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ub id="h4knl"><ol id="h4knl"></ol></sub>
    <sup id="h4knl"></sup>
      <sub id="h4knl"></sub>

      <sub id="h4knl"><ol id="h4knl"><em id="h4knl"></em></ol></sub><s id="h4knl"></s>
      1. <strong id="h4knl"></strong>

      2. 小論文格式

        時間:2022-10-27 01:21:07 論文格式 我要投稿

        小論文格式

          在各領域中,大家對論文都再熟悉不過了吧,論文是探討問題進行學術研究的一種手段。還是對論文一籌莫展嗎?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小論文格式,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小論文格式

          小論文格式 篇1

          一、論文的基本格式

          1、題目。應能概括整個論文最重要的內容,言簡意賅,引人注目,一般不宜超過20個字。

          論文摘要和關鍵詞。

          2、論文摘要應闡述學位論文的主要觀點。說明本論文的目的、研究方法、成果和結論。盡可能保留原論文的基本信息,突出論文的創造性成果和新見解。而不應是各章節標題的簡單羅列。摘要以500字左右為宜。

          關鍵詞是能反映論文主旨最關鍵的詞句,一般3-5個。

          3、目錄。既是論文的提綱,也是論文組成部分的小標題,應標注相應頁碼。

          4、引言(或序言)。內容應包括本研究領域的國內外現狀,本論文所要解決的問題及這項研究工作在經濟建設、科技進步和社會發展等方面的理論意義與實用價值。

          5、正文。是畢業論文的主體。

          6、結論。論文結論要求明確、精煉、完整,應闡明自己的創造性成果或新見解,以及在本領域的意義。

          7、參考文獻和注釋。按論文中所引用文獻或注釋編號的.順序列在論文正文之后,參考文獻之前。圖表或數據必須注明來源和出處。

          (參考文獻是期刊時,書寫格式為:

          [編號]、作者、文章題目、期刊名(外文可縮寫)、年份、卷號、期數、頁碼。

          參考文獻是圖書時,書寫格式為:

          [編號]、作者、書名、出版單位、年份、版次、頁碼。)

          8、附錄。包括放在正文內過份冗長的公式推導,以備他人閱讀方便所需的輔助性數學工具、重復性數據圖表、論文使用的符號意義、單位縮寫、程序全文及有關說明等。

          二、本科畢業論文格式要求:

          1、裝訂順序:目錄——內容提要——正文——參考文獻——寫作過程情況表——指導教師評議表

          參考文獻應另起一頁。

          紙張型號:A4紙。A4210×297毫米

          論文份數:一式三份。

          其他(調查報告、學習心得):一律要求打印。

          2、論文的封面由學校統一提供。(或聽老師的安排)

          3、論文格式的字體:各類標題(包括“參考文獻”標題)用粗宋體;作者姓名、指導教師姓名、摘要、關鍵詞、圖表名、參考文獻內容用楷體;正文、圖表、頁眉、頁腳中的文字用宋體;英文用TimesNewRoman字體。

          4、字體要求:

          (1)論文標題2號黑體加粗、居中。

          (2)論文副標題小2號字,緊挨正標題下居中,文字前加破折號。

          (3)填寫姓名、專業、學號等項目時用3號楷體。

          (4)內容提要3號黑體,居中上下各空一行,內容為小4號楷體。

          (5)關鍵詞4號黑體,內容為小4號黑體。

          (6)目錄另起頁,3號黑體,內容為小4號仿宋,并列出頁碼。

          (7)正文文字另起頁,論文標題用3號黑體,正文文字一般用小4號宋體,每段首起空兩個格,單倍行距。

          (8)正文文中標題

          一級標題:標題序號為“一、”,4號黑體,獨占行,末尾不加標點符號。

          二級標題:標題序號為“(一)”與正文字號相同,獨占行,末尾不加標點符號。

          三級標題:標題序號為“1.”與正文字號、字體相同。

          四級標題:標題序號為“(1)”與正文字號、字體相同。

          五級標題:標題序號為“①”與正文字號、字體相同。

          (9)注釋:4號黑體,內容為5號宋體。

          (10)附錄:4號黑體,內容為5號宋體。

          (11)參考文獻:另起頁,4號黑體,內容為5號宋體。

          (12)頁眉用小五號字體打印“上海復旦大學XX學院20xx級XX專業學年論文”字樣,并左對齊。

          5、紙型及頁邊距:A4紙(297mm×210mm)。

          6、頁邊距:天頭(上)20mm,地角(下)15mm,訂口(左)25mm,翻口(右)20mm。

          7、裝訂要求:先將目錄、內容摘要、正文、參考文獻、寫作過程情況表、指導教師評議表等裝訂好,然后套裝在學校統一印制的論文封面之內(用膠水粘貼,訂書釘不能露在封面外)。

