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論文參考文獻標準格式示例
參考文獻一般照其在正文中出現的先后以阿拉伯數字連續編碼,序號置于方括號內。以下是小編和大家分享的論文參考文獻標準格式示例,歡迎大家閱覽。
分類導航 | 參考文獻標準格式 | 參考文獻標準示例 |
【1】參考文獻標準格式 |
【2】參考文獻類型及其標識 |
【3】參考文獻怎么確定 |
【4】參考文獻的作用 |
【5】引用參考文獻時的誤區 |
論文參考文獻標準格式
1.期刊類
【格式】[序號]作者.篇名[J].刊名,出版年份,卷號(期號):起止頁碼.
【舉例】
[1] 王海粟.淺議會計信息披露模式[J].財政研究,2004,21(1):56-58.
[2] 夏魯惠.高等學校畢業論文教學情況調研報告[J].高等理科教育,2004(1):46-52.
[3] Heider, E.R.& D.C.Oliver. The structure of color space in naming and memory of two languages [J].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1999, (3): 62 – 67.
2.專著類
【格式】[序號]作者.書名[M].出版地:出版社,出版年份:起止頁碼.
【舉例】[4] 葛家澍,林志軍.現代西方財務會計理論[M].廈門:廈門大學出版社,2001:42.
[5] Gill, R. Mastering English Literature [M]. London: Macmillan, 1985: 42-45.
3.報紙類
【格式】[序號]作者.篇名[N].報紙名,出版日期(版次).
【舉例】
[6] 李大倫.經濟全球化的重要性[N]. 光明日報,1998-12-27(3).
[7] French, W. Between Silences: A Voice from China[N]. Atlantic Weekly, 1987-8-15(33).
4.論文集
【格式】[序號]作者.篇名[C].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份:起始頁碼.
【舉例】
[8] 伍蠡甫.西方文論選[C]. 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1979:12-17.
[9] Spivak,G. “Can the Subaltern Speak?”[A]. In C.Nelson & L. Grossberg(eds.). Victory in Limbo: Imigism [C]. Urbana: University of Illinois Press, 1988, pp.271-313.
[10] Almarza, G.G. Student foreign language teacher’s knowledge growth [A]. In D.Freeman and J.C.Richards (eds.). Teacher Learning in Language Teaching [C].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6. pp.50-78.
5.學位論文
【格式】[序號]作者.篇名[D].出版地:保存者,出版年份:起始頁碼.
【舉例】
[11] 張筑生.微分半動力系統的不變集[D].北京:北京大學數學系數學研究所, 1983:1-7.
6.研究報告
【格式】[序號]作者.篇名[R].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份:起始頁碼.
【舉例】
[12] 馮西橋.核反應堆壓力管道與壓力容器的LBB分析[R].北京:清華大學核能技術設計研究院, 1997:9-10.
英文參考文獻標準格式
英文參考文獻與中文參考文獻的格式要求基本相同,但寫英文參考文獻要注意一點,外文作者姓名的'著錄格式采用姓在前(全拼,首字母大寫),名在后(縮寫為首字母),中間用空格;著作類文獻題名的實詞首字母大寫,期刊文獻題名的首詞首字母大寫,期刊名稱請用全稱,勿用縮寫。具體如下:
1、單一作者著作的書籍
姓,名字首字母.(年). 書名(斜體). 出版社所在城市:出版社.
如:Sheril, R. D.(1956). The terrifying future: Contemplating color television. San Diego:Halstead.
2、兩位作者以上合著的書籍
姓,名字首字母., & 姓,名字首字母.(年). 書名(斜體). 出版社所在城市:出版社.
如:Smith, J., & Peter, Q. (1992).Hairball: An intensive peek behind the surface of an enigma. Hamilton, ON:McMaster University Press.
3、文集中的文章
如:Mcdonalds, A.(1993). Practical methods for the apprehension and sustained containment ofsupernatural entities. In G. L. Yeager (Ed.), Paranormal and occult studies:Case studies in application (pp. 42–64). London: OtherWorld Books.
4、期刊中的文章(非連續頁碼)
如:Crackton, P.(1987). The Loonie: God's long-awaited gift to colourful pocket change?Canadian Change, 64(7), 34–37.
5、期刊中的文章(連續頁碼):
姓,名字首字母.(年). 題目. 期刊名(斜體). 第幾期,頁碼.
如:Rottweiler, F. T.,& Beauchemin, J. L. (1987). Detroit and Narnia: Two foes on the brink ofdestruction. Canadian/American Studies Journal, 54, 66–146.
6、月刊雜志中的文章
如:Henry, W. A., III.(1990, April 9). Making the grade in today's schools. Time, 135, 28-31.
參考文獻類型及其標識
參考文獻(即引文出處)的類型以單字母方式標識,具體如下:
M——專著 C——論文集 N——報紙文章
J——期刊文章 D——學位論文 R——報告
對于不屬于上述的文獻類型,采用字母“Z”標識。
對于英文參考文獻,還應注意以下兩點,具體格式是: 姓,名字的首字母. 如: Malcolm Richard Cowley 應為:Cowley, M.R.,如果有兩位作者,第一位作者方式不變,&之后第二位作者名字的首字母放在前面,姓放在后面,如:Frank Norris 與Irving Gordon應為:Norris, F. & I.Gordon.;
、跁、報刊名使用斜體字,如:Mastering English Literature,English Weekly。
專著 [M],論文集[C],報紙文章[N],期刊文章[J],學位論文[D],報告[R],標準[S],專利[P],論文集中的析出文獻[A]
電子文獻類型:數據庫[DB],計算機[CP],電子公告[EB]
電子文獻的載體類型:互聯網[OL],光盤[CD],磁帶[MT],磁盤[DK]
A:專著、論文集、學位論文、報告
[序號]主要責任者。文獻題名[文獻類型標識].其他責任者。版本。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頁碼(起止頁碼可以不寫)。
作者:
個人著者采用姓在前名在后的著錄形式。歐美著者的名可以用縮寫字母,縮寫名后省略縮寫點。歐美著者的中譯名可以只著錄其姓;同姓不同名的歐美著者,其中譯名不僅要著錄其姓,還需著錄其名。用漢語拼音書寫的中國著者姓名不得縮寫。
著作方式相同的責任者不超過3個時,全部照錄。超過3個時,只寫前3個責任者,其后加“,等”或與之相應的詞(例如:et al.)。
例 1:馬克思,恩格斯。
例 2:YELLAND R L, JONES S C, EASTON K S,et al.
[1] 蔣有緒,郭泉水,馬娟,等。中國森林群落分類及其群落學特征[M].北京:科學出版社,1998.
