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用心理學畢業論文開題報告(通用5篇)
時間稍縱即逝,充滿意義的大學生活即將結束,馬上就是做畢業設計階段了,在我們做畢業設計之前指導老師都會要求先寫好開題報告,寫開題報告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應用心理學畢業論文開題報告(通用5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應用心理學畢業論文開題報告 篇1
一、關于論題(提出什么問題;提出問題的根據;論題的價值)
本文的論題是《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成就、困境、出路》,大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是隨著社會的發展和進步以及對人才越來越全面的要求而展開的,新社會對于人的要求不僅僅停留在各種技術層面和科技水平層面,更提高到了心理層面,也就是心理素質的發展。大學時一個國家培養棟梁之才的地方,大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直接影響大學生的心理素質,大學生的心理素質直接關乎著一個國家人才的質量。所以育人先育心成為了很多大學教學的重要指導思想。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生產力的不斷提高,我國國民生產總值穩步上漲,我們再大學里進行心理健康教育的開展活動也一步步的在進行當中。我國高等教育一直在改革,改革的力度也在不斷的加大,尤其是管理制度和體制的改革,擴招和就業難成為了大學生心中的很重要的困惑。很多大學生在大學學習和生活中對未來失去希望,感覺自己前途渺茫,對社會和自己的明天沒有信心。而這些思想不僅僅對大學生的學習生活產生了一定的影響,也對大學生的心理造成了極大的壓力,對大學的心理健康教育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特別是鍛煉學生社會適應能力,承受挫折的能力,還有自我心理調適的能力都有了前所未有的要求。我國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進行,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是也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戰和困境,而面對已經取得的成就和當前需要解決的挑戰,我們必須找到出路。本論題的價值在于研究出大學生心理健康的重要節點,找到困難所在和出路,為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引新道路。
二、對論題的初步認識(切入的角度和方法;擬閱讀的書目和搜集資料的方向、范圍;論文結構框架)
《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成就、困境、出路》是一個相對寬泛的論題,論題涉及的內容十分廣泛。我將本文分為四個主要部分,分別是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成就,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困境,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出路,結論。第一部分是講述我國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取得的成就,其實這個敘述就是對我國心理健康教育的一個歷史概括。歷史可以為鑒,我們可以通過對于我國心理健康教育歷史的回顧,看見很多前人的先見,他們將人的心理總結出頭緒,為我們后來的研究打下了夯實的基礎,而近現代的心理健康教育和研究,有了很多科學技術的支持和很多先進的研究辦法,這些辦法是值得我們今天的研究借鑒的。