          1.紙張與頁面設置

          (1)A4,縱向;

          (2)頁邊距:上1.0cm,下2cm,左側2.5cm,右側2cm

          2.頁眉

          (1)設置:1.4cm

          (2)字體:統一使用漢語:小五號宋體。

          (3)分割線:3磅雙線;

          (4)內容:××學院本科期末論文,居中。

          3.頁腳

          內容:頁碼,居中。

          4.論文基本內容與要求

          (1)論文題目:單獨成行,居中,日語:小2號黑體;英語:TimesNewRoman18號;

          (2)作者姓名:另起一行,居中,日語:小4號宋體;英語:TimesNewRoman12號;

          (3)內容提要:另起一行,日語:4號黑體,內容為小4號黑體,長度要求150字以上;英語:TimesNewRoman12號,長度要求在100字左右;

          (4)關鍵詞:另起一行,日語:4號黑體,3—5個關鍵詞,每個關鍵詞之間用“;”分割,內容為小4號黑體;英語TimesNewRoman12號;

          (5)正文

          正文部分的要求如下:

          ①正文部分與“關鍵詞”行間空兩行;

          ②日語正文文字采用小四號宋體;英語正文文字采用TimesNewRoman12號,標題日語采用四號黑體,英語采用TimesNewRoman14號,每段首起空兩格,1.25倍行距;

          ③段落間層次要分明,題號使用要規范。理工類專業畢業設計,可以結合實際情況確定具體的序號與層次要求;

          ④文字要求:文字通順,語言流暢,無錯別字,無違反政治上的原則問題與言論,要采用計算機打印文稿;

          ⑤圖表要求:所有圖表、線路圖、流程圖、程序框圖、示意圖等不準用徒手圖,必須按國家規定的工作要求采用計算機或手工繪圖,圖表中的文字日語用小五號宋體;英語采用TimesNewRoman10.5號;圖表編號要連續,如圖1、圖2等,表1、表2等;圖的編號放在圖的下方,表的編號放在表的上方,表的左右兩邊不能有邊;

          ⑥字數要求:一般不少于1500(按老師要求);

          ⑦學年論文引用的觀點、數據等要注明出處,一律采用尾注。

          (6)注釋

          注釋部分的要求如下:

          ①與正文部分空出兩行;

          ②按照文中的索引編號分別或合并注釋;

          ③“注釋”采用五號黑體,注釋內容日語采用小五號宋體,英語采用TimesNewRoman9號。

          英語注釋具體要求如下:

          ①在文中要有引用標注,如×××[1];

          ②如果重復出現同一作者的同一作品時,只注明作者的姓和引文所在頁碼(姓和頁碼之間加逗號);

          格式要求如下:

          [1](空兩格)作者名(名在前,姓在后,后加英文句號),書名(用斜體,后加英文句號),出版地(后加冒號),出版社或出版商(后加逗號),出版日期(后加逗號),頁碼(后加英文句號)。

          [2](空兩格)作者名(名在前,姓在后,后加英文句號),文章題目(文章題目用“ ”引起來)(空一格)緊接雜志名(用斜體,后加逗號),卷號(期號),出版年,起止頁碼,英文句號。

          (7)論文參考文獻

          參考文獻部分的要求如下:

          ①與注釋部分間空兩行;

          ②應列明期末論文參考的主要文獻資料,“參考文獻”采用五號黑體,參考文獻內容日語、漢語采用小五號宋體,英語TimesNewRoman10.5號。參考文獻的著錄,按著錄、題目、出版事項順序排列,其格式為:

          期刊類:著者.題名[J].雜志名,年份,(期號)。

          書籍類:著者.書名[M].城市名:出版社,年份,頁數。

          網絡類:著者.題名[EB/OL].www.***.com.年-月-日。

          ③英文作者超過3人寫“etal”(斜體)。

          英文參考文獻格式要求如下:

