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析職業生涯教育在高職新生入學教育中的滲透
論文摘要:針對高職院校新生的職業迷茫問題,以入學教育為突破口,從入學教育的內容、形式、主體以及時間的安排四方面闡述了職業生涯教育在高職新生入學教育中的滲透。
論文關鍵詞:入學教育;職業生涯教育;滲透;高職教育
一、高職學生學習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1.社會對高職教育的認知偏見導致學生的自卑心理
目前,高職教育已成為我國高等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為社會各行各業培養各類應用型人才。但由于受普通高等教育傳統觀念、招生體制及社會認識差異等諸多因素的影響,高職院校學生與普通高校學生相比,其差異性特征表現非常明顯。從入學的門檻來看,高職高專學校錄取分數線普遍低于本科院校。同時,由于受社會上“人才層次論”的影響,高職教育的社會認知度較低。[1]這必然會使高職院校的學生產生自卑心理,自我評價不當,自我定位不準,繼而在學習上積極性、主動性也不夠,對自己未來的人生缺乏信心。
2.學習目的不明確,學習動力不足
從生源構成來看,高職學生大部分源于以下三個方面:一是認識理解能力強,聰明但是無學習興趣、學習習慣差的學生;二是學習基礎較差,智力基礎一般的學生;三是高考失利、家庭條件相對較差的學生。[2]有不少學生對專業的選擇不是出于自己的意愿,而是父母的選擇,對所學專業缺乏了解,感到前途渺茫。有的學生只是想混個文憑,畢業后托“關系”找份工作。
3.缺乏對自我職業發展方向的認識,學習較被動、盲目
當然,也有不少學生是想學好一門專業,掌握一技之長,但對所學專業缺乏了解。同時,由于剛從繁忙、緊張的高中生活中逃離出來,進入大學就會有緊張后的全身心放松。而大學的學習方式不同于高中的學習方式,大學的學習更多的是強調自主學習,學生會感到不適應,茫然失措,存在著學習方式上的不適應。另外,學生在校學習期間很少考慮到自己的職業興趣和能力傾向,缺乏生涯規劃的意識和清晰的自我認知,缺乏切實可行的職業目標和行動保障。有研究者調查表明,高職學生對自己將來的發展、工作、職業生涯沒有規劃。這樣學生在校的學習就處于盲目、被動的狀態。
二、在入學教育中滲透職業生涯教育的重要性
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新生的入學教育是整個大學教育的起點,是成功大學教育的開端和基礎。正如以上所述,高職學生在學習中存在不少問題,原因是多方面的,有社會的、家庭的和個人的原因,但也與高職院校職業生涯規劃教育的缺失有關。在學生的入學教育中就應該引導學生對高職教育、學校、所學專業有較好的認識,以此才能激發學生的興趣。正如托爾斯泰所說:“成功的教學所需要的不是強制,而是激發學生興趣!比缃,大學生的就業壓力日趨嚴重,同時,高職學生在入職后表現出的可持續發展能力不足,部分原因在于學生在校時對職業的認知不夠、準備不足。因此,在新生入學之初,通過入學教育介入職業指導,有意識地對學生進行職業牽引,能更好地使學生形成專業或職業認知,較早地開展職業準備。這將為學生開展全面而系統的職業生涯規劃奠定良好而堅實的基礎,增強學生的就業力。
三、在入學教育中滲入職業生涯教育的具體實施辦法
目前高職院校入學教育的基本內容主要是國防教育和軍事訓練、校紀校規教育、安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方面的內容,內容大同小異,主要強調制度、紀律及可控性。在形式上也缺乏創新。每年入學教育大家都在忙碌和疲憊中結束,學生的記憶中也許只會留下熱鬧的入學過程,是領書、拿飯卡、去參觀、聽講座的印象。這樣的入學教育缺乏系統的理論指導、得力嚴謹的教育過程,缺乏入學教育理念的更新。高職新生的入學教育應該使他們盡快適應大學生活、盡快了解所學專業的職業發展,為學生度過豐富、充實的大學生活奠定基礎。
1.在入學教育中滲透職業教育的內容
(1)使新生正確認識高職教育的特點。社會對職業教育的各種偏見使得職業院校及其培養的學生面臨著難以得到社會認可的尷尬。社會大眾對高等教育的認識還停留在高等教育精英化階段,甚至把高職教育排除在高等教育之外。沒有認識到高職教育與普通高等教育的區別只是一種類型上的差異,而是完全理解為層次上的差異。這樣,很多學生認為選擇高職院校是無奈之舉,讀了也沒用,認為將來從事的職業也是社會底層職業。高職新生往往入學之初就帶有這種灰色情緒。因此,應在入學教育時使高職新生對職業教育從理論到實踐都有正確的認識。近幾年來,社會勞動力市場出現的技工荒的現象也正反應了我國技術應用型人才的缺乏,而這類人才的培養正是高職教育的目標。新近頒布的《國家中長期人才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指出:為適應走新型工業化道路和產業結構優化升級的要求,國家將以提升職業素質和職業技能為核心,以技師和高級技師為重點,培養一支門類齊全、技藝精湛的高技能人才隊伍。到2015年,高技能人才總量達到3400萬人,到2020年,高技能人才總量達到3900萬人,其中技師、高級技師達到1000萬人左右。這為我國高職教育的發展提供了很好的機遇。