版本:
第1版不著錄,其他版本說明需著錄。版本用阿拉伯數字、序數縮寫形式或其他標志表示。古籍的版本可著錄“寫本”、“抄本”、“刻本”、“活字本”等。
示例1: 3 版 (原題:第三版)
示例2: 新1版 (原題:新1版)
示例3: 5th ed. (原題:Fifth edition)
示例4: Rev. ed. (原題:Revised edition)
示例5:1978 ed. (原題:1978 edition)
出版地:文獻中載有多個出版地,只著錄第一個或處于顯要位置的出版地。
無出版地的中文文獻著錄“出版地不詳”,外文文獻著錄“S.1”,并置于方括號內。如果通過
計算機網絡存取的聯機電子文獻無出版地,可以省略此項。
例1:[出版地不詳]:三戶圖書刊行社,1990
例2:[S.l.]:MacMillan,1975.
例:
國家標準:出版年與頁碼之間用冒號:
按國家標準寫:
[1] 劉國鈞,陳紹業。 圖書館目錄[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57:45-50.
[2] 高翔。 JSP動態網站開發技術與實踐[M].3版。 北京:電子工業出版社,2007.
[3] 尼葛洛龐帝。數字化生存[M].胡泳,范海燕,譯。 2版。 ?冢汉D铣霭嫔纾1996.
[4] PEEBLES P Z, Jr. Probability, random variable,and random signal principles[M]. 4th ed. New York: McGraw Hill, 2001.
[5] 王夫之。宋論[M]. 刻本。 金陵:曾氏,1845(清同治四年)。
[6] 唐緒軍。報業經濟與報業經營巨M].北京:新華出版社,1999.
學位論文:
[1] 張志祥。間斷動力系統的.隨機擾動及其在守恒律方程中的應用[D].北京:北京大學數學學院,1998.
[2] CALMS R B.Infrared spectroscopic studies on solid oxygen[D].Berkeley: Univ. of California. 1965.
B:期刊文章
[序號]主要責任者。文獻題名[J].刊名,年,卷(期):起止頁碼。
(1)凡是從期刊中析出的文獻,應在刊名之后注明其年份、卷、期、部分號、頁碼。
示例1: 2001,1(1):5-6
年,卷(期):頁碼
示例2:2000(1):23-26.
年(期):頁碼
(2)對從合期中析出的文獻,在圓括號內注明合期號。
示例1:1999(9/10):36-39
年(合期號):頁碼
(3)凡是在同一刊物上連載的文獻,其后續部分不必另行著錄,可在原參考文獻后直接注明后續部分的年份、卷、期、部分號、頁碼等。
示例:年(期):頁碼; 年(期):頁碼
1981(1):37-44; 1981(2):47-52.
(4)凡是從報紙中析出的文獻,應在報紙名后著錄其出版日期與版次。
示例:2000-03-14 (1)
年 月 日 版次
例:
[1] 何齡修。 讀顧城《南明史》[J].中國史研究,1998(3):167-173.
[2] 黃榮懷,曾蘭芳。 網絡化學習離我們究竟還有多遠[J].中國電化教育,2002,44(8): 46-51.
[3] OU J P,SOONG T T,EASTON K S,et al.Recent advance in research on applications of passive energy dissipation systems[J].EarthquackEng, 1997,38(3):358-361.
C:論文集中的析出文獻
[序號]析出文獻主要責任者。析出文獻題名[A].原文獻主要責任者(可選)。原文獻題名[C].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頁碼。
例:
[7] 鐘文發。非線性規劃在可燃毒物配置中的應用[A].趙煒。運籌學的理論與應用--中國運籌學會論文集[C].西安: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出版社,1996.468-470.
D:報紙文章
[序號]主要責任者。文獻題名[N].報紙名,出版日期(版次)。
例:
[8]謝希德。創造學習的新思路[N].人民日報,1998-12-25(10)。
E:電子文獻
[文獻類型/載體類型標識]
[J/OL]網上期刊
[EB/OL]網上電子公告 [M/CD]光盤圖書
[DB/OL]網上數據庫 [DB/MT]磁帶數據庫
[序號]主要責任者。電子文獻題名[電子文獻及載體類型標識].電子文獻的出版或獲得地址,發表更新日期/引用日期。
例:
[12] 王明亮。關于中國學術期刊標準化數據庫系統工程的進展[EB/OL]. 1998-08-16/1998-10-01.
參考文獻怎么確定
在寫作論文的時候我們常常需要引用前人的實例或理論來論證自己所表述的內容,而被引用的內容,我們稱之為參考文獻。在畢業論文的寫作時,參考文獻的引用一樣在論文里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常規的搜索方法不僅步驟繁多,而且不能準確找到參考文獻,找到的'文獻也是五花八門,讓人頭疼不已,那么這些參考文獻怎么確定呢?
一、直接根據主題搜索
查找文獻可直接到相關的網站搜索即可,各大高校會購買這些網站的使用權限。中文文獻網站主要是【中國知網】、【萬方】、【PaperAsk】,英文網站主要是【Web of Science】、【Elsevier】和【Springer】。這些網站不僅可以查找、閱讀和下載文獻,而且能夠篩選文獻、導出引用格式、可視化分析已選文獻等。
二、控制研究范式多樣化
初步搜索后,選擇部分質量較高、時效性較強的文獻進行閱讀。需要注意的是,文獻范式最好多樣化,包括規范研究、實證研究、案例研究、文獻綜述等。其中,文獻綜述也是幫助自己進一步擴大文獻范圍的快速路徑之一。
三、尋找文獻的參考文獻
確定自己所需的參考文獻,既可以通過搜索、閱讀文獻后篩選確定,又可以通過查看文獻后面羅列的參考文獻來確定,即利用別人整理后的結果。這樣不僅可以快速拓寬文獻范圍,而且能夠盡可能避免對重要文獻的遺漏(因為好的文獻會被不同文章反復引用)。
四、注意論文質量和時效性
確定自己最終所需的參考文獻時,首先要參考自身內容上的寫作需求,其次要注意引用的文獻的質量和時效性。論文的高質量可通過以下四個指標來評判:期刊級別,期刊影響因子,期刊認可度,論文被引數。時效性則是說參考文獻的發表時間較近。另外,發表時間較早、質量很高的經典文獻也是必不可少的。
參考文獻的作用
眾所周知,我們在撰寫學術論文的正文之后,要將論文所參考的所有文獻一一列出,詳細標明文獻的作者、書目/文章題目、刊發期刊/出版社、時間以及具體頁碼。
這樣做,可以使所投期刊的編輯,論文審閱者以及本文的閱讀者,可以通過參考文獻快速地查找想要的資料,以供進行研讀或查證。
不過,有一些研究生在撰寫學術論文時,總是有意或無意地忽略參考文獻,認為這是可有可無的部分;
有的研究生對參考文獻的標注很隨意,容易出現遺漏信息或出現標注錯誤的情況;
有的研究生容易將“參考文獻”和論文“注釋”混為一談;
