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信息技術教學方法實踐的思考
【論文關鍵詞】中學教學 信息技術 教學方法 思考
【論文摘要】信息技術作為一門獨立的新型學科,在教學方法以上有著許多獨特之處,就是人們所熟知的一些傳統方式中,其內涵也發生了很大變化,創造性地產生了有鮮明學科特性的教學設計方法,本文以作者近幾年來的教學實踐體會,對此作了一個簡要介紹。
中學傳統的學科教學是以掌握理論知識為目標,以“滿堂灌”和“大運動量訓練”為基本方法。顯然,這種重知識、輕能力的教學方法是不適應信息技術教學的。信息技術教學不僅僅是傳授計算的基礎知識,更不是片面追求“學以致用”的職業培訓,而是把計算機作為一種工具,來提高中小學生的素質,培養他們用信息技術解決問題的各種能力。面對新的教育環境,改變傳統的信息技術教學模式,在中學計算機課程教學中傳統的教學方法有以下幾種:一是以語言傳遞為主的教學法:講授法,談話法,討論法,讀書指導法;二是直接知覺為主的教學法:常用的有演示法,參觀法;三是以實際訓練為主的教學方法:練習法。
針對目前中小學信息技術教育還沒有現成的模式,教師要確保信息技術教育在培養新型人才方面應有的作用,實施創新性教育是一種必然的選擇,教師就必須自己設計有效的教學模式。
一、“任務驅動”教學法
所謂“任務驅動”就是在學習信息技術的過程中,學生在教師的幫助下,緊緊圍繞一個共同的任務活動中心,在強烈的問題動機的驅動下,通過對學習資源的積極主動應用,進行自主探索和互動協作的學習,并在完成既定任務的同時,引導學生產生一種學習實踐活動。“任務驅動”是一種建立在建構主義教學理論基礎上的教學法。它要求“任務”的目標性和教學情境的創建。使學生帶著真實的任務在探索中學習。
信息技術課的教學任務可分為:信息采集式任務、信息處理式任務和綜合型任務。比如在因特網教學中,部分網絡的基礎知識可以讓學生通過因特網直接獲取。如Internet的歷史、什么叫寬帶,TCP/IP協議是指什么等等。這樣的任務是信息采集式任務,目的是讓學生掌握獲取信息的方法,并通過所獲得的信息學習相關知識;又如讓學生在word中制作一個通訊錄,或是在excel電子表格中將考試成績進行統計,這些都屬于信息處理式任務。在布置信息處理式任務時可根據情況給學生提供一定的素材,如在學生掌握了電子表格數據輸入的基本方法后,直接給學生提供未作統計的考試成績表,然后由學生自行完成統計工作。綜合型任務一般放在一個內容的教學結束時,作為檢驗學生綜合應用能力的手段。例如,讓學生將通過各種渠道所獲得的關于“動畫發展史”的知識制作成演示文稿。這個任務中既包含了信息的采集,如通過各種方式獲取關于“動畫發展史”的知識,也包含了信息的處理,如將所獲得的文字、圖像、聲音、視頻等內容插入新建立的演示文稿中。
二、“問題-發現”教學法
信息技術學科的教學目的,不是讓學生“照葫蘆畫瓢”。按照教師教的步驟依次完成任務,而是啟發學生通過探索掌握方法并能靈活地加以應用,因此,在信息技術課的教學中,尤其要加強發現學習。傳統教育以教師傳授知識為中心,學生處于被動學習的狀態。這樣往往造成學生循規蹈矩、亦步亦趨,缺乏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及創新能力。
“問題-發現”教學法要求教師根據教學目標提出有關問題,從而引導、啟發學生通過自己探索、嘗試過程來發現知識,達到解決問題的目的。以掊養學生提出問題的和探索發現能力。它強調的是對問題的探究過程而不是現成的知識。
例如,在EXCEL教學過程中,數據的統計為教學難點之一,我們可以以一份工資表為例,提出問題:如何得到第一個人的工資?學生會采用已有的數學知識基礎迅速得出結論,推出求總的第一個方法,即使用傳統方式,將求和的項依次累加得到結論。之后,再提出問題:若這份工資表中數據項較多,如有20項,要將20項進行累加,采用剛才的方法是否太繁鎖?學生通過觀察實踐,找到工具欄中“∑”圖標,它代表“自動求和”命令,完成操作,此時得到求和的第二種方法。當學生掌握了第二種方法之后,及時指出,在excel中提供了許多現成的函數供我們使用,這些函數就放在命令中,并引導學生根據已有的知識嘗試得到第三種方法。整個教學過程并非讓學生“接受學習”,而是提出問題,啟發學生不斷地探究、發現,從各種特殊事物中歸納出方法與結論,并將這些方法應用到解決新問題的過程中。
三、合作學習教學法
“合作學習教學法“又稱“結構式分組教學模式”,是指教師依據學生的能力、先備知識、性別等相關因素,將學生分成小組的形式進行教學的一種方法。小組成員在小組中彼此相互合作,互相激勵,主動積極地參與學習,從中建構自己的知識,不僅達成個人績效,提高學習效果,也完成整個小組的共同目標。其間學生可以不依賴教師,依據學習目標,獨立尋找相關資料,自己閱讀與分析后,通過小組之間的互動、分析討論,從而引申出不同的思考方向,進而建構出個人對于學習內容的系統知識。因此,“合作學習教學法”是一種有結構、有系統的教學方法,是一種面向素質教育的教學方法。
如在“上網查詢信息”教學中,為了讓學生懂得查詢信息的方法,我先提出要查找的內容,再以小組競賽的形式,讓小組的同學協作思考如何能查找相關內容。各組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很高,爭相發表各自的探索過程和結果。此時,教師再略作分析,向學生提出:你們覺得哪種方法好?更是激發學生分析、比較問題的能力,最終得到滿意的效果。
總之,在教學過程中,為了取得好的教學效果,對上述幾種教學方法,往往不能一種方法用到底,而是需要幾種方法組合使用。例如,在一堂課上教師不能總是講授,常需配合使用演示、學生實驗、談話或討論等方法。對于后面的幾種方法,例如“問題-發現”法,除了它對教材組織有特殊要求外,教學方法上也是指導讀書、實驗、討論、講授等方法的綜合運用。“教學有法,但無定法,貴在優選”,一堂課教學質量的高低,相當大程度上取決于教師是否能根據實際情況對教學方法實行優選組合,靈活運用。
【參考文獻】
[1]何克抗,《建構主義-革新傳統教學的理論基礎》,北京師范大學現代教育技術研究所。
[2]教育部基礎教育司,《走進新課堂-與課程實施者對話》。
[3]李克東,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的理論與實踐.華南師范大學。
[4]張曉如、張再躍、陳崚編著,《中學計算機教育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出版社。
論文相關查閱:畢業論文范文、計算機畢業論文、畢業論文格式、行政管理論文、畢業論文
【中學信息技術教學方法實踐的思考】相關文章:
淺談中學信息技術課教學方法11-18
以興趣為導向的中學信息技術教學方法研究11-22
淺談優化中學信息技術教學的幾點思考12-12
小學拼音教學方法的思考與淺析12-07
實訓教學方法與手段改革思考03-28
高校目的性教學方法的若干思考的論文12-19
信息技術下語文教學方法03-22
探索信息技術學科有效的教學方法12-12
淺談中學美術的教材與教學方法11-18
-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