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育課題開題報告(精選5篇)
時間過得真快,大學生活即將結束,大家都開始做最后的畢業設計了,在我們做畢業設計之前要先寫開題報告,那么問題來了,開題報告應該怎么寫?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新教育課題開題報告(精選5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新教育課題開題報告1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教師成為研究者的觀念逐漸深入人心。開展和參與課題研究是教師獲得自我持續發展能力的最佳途徑。事實證明,通過開展課題研究,邊學習邊做課題,邊研究邊實踐,逐漸成為研究型的教師不乏其人。
課題研究是教育科研活動的一項重要內容。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對于課題研究,開題報告如同建筑師的藍圖。有了好的開題報告,才能使研究工作者有計劃、有系統、有組織地開展研究工作,以保證課題研究任務的順利完成。因此,制定開題報告是課題由設想轉化為實際行動的關鍵步驟。當前許多教師由于過去從未做過課題研究,現在要申報課題,撰寫課題開題報告不知從何人手。為了使廣大教師更加積極而有效地開展課題研究活動,培養、提高教師撰寫課題開題報告的能力和水平,本文從課題開題報告的含義、作用、結構等方面來談教師應該如何規范撰寫開題報告,力求對教師提供一點啟示。
一、課題開題報告的含義與作用
著名的物理學家愛因斯坦說過,提出一個問題比解決一個問題更重要。何謂有價值、有創見性的問題?這樣的問題從何而來呢?這需要研究者長期實踐、細心觀察和深思熟慮。當自己提出的課題得到上級認可后,就要把自己的研究方案設計好,即撰寫科研課題開題報告。
課題開題報告就是課題研究方案的設計、規劃和制定。換言之,就是當課題方向確定之后,課題負責人在調查研究的基礎上撰寫的課題實施計劃。開題報告主要說明這個課題有價值進行研究,自己有條件進行研究以及準備如何開展研究等問題,也可以說是對課題的論證和設計。
撰寫課題開題報告是提高選題質量和水平的重要環節,是創新新知,不是可有可無的。正如學者文翁說過,搞好開題報告的主要目的是促使大家理清研究思路,完善研究設計。制定課題研究計劃和安排,是為解決自己提出的問題提供探索的途徑。課題開報告初步規定了課題研究各方面的具體內容和步驟,對整個研究工作的順利開展起著關鍵的作用。對于科研經驗較少的人來講,一個好的方案,可以使他們明確課題研究的方向,避免發生進行一段時間后不知道下一步干什么的情況,保證整個研究工作有條不紊地進行?梢哉f,課題開題報告水平的高低,是一個課題質量與水平的重要反映。沒有科學的開題報告,就沒有科學而有價值的成果。隨著教育科研管理工作規范化不斷加強,開題論證問題越來越受到教育科研管理部門的重視。
二、撰寫課題開題報告的基礎性工作
寫好科研課題開題報告要了解其基本結構與寫法,但汝果欲學詩,功夫在詩外,重要的還是要做好基礎性工作。首先,要了解別人在這一領域研究的基本情況。研究工作最根本的特點就是要有創造性,熟悉了別人在這方面的研究情況,才不會在別人已經研究很多、很成熟的情況下,重復別人走過的路,而是站在別人研究的基礎上,從更高層次、更有價值的方面去研究;其次,要掌握與研究課題相關的基礎理論知識。理論基礎扎實,研究工作才能有一個堅實的基礎,否則,沒有理論基礎,你就很難深人進去,很難有真正的創造。因此,我們進行教育科學研究,一定要多方面地收集資料。要加強理論學習,只有這樣制定出的開題報告才能更科學、更完善。