第二部分是找到我國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困境,可以說在發展到一定程度之后,我國的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遇到了前所未有的瓶頸期,這個階段可能會很漫長,因為我們遇到了新時代新挑戰,也要求我們用新方法新手段去解決大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但是這個轉變和過程需要時間,這個時間就是我們現在所遇到的困境。而第三部分,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出路,是我根據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的總結,調查和研究,試圖找到當前我們面對困境如何利用以前的研究成果和成就找到新的方向和出路,這樣的出路需要我們更加專業化的進行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和開展,需要新的大學體制的支撐,需要監管部門的配合和幫助。第四部分是總結,將對全文所涉及的內容進行一個歸納。
三、研究和撰寫計劃:
本論文計劃在前完成論文的提綱部分,在前完成論文的前言部分,在前對論文的正文第一章,第二章,第三章部分進行研究和撰寫,并于前完成論文的全部內容。
應用心理學畢業論文開題報告 篇2
一、課題意義(包括課題的理論意義和現實意義)
中等生是在班級中成績中等,平時表現不突出(既不特別優秀也不特別差),也沒有突出特長吸引老師、家長注意的學生。單從心理健康教育這一點來說,中等生是學校家長和老師最需要關注的群體,其原因其實很簡單:相對于優等生和后進生,中等生面臨的升學壓力和精神壓力更大。他們是班級的主體,學習上有一定基礎,將來班級升學率的高低主要取決于他們,所以老師對他們抱有極大的期望,同樣家長對這部分學生也懷著極大的期望,往往在有意無意中給他們加壓。而他們自己也同樣懷著較大的希望,希望自己能不斷進步,力爭擺脫中等生的位置。為此他們往往表現得十分懂事,學習上特別刻苦用功,甚至廢寢忘食。但由于學習基礎、方法、能力和先天素質等多方面的原因,往往使得他們的學習效果欠佳,一次次沖擊都不能如愿,甚至倒退,最終使他們徹底喪失了信心,把一切失敗的根源都歸結為一個字:笨,從而產生了嚴重的自卑心理以及其他常見的心理問題。
更要命的是,這些學生的性格往往內向,平時安分守已,表現良好。所以他們的心理問題更具有隱蔽性,不易被人發現,班主任老師為其表面現象所迷惑,再加上受“抓兩頭,帶中間”的傳統教育格局的影響,往往沒有對中等生普遍存在的心理問題引起足夠的認識和重視,更談不上及時的心理疏導,導致這些學生的心理問題越來越嚴重,嚴重影響了他們的學習和生活。有極少數學生甚至發展成為精神病患者。
本論文在學生學習生活中常見的心理狀態上,立足于中等生的常見心理問題,對不同性別、年級的中等生進行調查,根據其教師、家長的教育方法,研究對他們成長的影響,從而找到適合中等生的教育,促進青少年成長。
二、文獻綜述
(一)理論淵源及其演進過程:
皮格馬利翁效應,也有譯“畢馬龍效應”、“比馬龍效應”,由美國著名心理學家羅森塔爾和雅格布森在小學教學上予以驗證提出。亦稱“羅森塔爾效應”或“期待效應”。這是一次期望心理實驗。他們提供的名單純粹是隨便抽取的。他們通過“權威性的謊言”暗示教師,堅定教師對名單上學生的信心,雖然教師始終把這些名單藏在內心深處,但掩飾不住的熱情仍然通過眼神、笑貌、音調滋潤著這些學生的心田,實際上他們扮演了皮格馬利翁的角色。學生潛移默化地受到影響,因此變得更加自信,奮發向上的激流在他們的血管中蕩漾,于是他們在行動上就不知不覺地更加努力學習,結果就有了飛速的進步。