          [1](空兩格)作者名(姓在前,名在后,姓與名之間用逗號分開,后加英文句號),書名(用斜體,后加英文句號),出版地(后加冒號),出版社或出版商(后加逗號),出版日期(后加英文句號)。

          [2](空兩格)作者名(姓在前,名在后,姓與名之間用逗號分開,后加英文句號),文章題目(文章題目用“”引起來)(空一格)緊接雜志名(用斜體,后加逗號),卷號(期號),出版年,英文句號。

          小論文格式 篇2

          小論文格式要求

          一、學生要嚴格按照論文題目、作者及學號、單位、指導教師、摘要、關鍵詞、正文、主要參考文獻。

          二、字體、字號規定如下:題目(黑體小2號居中);作者、單位(宋體4號);指導教師及其姓名(楷體4號間隔3空);摘要、關鍵詞(黑體5號);摘要內容、關鍵詞內容(楷體5號);參考文獻(黑體5號)、參考文獻內容(宋體5號);正文內容(宋體小4號),一級標題(黑體小4號),二級標題(小標宋小4號)。

          三、論文的標題層次采用阿拉伯數字分級編號。如:一級標題1,2級標題1.1,三級標題1.1.1。編號左起頂格書寫。

          四、中文摘要150字左右,關鍵詞3-7個。

          五、參考文獻只列文中引用的公開發表的文獻(未公開出版的用腳注說明),按文中出現的先后次序列出。其排列格式如下:

          專著:作者名(包括前三位)、書名、出版社、出版年。

          論文集:作者名(包括前三位)、文題、編著者、書名、出版社、出版年。 刊物:作者名(包括前三位)、文名、刊物名稱、期(卷)。

          如:

          [1] 盛寶懷. Ba空間中Kantorovich算子的飽和性. 數學雜志,1992,12(2):146-154.

          [2] Wu Garidi. The Jackson theorem in Ba spaces. Approx. theory & Appl.,1996,12(2):60-69.

          [3] 孟伯秦. 內插空間理論及其應用.內蒙古人民出版社, 2001, 183-192.

          六、用蒙文撰寫的論文的題目、單位、作者、指導教師、摘要、關鍵詞必須用蒙文漢兩種語言表達。

          七、畢業設計(創作)要求錄入作品名稱(題目)、單位、姓名、指導教師、畢業設計報告書。

          小論文格式模板

          內蒙古自治區科技人才地域分布差異分析

          ××× 學號

          數學科學學院 數學與應用數學專業 20xx級漢班

          指導教師 ×××

          摘 要 科技人才是經濟發展、社會進步、文化繁榮的先決條件和制約因素,本文根據內蒙古自治區xxxx年科技人才調查統計的數據,對內蒙古地區人才分布現狀、差異及形成差異的原因和今后發展對策等方面進行了初步探討.

          關鍵詞 內蒙古自治區、科技人才、地域差異、人才優勢

          內蒙古自治區位于祖國的.北疆,地文人稀,交通不便,自然條件和自然資源復雜多樣,在這片土地上設有十二個盟市級行政單位,其中含有四個市八個盟,首府是呼和浩特[1].

          1內蒙古科技人才地域分布差異

          1.1 內蒙古各盟(市)科技人才地域分布差異

          1.1.1 人才數量差異

          內蒙古自治區自然資源豐富,但缺乏與之相適應的人才資源. 因此人才資源急需解決[2]. 解決的辦法就是引進人才的同時,切實加強本地區的人才開發培養工作.

          1.1.2 人才地域結構差異

          (正文部分略)

          2內蒙古科技人才發展戰略

          一方面要適當增加物質力量對科技事業的支持,加強教育投資,發送辦學條件,抓好師資隊伍建設,提高教師待遇,減少教育人才外流;另一方面要深化教育體制改革,提高教育質量.

          本文在寫作過程中得到了XXX老師多次精心指導,在此表示感謝.(本行可以不寫)

          參考文獻:

          [1] 盛寶懷. Ba空間中Kantorovich算子的飽和性. 數學雜志, 1992, 12(2): 146-154.

          [2] Wu Garidi. The Jackson theorem in Ba spaces. Approx. theory & Appl.,1996,12(2):60-69.