三、課題開題報告的結構
撰寫開題報告是進行科研課題申請后的首要工作。通過開題報告的思考與寫作可以幫助我們清楚地了解自己為什么要做這個課題,究竟想做什么,想得到什么,怎么做,能否達到自己的預期目標?若分析后覺得不現實,則可以立即調整自己的方向和目標,使課題目標的達成有可能性,從而避免大題小作或小題大作。課題開題報告的寫法根據課題研究的類別略有不同。但一般地說,科研課題開題報告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課題研究的背景
2.國內外同一研究領域的現狀與趨勢分析、本課題與之聯系和區別
3.課題研究的實踐意義與理論價值
4.課題核心概念的界定
5.課題研究的目標
6.課題研究的內容(所要解決的主要問題)
7.課題研究的過程
8.課題研究的方法
9.預期研究成果
10.完成課題研究的可行性分析
11.參考文獻
四、課題開題報告撰寫規范
(一)課題提出的背景
首先,要闡明課題研究的背景,即根據什么、受什么啟發而進行這項研究的。因為任何課題研究都不是憑空來的,都有一定的背景和思路。其次,要闡明為什么要研究這個課題、研究它有什么價值,能解決什么問題。一般可以先從現實需要方面去論述,指出現實中存在這個問題,需要去研究,去解決,本課題的研究有什么實際作用,然后,再寫課題的理論和學術價值,最后就是所要解決的主要問題,課題研究所要解決的主要問題要有針對性、可操作性,這是課題研究的生命力所在。解決的重要問題與提出的背景間有著必然的、照應的聯系,不能游離或架空。
這些都要寫得具體,不能漫無邊際地空喊口號,寫成諸如堅持黨的教育方針、實施素質教育、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等一般性的口號。一位高中化學教師在課題開題報告中對其課題意義是這樣寫的:高考實施3十x方案后,化學學科作為一門選考科目,其教育、教學必將受到一定影響。如何在當前的形勢下進一步提高高中化學教學和教育水平,這是化學工作者所面臨的一個急待解決的問題。本課題正是以3十x對高中化學教學的影響為引線,以1999屆至xx屆為觀察樣本,運用觀察、統計、訪問等現代教育科學研究方法,研究如何在3十x實施過程中調整教學模式,提高學生綜合素質等問題,為在教學改革的新形勢下提高高中化學教學水平進行有益的探討。這樣有針對性地寫使別人一看就覺得科學性、實用性比較強,的確有價值。
(二)國內外同一研究領域的現狀與趨勢分析、本課題與之聯系和區別
闡述這部分內容必須采用文獻資料研究的方法,通過查閱資料、搜索發現國內外近似或界于同一課題研 究的歷史、現狀與趨勢。
歷史背景方面的內容:按時間順序,簡述本課題的來龍去脈,著重說明本課題前人研究過沒有?哪些方面已有人作過研究?取得了哪些成果?這些研究成果所表達出來的觀點是否一致?如有分歧,那么他們的分歧是什么?存在什么不足,通過歷史對比,說明各階段的研究水平。
現狀評述,重點論述當前本課題國內外的研究現狀,著重評述本課題目前存在的爭論焦點,比較各種觀點的異同,闡述本課題與之聯系及區別,力求表現出自己課題研究的個性及特色。這一部分的內容應力求精當,力求體現自身研究的價值。
發展方向方面的內容:通過縱(向)橫(向)對比,肯定本課題目前國內外已達到的研究水平,指出存在的問題,提出可能的發展趨勢,指明研究方向,提出可能解決的方法。
(三)課題研究的實踐意義和理論價值
實踐意義,指向操作層面,即通過課題研究對學校、教師、學生的可持續發展有什么促進,在具體的教育教學實踐中有哪些好處。它的闡述是通過假設關系,勾勒出通過研究可能會或一定會產生的實踐效果。
