這樣一節辯詞:
正方:張勇,全國乒乓球錦標賽的冠軍,就是從江蘇跳槽到陜西,對方辯友還說他沒有為陜西人民作出貢獻,真叫人心寒啊!(掌聲)
反方:請問到體工隊可能是跳槽去的嗎?這恰恰是我們這里提倡的合理流動啊!(掌聲)對方辨友戴著跳槽眼鏡看問題,當然天下烏鴉一般黑,所有的流動都是跳槽了。(掌聲)
正方舉張勇為例,他從江蘇到陜西后,獲得了更好地發展自己的空間,這是事實。反方馬上指出對方具體例證引用失誤:張勇到體工隊,不可能是通過"跳槽"這種不規范的人才流動方式去的,而恰恰是在"公平、平等、競爭、擇優"的原則下"合理流動"去的,可信度高、說服力強、震撼力大,收到了較為明顯的反客為主的效果。
(五)釜底抽薪
刁鉆的選擇性提問,是許多辯手慣用的進攻招式之一。通常,這種提問是有預謀的,它能置人于"二難"境地,無論對方作哪種選擇都于己不利。對法是,從對方的選擇性提問中,抽出一個預設選項進行強有力的反詰,從根本上挫敗對方的銳氣,這種技法就是釜底抽薪。
例如,在"思想道德應該適應(超越)市場經濟"的論辯中,有如下一輪交鋒:
反方:…我問雷鋒精神到底是無私奉獻精神還是等價交換精神?
正方:…對方辨友這里錯cnfla版權所有,全國文秘工作者的114!誤地理解了等價交換,等價交換就是說,所有的交換都要等價,但并不是說所有的事情都是在交換,雷鋒還沒有想到交換,當然雷鋒精神談不上等價了。(全場掌聲)
反方:那我還要請問對方辯友,我們的思想道德它的核心是為人民服務的精神,還是求利的精神?
正方:為人民服務難道不是市場經濟的要求嗎?(掌聲)
第一回合中,反方有"請君人甕"之意,有備而來。顯然,如果以定勢思維被動答問,就難以處理反方預設的"二難":選擇前者,則剛好證明了反方"思想道德應該超越市場經濟"的觀點;選擇后者,則有背事實,更是謬之千里。但是,正方辯手卻跳出了反方"非此即彼"的框框設定,反過來單刀直人,從兩個預設選項抽出"等價交換",以倒樹尋根之勢徹徹底底地推翻了它作為預設選項的正確性,語氣從容,語鋒犀利,其應變之靈活、技法之高明,令人嘆為觀止!
當然,辯場上的實際情況十分復雜,要想在論辯中變被動為主動,掌握一些反客為主的技巧還僅僅是一方面的因素,另一方面,反客為主還需要仰仗于非常到位的即興發揮,而這一點卻是無章可循的。
(六)攻其要害
在辯論中常常會出現這樣的情況:雙方糾纏在一些細枝末節的問題、例子或表達上爭論不休,結果,看上去辯得很熱鬧,實際上已離題萬里。這是辯論的大忌。一個重要的技巧就是要在對方一辯、二辯陳詞后,迅速地判明對方立論中的要害問題,從而抓住這一問題,一攻到底,以便從理論上徹底地擊敗對方。如“溫飽是談道德的必要條件”這一辯題的要害是:在不溫飽的狀況下,是否能談道德?在辯論中只有始終抓住這個要害問題,才能給對方以致命的打擊。在辯論中,人們常常有“避實就虛”的說法,偶爾使用這種技巧是必要的。比如,當對方提出一個我們無法回答的問題時,假如強不知以為知,勉強去回答,不但會失分,甚至可能鬧笑話。在這種情況下,就要機智地避開對方的問題,另外找對方的弱點攻過去。然而,在更多的情況下,我們需要的是“避虛就實”,“避輕就重”,即善于在基本的、關鍵的問題上打硬仗。如果對方一提問題,我方立即回避,勢必會給評委和聽眾留下不好的印象,以為我方不敢正視對方的問題。此外,如果我方對對方提出的基本立論和概念打擊不力,也是很失分的。善于敏銳地抓住對方要害,猛攻下去,務求必勝,乃是辯論的重要技巧。
(七)利用矛盾