甚至有的研究生認為,列出參考文獻就是在“抄襲”他人的文章。
之所以會出現以上這些情況,說明許多研究生還沒有搞清參考文獻在論文寫作中的重要地位。
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參考文獻”的5個重要作用,希望能給大家帶來一些啟示。
學術論文作者尚不清楚參考文獻在學術論文中的5個重要作用。
作用之一:論文立論的基礎
作者在進行科研實驗和撰寫學術論文的過程中,經常會通過查找、研讀、引用參考文獻,從而為自己提供理論依據、科研方向、方法啟發,進而表明所從事研究的科學性。
這其實就是參考文獻的論證作用,也就是作者在對前人的研究成果研究的基礎,或提出質疑之聲,或提出新的看法,從中產生新觀點和新方法。
這種論證作用,既可以是將已有研究成果作為自己新理論的支撐,也可以是否定前人的學術理論劃觀點,其目的就在于為拓寬后人的研學思路。
我們知道,學術論文都特別強調觀點準確、論據充分、數據準確,而要實現這一目的,最簡單、最直接、最有效的做法引用可靠性強的參考文獻。
毫不夸張地說,優秀的參考文獻是學術論文或論著可以立起來的有力基礎。
因此,研究生應樹立起“參考文獻是學術論文的基礎”的強烈意識,從寫作伊始,就高度重視參考文獻及其出處來源問題。
作用之二:體現科研的繼承性
科研工作的重要特性之一就是具有傳承性和繼承性,科研成果的突破與創新都是建立在借鑒、總結、吸收、轉化前人經驗的基礎上實現的。
所以,科研成果其實就是對前人已有成果的進一步深化與拓展。
學術論文正是科研成果的主要記錄形式之一,作者通過引用他人的理論、觀點、數據方法和結果,在起到佐證效果的同時,也實現了科研繼承的作用。
即使只是在論文引言中簡略提及的參考文獻,雖然僅僅發揮介紹研究背景、說明初始條件等作用,但也是科研繼承性的`表現方式。
很多學術期刊的編輯普遍反映,他們經常會遇到有些研究生在投稿時,要么是根本沒有列出參考文獻,要么就是列出文獻不全或標注錯誤。
有些剛開始投稿的研究生,害怕標注參考文獻太多,容易產生“抄襲”之嫌,干脆就直接將參考文獻忽略掉。
其實,撰寫學術論文時引用的數據事例、公式定理以及名人名言等,都屬于廣義參考文獻的范疇。
所以,研究生在投稿之前,必要的工作之一就是查看目標期刊,如果期刊標明需要列出參考文獻,而你卻置若罔聞,那肯定是無法被錄用的。
作用之三:表明研究的廣度與深度
作者在撰寫學術論文時列出參考文獻,使文中引用的論點、數據均有處可查,其實也在為論文提供詳細、真實、可靠的科學依據,
所以,學術論文列出參考文獻數量的多寡和質量的優劣,一能反映出論文作者治學態度是否嚴謹,二能反映出論文學術水平的高低,三能能表明作者對研究方向是否有廣度和深度。
文獻數量太少,表明作者不善于借鑒前人既有成果,沒有把握學術的前沿動態,難免使人疑慮論文的質量。
文獻數量太少,極有可能會出現“多引少標”的現象,難免使人懷疑作者標注參考文獻的真實性和準確性。
文獻數量太少,期刊編輯無法從這一根據中判別論文的理論深度和學術創新,給審稿帶來一定的麻煩。
有人曾經統計過:資深學者一般引用15條甚至更多參考文獻,而初寫論文者往往只著錄了2~3條甚至沒有引用參考文獻。
作用之四:防止知識產權糾紛
學術成果質量優劣,一般來說,可以用影響因子、引用和轉載次數等評價指標來衡量。
學術論文標注參考文獻,一方面利于佐證學術觀點,另一方面會提高被引參考文獻作者及其刊發期刊影響因子。
即便我們引用某篇文獻,是對其觀點的否定或批評,而不是肯定與認同,這都是對引用文獻作者既有勞動成果的尊重。
如果論文寫作時未標注參考文獻,就會使人懷疑研究成果的真實性,難免有剽竊他人的嫌疑。
如果作者大篇幅抄襲他人成果但未標注參考文獻,則會引起知識產權糾紛問題,甚至引發官司。
論文作者如實標注參考文獻,正是對學術期刊、期刊編輯和引用論文作者正當權益的有效維護。
作用之五:產生附加增值
標注參考文獻利于資料檢索收錄。
被刊用、被承認是作者撰寫學術論文目的之一。同時,論文被引用次數越多、被數據庫收錄文章越多,論文作者與首發期刊的學術影響就越大。
如果論文沒有標注參考文獻,就無法進入權威性的論文數據庫,無法體現其社會效益。
標注參考文獻可以增加論文信息量。
作者在引用或借鑒前人方法和觀點時,如果將所有內容全部錄入,會出現篇幅過長、內容繁瑣、重點不明的問題。
標注參考文獻則不必大段抄錄原文,只需列出核心觀點與重要數據,從而突出主旨要義,縮減論文的篇幅。
與此同時,標注參考文獻能使論文顯得結構清晰、節約篇幅、語言精練、擴充容易,這也是眾多知名學者引用較多參考文獻的原因之一。
標注參考文獻便于科研成果的評價。
發表論文的只是科研的一個中間環節,還要涉及文獻評價的問題。如果作者不重視標注參考文獻或者標注不規范,文獻的科學評價也就無從談起。
參考文獻是真實地反映論點、數據、資料的主要依據,可以向讀者提供檢索信息資源的正確線索,也是鑒定研究成果的重要依據。
總而言之,標注參考文獻既反映了作者對前人研究成果的尊重,體現出作者搜索、甄別、篩選和利用信息的科研能力。
引用參考文獻時的誤區
參考文獻是論文寫作的基礎和依據,是學術傳承和學術倫理的載體,其不僅是作者嚴謹研究精神的體現,一定程度上還能反映論文學術水平的高低。一篇論文沒有參考文獻,就和造房子沒有磚塊一樣。如此說來,參考文獻的引用自然也有講究。注意!以下禁忌千萬不能犯:
1.引用文獻較老
這一點最常見,很多人在引用文獻時根本沒有注意過文獻的時效性。根據普賴斯指數原理,相對而言,引用5年內的文獻越多,普賴斯指數越高,過時的文獻越少,說明論文所涉及的問題越接近當前的前沿課題。實驗性文章的年代距離越遠,參考價值可能越低,因此一般要求所引用文獻的50%-70%應為近5年內發表的文獻。
引用的文獻較老,不必然代表學術水平低,因為經典文獻中蘊含的基礎知識確實很難被省略。但如果引用量過高,很可能說明作者對研究領域的了解程度以及論文選題的價值不夠。
2.引用內容構成了論文的實質核心部分
引用參考文獻的目的是回顧前人研究,傳承學術成果,突顯創新之處或佐證自身觀點。如果一篇論文的核心內容全是引用的前人觀點,對讀者沒有任何新的啟發,那將毫無價值和意義。論文的創新性是吸引讀者閱讀最重要的支撐,在創新性、開拓性上下功夫才是論文寫作的王道。
3.濫引
雖然參考文獻的引用確實能反映作者的研究基礎與水平,但引用也不是越多越好。很多小白因為學術造詣不高,就希望通過引用文獻來撐門面,這是十分錯誤的想法。一方面,過度的引用會擠壓正文的篇幅,導致本末倒置,論文結構變得頭重腳輕;另一方面,只是為了滿足引用數量或裝點門面,很可能造成引用文獻與研究主題不甚相關的情況出現,這就是明擺著說作者研究水平低下、寫作態度不端正。
4.盲目轉引
這種情況一般是,論文作者并沒有親自閱讀所引文獻,而是直接復制了二次文獻作者所引用的文本與格式。容易發生引用論點不夠準確,斷章取義,歪曲原意甚至檢索原文根本沒有相關內容的錯誤。因此,寫作時所涉及的.每一篇參考文獻,務必都要追根溯源,準確核對。
5.引而不注
尊重參考文獻就是尊重前人的研究,不管是不作任何改動照搬原文的直接引用,還是用自己的話轉述原文意思的間接引用,都一定要注明文獻的出處。在學術界,“引而不注”屬于抄襲剽竊,是嚴重的學術失格,直接影響作者的聲譽。
規避以上5種錯誤做法,恰當引用別人的成果,以滿足學術規范。高質量的參考文獻,才能為論文增色添彩!