中小學的教育科研更多地取向于應用研究和發展研究,在理論方面的學術研究價值可能比較匱乏,但也不可否認,通過研究,可能達到了對某一相關理論的細化和補充,對某一理論進行了具體闡述與充實,或許還會產生賦予全新內涵的實用理論。這部分內容有就寫,無則免。
(四)課題核心概念的界定
界定即定義,課題界定,即對課題的詮釋,對課題的核心概念進行說明。采用歸納和演繹的方法,引用教育理論、整合文獻知識等,以分段或標題陳述的形式確定概念及其內涵與外延,采用分總的方法,對課題中的研究對象、范疇、方法,抽取出本質屬性分別給予概括,最終形成對整個研究課題名稱的科學界定。
新教育課題開題報告2
一、本課題選題的依據
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適應新形勢,進一步加強和改進中小學德育工作的意見》為依據,結合教育部長周濟在十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一次會議上關于“農村留守子女教育問題嚴峻”的講話,本課題組力求通過調查研究,發揮學校、家庭、社會教育網絡作用,促進問題生大面積轉變,為支援他鄉經濟建設的農民工解決后顧之憂,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作貢獻。
二、本課題研究的條件
近些年來,不少教育工作者都在關注農村留守子女這個群體的成長,也進行過認真的研究,形成了一定的理論基礎,本課題組成員愿為此做更加深入細致的研究工作,并務求有所建樹,總結出成功的經驗并推而廣之,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進一步發展。
本課題組主研人員均為本科以上學歷,60%的主研人員為中學高級教師,撰寫的教育教學科研論文曾獲國家級、省(市)、縣級一、二、三等獎,具有較強的研究能力,對本課題有著深厚的研究興趣,在論證選題過程中已搜集了大量資料,有關工委、教委和街道辦領導的關懷,有縣教研室的專業支持,有學校在人力物力的.保證,本課題組全體成員對課題研究的圓滿成功充滿了信心。
三、本課題研究要解決的問題
1、理論問題:農村留守子女是新時期的產物,對他們的教育尚缺乏科學、系統的理論指導,本課題應創造性地探索、總結、歸納、概括,形成適用于農村留守子女教育的理念、原則、策略。
2、實踐問題:農村留守子女教育問題是一個新課題,怎樣在這個新領域創造出符合實際的教育教學模式,我們倡導老師們努力進行實踐,從實踐中不斷總結,不切實際地模仿別人,拷貝別人,是不可取的。
四、本課題研究的目標、內容
1、以轉變學生、促進學生素質全面發展為主要目標。
通過深入細致的教育活動,轉變學生,培養學生良好的思想品德素質、科學文化素質、身體心理素質、勞動技能素質,促進學生素質的全面發展。
2、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家長為主力”。
要求課題組教師積極參與,發揮教師在實驗中的主導作用。研究學生的需求,以激發學生內因的主體作用。調動學生投入實驗,解決家長認識和責任問題,采用正確的教育方法,聯系社會力量配合,形成教育合力。
3、從留守家庭典型學生到普遍的留守家庭學生研究尋找教育規律。雖然都是留守家庭學生,表現也有好、中、差之分,要因材施教探究不同對象的最佳教育方法予以推廣,取得實驗的成功。
五、本課題的研究方法
在研究過程中,我們將通過家訪、問卷和會議等多種方式廣泛采集個案,從個別到一般進行多個輪回的分析研究,匯集成具有一定廣度和深度的調查報告。本課題的主要研究方法為個案采集法、經驗總結法、調查報告法、行動研究法。
六、本課題研究的成果