          [3] 孟伯秦. 內插空間理論及其應用.呼和浩特:內蒙古人民出版社, 2001, 183-192.

          小論文格式 篇3

          隨著社會的進步,時代的發展,翻譯活動越來越頻繁,翻譯領域也因語體風格不同分工越來越細。科技語體是適應科學技術內容、范圍和交際需要而形成的言語體式,具有準確、簡潔、客觀、嚴謹等風格特點,其功能是準確地記述自然、社會及人類思維現象,嚴密地論證其內在規律,以此為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的發展、傳播服務,進而起著服務于社會進步,生產力發展的作用。本文將對科技文體的特征及翻譯方法問題展開探討。

          一、科技文體的特點

          (一)準確性

          科技文體的第一個本質特點是準確性。科技文章描述客觀事實或真理,因而必須盡可能地避免任何誤解。科技語言中包含大量基礎科學詞匯和專業術語。今天的世界,科學和技術主要通過英語進行國際交流。英語的科學詞匯和技術術語在國際上由標準化組織和有關國際學會厘定、審核公布,因而賦予了這些科學詞匯和術語以國際性。英譯漢的科技語體的文章,要通過查詢專業技術詞典、文獻資料或者基于某個領域約定俗成找到與這些英語術語嚴格對應的漢語術語,才能做到表達準確。

          在科技英語文體中,有大量的一詞多意的詞匯。這些詞貌似簡單,其意義卻與其在日常英語中的意思不同,或者依據其所用于的不同學科專業而不同。對這些詞的翻譯應根據其語境。如“carrier”一詞,在物理學中意思是“載體”,在醫學上為“帶菌者”。

          (二)簡潔性

          作為一種信息和交際文體,科技文章應以最簡短的文字傳遞事實和真理,避免使用空洞和浮華的詞語,以利于信息準確和高效的傳遞。由于傳遞信息是科技文章的首要任務,由于傳遞信息是科技文章的首要任務,一篇科技文章中所包含的信息量就成為衡量科技文章的重要標準,也就是說,科技文章必須以盡可能少的文字傳遞盡可能多的信息。在科技英語中,有些表達方式可以起到簡潔的作用。例如:

          例1: S1:Loss of efficiency in the boiler will be caused if heat is dissipated through the walls of the combustion chamber。

          S2:Loss of efficiency in the boiler will be caused by the dissipation of heat through the walls of the combustion chamber。

          在上述例子中,第二句使用了名詞化結構將第一個句子(復合句)轉換成簡單句,簡化了句子結構。通過抽象名詞“dissipation ”及其構成的介詞詞組,表達明顯地取得了簡練、凝重和濃縮的效果。抽象名詞的使用還表明科技語體借助于抽象思維的邏輯性和概念化。

          (三)客觀性

          科技文章主要描述客觀事實,自然定律和進行理論演義。科技文章的目的旨在客觀的傳遞信息,因而客觀性是科技文體的一個重要特征。據國外語言學家統計,科技英語中的動詞至少有1/3使用被動語態,原因是科技英語描述的主體往往是客觀的事物,不涉及有關的人。被動語態的使用可以突出動作的對象,突出所要論證及說明的主旨。

          例2:These symptoms are caused by “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s(TIA's)”,or “little strokes”。

          例3:All these factors can be expressed as complex mathematical equations which can be solved by a computer to give the optimum equipment minimum cost。

          以上兩例把“symptoms” 和 “factors” 放在主語的突出地位,使讀者立即注意到句子所要討論的對象是這些“癥狀”的原因,這些“因素”的表示方法。

          (四)嚴密性

          科技文章的另一個重要特征是嚴密性,這一點可以從文章的連貫性和邏輯性上體現出來。科技文章使

          用很多的銜接手段達到整體的連貫。科技文章嚴密的邏輯主要體現在嚴密的推理、判斷以及各語言成分之間緊密的內在關系來體現的。在翻譯中,譯者必須具備較強的銜接和連貫意識,妥善處理句子或句群間的邏輯關系,唯有如此,才能產生高質量的譯文。

          二、以科技文體特征為視點的英漢功能翻譯法

          (一)詞匯層面

          1。詞義選擇

          例4:(1) Energy will operate some changes under this temperature。 (in physics)

          這樣的溫度將會引起一些能量變化。

          (2)The computer can operate only according to instructions。 (computer science)