【1】著作類論文參考文獻示例 |
【2】期刊類論文參考文獻示例 |
【3】學位類論文參考文獻示例 |
【4】英文類論文參考文獻示例 |
著作類論文參考文獻示例
[1]鄭永流(譯).《法律思維導論》:法律出版社,2013年版.
[2]張斌峰著.《法律邏輯學導論》:武漢大學出版社,2013年版.
[3]李靜著.《法律思維訓練與法律文書寫作——推理、結構與修辭》:中國法制出版社,2012年版.
[4]楊力著.《法律思維與法學經典閱讀——以哈特〈法律的概念〉為樣本》: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2012年版.
[5]范春瑩著.《法律思維研究》:法律出版社,2012年版.
[6]繆四平著.《法律邏輯——關于法律邏輯理論與應用分析的思考與探索》:北京大學出版社,2012年版.
[7]關老健著.《法律邏輯學研究》: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
[8]鄭智航著.《法律內在邏輯的基調演變》:法律出版社,2012年版.
[9]陳瑞華著.《法律人的思維方式》(第二版):法律出版社,2011年版.
[10]黃偉力著.《法律邏輯學導論》: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2011年版.
[11]葛洪義主編.《法律方法與法律思維》:法律出版社,2010年版.
[12]穆曉軍著.《經理人必備的法律思維》:北京大學出版社,2010年版.
[13]焦寶乾著.《法律論證:思維與方法》:北京大學出版社,2010年版.
[14]趙利、黃金華著.《法律邏輯學》: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
[15]龍衛球著.《法學的.日常思維》:法律出版社,2009年版.
[16]張大松主編.《法律邏輯學案例教程》:復旦大學出版社,2009年版.
[17][丹]克爾凱郭爾.《非此即彼》.封宗信譯:中國工人出版社,1997版.
[18][丹]克爾凱郭爾.《恐懼與顫栗》.劉繼譯:貴州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19][丹]克爾凱郭爾.《致死的疾病》.張祥龍等譯:中國工人出版社,1997年版.
[20][丹]克爾凱郭爾.《論反諷概念:以蘇格拉底為主線——克爾凱郭爾文集》.湯晨溪譯: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5年版.
[21][丹]克爾凱郭爾.《哲學寓言集》.楊玉功譯:商務印書館,2000年版.
[22][丹]克爾凱郭爾.《論懷疑者/哲學片斷》.翁紹軍等譯:北京三聯書店,1996年版.
[23][德]TW阿多諾.《克爾凱郭爾.審美對象的建構》.李理譯: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24][德]彼沃得.《克爾凱郭爾》.魯路譯:河北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25][英]加迪納.《克爾凱郭爾》.劉玉紅譯:譯林出版社,2009年版.
[26][俄]舍斯托夫.《曠野呼告——克爾凱郭爾與存在哲學》:方珊等譯,華夏出版社,1991年版.
[27]楊大春.《沉淪與拯救——克爾凱郭爾的精神哲學研究》:東方出版社,1995年版.
[28]林和生.《孤獨人格——克爾凱郭爾》:長江文藝出版社,1996年版.
[29]王奇.《走向絕望的深淵——克爾凱郭爾的美學生活境界》: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0年版.
[30][德]胡塞爾.《現象學的觀念》.倪梁康譯:上海譯文出版社,1986年版.
[31][德]胡塞爾.《現象學的方法》.倪梁康譯:上海譯文出版社,1994年版.
[32][德]胡塞爾.《純粹現象學通論》.李幼蒸譯,商務印書館,1992年版.
[33][德]胡塞爾.《現象學與哲學的危機》.呂祥譯:國際文化出版公司,1988年版.
[34][德]胡塞爾.《歐洲科學危機和超驗現象學》.張慶熊譯:上海譯文出版社,1988你那版.
[35][德]胡塞爾.《觀念:純粹現象學的一般性導論》:張再林譯:陜西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36]倪梁康選編.《胡塞爾選集》:上海三聯書店,1997年版.
[37][德]布爾.《胡塞爾思想的發展》.李河譯:北京三聯書店,1995年版.
[38]倪梁康.《胡塞爾現象學概念通釋》:北京三聯書店,1998年版.
[39]倪梁康.《現象學及其效應胡塞爾與當代德國哲學》:北京三聯書店,1994年版.
[40]葉秀山.《思、史、詩現象學與存在哲學研究》: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41]涂成林.《現象學的使命從胡塞爾、海德格爾到薩特》:中央編譯出版社,1994年版.
[42][法]柏格森.《時間與自由意志》:吳士棟譯:商務印書館,1958年版.
[43]劉國鈞.陳紹業,王鳳翥.圖書館目錄[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57.15-18.
[44]辛希孟.信息技術和信息服務國際研討會論文集:A集[C].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4.
[45]張筑生.微分半動力系統的不變集[D].北京:北京大學數學系數學研究所,1983.