研究報告、總結、論文、音像資料、案例精編等
新教育課題開題報告3
一、課題的提出
1、今年來,在課堂中應用目標導學的研究中,很多研究者都把運用導學案進行的教學作為一種教學模式來進行研究。理論研究者主要從理論方面探討目標導學教學模式的特質與理論依據,一線的教師則更多地從自身教學實踐出發,從各自的學科角度對目標導學教學的具體作進行了探索,圍繞著[學案"的設計和學案的實施兩方面內容進行研究,這些研究都取得了一些有效的成果。但在新課程實施的過程中,我們感覺,在上述研究的基礎上,目標導學還有研究的必要,首先是目標導學的內涵及策略都需要進一步豐富。其次,現行教材的目標資料需要進一步明晰。最后,在目標進一步豐富和明確的前提下,如何真正實現導學而不是導教,還需要進行進一步的研究。
2、20xx年我校提出了目標導學教學新模式教學改革,該模式尊重了[學生是學習的主體"的思想理念,同時,教師作為課堂教學的組織者與領導者的[主導"地位被充分顯現。教師通過確定教學目標、實施教學目標、控制教學目標、檢測和評價教學目標等一系列環節,利用課堂內的資源及對問題的討論、分析與拓展,使學生充分發揮自己的潛能,完成教學任務,實現教學目標。并把學習目標、內容在
45分鐘的課堂內分步實施完成。
(一)課題研究的目的意義
1。課題研究的目的:
(1)教師學習、認可[目標導學"模式的課堂教學優點。
(2)研究學生自主學習、小組合作的實效,真正轉變教師的教學方式,提高課堂教學實效。
(3)探索出高效的課堂教學組織形式,最大限度地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使學生積極參與,樂學、會學,從而培養和提高學生的合作能力、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2。課題研究的意義
(1)通過實施[目標導學"模式教學,探索、總結出適合該模式的歷史課堂教學案例,提高教學效率和質量,改變我校一些缺乏生命活力的課堂教學方式。
(2)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和主動,從[要我學"轉為
[我要學",面向全體學生。通過高效課堂走向高效學習。
(3)以研促教,加快我組教師的成長。促進教師更新教育觀念,樹立高效教學觀,逐步提高我組教師的整體素質和業務水平,進而優化教學,更好地為學生的成長服務。
(二)本課題的創新之處
以課堂教學為主陣地,圍繞[目標導學",本著[實際、實用、實效"的原則,以課例研究為主要研究方式,采用[案例-評價-反思-交流"的教學流程,深入開展教學專題化研究,組織教師集體攻關。不斷提高研究的質量,探索在課堂教學中以[目標導學法"為特點的課堂教學方式。以創新教育理論引領課堂教學的發展,從而促進教師課堂教學能力以及駕馭課堂能力的提升,推動課堂教學改革的不斷發展。
二、課題研究的具體目標與主要內容
具體目標:
1、學生成才。學生協作互助能力、創新思維能力、自學質疑能力等得到大幅度提升,形成積極主動、樂觀向上、自信自強、克服困
難的良好心理素質,培養終身學習的習慣和公平競爭、集體合作的精神。
2、教師成長。通過[學習、實踐、評價、反思、交流、合作"的實踐策略,不斷提高教師在課堂教學方式改革過程中導學、導教、導練以及課后反思的能力。同時,通過這種課堂教學方式的改革,促使教師不斷鉆研業務,提升素養和教育教學理論水平,促進廣大教師在改革中成長。
3、學校發展。通過課堂教學方式的改革,營造快樂的學習氛圍,促進良好學風、教風、校風的形成,切實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全面促進學?沙掷m發展。