          電腦只能按指令運行。

          (3)Storage cells can be used to operate automobiles。 (automobile engineering)

          蓄電磁可用來發動汽車。

          (4)The doctor decided to operate on him immediately。 (medicine)

          醫生決定馬上給他動手術。

          從以上句子我們可以看出,“operate”一詞在不同的句子中有不同的含義。這是因為其所用于的學科領域和與其搭配的詞匯不同,即語境不同。在第1句中, 因為句子的其他部分暗示這是一個物理概念,而且與“changes(變化)搭配,operate” 譯為 “引起”比較合適。第2句中,“operate”用于計算機領域,與“instructions(指令)”搭配,譯為“運行”。在第3、第4句中,“operate”分別用于車輛工程和醫學領域,譯為“發動”和“動手術”。對于這種一詞多義詞的翻譯,一定要根據語境進行準確的詞義選擇。

          2。詞義引申

          例5:The adjustment screw has stops at both sides。

          譯文:調整螺釘的兩端沒有定位塊。

          分析:“stop”本來的意思是“停止、阻止”。考慮到專業語境,在本句中,“stop”指某種機械部件,它能阻止兩個部件間的相對運動。在此采用引申的翻譯方法,將其譯為“定位塊”。

          (二)邏輯層面

          1。增加邏輯銜接詞

          例6:There is a difference betwee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cience is a method of answering theoretical questions; technology is a method of solving practical problems。 Science has to do with discovering the facts and relationships between observable phenomena in nature and with establishing theories that serve to organize these facts and relationships; technology has to do with tools, techniques, and procedures for implementing the findings of science。 Another distinction betwee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has to do with the process in each。

          譯文:科學與技術之間有區別。首先,科學是……而技術是……其次,科學……而技術……最后,……

          分析:原文是典型的演繹型段落,第 1句是主題句,指出“科學與技術之間有區別”。然后從三個方面解釋了這一區別。本段是描述性修辭,使用的修辭手段有“比較和對照”。原文對“science”、“technology”以及“difference”三個核心詞的重復,對文章的連貫起到了重要作用。而且原文中的'第2、第3、第4 句存在著隱性的邏輯關系,即并列關系。因此在翻譯過程中,在展開部分增加了邏輯連接詞“首先”、“其次”、“最后”,使隱性的邏輯關系顯化。這樣的譯文能使文章的層次清晰。

          2。重新安排信息

          例7:We think it is often possible to obtain a more pure precipitate by redissolving the the precipitate, having washed it as free as possible from soluble impurities, and reprecipitating。

          譯文:我們認為應該首先盡可能地將沉淀物中的可溶性雜質洗去, 然后再次將沉淀物溶解, 溶解之后再進行沉淀。這樣常常能夠獲得較純的沉淀物。

          分析:本段中,“by”后面有三個分詞短語,我們應該注意這些分詞的不同時態。第2個分詞短語“having washed ”用的是完成時態,暗示著這個動作發生在其他兩個動作之前。在翻譯過程中,我們應該注意邏輯順序,改變原來的句子順序,按照時間順序重新安排這三個動作。

          三、結束語

          基于上述理論演繹和例子分析可以得出結論,將文體分析的方法 應用于科技翻譯,能提高科技翻譯譯文的質量。采用這種方法產生的譯文,不僅符合科技文體的 語言特征,在各個層面符合譯入語的習慣表達,而且有利與科技文章的翻譯達到準確、簡潔、清晰、嚴謹的文體效果,最重要的是其適合的文體和語言形式能充分實現譯文的信息功能。

          參考文獻:

          [1]Peter Newmark。A Textbook of Translation[M]:Shanghai For 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1。