父母教養方式是父母的.教養觀念、教養行為及其對兒童的情感表現的一種組合方式。這種組合方式是相對穩定的,不隨情境的改變而變化,它反映了親子交往的實質。早在19世紀末,弗洛伊德就注意到了不同養育方式對孩子的影響,他對父母的角色做了簡單的劃分:父親負責提供規則和紀律,母親負責提供愛與溫暖。50年代,parsons發展了弗洛伊德的觀點,并把這個問題與家庭角色及性別特征聯系起來,認為女性善于表達,情緒比較敏感,所以適于處理與孩子間的各種關系;而男性指導性強,負責制定規則更好。sears把這些思想與學習理論相結合,提出了教養方式中的兩個重要概念:溫暖和控制。baumrind以此為基礎提出常見的三種教養方式:專制型、權威型、放縱型。
(二)國內外對本課題的研究現狀:
關于學生教育方式的研究國內外許多專家學者從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層次,采取各種方法進行過多方面的相關探索和研究。學生教育方式研究所涉及對象非常寬泛,在年齡段的選擇上從以中學生為主,逐漸擴大到小學生、初中生和高中生以及大學生。從人群的選擇上,研究者選取了正常人,強迫癥、神經癥、焦慮癥、抑郁癥、精神分裂癥、社交恐怖癥患者,成年罪犯,少年犯,吸毒者等不同的人群探討教育方式的作用。教育方式研究領域從宏觀、籠統走向微觀、具體。研究者開始從宏觀、籠統的理論上的評述逐步地通過多種實證研究探討家教育方式對學生發展的各個方面具體的影響。在學生的應對方式問題上,很多研究表明良好的教育方式與學生積極的應對方式呈顯著正相關。
中等生長期不能收到老師重視及家長的認可容易產生各種心理問題:
一、孤僻和抑郁心理狀態
少數學生抑郁寡言心煩意亂,腦力遲鈍,學習感到吃力,學習成績也一直在中下游徘徊,對未來感到茫然而無信心,憂心忡忡,人際關系很差,不想與人說話。經過調查了解,我們發現,產生這種心理狀態都是由各種主、客觀因素引起的。其中以家庭變故和教育不當兩種情況最為典型,對此,我們必須進行心理矯正。教師要主動找這些學生談心,通過主題班會、集體活動等方式,有意調動其參與,并告訴他,產生此種環境并非自身的錯誤引起的,而是家庭和教師錯誤對待的結果,教育其勇于面對挫折,戰勝消極情緒,克服自卑心理,以投入正常的學習生活中去。
二、對抗和逃避心理狀態
在管理中,時常發現有極少數學生,長期由于家長或教師對其要求過份嚴厲,使其感到精神上或自卑上受到傷害,一種情緒上變得煩躁、抑郁、狂燥,經常與家長、老師發生激烈沖突,甚至傷人;另一種情況是逃避,諸如離家出走等。這種心理狀態產生,主要是教育方法不當引起的。這就是要求家長和教師必須徹底反思自己的教育方式,堅持正面教育,要循循善誘,以情感人,注重平時教育,不要等問題發展到很嚴重時采取過激行為。同時,要教育和引導學生,按照中學生日常行為規范來嚴格要求自己,正確理解校長和教師的良苦用心,使其正確認識自我,正確認識他人,不致于采取極端行為。
三、焦慮、恐懼心理狀態
這種心理狀態的形成,主要是由于緊張的學習壓力、社會壓力、家庭壓力和舊壓力等因素引起的。尹某是高二一位女生,學習成績較好,家長及學校對其期望較高,自己也希望高考時能考出好成績。于是,她學習非?炭,平時除了學習還是學習,很少有其他活動,也不同學交流,生怕自己學習成績會掉下來。由于過分的壓力,使她成績反而有所下降。她感到前途無望,整天胡思亂想,神經高度緊張,時常認為有人想謀害她,恐懼不安,經醫院檢查屬輕度精神分裂。諸如類似的例子在高中學生中為數不少,這就給教育者提出了一個重要唯一的出路,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需要各種類型的人才,幫助其樹立科學的世界觀、人生觀,學校要加大實施素質教育力度,切實減輕學生過重的學業負擔,使其各方面素質得到全面提高。
三、嫉妒心理狀態
嫉妒通俗說法就是所謂“紅眼病”,這在學生中相當普遍,尤其在女同學中更是如此。當某些同學因表現好,成績好,得到老師表揚,同學們尊重時,少數同學則會產生嫉妒心理。譬如想方設法貶低他人的優點和長處,想方設法抹去他人的成果,想方設法算計他從,甚至通過搜集他人的“隱私”將他人思想搞亂,搞臭。他們總希望自己強于他人,而當他們不如別人時,他們會常常因嫉妒而產生敵意。當他們認為不被人喜歡、欣賞和尊重時就氣急敗壞等。嫉妒心理對學生的正常學習、生活干擾很大,因此,我們必須通過心理健康教育,使具有這種心理狀態的人認識到,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命運只能靠自己把握,幫助他們樹立積極向上的人生觀,堅決克服其不良心態。