[46]馮西橋.核反應堆壓力管道和壓力容器的LBB分析[R].北京:清華大學核能技術設計研究院,1997.
[47]孫家廣.楊長青.計算機圖形學[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1995:26-28
[48]劉國鈞.陳紹業.圖書館目錄[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5718.
[49]馬聰.高級綜合中多目標多層次工藝映射技術研究[D].北京:北京理工大學,1998:23-30.
[50]伍蠡甫.西方文論選[C].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1979:12-17.
期刊類論文參考文獻示例
[1]魯麗麗.《形式與非形式邏輯——論法律邏輯之定位》.《現代物業》,2013年第5期.
[2]成靜.《論法律邏輯學與法律思維能力的培養》.《安康學院學報》,2013年第2期.
[3]楊娟.《法律思維研究綜述——從語言的角度》.《經濟管理者》,2012年第24期.
[4]庾晉鵬.《從法律推理到法律論證——法律邏輯內涵的逐漸豐富》.《經濟師》,2012年第11期.
[5]李瑜青,張建.《法律思維內涵與特征再思考》.《東方法學》,2012年第2期.
[6]王利明.《論法律思維》.《中國法學教育研究》,2012年第2期.
[7]孫培福.《法律方法中的邏輯真諦》.《齊魯學刊》,2012年第1期.
[8]王新娟,張斌.《法律方法與法律思維的培養——以問題意識為導向的憲法案例教學》.《當代教育論壇》(綜合研究)2011年第9期.
[9]梁開銀.《法律思維:法學教育與司法考試的契合點——論法學教育與司法考試的互動與改良》.《法學評論》,2011年第4期.
[10]郭瑞昌.《論中國傳統法律思維方式的現代化》.《滄桑》,2011年第2期.
[11]李義松、蘇勝利.《環境公益訴訟的環保邏輯與法律邏輯》.《青海社會科學》,2011年第1期.
[12]項庭庭.《淺議法律思維》.《南昌教育學院學報》,2011年第1期.
[13]馬玉波.《法律邏輯的思維模式選擇——談談刑法案例分析的方法》.《牡丹江大學學報》,2010年第10期.
[14]郭新杰、葛宇寧.《試論法律邏輯的品質》.《重慶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年第4期.
[15]周占生.《法律思維路徑之辨——以規范結構為基點》.《河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年第2期.
[16]王萍.《對法律思維研究的整理與思考》.《汕頭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0年第2期.
[17]印大雙.《法律邏輯與大眾邏輯之博弈》,2009年第2期.
[18]徐楠.《淺議法律邏輯研究的轉向》.《滄!罚2009年第1期.
[19]聶小明.《關于法律思維方式特征的`內在觀察》.《滁州學院學報》,2008年第6期.
[20]楊建軍.《邏輯思維在法律中的作用及其限度》.《華東政法大學學報》,2008年第5期.
[21]孫光寧.《法律思維模式及其選擇》.《長白學報》,2008年第2期.
[22]張瑞峰、巴爾.《論法律思維在中國法治建設中的作用》.《社會縱橫》,2008年第1期.
[23]程睿.關于霍山縣落兒嶺鎮白云庵村鄉村振興的調查與思考[J].農家參謀,2021(18):13-14.
[24]何齡修.讀南明史[J].中國史研究,1998(3):167-173.
[25]李玉,胥箏箏.淺談中國傳統服飾品云肩[J].輕紡工業與技術,2021,50(09):27-28.
[26]王海粟.淺議會計信息披露模式[J].財政研究,2004,21(1):56-58.
[27]韓招久,肖旭,姜志寬,等.植物源昆蟲拒食劑研究進展[J].中華衛生殺蟲藥械,2014,20(6) :511 — 515.
[28]何齡修.讀南明史[J].中國史研究,1998,(3):167—173.
[29]金顯賀,王昌長,王忠東,等. 一種用于在線檢測局部放電的數字濾波技術[J].清華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1993,33⑷:62—67.
[30]程睿.關于霍山縣落兒嶺鎮白云庵村鄉村振興的調查與思考[J].農家參謀,2021(18):13—14.
[31]李玉,胥箏箏.淺談中國傳統服飾品云肩[J].輕紡工業與技術,2021,50(09):27—28.
[32]夏穎,蔡麗函.湖南省碳排放重心轉移與碳排放空間依賴研究[J].科技創新與生產力,2020(01):25—29+33.
[33]袁慶龍,候文義.Ni—P 合金鍍層組織形貌及顯微硬度研究[J].太原理工大學學報,2001,32(1):51—53.
[34]謝希德.創造學習的新思路[N].人民日報,1998—12—25(10).
[35]萬錦.中國大學學報文摘(1983—1993).英文版[DB/CD].北京: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1996.
[36]王明亮.關于中國學術期刊標準化數據庫系統工程的進展[EB/OL],1998—08—16/1998—10—01.
[37]鐘文發.非線性規劃在可燃毒物配置中的應用[A].趙煒.運籌學的理論與應用——中國運籌學會第五屆大會論文集[C].西安: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出版社,1996-468.
[38]趙天書.諾西肽分階段補料分批發酵過程優化研究[D].沈陽:東北大學,2013.
[39]劉國鈞,陳紹業.圖書館目錄[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57:15—18.
[40]李勝利.科技論文著錄參考文獻的意義及要求[J].河南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4,(3).
[41]陳浩元.科技期刊標準化十八講[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1998。
[42]王平.重視科技期刊文后參考文獻的功能與作用[J].南京航空航天大學學報(社會科學 版),2003,(3).
[43]張文才,岳靜玲.科技期刊編輯要充分發揮參考文獻的作用[J].唐山師范學院學報,2003,(6).
[44]唐納德勒曼.拉塞爾威納. 《營銷分析實務》.企業管理出版社,2004
[45]林資敏 陳德文.《生活型態寫真館》.上海財經大學出版社.2003.
[46]鄭麗萍.《旗艦日志—國際服裝業十大實力品牌發展戰略》.浙江大學出版社,2003.
[47]菲利普科特勒.《營銷管理:分析、計劃、執行與控制》. 清華大學出版社,2000.
[48]余志鴻.《符號――傳播的游戲規則》. 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2003.
[49]顧松林 菲利斯(美).《消費品營銷反思》.上海遠東出版社,2000.
[50]J·保羅彼得.《消費者行為與營銷戰略》.東北財經出版社,2000.
[51]里斯 特勞特.《定位》.中國經濟財政出版社,2002.
[52]周振甫.周易譯注[M].北京:中華書局,1991.
[53]陳崧.五四前后東西方文化問題論戰文選[C].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5.
[54]陳桐生.中國史官文化與《史記》[D].西安:陜西師范大學文學研究所,1992.