由于辯論雙方各由四位隊員組成,四位隊員在辯論過程中常常會出現矛盾,即使是同一位隊員,在自由辯論中,由于出語很快,也有可能出現矛盾。一旦出現這樣的情況,就應當馬上抓住,竭力擴大對方的矛盾,使之自顧不暇,無力進攻我方。比如,在與劍橋隊辯論時,劍橋隊的三辯認為法律不是道德,二辯則認為法律是基本的道德。這兩種見解顯然是相互矛盾的,我方乘機擴大對方兩位辯手之間的觀點裂痕,迫使對方陷入窘境。又如對方一辯起先把“溫飽”看作是人類生存的基本狀態,后來在我方的凌厲攻勢下,又大談“饑寒”狀態,這就是與先前的見解發生了矛盾,我方“以子之矛,攻子之盾”,使對方于急切之中,理屈詞窮,無言以對。
(八)“引蛇出洞”
在辯論中,常常會出現膠著狀態:當對方死死守住其立論,不管我方如何進攻,對方只用幾句話來應付時,如果仍采用正面進攻的方法,必然收效甚微。在這種情況下,要盡快調整進攻手段,采取迂回的方法,從看來并不重要的問題入手,誘使對方離開陣地,從而打擊對方,在評委和聽眾的心目中造成轟動效應。在我方和悉尼隊辯論“艾滋病是醫學問題,不是社會問題”時,對方死守著“艾滋病是由hiv病毒引起的,只能是醫學問題”的見解,不為所動。于是,我方采取了“引蛇出洞”的戰術,我方二辯突然發問:“請問對方,今年世界艾滋病日的口號是什么?”對方四位辯手面面相覷,為不致于在場上失分太多,對方一辯站起來亂答一通,我方立即予以糾正,指出今年的口號是“時不我待,行動起來”,這就等于在對方的陣地上打開了一個缺口,從而瓦解了對方的堅固的陣線。
(九)“李代桃僵”
當我們碰到一些在邏輯上或理論上都比較難辯的辯題時,不得不采用“李代桃僵”的方法,引入新的概念來化解困難。比如,“艾滋病是醫學問題,不是社會問題”這一辯題就是很難辯的,因為艾滋病既是醫學問題,又是社會問題,從常識上看,是很難把這兩個問題然分開的。因此,按照我方預先的設想,如果讓我方來辯正方的話,我們就會引入“社會影響”這一新概念,從而肯定艾滋病有一定的“社會影響”,但不是“社會問題”,并嚴格地確定“社會影響”的含義,這樣,對方就很難攻進來。后來,我們在抽簽中得到了辯題的反方,即“艾滋病是社會問題,不是醫學問題”,在這種情況下,如果我們完全否認艾滋病是醫學問題,也會于理太悖,因此,我們在辯論中引入了“醫學途徑”這一概念,強調要用”社會系統工程”的方法去解決艾滋病,而在這一工程中,“醫學途徑”則是必要的部分之一。這樣一來,我方的周旋余地就大了,對方得花很大力氣糾纏在我方提出的新概念上,其攻擊力就大大地弱化了。“李代桃僵”這一戰術之意義就在于引入一個新概念與對方周旋,從而確保我方立論中的某些關鍵概念隱在后面,不直接受到對方的攻擊。
辯論是一個非常靈活的過程,在這一過程中,可以施展的技巧的一些比較重要的技巧。經驗告訴我們,只有使知識積累和辯論技巧珠聯璧合,才可能在辯論賽中取得較好的成績。
(十)緩兵之計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可以見到如下情況:當消防隊接到求救電話時,常會用慢條斯理的口氣來回答,這種和緩的語氣,是為了穩定說話者的情緒,以便對方能正確地說明情況。又如,兩口子爭吵,一方氣急敗壞,一方不焦不躁,結果后者反而占了上風。再如,政治思想工作者常常采用“冷處理”的方法,緩慢地處理棘手的問題。這些情況都表明,在某些特定的場合,“慢”也是處理問題、解決矛盾的好辦法。論辯也是如此,在某些特定的論辯局勢下,快攻速戰是不利的,緩進慢動反而能制勝。
例如,1940年,丘吉爾在張伯倫內閣中擔任海軍大臣,由于他力主對德國宣戰而受到人們的尊重。當時,輿論歡迎丘吉爾取代張伯倫出任英國首相,丘吉爾也認為自己是最恰當的人選。但丘吉爾并沒有急于求成而是采取了“以慢制勝”的策略。他多次公開表示在戰爭爆發的非常時期,他將準備在任何人領導下為自己的祖國服務。