。2)使學生了解所學專業的特點及其發展情況。很多學生對于專業的選擇不是出于自己的興趣,有的是父母的選擇,有的是因就業前景而選擇的。因此,如果在入學之初,新生對于所學專業缺乏必要的了解,缺乏學習動機,那大學三年的時間可能會在迷茫、盲目中度過。我們要抓住入學教育這一時機,在入學教育中滲入職業教育,以此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動機,幫助他們樹立和鞏固專業思想,要讓學生明確本專業的專業培養目標、人才培養模式、課程設置情況、專業發展前景以及以后的職業面向。這樣學生就能心中有數,也能更好地穩定專業思想,明確學習目標,學習起來也更有動力和信心,以積極的心態投入學習,主動自律強化自己未來職業能力的積累。
2.通過多樣化的形式滲透職業生涯教育
(1)開好報告會和討論會。入學教育的內容是豐富多彩的,其形式也應該是多樣化的。但是,據筆者了解的情況來看,目前絕大多數高校的入學教育的內容和形式均很單調。形式上基本上是開大會、聽報告,或小范圍內的學習參觀。如今許多學校入學教育中很重要的一項內容就是軍訓,這項活動學生能充分參與。校紀校規、校情系情、課程設置等教育內容主要是通過上大課宣講的方式進行,基本能起到應有的效果。但是其他如職業認知、職業了解、職業素質準備、職業定位、職業要求等與就業相關的問題,也就是與學生未來就業生存與職業發展聯系緊密的問題,僅靠“滿堂灌”的方式是遠遠不夠的。[5]
開大會、聽報告也是一種有效的教育方式,但這不能僅限于對校史校規的介紹,還應包括對專業的發展現狀和趨勢、就業的現狀和畢業后的前景預測的介紹。另外,也應在入學教育中通過討論和座談會的形式了解學生對專業的了解情況以及他們的思想動態,可以讓學生暢所欲言發表自己對專業和就業的看法,教師針對其思想中不合理的想法進行正確的引導。這種方式對于新生快速進入大學角色、積極主動投入大學生活、加強師生溝通和交流都大有裨益。
。2)通過實踐式、體驗式入學教育滲透職業生涯教育。組織學生到用人單位的前沿去,讓學生參與其中,身臨其境。如護理專業的學生到醫院和病房,讓他們現場接觸將來的工作崗位,在工作中體驗護理工作的神圣與使命,感受自身的價值所在。職場參觀的感受能使學生產生心靈的激蕩和情感的升華,使其對護理事業充滿憧憬和激情,進而達到樹立和鞏固專業思想的目標。[6]這種開課前的職業體驗,能以最少的時間讓學生產生職業覺醒,形成職業興趣,提高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自覺性。
組織新生參加各類招聘活動,親臨招聘現場。將學生置身于求職的氛圍中,使學生了解用人單位招聘的程序和信息,同時也讓學生更直接地了解了用人單位的用人標準,明確了自己的差距和今后努力的方向。當然,在就業市場中學生也可能會獲取一些消極的信息,因此在執行過程中教師應加以正確的引導。
3.入學教育主體的多元化
新生入學教育的實施主體要多元化。目前的入學教育中,參與實施的人員主要是學生工作者、班主任(輔導員)、校系領導。其實,在入學教育中更應整合其他相關人員,如從事教學工作的專業教師、職業指導教師、心理咨詢專家、人力資源專家、相關用人單位領導、校友、高年級的優秀學生等都可以成為新生入學教育的指導教師,甚至家長也應該是入學教育的重要主體。[7]如針對江西護理職業技術學院護理專業學生的入學教育,學?善刚堘t院的臨床護理工作者到校做講座,現身說法,用自己多年從事護理工作的經驗、體會對學生進行愛崗敬業教育,對從事護理工作所需要的專業能力和職業素養作簡要介紹,并對新生提出希望和要求。這樣能有效地促進新生對將來所從事職業的了解。
4.建立入學教育的長效機制
一般高職院校的新生入學教育時間較短,有的1~2個星期,有的甚至只有2~3天。在短短的時間里,所能實施的教育內容相當有限,而且也難以形成長效機制。學校應利用至少半個學期的時間開展新生的入學教育。要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如班會、講演、辯論等。通過這些活動,既鍛煉了同學們的能力,同時也培養了他們愛校、愛專業的感情和遵紀守法的意識以及大學生活的良好態度。
【淺析職業生涯教育在高職新生入學教育中的滲透】相關文章:
淺析創新教育在英語教學中的滲透12-05
高職類新生入學教育的內容和方法探討12-10
探討高職類新生入學教育的內容和方法12-07
淺析對高職教育中采用過程考核的思考12-08
高職院校新生入學教育問題及對策論文11-18
高職院校中的創業教育11-24
幼兒教育中滲透創造思想的教育論文03-22
教育博客在高職教育教學中的應用11-24
高校新生入學教育論文01-05
-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