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高校體育資源社會化利用與社會體育指導教學的關系
【論文關鍵詞】體育資源 群眾健身 社會體育
【論文摘要】我國高校體育資源社會化利用率比較低,很多體育設施長期閑置,而廣大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體育健身需求與匱乏的社會體育資源形成了極大的矛盾,如何解決矛盾,將高校社會體育指導工作深入到群眾中去,本文進行了一些探索分析。首先從高校體育資源社會化利用的背景出發進行分析,揭露矛盾,進而提出解決辦法,強調社會體育指導在高校體育資源利用中的重要作用,最后探討對高校學生開展社會體育指導教學的工作方法。
一、高校體育資源社會化利用的背景
(一)群眾體育健身需求與社會體育資源的矛盾
隨著人民群眾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物質生活的富足,工作壓力的增大,造成了人們身體健康水平的下降,部分人群長期處于身體亞健康狀態,因此,越來越多的人們開展轉變生活觀念和消費觀念,花錢買健康,參與健身、體育休閑活動的人數急劇增加?赡壳暗纳鐣F狀卻是社會體育設施規劃與建設嚴重滯后,而城市綠地被不斷侵占,居民便利的運動休閑場所也隨之減少,這些造成了運動場地等體育資源的匱乏與參加鍛煉的需求之間的矛盾。
(二)高校體育設施及人文資源得不到有效的開發利用
目前我國各類綜合院校的體育場館及配套設施建設已經日臻完善,完全具備了舉辦大型體育休閑活動及開展群眾日常健身的能力,同時高校所獨有的體育人才優勢也是其他社會體育資源不能比擬的。但是這些硬件和軟件資源僅僅滿足了在校學生的體育教學及鍛煉需求,沒有得到合理的統籌安排及開發利用,使得場館設施閑置,體育資源白白浪費。
二、社會體育指導在高校體育資源社會化開發利用中的作用
(一)高校體育資源的特色和優勢能夠提供優質的群眾體育服務
高校體育設施在規模、數量、種類、配備水平等方面具有一定優勢,并且其所獨有的學術性的人文資源特色,能夠在群眾體育發展中起到積極作用。但是必須著重做好三個方面的工作,一是開放程度,擴大開放程度以緩解群眾體育設施不足的燃眉之急;二是開放形式,開放形式主要體現特色和優勢定位及未來體育發展的持續性;三是經營,體育場館由事業性、公益性向經營性轉變,改革和完善管理制度,提供多種類的群眾服務項目,不斷提高管理人員的水平,使參加鍛煉人群得到規范指導,為群眾體育工作提供更加優質的服務,體現高校體育資源社會化利用的特色和優勢。
(二)一個平臺與一個抓手,做好學校體育資源的合理利用
依靠學校體育資源優勢這個平臺,通過社會體育指導這個抓手,結合本;虮緟^域學校分布實際,制定體育資源社會化利用發展規劃,積極為學校周圍一定區域內的社區、企事業等單位人群提供體育健身指導服務,經常舉辦體育知識和運動處方、運動等系列講座,為群眾制定健身計劃并進行指導,逐步開展社區群眾體質監測和分析,建立群眾體質健康數據庫,發揮高校體育資源服務作用,全面構建群眾體育健康服務體系,不斷提高高校體育資源利用率,使學校輻射區域范圍內的群眾體育活動開展得又快又好。
(三)社會群眾體育的健康、全面、可持續發展,離不開高校體育資源。
一方面,高校擁有一支高素質的體育健身指導隊伍,這種得天獨厚的優勢,能夠將鍛煉方法及運動項目指導和推廣到群眾體育中去,并積極創新簡單易行的群眾健身方法,滿足不同層次、不同年齡、不同身體狀況的人群需求。另一方面,充分利用高校體育科研資源,通過開展體育健身課題研究,進行群眾體質監測等工作,將科學研究與指導實踐相結合,實踐研究,研究指導實踐,進而發現并把握其中的特征與規律,這樣不僅有利于營造群眾體育環境,培養群眾體育素養,更關系到群眾體育目標的順利實現。
