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論文寫作前想好這些
學術論文寫作的目的就是要表述科學研究成果,進行學術交,那么在開始論文寫作工作之前,我們要考慮什么呢?下面小編搜集了論文寫作前要考慮的幾個問題,一起來看看吧
問題一:你所寫的論文選題足夠創新嗎?
不管是怎樣的選題,創新是一種必要的方式。一個新的觀點、新的技術、新的產品等都是選題的方向。1、所選的課題是前人或他人尚未涉足的;2、以往雖有人對某一課題作過研究,但現在提出新問題、新試驗依據及新的理論,促使該課題有新的發展、補充或修正;3、國外已有人研究,但尚需結合我國實際進行探索屬于填補國內此領域的空白。
問題二:引言需要起到引導讀者的作用?
引言在內容上應包括:為什么要進行這項研究?立題的理論或實踐依據是什么?擬創新點何在?理論與(或)實踐意義是什么?告訴讀者你為什么要進行這項研究是引言的主要內容和目的,這其中也包括說明這項研究的理論和(或)實踐意義。那么具體應該如何撰寫引言呢?我們將這部分的內容大致分成了四個部分:
(1)問題的提出。作者應該在論文的開頭開門見山地用盡可能簡潔的語言陳述他所發現或提出的問題,并進一步闡明該問題對于經濟學理論和實際應用的重要性。如果這并不是一個新的問題,那么作者應該進一步闡述他重新提出該問題的原因所在:是前人沒有很好地解決,還是作者發現了一種新的思路和解決方法。
(2)解決問題的基本思路和基本方法。這是一篇論文的核心。經濟學論文非常重視解決問題的基本思路和方法是否具有原創性。這一部分,作者應當充分而又簡明的闡述自己對于解決所提出問題的新的思路或新的方法,以及作者所使用的分析框架或模型。如果作者所使用的基本框架是該領域的一個新框架,則作者應當闡明使用該框架的理由和它的基本假設。無論是思想上的創新還是方法或模型上的創新,作者都應該恰如其分的表述這種創新對于經濟學理論和應用的意義,以及它的限制性。
(3)參考文獻的回顧性評論。任何一篇論文的產生都是建立在前人貢獻的基礎上,作者應當對這一領域的前人所作的貢獻作一個回顧性的評論。這不僅是對前人貢獻的尊重,同時也是通過比較闡述本論文創新之處的一種方法。這種評論絕對不是將參考文獻簡單的羅列,而是一種批判性的回顧。對于作者所提出的問題,前人有沒有做過像負案的或相近的研究,他們的成果和主要結論是什么,他們的工作存在的局限性,以及相比之下作者所作的創新。
(4)論文的結構安排。在導演的最后部分,必須簡要地介紹一下論文的結構安排,包括除導言之外的各章節及其主要內容。這些內容的介紹大多可用一兩句話簡要概括。
問題三:應該選用哪些文獻?
1、盡量選用原始文獻。我們很多人也許有這樣的經歷,寫文章前,都會查閱大量與自己論文研究相關的綜述。因此在寫文章時也會引用大量綜述論文(這也是為什么綜述文章被引用率都很高)。其實我們在做研究看文獻時,都希望看到原始文獻。比如,我們在閱讀一篇文章的引言或討論部分,對其引用的某些研究結果很感興趣,翻倒最后參考文獻一看,卻來自一篇綜述,自己難免失望。還得去查那篇綜述去追蹤原始文獻。因此自己寫文章,除了一些概括性的話,在研究進展介紹和解釋自己結果時,盡可能引用原始文獻。
2、參考文獻的數量。參考文獻的數量應該和論文的信息量成正相關。比如,一篇研究論文只有很少的研究結果,卻在討論中引用大量文獻來進行解釋和假設,這樣不太好。不過,有些雜志對文獻數量有限制。最好奉行“少而精”的原則。
3、盡量選用較新的文獻。這點我想大家都能理解,更能突出本領域的最新研究進展和自己科研的意義和價值。同時也能為SCI雜志的影響因子做點貢獻。但是,有些自己領域很經典的文獻還是不能落下。
4、參考文獻的檔次。其實,這是一個有爭議的話題。理論上來說,發表的結果應該都是可以信賴的,文獻不應該有檔次問題。一篇Science文章引用1-2份雜志的文獻,也很正常。但是,事實上有些審稿人還是比較注意這個問題。我的建議是,如果你發表高質量的論文,并且引用IF較低雜志的文獻,可以引用,最后不要做為你論文的重要依據。
【論文寫作前想好這些】相關文章:
論文寫作開始前四步07-03
職稱論文寫作前的2大疑點09-28
SCI論文寫作前的各項準備工作10-02
職稱論文寫作前的兩大疑問07-02
論文寫作前如何查閱文獻和收集資料07-10
論文寫作過程中你是否有這些困惑09-11
職稱論文寫作前應該做哪些準備工作08-26
論文答辯前準備10-08
論文的寫作格式10-28
論文的寫作格式0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