綜上所訴,近年來國內外許多專家學者從多角度、多層次對教育方式進行過研究。關于教育方式的研究主要是涉及到學生身心發展的各方面,但是對于中等生的關注,就國內而言,還遠遠不夠,特別是在教育事業比較落后的地區。教育是致力于培養大部分未成年人,而不是讓少數人受到特別待遇,不論家庭教育還是學校教育。本研究就是力求在以往研究的基礎上,從心理健康的角度對中等生的教育方式進行調查研究,找出中等生教育方式是否存在特殊性,并分析原因,提出對策,以求能對中等生的教育方式的改進有所幫助。
四、研究進度
第一階段:準備階段
確定論文題目20xx年xx月19日
第二階段:撰寫畢業論文階段
撰寫論文開題報告20xx年xx月19日~20xx年2月18日。
撰寫論文初稿20xx年2月18日~20xx年3月25日。
撰寫論文定稿20xx年3月25日~20xx年4月22日。
應用心理學畢業論文開題報告 篇3
一、課題的提出
緊張、繁忙、競爭的氣氛也同樣籠罩中小學校園。家長的“望子成龍”、“望女成鳳”;教師不科學的教育教學方法,片面追求分數;學生自身能力、水平的限制致使那些臉上寫滿稚氣和青春的孩子們,背負著成年人的沉重期望,在本該悠閑的雙休日,奔波于各種為他們特設的學習場所。經過了一天的學校生活,疲憊不堪地回到家中,大人們都在悠閑自在地欣賞電視節目,而小小的孩子還要伏案對付那似乎永遠也做不完的習題,電視中精彩的節目對他們來說只是周末晚上的奢侈享受孩子們的負擔實在太重了。于是,有些孩子開始厭學,有些孩子因為不堪忍受而逃學拒學,有些孩子甚至以自殺的方式來逃避煩惱。我們是二十一世紀的起跑線上的教師,擺在我們面前的問題急需解決,我們肩負的任務重如泰山。我們刻不容緩的任務就是對學生中出現的厭學情緒要及時的分析與研究,找出問題的根源,尋求有效的解決途徑,在學生最需要幫助的時候伸出援助之手,給他們一片蔚藍的天空。
二、研究的目的和意義
目的:厭學是目前中小學生諸多學習障礙中最普遍、最具有危險性的問題,是青少年最為常見的心理疾病之一,是導致輟學的最主要的因素。如果不加以有效引導和控制,就會發展為厭學癥;加袇拰W癥的學生往往學習目的不明確,對學習失去興趣。不認真聽課,不完成作業,怕考試,甚至恨書、恨老師、恨學校,曠課逃學。嚴重者一提到學習就惡心、頭昏、脾氣暴躁甚至歇斯底里。厭學癥對青少年的生理、心理健康具有極大的危害性。
本課題研究的目的是通過各種渠道對小學生厭學現象進行分析與研究,探尋其厭學原因,針對不同的原因作出不同的決策,以最大限度地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促進學生健康發展,全面提高教育質量。希望通過實踐和研究,取得如下效果:
1、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及學習效率有所提高。
2、班主任工作更加細致、合理、有效,師生之間、生生之間有更多的溝通,關系更加和諧、融洽。
3、家長的'教育方法更得當,與子女之間的交流更密切。
4、教師的課堂教學能力有所提高。
意義:通過對本課題的研究,幫助學生端正學習態度,改進學習方法,調動學生的主動性,盡快從厭學情緒中掙脫出來。
三、研究內容
本課題以研究本校厭學學生為主,以研究家長的教育方式、教師的教學方法、班主任的育人之道為輔,多渠道、全方位地去了解學生的厭學原因,尋求更加有效的方法幫助厭學學生更好地學習,健康全面地發展。
四、研究的原則
1、系統性原則
系統性原則要求教師在對學生厭學現象的分析與研究中樹立系統觀、整體現,對研究對象進行全面分析,包括學生的生理特點和心理特點以及學校、家庭、社會等各方面因素,透過各種錯綜復雜的現象從中找出主導性的因素與線索,從而作出更有效的決策。
2、教育性原則
教育性原則要求教師在研究過程中始終要注重培養學生積極進取的精神,尊重學生的人格,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
3、動態性原則
這一原則要求教師運用發展的眼光看待小學生,力求通過動態考查把握學生出現厭學情況的來龍去脈和問題癥結,不能靜止地看待某些表面現象或行為表現,應由果溯因,以動態的視野尋求其心理機制的運行和外部影響的發展脈絡,防止用僵化的模式去分析研究。