研究內容:
1、通過教師的[目標導學"模式課堂教學示范、現場聽課、評課及問卷調查與訪談,總結模式優點,使該模式能被其它教師認可。
2、通過示范課及輔導講座,使課題組教師基本掌握[目標導學"模式教學的基本流程,并進行實踐、創新與總結,實踐出適合各章節內容的課堂教學高效教學模式及優秀教學案例。
3、通過不同的目標導入案例,觀察學生的學習興趣及與學生座談或問卷調查,總結出各章節的教學內容用什么樣的目標導入方式才能激發出學生最大的學習動機,獲得新課導入的優秀案例。
4、如何組織教學,達成高效課堂。即:
(1)通過教學實踐,教師能確定哪些內容適合組織學生自主學習,哪些內容適合小組合作學習。
(2)通過學習,借鑒及對比實驗,教師掌握編[合作學習小組"的科學。
(3)通過本課題的研究,總結出教師提出問題的科學、有效。
(4)通過本課題的研究,教師獲得采取什么樣的討論方式調動學生的參與積極,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從討論中得到收獲。
(5)通過了解、調查、追蹤對比,了解各學科、各章節哪些知識需適當拓展。
5、通過該模式的教學實踐研究發現和總結出還有哪些不足及困
新教育課題開題報告4
一問題的提出
1、 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曾說:“良好的情感是在童年時期形成的,如果童年蹉跎,失去的將無法彌補! "感恩"意識具有重要的心理學意義和社會學意義。然而從當前獨生子女所處的家庭環境看,幼兒所接受的道德熏陶和教育不容樂觀,眾星捧月的地位,家長重智輕德的教育,使我們的孩子從小便養成了“以我為中心,出現了嬌慣任性、情緒波動大、攻擊性行為較多等親社會行為極差的現象。曾有調查表明認為現在的孩子普遍不懂得體諒父母辛苦的占76%;認為現在的孩子不懂事,不懂得要主動去表示關心的占68%;受到別人的幫助或關心,卻不懂得要主動向別人表示感激或感謝的占58%。這一結果說明現在的幼兒只懂得受恩而不懂得感恩。
中華民族自古以來就是禮儀之邦,“知恩圖報”,“點滴之恩,涌泉相報”等歷來是中國人民的傳統美德。
2、當前,感恩意識的缺失非常普遍。人們享受著大自然賜予的陽光和雨露,卻在肆意破壞著朝夕相處的環境;面對父母的哺育之恩,孝心和贍養觀念在許多人的心中大打折扣,甚至很淡薄,只知受惠不知感恩:享受著別人帶給的快樂,只知索取,不知奉獻;在處理人際關系中惟“我”為中心,人情味淡薄,不能與人為善,只知被愛,不知回報;在祖國的滋養中成長,對國家、社會給予的關愛認為理所當然,只知接受,不知責任…… “感恩意識”已經淡化到匱乏的程度。孩子們不知道感謝大自然的滋養之恩,不知道感謝父母的養育之恩;不知道感謝老師的教導之恩;不知道感謝祖國、社會的培育之恩,加之當今社會一些不良的影響,金錢和利益的權衡代替了人與人之間的真情相助,感恩意識在現代發展中勢必削弱。
二選題意義
感恩是社會上每個人都應該有的基本道德準則,是做人的起碼的修養,是一種處世的哲學,是生活中的大智慧,也是人之常情。人應該常懷感恩之心。對于今天的廣大青少年及幼兒來說,感恩意識絕不是簡單的回報父母養育之恩,它還是一種責任意識,自主意識,自尊意識和健全人格的體現,更是建設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和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不可或缺的重要方面。通過感恩教育,有利于學生從小就養成一種感恩意識,感恩父母、感恩老師、感恩同伴、感恩身邊的人,乃至感恩自然、感恩祖國,使孩子獲得作為一個現代公民所必需的基本道德準則、文明素養、社會責任意識,為孩子的終身可持續發展奠定良好基礎。