          [2]謝小苑。科技 英語翻譯技巧與 實踐[M]。北京:國防工業出版社,2008。

          [3]嚴俊仁。新英漢科技翻譯[M]。北京:國防工業出版社,2010。

          [4]張梅崗,余菁,等。科技英語修辭[M]。北京:國防工業出版社,2008。

          [5]趙萱,鄭仰成。科技英語翻譯[M]。北京:外語 教育與研究出版社,2006。

          [6]劉宓慶。文體與翻譯[M]。北京:中國對外翻譯出版公司,1986。

          小論文格式 篇4

          摘要:通過對我國農業科技管理現狀的闡述,對新形勢如何構建中國農業科技管理新體系進行了探討。

          關鍵詞:農業科技管理 現狀與成因 新體系

          經過 20多年的改革與發展,我國農村經濟已進入了新的發展階段,農業綜合生產能力顯著提高,農產品供給由長期短缺轉向總量大體平衡和結構性、區域性相對過剩。這一方面說明現行的農業經濟結構難以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物質生活需要另一方面也說明農業發展正醞釀著從量變到質變的嶄新突破。農業的發展不僅關系到國家長治久安和戰略目標的實現,也關系著中華民族的興衰榮辱,制定和完善中國特色農業科技系,建立和健全農業科技管理體制,變革傳統農業生產模式和管理方法,則是實現農業現代化的最佳選擇。

          一、我國農業科技管理的現狀

          現代農業科技管理是依據農業科技自身發展規律和特點運用科學管理理論和方法,對各項農業技術活動進行組織和策劃,以求在時間和經濟上最合理、最有效地達到預定的農業技術發展目標。它是現代科技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實現農業經濟功效最大化的有效途徑。然而新中國成立以來,為盡快恢復和發展國民經濟,我國實行的是以城市為基地的工業化戰略,把業中的資金強制性地轉移為工業化積累,在工業化戰略的推動下我國的現代工業在城市迅速擴張。而相比較而言,農業在相當長的時間里卻整體徘徊不觚,發展艱難 。

          改革開放 以來 ,面對新的國際國內形勢,國家加大了對農業科技資金的投入,加強了科研院所的組建,加快了科技成果的轉化,以法律形式規范了農業科技專利成果交易。農業要發展,農民要增收,除了對國家政策的需求外,關鍵要靠農業科技的支持。然而由于一些體制不健全的客觀因素制約,使得我國農業科技的發展與經濟總體不相適應。其原因有四個方面。一是農業科技管理的主體不明晰。現代農業就是利用高新技術和適用技術把傳統農業的舊“四靠 ”轉變為一靠科技、二靠人才、三靠投入、四靠管理的新‘四靠”。

          在我國由于長期以來農業科技的管理主體是以各級政府縱向調控和直接領導為主,農業科技管理機構的主體地位和作用一直沒有在法律上得到應有尊重。同時,一部分農業科技投資主體和收益地位不明晰,產權關系不明確,使生產者和經營者缺乏積極性,沒有產生出應有的效益,也嚴重制約了地方農業經濟的發展。科技的發展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也不以政府的行政指令為轉移,農業科技管理需要管理者遵循科技發展的普遍規律,因此在制度化的前提下也應該賦予地方科技管理部門以一定的自主權和靈活性,因地制宜地發展地方農業。二是地方農業科技管理資金匱乏。國家每年都會在財政預算中拿出相當部分資金用于農業科技的改革和完善,同時也要求地方各級政府投入部分財政資金以支持本地農業經濟發展。

          但由于我國實行的是中央和地方兩級預算,而地方自留可支配財政資金并不多,所以各級地方政府對于大量資金投入效果并不明顯、對 GDP增長貢獻不高、且見效期長的農業科技的熱情 自然不高,也就造成了一些具備發展高新農業的地方因缺乏政府的大力支持而錯過了良好的發展機遇。三足政府對農業高新技術宣傳力度不夠,農民對采用高新成果缺乏熱情。農民是農業關系的主體要素,科技成果轉化的關鍵是要有廣大農民的支持和擁護。而在現階段我國農業科技管理基本還是由政府主導和壟斷,政府對農業科技的宣傳缺乏力度,加之市場化的農業科技交易體制沒有完全形成,農業科技成果轉化難。

          同時,由于廣大農民的文化科技素質偏低、經營規模小、收益低,對采用高科技的熱情商。 是農業總體的機械化水平不高,資金匱乏。嚴重制約了農業機械的發展,唰時也影響『。農業科技的研發和轉化,我國農業機械化低水平層面運轉的現狀嚴重制約著農業新技術規模效應的發揮和農業生產水平的提高。

          二、構建現代農業科技管理新體系

          在知識經濟時代,科技含量的高低是增加產量、降低成本提高質量、減少損耗、提高效益、占領市場的關鍵,因此提高科技的研發速度,改革傳統的科技管理體系就顯得尤為必要,必須采取有效對策。構建現代農業科技管理新體系。