4、綜合性原則
綜合性原則要求教師在分析與研究中,既要重視心理學方法和技術的使用,又要綜合運用多種學科的方法和技術,以利于發現厭學的根源,采用有效的措施。
5、指導性原則
教師在找到學生厭學的真正原因,作出正確的判斷之后,要組織力量予以糾正。
應用心理學畢業論文開題報告 篇4
1.心理學課題的目的及研究意義
、拍康模罕狙芯康哪康氖峭ㄟ^在半年的研究時間,10次治療活動里面,使用合理情緒療法,檢驗合理情緒療法對監獄長刑犯的抑郁病癥矯治的有效性即對病患情緒狀況的促進作用;并使正處于監獄服刑中期的長刑犯認識到,情緒狀態并不是激動體驗的結果(人們體驗到某種不愉快的事件,某種失敗或者遭到排斥,都可以被稱為"激動體驗"),而是不合理信念的結果,并且使治療對象對他們先前存在的不合理對象產生懷疑,合理情緒療法就是要幫助他們改變非理性的思維方式,認識其消極情緒的不合理、不現實之處,幫助他們學會以合理的方法去看待自己和周圍的人與事物,以減少他們陷入情緒障礙的可能性。在糾正長刑犯非理性信念的基礎上,讓他們懂得一些抑郁癥的醫學知識,幫助他們分析自己的內心世界,發現自己性格上存在的問題以及為什么會在監獄環境下患抑郁癥的原因;讓監獄患者也能相信自己是可以掌握自己命運的,要針對自己的弱點加強鍛煉,改變原來對生活的態度和行為方式。逐漸培養自己具有健康的人格,適應監獄勞動改造的環境,積極地對待相對漫長的服刑期,對未來的生活充滿希望,不管遭遇任何人生的變遷,都要從逆境中走出來,在生活中做一名強者。
⑵意義:一旦接受合理情緒療法治療的對象--長刑犯用合理信念取代了不合理信念,他們會感到更積極,就會做出更恰當的決定。從而使他們能正視自己所處的現狀,積極配合監獄的管理,加強自身的改造,為將來刑期結束,重新融入社會而培養良好的心態和健康的心理。另一方面,能幫助監獄管理人員更好地認識到患有抑郁癥的監獄長刑犯的情緒特征和患病原因,從而促使他們更正確、合理地對待病患在服刑期間出現的特殊情況和表現,給與病患更多的理解和人文關懷,幫助其克服情緒上的心理疾病,更好的參與改造。同時也有利于監獄管理工作的進一步完善和細化。
2.心理學課題的國內外的研究現狀合理情緒療法目前在治療罪犯中得到的應用較為廣泛:
、艊庋芯浚
、侔亍ぐ@乖M行了一些治療性犯罪人的嘗試,他利用情緒療法治療了一個28歲的露陰癖者。在前幾次的治療中,艾伯特·埃利斯就向這個治療對象表明了他存在的不合理思維,這些不合理信念導致這名治療對象體驗到一些消極情緒,例如,自憐、抑郁、憤怒等。因此,在治療這名露陰癖者的過程中,艾伯特·埃利斯向他指出了不合理思維,幫助他對每種不合理思維提出質疑。隨著患者放棄對自己提出的強制性要求,隨著他用別的內通替代了自己的偏好和愿望,他的行為變得不那么沖動了,他感到能夠較好地控制自己的反社會行為了。這種方式被稱為合理情緒療法的A-B-C模式。艾伯特·埃利斯在排斥治療對象的行為的同時,接納治療對象本人。他幫助治療對象處理其敵意和抑郁情緒,從而降低這類消極情緒的強度。他幫助治療對象承認自己的愚蠢行為,但是,并不貶低治療對象本人,同時,也讓治療對象學會放松術。
、诎亍ぐ@惯利用合理情緒療法治療一名精神病態者。他認識到,咨詢并不能對所有的精神病態者產生效果,但是,對于許多精神病態者來說,在他們虛張聲勢的行為后面,存在著焦慮和罪惡感。他們的犯罪行為往往是防御性的,因為他們不愿意承認自己是缺乏自尊的。艾伯特·埃利斯的治療不是責備這些人,而是努力向他們表明,他們的行為方式是自我挫敗性的。治療的關鍵是,要向他們表明,他們的犯罪行為對自己是有害的'。
、勰谋(M.Maultsby,1975)更廣泛地將這些技術應用于犯罪人的治療之中。例如,在緩刑犯和假釋犯中應用合理情緒療法,將15~20名緩刑犯和假釋犯組成治療小組,進行為期3個月的治療活動。每次進行集體治療活動的主要內容,就是圍繞合理情緒療法進行講解和討論。通過使用這種治療方法,似乎降低了這些犯罪人對假釋官的敵意,一旦犯罪人學會了不再使自己心煩意亂,他們就能更好地在別人的幫助下解決自己的問題。