當時,張伯倫和保守黨其他領袖決定推舉擁護綏靖政策的哈利法克斯勛爵作為首相候選人。然而主戰的英國民眾公認在政壇上只有丘吉爾才具備領導這場戰爭的才能。在討論首相人選的會議上,張伯倫問:“丘吉爾先生是否同意參加哈利法克斯領導的政府?”能言善辯的丘吉爾卻一言不發,足足沉默了兩分鐘之久。哈利法克斯和其他人明白,沉默意味著反對。一旦丘吉爾拒絕入閣,新政府就會被憤怒的民眾推翻。哈利法克斯只好首先打破沉默,說自己不宜組織政府。丘吉爾的等待終于換來了英國國王授權他組織新政府。
再舉一例,在某商店里,一位顧客氣勢洶洶找上門來,喋喋不休地說:“這雙鞋鞋跟太高了,樣式也不好……”商店營業員一聲不吭,耐心地聽他把話說完,一直沒打斷他。等這位顧客不再說了,營業員才冷靜地說:“您的意見很直爽,我很欣賞您的個性。這樣吧,我到里面去,再另行挑選一雙,好讓您稱心。”“如果您不滿意的話,我愿再為您服務。”這位顧客的不滿情緒發泄完了,也覺得自己有些太過分了,又見營業員是如此耐心地回答自己的問題,也很不好意思。結果他來了個180°的大轉彎,稱贊營業員給他新換的實際上并無太大差別的鞋,說:“嘿,這雙鞋好,就像是為我訂做的一樣。”營業員以慢對快,以冷對熱,讓顧客把怒氣宣泄出來,達到了心理平衡,化解了這一場糾紛。
從上面的例子中,我們可以概括出在論辯中要正確使用“以慢制勝”法,至少要注意以下三點:
其一,以慢待機后發制人
俗話說:“欲速則不達。”在時機不成熟時倉促行事,往往達不到目的。論辯也是如此,“慢”在一定條件下也是必須的。“以慢制勝”法實際上是論辯中的緩兵之計,緩兵之計是延緩對方進兵的謀略。當論辯局勢不宜速戰速決,或時機尚不成熟時,應避免針尖對麥芒式的直接交鋒,而應拖延時間等待戰機的到來。一旦時機成熟,就可后發制人,戰勝論敵。如第一例中,丘吉爾在時機不成熟時,不急于成功,以慢待機。在討論首相人選的關鍵時刻,以沉默表示反對,最終贏得了勝利。
其二,以慢施謀以弱克強
“以慢制勝”法適用于以劣勢對優勢、以弱小對強大的論辯局勢。它是弱小的一方為了戰勝貌似強大的一方而采取的一種謀略手段。“慢”中有計謀,緩動要巧妙。這里的“慢”并非反應遲鈍,不擅言辭的同義語,而是大智若愚、大辯若訥的雄辯家定計施謀的法寶之一。如第一例中,丘吉爾面對張伯倫的追問,裝聾作啞,拖延時間,實際上是假癡不癲的緩兵之計。在這一種韌性的相持中,張伯倫一方終于沉不住氣了,丘吉爾以慢施謀終于取得了勝利。
其三,以慢制怒以冷對熱
“慢”在論辯中還是一種很好的“制怒”之術。論辯中唇槍舌劍,自控力較差的人很容易激動。在這種情況下,要說服過分激動的人,宜用慢動作、慢語調來應付。以慢制怒,以冷對熱,才能使其“降溫減壓”。只有對方心平氣和了,你講的道理他才能順
利接受。如第二例中的營業員,就是以冷靜的態度、和緩的語氣,平息了對方的怒氣,化解了矛盾。
總之,論辯中的“快”與“慢”也是一種對立統一的辯證關系。兵貴神速,“快”當然好?墒,有時“慢”也有“慢”的妙處。“慢”可待機,“慢”可施謀,“慢”可制怒。“慢”是一種韌性的戰術,“慢”是一場持久戰,“慢”是舌戰中的緩兵之計。緩動慢進花的時間雖長,繞的彎子雖大,然而在許多時候,它卻往往是取得勝利的捷徑。
【高校大學生辯論賽策劃書】相關文章:
高校辯論賽策劃書06-25
高校辯論賽策劃書07-26
高校大學生辯論賽活動策劃書07-30
高校辯論賽策劃書怎么寫07-29
高校辯論賽策劃書4篇07-29
高校政法系辯論賽策劃書08-12
高校大學生辯論賽比賽流程07-21
2017高校大學生辯論賽題目07-18
大學生辯論賽策劃書0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