          (一)完善科技管理體制,制訂長遠科技發展戰略

          科技管理體制改革是我國經濟體制改革的重要組成部分。對農業科技發展需要從戰略的高度做出 再瞻性的部署,打破條塊分割的科技管理體制,加強和完善農業科技管理的立法和執法,有效地保護知識產權,重獎取得重大成果轉化效益的單位和個人。建立科技成

          果轉化過程中的公共資源保障機制,完善技術市場與資本市場。同時,必須將 農業科研投入放在公共 財政支持的層面,把對農業科研的投入看成不斷增長的公共需求和維持農業續、健康 發展的內在動力。制訂長遠科技發展戰略不僅是農業濟長期持續穩定發展的重要保障,也是現代農業科技發展的在要求。國家農業、科技主管部門和地方都要從長遠出發,對業科技 工作做出合理規范,形成三個層次力量最優配置,為我轉型農業的發展提供廣闊空間。

          (二)進一步貫徹科教興農戰略,加快農業科技成果轉化技術

          成果轉化是科學技術發展的一個永恒主題,也是至今我國在這方面尚無滿意答案的現實難題。科技成果向生產力的轉化,涉及到不同階段的發展過程。宏觀看,科技成果轉化是由科技給、轉化、需求和科技 環境系統等構成的大系統,其運行要求立、健全相關的動力機制、收益分配機制、約束機制、激勵機制調控機制等。微觀看,科技成果的轉化包括實驗室研究、中間試驗、工業性實驗、工廠化生產等環節。因此,必須規范高校、科研院所科研和成果轉化銜接體系,實施高校、科研院所與企業和地方的科技聯姻,動員各類農科教研機構和私營企業參與多元化農技推廣服務體系。科技的研發必須依照市場 經濟發展規律運作,以生產的實際需要為契機,而且科技成果也只有在轉化為產力時,才能為 社會增加更多價值。企業可以憑借自身優勢,開展新產品、新技術、新工藝、新設備的研發和引進,成為創新的主體和技術推廣的載體。

          科研機構、龍頭企業和農民要形成密切利益共同體,使其成為教學與科研成果的孵化器,優良品種推廣的生產基地,有效發揮科技輻射、帶動效應。2003年南京農業大學等單位與連云港市共同發起的 “百名教授科技興百村小康工程”活動(簡“興百村活動”)已初見成效,該活動不僅有力地促進了科研院校與農村的直接 聯系,避免了中間環節所產生的煩瑣程序、信息中轉誤差和資源丟失現象,實現了事業單位職能和服務型觀念轉變,而且農民也可以把在農業生產過程中所遇的新問題、新情況及時地反饋給專家,力求把問題解決在最先發現環節。

          ㈢提高農業科技人才素質,完善農業人才市場

          要加快農業現代化的步伐, 教育是基礎、科學是關鍵、人才是核心。擁有多少受過高等教育和專業知識培訓的高素質人才,如今已成為國際通用的衡量國家競爭力強弱的標準,而科技人才、 管理人才及中介人才是科學技術成果轉化的載體,只有這些人才的密切配合,才能實現政、企、校、研、資”多維互動。因此,必須要建立和健全以知識產權為資本的入股機制,切實加強知識資本在科技創新中的地位,降低知識資本準入門檻。

          同時,有條件的'地方政府應建立地方人才儲備庫,并將其作為一種長效機制穩定下來高校與科研院所應該為地方造就一支有 文化、懂技術、善管理會經營的新型農民:在成人教育中定向地為急需農業人才的中西部貧困地區培訓大專或大專以上的技術人員;實施遠程教育和各種專業講座,及時地把各種最新的農業科技信息傳播到農業地區;農業高校要設立農業推廣碩士點,定單式地為基層培養農技推廣人員;地方政府也要為農技推廣人員提供各種條件,避免人才流失現象的發生。這樣才能真正地在我國建立人才激勵要素流動、市場選擇的新機制,形成市場化、 網絡化、信息化和制度化的多維互動的創新模式,促進我國農業的跨越式發展。