、芸伎怂(S.Cox,1979)描述了利用合理情緒療法治療男性酗酒罪犯的情況。在治療中,要求80名男性酗酒罪犯參加治療計劃。在這些罪犯的年齡在21~62歲之間,主要是白種人。所有人在以前都被監禁過至少一次。在進行治療后,這組罪犯每個月的違紀行為從20次下降到6次。在假釋后的前6個月中,只有2個人的假釋被撤銷。在13個表現良好的男犯中,在假釋后的2個月內,只有6個人的假釋被撤銷。
、茋鴥妊芯浚
我國學者劉邦惠、黃希庭(2005),采用人格障礙診斷量表和艾森克人格問卷,對在押的220名男性罪犯的人格障礙及人格特征進行調查,調查的樣本絕大多數是長刑犯,刑期在十年以上的占91.8%。研究結果發現:
、遄锓溉烁裾系K的發生率顯著高于普通人群,且與普通人群存在極顯著的差異。
、孀锓溉烁裾系K與艾森克人格量表中情緒穩定性,精神質,內外向三個因素有顯著的相關。其中,情緒穩定性因素與12種類型人格障礙及總分存在極顯著的正相關;精神質因素與除強迫型以外的11種類型的人格障礙及總分存在極顯著的正相關;內外向因素與表演型,反社會型人格障礙以及自戀型人格障礙存在顯著的正相關,與分裂樣人格障礙存在顯著的負相關。情緒穩定性因素可能是各型罪犯人格障礙的基本人格因素。該項測查結果還發現,罪犯各型人格障礙的得分及總分都顯著高于普通人群,人格障礙的陽性率也非常高,這說明罪犯是人格障礙的高發群體,這似乎印證了人們的普遍看法。
課題的研究內容20世紀90年代初期,司法部預防犯罪研究所監獄學研究室研究員吳宗憲將罪犯的監獄適應不良劃分為2種類型,其中一種即退縮性監獄適應不良,這是指罪犯將消極情緒指向自身,以損害、貶斥自身作為宣泄消極情緒的途徑的監獄適應不良形式,這種適應的結果,會導致罪犯發生心理異常變化(包括冷漠、麻木、絕望、抑郁、神經癥、精神病)和自傷自殺等。通常,長刑犯在服刑初期,逐漸熟悉并適應監獄服刑生活后,其表現特點主要是:對監獄的環境和管理的不適應心理明顯,情緒不穩定;罪重刑長,對未來看不到希望,沒有明確的目標,心理負擔較重,對周圍的人和事也持有較高的警惕性。而到了服刑中期,則是一個長刑犯接受刑罰處罰過程中的平穩期,這一時期一般持續時間最長,是罪犯服刑生活的主體部分。罪犯經過一段時間的監獄生活后,對服刑改造環境和監獄的各項管理已基本適應,并會表現出以下特點:情緒相對穩定,能夠安心服刑改造;在監獄人民警察的指導下確定了自己的服刑目標,能夠以行為規范和罪犯考核標準來要求自己;罪犯在平穩期的表現容易引起監獄人民警察的懈怠心理。另外一方面,在長期的嚴格管理中,罪犯監獄人格化傾向不同程度地存在,已有的研究發現,長刑犯監獄人格的重要特點就是刻板固執,做事循規蹈矩,墨守陳規等;另外也表現為:屈從,自卑,缺乏積極性和主動性。這些表現應該說都與改造罪犯的初衷背道而馳。心理學家埃利斯認為,人們的情緒和行為問題不是外部的激發性生活事件直接引起的,而是個體的不同信念或解釋造成的結果。如果個體所持的是非理性信念,那么對生活事件或情境傾向于消極的解釋,進而導致消極的情緒和自我挫敗的行為。如果個體選擇了合理的信念,放棄了負性的解釋和非理性信念,個體的情緒和行為將隨之改善。艾里斯概括了引起抑郁焦慮、挫折的若干種非理性信念,例如:人應當得到生活中所有重要人物的喜愛和贊許;有價值的人應在各方面都比別人強;任何事情都要按自己的意愿發展,否則就很糟糕;情緒是由外部刺激引起的,自己無法控制;逃避困難和責任比正視它要容易得多,等等。從目前所查到的研究資料來看,國外通常使用合理情緒療法來治療焦慮、暴怒等情緒體驗以及極端性思維等認知歪曲的現象。使用合理情緒療法針對抑郁情緒,特別是患有抑郁病癥的監獄長刑犯的研究目前還不多,筆者因此希望通過在監獄內的調查與研究,了解監獄內長刑犯患抑郁病癥的狀況,并通過使用合理情緒療法,讓他們懂得一些抑郁癥的醫學知識,幫助他們分析自己的內心世界,讓監獄患者相信自己是可以掌握自己命運的,針對自己的弱點加強鍛煉,改變原來對生活的態度和行為方式。逐漸培養自己具有健康的人格,適應監獄勞動改造的環境,積極地對待服刑期和未來的人生。
3.本課題的實行方案、進度及預期效果
⑴實行方案:
、偈褂门R床上評定抑郁狀態時最常用的量表HAMD量表(24項版)對正處于服刑中期的監獄長刑犯進行抑郁情緒狀態測量。
、谠诘谝淮沃委熁顒又,治療人員簡明扼要地講一講合理情緒療法的基本理論。