[55]白永秀,劉敢,任保平.西安金融、人才、技術三大要素市場培育與發展研究[R].西安:陜西師范大學西北經濟發展研究中心,1998.
[56]何齡修.讀顧誠《南明史》[J].中國史研究所,1998,(3):167-173.
[57]瞿秋白.現代文明的問題與社會主義[A].羅榮渠.從西化到現代化[C].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0.121—133.
學位類論文參考文獻示例
[1]卞葉.《論法律類型及其類型思維》:碩士學位論文,蘇州大學,2013年.
[2]黃笑君.《論法官的法律思維》:碩士學位論文,廣州大學,2012年.
[3]郎盛科.《論我國司法審判中的法律推理》:碩士學位論文,遼寧師范大學,2012年.
[4]施榕娜.《法律規則與道德評價對法律推理的影響》:碩士學位論文,西南政法大學,2011年.
[5]張林波.《法律領域的邏輯應用研究》:碩士學位論文,西南政法大學,2011年.
[6]王建榮.《論法律推理與法律解釋》:碩士學位論文,西南政法大學,2011年.
[7]胡媛.《試論中國法律邏輯及其發展方向》:碩士學位論文,西南政法大學,2010年.
[8]楊冠祥.《法律邏輯研究的新視角》:碩士學位論文,中國政法大學,2010年.
[9]付云云.《法律推理之路》:碩士學位論文,西南政法大學,2010年.
[10]王萍.《論法律思維的概念》:碩士學位論文,山東大學,2010年.
[11]胡桂哲.《形式法律推理與實質法律推理的比較研究》:碩士學位論文,河北大學,2010年.
[12]蔡勇.《論法律推理中的實質推導》:碩士學位論文,中國政法大學,2009年.
[13]邢杰.《從法官裁判視角看法律推理》:碩士學位論文,燕山大學,2008年.
[14]王亮亮.《法律邏輯的生命源》:碩士學位論文,燕山大學,2008年.
[15]范春瑩.《法律思維研究》:博士學位論文,山東大學,2008年.
[16]羅冰.《民法教學中法律思維的培養》:碩士學位論文,首都師范大學,2008年.
[17]郭慶旺,趙志耘:財政支出增長的政治制度模型[J].地方財政,2008(9):28
[18]王雍君.發達國家的財政管理體制[M].北京:時事出版社,2007:3-8
[19]陳曉倩.可持續生態林業融資論[J].北京林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3):12
[20]陳曉倩,陳建成.生態林業市場化籌資方式的思考[J].林業經濟問題,2008(2):26
[21]馬峻,鄭康彬.西方財政實踐[M].北京: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2005: 35-36
[22]王傳綸,高培勇.當代西方財政經濟理論[M]. 北京:商務印書館,2005:56-407
[23]王健.新凱恩斯主義經濟學[M].北京:經濟科學出版社,2003: 2-11
[24]李周.關于我國林業資金問題的思索[J].林業經濟,2002(3):4-6
[25]陳玲芳.金德凌.公共財政支持下的`生態林業投融資體制[J].閩江學院學報,2005(2):39-43
[26]濤環、玉建.市場經濟條件下如何建立現代林業投融資機制[J].林業財務與會計,2008(5): 21-24
[27]田明華.中國森林資源投入產出及納入市場運作體系的研究[D].北京林業大學博士論文.2002:147
[28]吳素珊,李建明.構建融資長效機制為林業發展提供資金支持.林業財務與會計,2009(5):54-56
[29]彭德琳:新制度經濟學[M].武漢:湖北人民出版社,2007:167-168
[30]柯武剛.史漫飛.制度經濟學[M].北京:商務印書館,2007:35
[31]張泰峰.Eric Reader博士.公共財政學[M].鄭州:鄭州大學出版社,2004:1-28
[32]樊遠翔.論政府有效提供公共產品的措施選擇[J].西南師范大學,2009(5):2-4
[33]包慶豐、張建成等.試論天然林資源的經濟學特性及實施天保工程的經濟效益[J].林業經濟問題,2008(2):92-94
[34]周生賢.中國可持續發展林業戰略研究調研報告[M].北京:中國林業出版社,2007:195-205
[35]王兆君.國有森林資源資產運營研究[M].北京:中國林業出版社,2008: 25-30
[36]師偉杰、邵樹云.森林資源管護經營[M].哈爾濱:東北林業大學出版社,2007:227-235
[37]雍文濤.林業分工論,中國林業發展道路的研究[M].北京:中國林業出版社,2005:120-135
[38]石峰、李智勇等.市場經濟國家的國有林發展模式及發展道路[M].北京:中國林業出版社,2008:79-81
[39]林風鳴.國外林業產業政策[M].北京:中國林業出版社,2006:128-130
[40]蘇宗海.國外林業財政政策分析[J].綠色中國,2008(6):26-30
[41]陳曉倩.林業可持續發展中的資金運行機制[D].博士論文,2007: 29-33
[42]孔凡斌.中國社會林業政策法律體系研究[M].北京:中國林業出版社,2006:38-45
[43]顏玲.對推行森林資源資產抵押方式融資的思考[J].森林工程,2005(4):77-80
[44]周湘英.完善信貸服務機制促進林業融資發展[J].林業財務與會計,2009(4):87-100
[45]趙秀英.關于財政支農貼息資金政策的探討[J].中央財經大學學報,2008(3):127-140
[46]胡秋明.論我國農業保險發展的制度創新[J].財經科學,2004(5):236-255
[47]陳金梅.氟石膏生產早強快硬水泥的試驗研究(D).西安:西安建筑科學大學,2000
[48]張筑生.微分半動力系統的不變集(D)北京:北京大學數學系數學研究所,1983:1-7
英文類參考文獻示例
[1]JONES R M. Mechanics of Composite Materials[M].New York: McGraw-Hill Book Company,1975.
[2]Marcel Merle. Sociologie des Relations Internationales[M].4th ed. Paris: Dalloz,1988.
[3]MARTIN G. Control of Electronic Resources in Australia[M]// PATTIELW, COXBJ. Electronic Resources: Selection and Bibliographic Control. New York: The Haworth Press,1996: 85-96.
[4]EWICK D W, BECKMAN T M,HOLY J A, et al. Ignition of HMX Using Low Energy Laser Diodes[C]// Flanklin Research Center. Proceedings of the 14th Symposium on Explosives and Protechnics, Philadephia, Febrary 1-17,1990:245-248.
[5]CHRISTIN E M. Plant Physiology: Plant Biology in the Genome Era[J/OL]. Science(S0036-8075),1998,281:331-332[1998-09-23].http://www.sciencemag.org/cgi/ colletion/anatmorp.
[6]Online Computer Library Center, Inc. History of OCLC[EB/OL].[2000-01-08].