          (四)改革農業推廣機制,完善農業推廣體系

          加強改革和完善農技推廣體系,是決定現代農業體制改革成敗的關鍵。在我國,傳統意義上的農技站早已變成了只有部門、沒有人員或只有機構、沒有作用的空架子或純營利機構。現代農業經濟發達國家的成功 經驗告訴我們:農業要發展,基層推廣站的作用是不容置疑的,建設好現代意義的農業推廣體系將是最終解決 “三農問題”的關鍵。我國現行農技推廣體系不僅無法適應市場經濟體制,也無法應對加入 m 后世界農產品貿易對我國傳統農業經濟帶來的沖擊,因此應在確保農技推廣體系穩定的前提下,深化體制改革,建立適應新形勢的農技推廣服務體系。加強農技推廣體系建設不能單純以追求經濟效益為目的,而應以社會利益最大化為目標。各地應從實際出發,深層次地發掘地方農業發展潛力,提高農產品的科技含量與市場準入門檻,提升農產品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力,幫助農民抵御各種風險。

          (五)建立現代信息平臺,實現農業科技“高速公路”

          科技信息平臺是指綜合社會業已存在的科技與信息,為快速合理地利用科技資源提供 一個可供隨時查詢利用的信息資源庫,為建立農業數字信息“高速公路”,實現資源共享,應在各縣建立以農業部門牽頭的科技信息服務體系,包括建立農業科技‘‘l10”系統和專家庫;要切實轉變政府觀念,合理設置農業管理和服務機構完善農業科技管理體制,避免多頭管理和相互推委、扯皮現象發生;還要借鑒國外先進 經驗,籌建高水準的 農業情報信息體系組建統一的農業預警機制。平臺的建立單純依靠行政部門無疑是不夠的,沒有廣泛非行 政力量參與是不可想象的,因此政府應該推動、整合現有資源,采取多媒體信息交流手段,抓好農業基礎建設、技術開發和科技服務 工作,即科技的產前、產中與產后三階段的 管理,實現 經濟效益和技術效益的雙贏。

          農業科技信息“高速公路”功能的最大化,3s技術是核心因此合理利用 3S技術則是促進農業現代化建設、推動科技 自主創新體系建設、變革傳統農業管理模式和以信息科技促進傳統農業朝 “兩高一優”的現代農業轉變及變革傳統農業的最佳途徑 同時,政府要鼓勵和扶持 發展農業合作經濟 組織,提高科技的轉化率與 應用規模,并始終堅{寺“誰建誰管”的原則,注重發揮經濟杠桿的規范和引導作用,引導其又好又快地發展。

          三、結柬語

          進入新世紀,新科技革命蓬勃發展,科技與經濟全球化進程明顯加快,國際競爭更趨激烈,科技進步將成為提高國民經濟整體素質和增強綜合競爭力的決定性因素。科技對農業生產的貢獻率成為農業比較優勢的重要組成部分,政府應當從宏觀上總體把握現代轉型農業發展的全局,全面把握好農業現代化改革的歷史性機遇,勇于開拓創新,構造與現代農業發展相適應的農業科技新體系,為建設一個生機盎然的和諧 社會主義新農村服務。

          參考文獻

          【1】陳耀邦。在穩定中創新、在創新中發展,加強新世紀農技推廣體系建設 [J]。中國農技推廣,2001,(1)。

          【2】葉興慶。未來中國農業政策走向分析 [EB]。http://w hinado。Cn/ReadNews。8 sp?NewsID=270

        【小論文格式】相關文章:

        小論文格式要求04-18

        小論文格式模板04-19

        2022小論文格式范文04-18

        論文格式模板03-06

        論文格式模板07-23

        論文格式大全09-30

        sci論文格式09-19

        改論文格式08-02

        教學論文格式08-28

        cnki論文格式06-14

        国产高潮无套免费视频_久久九九兔免费精品6_99精品热6080YY久久_国产91久久久久久无码
      3. <sub id="h4knl"><ol id="h4knl"></ol></sub>
        <sup id="h4knl"></sup>
          <sub id="h4knl"></sub>

          <sub id="h4knl"><ol id="h4knl"><em id="h4knl"></em></ol></sub><s id="h4knl"></s>
          1. <strong id="h4knl"></strong>

          2. 色婷婷综合久久久久中文一区二区 | 日本免费一区二区三区中文字幕 | 婷婷成人亚洲综合国产麻豆 | 亚洲首页AV免费观看在线 | 青青热久免费精品视频6 | 日韩老熟女一区二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