、蹅別治療與集體治療相互結合:治療人員在前三期內進行個別治療,在講解合理情緒療法理論并與之交流的同時,指出病患的不合理信念,迅速做出解釋;治療人員同時也可適當作對峙性的,可以勸說治療對象敞開心扉,表達自己的真情實感;同時也可以揭露、反駁治療對象的辯解,但是要無條件的接納治療對象。治療到團體階段時,采用角色扮演、讀書療法、講故事、生活哲理討論等方法幫助治療對象實現目標。例如,角色扮演涉及到在治療環境中練習新的行為,即在其它情景(例如獄中環境、出獄后的社會環境)中嘗試這些行為之前,首先涉及到在治療環境中練習這些行為。
、茏詈,治療對象會在治療過程中逐漸變得喜歡自己,接納自己。治療對象同時必須承擔起如何進行選擇的全部責任:究竟是選擇正常的信念,還是選擇象原先一樣的反常信念?做出什么樣的選擇的決定權完全在于他們自己。
、普n題進度:
、20xx年6月撰寫課題研究開題報告。
、20xx年7月-8月查閱國內外相關研究資料;搜集符合監獄長刑犯抑郁病癥測量的量表;認真學習和聯系合理情緒療法的具體技術;制定開展合理情緒療法的進程。
、20xx年9月中旬(17-23號)聯系南京某監獄,并詢問該監獄內各種刑期在押犯人的分布狀況。
、20xx年9月下旬(29、30號)前往南京該監獄,使用抑郁癥測量量表對所有長刑犯進行記名測量。
、20xx年10月上旬(1-7號)對回收的量表進行統計和得。
應用心理學畢業論文開題報告 篇5
一、選題依據及意義(不少于300字)
一個人的情緒會左右很多事物,對生活的,對感情的,對工作的影響都會很大,尤其是對工作,因為生活和感情都是你私人的問題,而工作生活是一個團隊集體的活動,也許你一個人由于情緒等原因造成的問題,會影響大家的整個利益,我并非夸大其詞,只是這種例子已屢見不鮮了!其實,人生在世每個人都有情緒,成功者就在于怎樣控制自己的情緒!在工作生活當中縱使壓力再大,也不可以做事情緒化,那樣是害人害己,的情緒可以指導人奮力向前,而的情緒會使人墮落不前,自暴自棄,更甚的會危害人的身心健康。我們每個人在社會前進的壓力下,都有很多的情緒,我們有時覺得承受不住,這時可以找一種適合自己的方式宣泄一下,你可以去爬爬山,舒展一下自己的筋骨,讓運動來排遣你心中的不快與疲憊,你也可以聽聽音樂讓輕柔的音樂,舒緩你的激憤與不滿,你還可以找好朋友,訴說你心中的憋悶與難過!這樣你會收到更利于你工作的效果!
二、研究目標與主要內容(含論文(設計)提綱,不少于500字)
1.研究目標:
情緒與我們的工作生活息息相關。隨著科學技術手段的進步,各種儀器量表和檢測工具的改進和合理運用。使我們對情緒所造成的影響有了更多的了解。到底什么樣的情緒可以促進社會進步,促進生產力的發展,什么情緒阻礙社會進步,造成消極影響,這有待于我們進一步去探討。以往的認識是:積極的情緒可以提高人體的機能,能夠促進人的活動,能夠形成一種動力,激勵人去努力,而且,在活動中能夠起到促進的作用。.消極情緒會使人感到難受,會抑制人的活動能力,活動起來動作緩慢、反應遲純、效率低下;消極的情緒會減弱人的體力與精力,活動中易感到勞累、精力不足、沒興趣;消極的情緒還會降低人對決策的判斷力。情緒對智力也有影響積極的情緒有助于智力的發展,消極的情緒會抑制智力水平的提高?茖W研究表明,情緒積極、樂觀的兒童的智力水平要比情緒悲觀、憂郁的兒童的智力水平高。智力水平不只體現在智商(IQ)上,而且體現在記憶上。積極情緒和人生意義都是幸福的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兩者既不相同,又密切相關。積極情緒影響認知,促進對意義的發現和建構;并作為目標的反饋,或作為信息影響對人生意義的判斷。本文旨在探討積極情緒和人生意義的關系,重點在于積極情緒影響人生意義的體驗。因此要發現和培養積極情緒體驗,為我們生產生活水平的提高做保證。
2.主要內容:
、佼斍肮窆ぷ魃钋榫w狀態;
②探討人們出現各種情緒的原因;
、壑赋鲆酝藗兊恼J識及誤區;
、軐η榫w研究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三、研究方法和手段
(一)研究方法:
1、調查研究法:通過訪談、問卷、統計分析等,了解人們工作生活情緒狀態,存在的問題和解決辦法。
2、觀察法:觀察并間或地記錄人們的情緒狀態。