三、高校學生社會體育指導能力教學培養內容
(一)扎實的理論知識
全面提高學生的社會體育指導能力,首先要求學生對社會體育理論有較深的認識。社會體育工作不同于競技運動和學校體育,具有多樣性和復雜性,具有自身的特點和任務。
(二)過硬的身體素質
身體素質水平是學生順利完成各項術科學習任務所必須具備的獲得運動能力的基礎,是從事任何體育運動的基礎,也是開展社會體育工作的重要條件。
(三)較強的組織能力
從事體育工作的學生必須具有較強的教學訓練和組織、協調人民群眾開展社會體育活動的能力。
(四)創新的工作能力
體育專業設有專門的社會體育課程。但在四年的教學時間內,學生不可能做到全面細致地了解、掌握社會體育指導方方面面的專業知識。體育教學中應該著重教授學生在進入社會后,通過工作實踐不斷地豐富自己社會體育知識,進一步創新體育指導的方法。
四、如何改進高校社會體育教學工作
(一)努力建立一支業務能力精的師資隊伍
高校要有一批具有社會體育指導能力的教師教授學生社會體育,同時為了促進教師教學能力提高,高校應該積極強化教師的業務培訓,提高教師業務指導能力,從而提高教學質量,幫助和引導學生進行社會體育的實踐和指導,提高學生的社會體育指導能力。
(二)密切結合社會實際,強化社會體育指導的實用性
體育教育專業的教學要與社會體育事業發展緊密結合,將更新教學內容、實施課程綜合化作為教學改革的重點,同時,將傳統體育項目課程與醫療和社會指導等課程相呼應,多角度、寬視野地拓寬理論知識學習面。
(三)積極創新教學內容,理論與實踐并重發展的教學模式
體育教育要著眼于提高學生的素質水平,鼓勵學生了解體育的社會動態,社會熱點,使學生的未來發展與社會需要接軌。針對全民健身運動蓬勃發展趨勢,應為學生提供參與社會體育活動的機會,“請進來、走出去”,把從事社會體育的各類專業人士請進校園為學生授課,讓具有了一定基礎的學生積極參與社會體育工作指導活動和競賽。
高校應該進一步重視學生社會體育指導能力的培養,緊密結合社會現狀,要著眼適應新形式下社會對體育人才需求的發展方向,不斷開拓創新,建立提高教師隊伍整體素質、加強課程結構改革、切實將教學與社會實踐相結合的社會體育指導教學培養體系,利用好高校體育資源社會化這個平臺,指導并服務人民群眾進行體育運動和娛樂健身,最終達到提高全、全社會體育健康水平的目標。
【參考文獻】
[1]盧元鎮.社會體育學[M].北京:出版社,2002.
[2]秦椿林等.中國群眾體育的發展目標與戰略[M].北京:人民體育出版社,2006.
[3]劉德佩等.我國城市居民體育現狀及其思考[J].體育科學,1990(1).
[4]國家體育總局.全民健身指導叢書[M].北京:北京體育大學出版社,2003.
[5]朱越彤李樹怡. 中國社會體育指導需求[J ] . 天津體育學院學報,1999 , (4) .
[6]張新良. 論體育教學與大學生社會適應能力的提高[J ] . 黃河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6 , (1) .
[7]霍紅,等. 體育院校體育教育專業畢業生就業走向與課程體系改革[J ]. 成都體育學院學報,2003 , (3) .
【探析高校體育資源社會化利用與社會體育指導教學的關系】相關文章:
高校體育社會化的探討02-23
淺談高校體育與社會體育的關系03-06
高校體育社會化的功效及實現途徑02-23
高校體育社會化與實施途徑的研究02-23
談高校體育社會化的建設與需要02-24
我國高校體育社會化與體育課程改革探究11-22
課堂體育社會化在體育教學中的應用02-24
普通高校課余體育社會化思考02-23
現代競技休育發展與體育社會化關系研究11-22
-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