三研究價值
目前有關感恩教育的方面的探索較多,但多在中小學生中進行,對幼兒園孩子的感恩教育缺乏,本研究將進一步推動幼兒教育思想道德建設工作,為幼兒教育工作帶來新的突破。
四理論依據
1、(一)陶行知思教學合一理論——陶行知強調教師的責任在于教學生學,教法必須根據學法進行,同時教師必須一面教一面學。感恩教育研究中,教師從各個領域,多種途徑篩選了適合幼兒實踐的感恩場景及感恩教育活動,同時選擇符合幼兒年齡特點,智力發展特點及學習興趣的教學方法引導幼兒愿學、樂學!吨泄仓醒雵鴦赵宏P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的若干意見》中指出要傳承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
2、《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中指出,要從規范行為習慣做起,培養良好道德品質和文明行為習慣。
3、《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總則第三條指出:實施素質教育,使適齡兒童在品德、智力等方面全面發展。
4、《教育法》總則第六條指出:教育必須繼承和弘揚中華民族的歷史文化傳統,吸收人類文明發展的一切優秀成果。
五研究目標
。ㄒ唬┩ㄟ^感恩教育使幼兒“知恩”,明白愛是雙向的,感恩與“圖報”是社會上每個人都應該有的基本道德準則,是做人的起碼的修養,也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
在感恩教育中堅持以活動為載體,鼓勵幼兒參與,讓幼兒親身體驗,在體驗中學會感恩,在體驗中培養社會責任感,傳遞愛心,回報社會,并以這種潤物細無聲的教育方式使感恩逐步上升為一種基礎教育文化。
。ǘ┩ㄟ^感恩教育,使幼兒學會感恩、懂得感恩,培養與人為善、與人為樂、樂于助人的品德。學會如何去報答父母、老師、朋友、他人。對周圍的人和事充滿感激之情。
六課題研究的內容
。ㄒ唬┲鹘逃
生命是相互依存的,每樣東西都依賴于其他事物而存在。任何人生活在這個世界上,都處處受到恩賜;父母對孩子有養育之恩,老師對孩子有教育之恩,同伴對我們有互助之恩。所以知恩教育是感恩教育的前提和基礎。
。ǘ└卸饕庾R的培養
感恩是一種美德,是一種境界,是值得所有人用一生去珍視的愛的教育。所以要從小抓好幼兒感恩意識的培養,幼兒年齡小,期望他們做什么特別感恩的事情是不可能實現的,所以當前我們應從小事抓起,將感恩意識的培養作為課題研究的一個重要內容。
。ㄈ┯變喝绾蜗蚋卸鲗ο髮嵤└卸鞯难芯
幼兒時期的感恩對象應該從幼兒身邊的人著手:包括父母、老師、同伴。在與他們交往的過程中學會感恩、實施感恩。
1、 感恩父母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師,父母的教養方式直接影響到自己的孩子,同時引導孩子學會向父母感恩是感恩其他社會成員的前提和基礎,所以在感恩父母方面我們要求幼兒做到以下幾個方面:
(1)關心父母的身體狀況和勞動、工作狀況 ,體諒父母勞作的艱辛不對父母懷有敵意。
。2)牢記父母的生日,并能在重大節日予以真誠的祝福 。
。3)不亂花錢,知道父母工作辛苦,賺錢不容易。
。4)自己的事情自己辦,不給父母添麻煩。
(5)幫父母做力所能及的家務勞動,為父母減輕負擔。
。6)對待父母有禮貌,早晚起居要問安。
。7)批評教育不頂撞,不提不合理要求等等。
2、感恩老師
。1)尊重并理解老師的教學要求,積極配合老師的教學 。