4、比較分析法:比較分析不同地區、年齡、職業、性別的情緒狀態。
(二)研究手段
以觀察紀錄和案例分析手段為主,輔以網絡、數據庫等手段,開展資料數據收集、訪談調查以及資料整理等工作。
四、文獻綜述
新世紀以來,心理學在生產生活中的作用越來越得到人們的重視。情緒這一心理學中重要的領域也越來越受到廣大學者、專家及普通公民的關注。情緒是指人們對環境中某個客觀事物的特種感觸所持的身心體驗,是一種對人生成功活動具有顯著影響的非智力潛能素質。美國密歇根大學心理學家南迪?內森的一項研究發現,一般人的一生平均有十分之三的時間處于情緒不佳的狀態,因此,人們常常需要與那些消極的情緒作斗爭。
眾所周知,細菌、病毒等具有傳染性,殊不知消極情緒也可傳染。有人將這種消極情緒的傳染稱為情緒污染。美國有位科學家發現,原本心情舒暢、性格開朗的人,如果整天與一個心情沮喪、愁眉苦臉、唉聲嘆氣的人相處,不久也會變得抑郁起來。而且,一個人的同情心及敏感性越強,越容易受不良情緒的傳染。消極情緒的傳染是在不知不覺中進行的,而且傳染的速度相當快。一個人如果和親近的'人待在一起,而對方情緒低落或煩躁,那么不到半小時他的情緒就會受到對方的傳染。美國研究人員發現,一顆老鼠屎壞了一鍋湯在職場上同樣適用。個別表現消極的員工會對整體工作產生嚴重的負面影響。你肯定碰到過類似的情況:身邊總會有幾個一天到晚怨天尤人的同事,無論是在每周員工例會上,還是在餐廳排隊時,他們始終在抱怨。他們僅需幾句泄氣話,就能讓一個熱鬧的頭腦風暴會議前功盡棄,他們的壞心情很快便會傳播開來。消極態度甚至能抵消掉好消息。
消極情緒會使人脾氣暴燥,精神萎糜不振,對學習與生活產生惡劣的影響,嚴重者并誘發悲觀絕望等情緒,產生自卑,自暴自棄等心理...對于這種情緒行之有效的方式是:情景轉移法.即通過其它的行為,如興趣愛好等來轉移或降低消極情緒的影響.在人生的整個航程中,消極思維者一路上都暈船,無論眼前的境況如何,他們總是對將來感到失望。在消極思維者眼中,玻璃杯永遠不是半滿的,而是半空的。他們預期會得到人生中最糟糕的結果,而且事實也確實如此。
成功者控制自己的情緒,失敗者被自己的情緒所控制。所謂成功的人,就是心理障礙突破最多的人,因為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會有各式各樣、大大小小的心理障礙。世界上從來沒有過完美的公司,也沒有過完美的個人,關鍵是把人的注意力放在哪里。是去注意優點,還是注意缺點。把注意力放在問題的不同方面,常常會得出不同的結果,對人產生不同的情緒。看問題的積極方面,可以產生樂觀的情緒;看問題的消極方面,就會產生悲觀的情緒。但相當多的人不由自主地會選擇悲觀,所以必須學會控制自己的注意力以調控自己的情緒。
五、工作進度安排(時間、內容、步驟)
(一)準備階段
1.20XX年12月20日至20xx年2月24日,收集文獻資料,制定研究方案,為進班進行調查研究作好理論準備。確定論題,準備開題報告。
2.20xx年2月25日至20xx年2月29日,進班觀察、調查,做好被試的情緒表現記錄,邊觀察邊實施策略。觀察記錄
3.20xx年2月29日至20xx年3月15日,繼續做好觀察記錄工作。完成開題報告。
4.20xx年3月15日至20xx年4月1日,繼續做好觀察記錄工作,整理個案,為論文的寫作作好準備。
(二)寫作階段
1.20xx年4月1日至20xx年4月15日,整理資料和數據,撰寫論文初稿。
2.20xx年4月16日至20xx年4月30日,提交論文初稿,并根據指導老師意見修改論文初稿和二三稿。
3.20xx年5月1日至20xx年5月11日,論文定稿、打印、準備論文答辯
(三)答辯時間
20xx年5月12至20xx年5月18日,論文答辯,具體時間由系確定。
【應用心理學畢業論文開題報告】相關文章:
畢業論文開題報告03-24
畢業論文的開題報告11-16
畢業論文開題報告01-27
畢業論文通用開題報告03-27
畢業論文開題報告格式12-06
法學畢業論文開題報告11-24
畢業論文開題報告的結構12-12
畢業論文開題報告范本11-30
畢業論文的開題報告格式11-24
-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