[7]atrick Vyncke. Lifestyle Segmentation. European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 Copyright2002. SAGE Publications.
[8]Anderson, C. (2000). Survey: The young: Youth, Inc. The Economist, 357(8202), S9-S10.
[9]White, N. (2002) MarketsfromNetworks: Socioeconomic Models of Production. Princeton, NJ: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0]Peter, J.P. and J.C. Olson (1994) Understanding Consumer Behavior. Burr Ridge, IL: Irwin.
[11]Patrick Vyncke. Lifestyle Segmentation-From Attitudes, Interests and Opinions, to Values, Aesthetic Styles, Life Visions and Media Preferences. European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 Copyright2002. SAGE Publications
[12]Chaney, D. (1996) Lifestyles. London: Routledge.
[13]Cosmas, S.C. (1982) ‘Life Styles and Consumption Patterns’, Journal of ConsumerResearch 8: 453C5.
[14]Kahle, L.R. and L. Chiagouris (eds) (1997) Values, Lifestyles, and Psychographics. Mahwah, NJ: Lawrence Erlbaum.
[15]Kevin Lane Keller. Strategic Brand Management [M]. Upper Saddle River, NJ : Prentice-Hall, 1998.
[16]Aspers, P. (2001) Markets in Fashion: A Phenomenological Approach. Stockholm: City University Press.
[17]Kevin Goldman, Adidas Tries To Fill Its Rivals Big Shoes [J]. Wall Street Journal, 1994-03-17.
[18]Wolburg, J.M. and J. Pokrywczynski (2001) . A Psychographic Analysis of Generation Y College Students, Journal of Advertising Research 41(5):33C50.
[19]Joanne Entwistle. The Aesthetic Economy-The production of value in the field of fashion modeling. Copyright2002SAGE Publications, (London, Thousand Oaks, CA and New Delhi) Vol 2(3): 317C339.
[20]Ball, R. and Brown, P.1968, “An Empirical Evaluation of Accounting Income Numbers”, journal of Accounting Research,Autumn, pp. 159-178.
[21]Watts R.L., Zimmerman J., 1978, “Towards a Positive Theory of the Determination of Accounting Standards”, The Accounting Review, pp. 112-134.
[22]Hopwood A. G., “Towards an Organizational Perspective for the Study of Accounting and Information Systems”, Accounting, Organizations and Society (No. 1, 1978) pp. 3-14.
[23]Beaver, W. H., 1968, “The Information Content of Annual Earnings Announcements”, journal of Accounting Research, pp. 67-92.
[24]Holthausen R.W., Leftwich R.W., 1983, “The Economic Consequences of Accounting Choice: Implications of Costly Contracting and Monitoring”, journal of Accounting & Economics, August, pp77-117.
[25]atell J.M, 1976, “Corporate Forecasts of Earnings Per Share and Stock Price Behavior: Empirical Tests. Journal of Accounting Research, Autumn, 246-276.
[26]Organis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 (OECD)[J]. Trends in Organized Crime . 1997 (4).
[27]Crongvist, Henrik,and Matias Nilsson.Agency Costs of Controlling Minority Shareholders. SSE/EFI Working Paper Series in Economics and Finance . 2001.
[28]Forker JJ.Corporate governance and disclosure quality. Accounting and Business . 1992.
[29]Dechow P.M,Sloan R.G,Sweeney A.P.Causes and consequences of earnings manipulation: an analysis of firms subject to enforcement actions by the SEC. Contemporary Accounting Research . 1996.
[30]Healy,P. M.The effect of bonus schemes on accounting decision. Journal of Accountancy . 1985.
[31]Holthausen Robert,David Larcker,Richard Sloan.Annual Bonus Schemes and the Manipulation of Earnings. Journal of Accountancy . 1995.
[32]Defond Mark L,James Jiambalvo.Debt Covenant Violation and Manipulation of Accruals. Journal of Accountancy . 1994 [7] Shyam Sunder.Theory of Accounting and Control.1997.
[33]William R Scott.Financial Accounting Theory.1997.
[34]Bae,Kee-Hong,Jun-KooKang,Jin-MoKim.Tunneling or value addition? Evidence from mergers by Korean business groups. The Journal of Finance . 2002.
[35]Watts RL,Zimmerman JL.Towards a positive theory ofthe determination of accounting standards. The Accounting Review . 1978
[36]dams, M. and Hardwick, P. An Analysis of Corporate Donations: UnitedKingdom Evidence [J], Journal of Management Studies, 1998,35 (5): 641-654.
[37]ronoff,C.,and J Ward. Family-owned Businesses: A Thing of the Past or Model of the Future. [J]. Family Business Review, 1995,8(2); 121-130.
[38]eckhard,R“Dyer Jr.,W.G. Managing continuity in the family owned business [J]. Organizational Dynamics, 1983,12 (1): 5-12.
[39]sson, M. The economics of family firms [J]. Scandinavian Economic History Review, 1999' 47(1):10 - 23.
[40]lchian,A.,Demsetz, H. Production, information costs, and economic organization.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J]. 1972,62(5): 777-795.
[41]llen, F,J, Qian and M, J. Qian. Law,Finance and Economic Growth in China [J], 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 2005,77: pp.57-116.
[42]mato,L. H.,& Amato,C. H. The effects of firm size and industry on corporate giving [J]. Journal of Business Ethics,2007,72(3): 229-241.
[43]hrisman, J.J., Chua,J.H., and Steier, L. P. An introduction to theories of family business [J]. Journal of Business Venturing, 2003b, 18(4): 441-448
[44]osé Félix Sanz-Sanz. The Laffer curve in schedular multi-rate income taxes with non-genuine allowances: An application to Spain[J]. Economic Modelling,2016.
[45]raig Brett,John A. Weymark. Voting over selfishly optimal nonlinear income tax schedules[J]. Games and Economic Behavior,2015.
[46]ónica Unda Gutiérrez. A Tale of Two Taxes: the Diverging Fates of the Federal Property and Income Tax Decrees in post-Revolutionary Mexico[J]. Investigaciones de Historia Económica - Economic History Research,2016.
[47]im Choon Ling,Abdullah Osman,Safizal Muhammad,Sin Kit Yeng,Lim Yi Jin. Goods and Services Tax (GST) Compliance among Malaysian Consumers: The Influence of Price, Government Subsidies and Income Inequality[J]. Procedia Economics and Finance,2016,35.
[48]artin Lopez-Daneri. NIT Picking: The Macroeconomic Effects of a Negative Income Tax[J]. Journal of Economic Dynamics and Control,2016.
[49]ad Miller,Lindsay Miller,Jeffrey Tolin. Provision for income tax expense ASC 740: A teaching note[J]. Journal of Accounting Education,2016,35.