。2)愿意主動和老師交流,真誠給予老師祝福和幫助,對老師有禮貌,成為老師的朋友。
3、感恩同伴
(1)關心身邊的同伴,不爭搶玩具,能與周邊同學和睦相處 。
。2)團結互助,體察同學的困難,并給予力所能及的幫助 。
。3)不欺負同伴、打罵同伴,禮貌待人。
七研究的原則、對象與方法
。ㄒ唬┭芯康脑瓌t
1、兒童性原則
課題的研究過程堅持以幼兒為本,不僅將幼兒視為課題工作的中心,而且將幼兒看做課題實施的主體,在課題的課例研究中課程目標制定及課程內容的選擇方面均發揮兒童的主體性。
2、發展性原則
課題研究過程滿足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與需要,啟發幼兒的思想,最大限度地支持包括求職、能力在內的各種素質發展。注重教育的啟發性,長遠性及兒童參與活動的自主性。
3、體驗性原則
體驗性原則是感恩教育實施過程中一個十分重要的原則,因為離開了體驗實踐體驗,活動本身就失去價值。本課題的研究除了將感恩教育的內容滲透到各個領域,實施課例教育研究外,還特別注重感恩教育實踐,通過實踐實現對感恩的理解和體驗。體驗實踐的過程正是感恩內化的過程。
(二)研究的對象
延川縣東關幼兒園5-6周歲幼兒
(三)研究的方法
研究始終堅持實事求是,一切從實際出發的原則,注重課例研究和個案研究相結合,系統分析與典型分析相結合,定性分析與定量分析相結合。在研究過程中,我們具體采用以下幾種方法。
1、文獻法:對有關文獻資料的查閱、分析,對研究者進一步了解感恩教育在其他領域已有的成果及如何借鑒別人的常處,彌補幼兒感恩教育研究的實踐方法缺乏是十分必要的。
2、調查法:感恩教育是現實性、實踐性很強的問題,閉門造車是很難達到預期成果的。同時現今的感恩教育已被很多人關注,但對幼兒的感恩教育尚屬起步階段,為使研究成果更具現實意義,促進幼兒感恩意識的進一步發展,我們在前期進行了大量的調查,同時通過開座談會,發放調查問卷個別訪談等多種途徑收集了大量原始數據及資料,為研究奠定了較牢固的基礎。
3、個案研究法:采用選取個案、制定計劃、搜集資料、分析研究的方法,從整體上對一個幼兒或幾個幼兒進行深入考察,以了解在對其實施了一系列感恩教育之后,幼兒的發展過程及詳細情況。
4、行動研究法:主要采用計劃、實施、評價和反思四個步驟,著重分析自然狀態下在幼兒園實施感恩教育出現的問題,對幼兒參與的各項活動作現場記錄與研究,注重觀察和資料的搜集,不斷提出改進教育的方案和計劃,進一步充實和修正方案,調整教師的教育教學行為和方法,不斷提出新的目標。
5、觀察法:將幼兒置于自然狀態下,研究者有目的,有計劃,有系統地對被觀察對象的外部表現作直接觀察,并進行詳細地記錄,收集有關事物的資料,然后加以分析解釋,獲得對所有研究問題的認識,得出感恩教育的成效。
八、課題研究的步驟
。ㄒ唬蕚潆A段:(20xx年10月——20xx年11月)
組織研究隊伍,反復討論,擬定研究方案,并通過方案明確了目的、任務、主要內容、主要方法、具體步驟、職責分工等。
。ǘ⿲嵤╇A段:(20xx年11月——20xx年11月)
1、20xx年10月起本人到圖書館、書店查閱大量與本課題研究相關的文獻資料,并將這類文獻進行搜集,并初步整理、分析。
2、 分階段、分步驟地實施感恩教育的研究。重要圍繞“感恩父母”、“感恩老師”、
“感恩同伴”三個方面進行活動方案設計,并通過多途徑參與,多形式促進和激發幼兒的興趣,使其真正體驗感恩并樂于實踐感恩。
。ㄈ┙Y題階段:(20xx年11月——20xx年11月)
在前面兩個階段研究與實踐的基礎上,對各種觀察記錄、表格等資料進行整理分析,形成本課題的研究報告。驗證在5——6歲幼兒身上進行感恩教育的可行性和教育價值。