[50]etr David,Lucie Formanová. Electoral Cycle and Tax Policy – Determination of Income Tax Variables: Case of the Czech Republic[J]. Procedia - Social and Behavioral Sciences,2016,220.
[51]ndrew Keinsley. Indexing the Income Tax Code, Monetary/Fiscal Interaction, and the Great Moderation[J]. European Economic Review,2016.
[52]eter A. Muennig,Babak Mohit,Jinjing Wu,Zohn Rosen,Haomiao Jia. Cost Effectiveness of the Earned Income Tax Credit as a Health Policy Investment[J]. American Journal of Preventive Medicine,2016.
[53]Orkhan Nadirov,Khatai Aliyev. Motivation to Work, Labor Income Taxes and Life Satisfaction: Hungary, Estonia, Continental Europe and the United States[J]. Procedia Economics and Finance,2016,39.
[54]Matteo Morini,Simone Pellegrino. Personal income tax reforms: A genetic algorithm approach[J]. European Journal of Operational Research,2016.
[55]S. Nakhimovsky,A. Feigl,C. Avila,M. Spranca,G. O'Sullivan,E. Macgreggor-Skinner. The effectiveness of using taxes on sugar-sweetened beverages to reduce obesity in middle income countries: a systematic review[J]. Annals of Global Health,2016,823.
[56]Ingrid G. Ellen,Keren M. Horn,Katherine M. O'Regan. Poverty Concentration and the Low Income Housing Tax Credit: Effects of Siting and Tenant Composition[J]. Journal of Housing Economics,2016.
[57]Huaxiong Huang,Moshe A. Milevsky. Longevity risk and retirement income tax efficiency: A location spending rate puzzle[J]. Insurance Mathematics and Economics,2016.
[58]Janet Hoek,Katie Smith. A qualitative analysis of low income smokers' responses to tobacco excise tax increases[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Drug Policy,2016.
[59]Christian Frey,Christoph A. Schaltegger. Progressive taxes and top income shares: A historical perspective on pre- and post-tax income concentration in Switzerland[J]. Economics Letters,2016.
[60]Craig Brett,John A. Weymark. Voting over selfishly optimal nonlinear income tax schedules with a minimum-utility constraint[J]. Journal of Mathematical Economics,2016.
[61]Fernando Rolli,Alessandro Giorgetti,Paolo Citti,Massimo Rinaldi. Improvement of the Compilation Process of the Italian Income Certifications: An Application on the Tax Model of the Year 2016 (Part 2)[J]. Procedia CIRP,2016,53.
[62]Jason Huang,Juan Rios. Optimal tax mix with income tax non-compliance[J]. Journal of Public Economics,2016.
[63]Koji Yokote,André Casajus. Weak differential monotonicity, flat tax, and basic income[J]. Economics Letters,2016.
[64]Kevin X.D. Huang,Qinglai Meng,Jianpo Xue. Balanced-budget income taxes and aggregate stability in a small open economy[J].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2016.
[65]Andrejovská Alena,Mihóková Lucia,Martinková Slavomíra. Meta-analysis categorization of EU countries in the context of corporate income tax[J]. Contaduría y Administración,2017.
[66]Rong Fu. Does Indirect Tax Increase the Income Gap between Urban and Rural Areas?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ayer Index[J]. Open Journal of Social Sciences,2016,0401.
[67]Yinying Wang. Research on the Structure of China's Enterprise Income Tax Law System[J]. Beijing Law Review,2011,0202.
[68]Kazunobu Muro. Country-Specific Dynamic Optimal Capital Income Tax Rate[J]. Theoretical Economics Letters,2012,0203.
[69]Chunyan Pan. Perspective of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by the Analysis of the Collection Data on the Personal Income Tax Collection and Administration of High Income Groups[J]. Open Journal of Social Sciences,2015,0310.
[70]Simon Suwanzy Dzreke. Measuring the Effects of Corporate Tax on Corporate Income: The Role of Corporate Income Tax Incentives at Regimanuel Gray (Ghana) Ltd.[J]. American Journal of Industrial and Business Management,2016,0601.
[71]Delong Zhang. Research on Personal Income Tax Affecting Structure of Resident Consumption Expenditure in China[J]. Modern Economy,2017,0802.
[72]Horn-Chern Lin,Tao Zeng. The distributional impact of income tax in Canada and China: 1997-2005[J]. Journal of Chinese Economic and Foreign Trade Studies,2010,32.
[73]Tao Zeng. Income tax liability for large corporations in China: 1998-2007[J]. Asian Review of Accounting,2010,183.
[74]Don Bruce,Jon C. Rork,Gary Wagner. State income tax reciprocity agreements and small businesses[J]. Journal of Entrepreneurship and Public Policy,2014,31.
[75]Azhar Mohamad,Neazlin Radzuan,Zarinah Hamid. Tax arrears amongst individual income taxpayers in Malaysia[J]. Journal of Financial Crime,2017,241.
[76]Hamad Rita,Rehkopf David H. Poverty and Child Development: A Longitudinal Study of the Impact of the Earned Income Tax Credit.[J]. American journal of epidemiology,2016,1839.
[77]. Infectious Disease, Population Size/Density, and Tax Income of Prefectures[J]. The Japanese Medical Journal,2015,685.
[78]Cassandra Chaney. Can the Earned Income Tax Credit Increase the Number of Unmarried Black Parent Families?[J]. Marriage & Family Review,2012,482.
[79]Chi-Hung Lin,I-Chun Lin,Ching-Huei Wu,Ya-Ching Yang,Jinsheng Roan. The application of decision tree and 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 to income tax audit: the examples of profit-seeking enterprise income tax and individual income tax in Taiwan[J]. Journal of the Chinese Institute of Engineers,2012,354.
[80]John Creedy,Angela Mellish. Changes in the tax mix from income taxation to GST: Revenue and redistribution[J]. New Zealand Economic Papers,2011,453.
[81]Volkan Muslu. The Timing of Income Recognition in Tax Law and the Time Value of Money[J]. European Accounting Review,2011,203.
[82]MaximilianD. Schmeiser. Expanding New York State's Earned Income Tax Credit Programme: the effect on work, income and poverty[J]. Applied Economics,2012,4416.
[83]NorbertJ. Michel. Another look at the spending response to the 2001 income tax rebates[J]. Applied Economics,2011,4323.
【論文參考文獻標準格式示例】相關文章:
論文參考文獻的標準格式01-02
論文參考文獻標準格式08-13
論文參考文獻標準格式參考08-01
學位論文參考文獻標準格式04-19
標準論文參考文獻寫作格式11-04
論文參考文獻標準格式寫法11-03
參考文獻格式示例06-16
學位(學術)論文參考文獻著錄格式示例08-16
醫學論文參考文獻格式標準1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