九、課題研究的實施
(一)融于生活,滲透積累
為使感恩教育成為一種自覺和行為,我們把感恩教育貫穿于幼兒的談話、游戲、活動、突發事件等日常生活的各個環節,注意教育的一貫性和一致性,堅持常規要求貫徹始終,
1、一周一次的餐后休息時間為幼兒創設小小新聞臺。隨著感恩教育的進一步深入,幼兒慢慢地養成了向身邊人感恩的習慣,同時對報紙、媒體報道的關于不顧孝道,不顧別人感受等等行為表現出一種唾棄,對懂感恩,知恩,報恩的人投以稱贊的目光。所以在幼兒餐后安靜活動的時候為幼兒安排一張新聞記者輪流表,幼兒在家長的幫助下有意識地在報紙、網絡上收集與感恩相關的報紙資料,新聞資料在餐后時間與大家一起交流,同時教師及時在輪流表上寫上幼兒表現反饋表,鍛煉幼兒口語表現能力的同時,引導幼兒關注新聞,更關注感恩,增強是非分辨能力。
2、午睡前給幼兒講述有關孝順、關愛的小故事。幼兒最喜歡聽故事,所以我們還利用午睡前的5分鐘為幼兒講述感恩故事,讓幼兒感受文學故事精彩的同時滲透感恩教育。
3、離園前5分鐘集中操場,全體師生一起做課間帶動手語操《感恩的心》。使感恩做為一種常規活動植入幼兒的心,使幼兒在固定的時間一起感受感恩的氛圍。
。ǘ┳⒅貙嵺`,提升運用
幼兒理解能力差,抽象的理論和空洞的說教對他們來說,教育效果并不十分明顯。實踐可以說是最好的方式,實踐中能體會樂趣,加深印象,讓幼兒更好地體會感恩。感恩實踐可以在社區中、在幼兒園內部或在家里進行。
同時我們也非常關注重大節日中的感恩熏陶。如一年一度的教師節。教師節廣泛被人關注包括家長、孩子及社會。很多家長攀比心里強,總是想方設法為教師選禮,這種攀比送禮完全扭曲了教師節幼兒對教師的感恩情懷,所以我們在教師節前引導大家一起討論,教師節怎么為老師送祝福,很多小朋友都表示其實買花、送老師東西都要花爸爸媽媽的錢很浪費,大家是不是可以想個辦法不花錢也可以為老師送上祝福呢?很自然地小朋友就想到給老師送上不花錢但更有意義的祝福。小朋友一起回家和爸爸媽媽為老師獻上手工制作的鮮花,或賀卡。教師節到了看著這么多用廢舊的,便宜,但卻情意濃濃的鮮花,家長和教師內心都有說不出的感動。
“三八” 婦女節到了,提示幼兒為自己的媽媽送上自己親手制作的一份禮物;讓孩子了解媽媽的職業,知道媽媽身上的優良品質和對社會的貢獻,并為此感到自豪;請媽媽代表講述哺育孩子的經歷,讓孩子知道媽媽在他的成長過程中所付出的愛與辛苦;讓孩子深深地體驗愛、感激愛,并發自內心的想回報愛、付出愛;向媽媽表決心、堅持做媽媽的小幫手等活動,進一步增強幼兒愛的意識,且實踐到現實生活中去。
國慶節組織幼兒開展“祖國在我心中”的繪畫比賽,激發了幼兒的愛國之情。我園園舍對面有個老年人活動中心,每到重陽節我們總是給老人們帶去自己的精彩表演,同時在平常有空的時候為老人亭擦擦桌子,掃掃地……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我們重視引導孩子關愛老人時的正確稱呼,甚至注意與老人交流時的真摯眼神,關注的是培養孩子關心他人的態度。因為每一次時間活動都是在塑造感恩的心理。又如:每天回家幫媽媽做一件事情,說一句感恩的話,在父母生日快到的時候親手為父母做一份禮物(手工作品,賀卡等)。學會傾聽,學會用禮貌用語跟身邊的人交流。漸漸地孩子們從提醒到有意識地做,再到主動開心地做,從關愛身邊最親的父母開始,慢慢延伸到對老師、同伴的愛。
新教育課題開題報告5
一、數學課堂進行游戲教學的意義
數學教學是數學活動的教學,是師生交往、互動與共同發展的過程,學生是數學學習的主人,教師是學生數學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和合作者!币虼,數學不再是單一的、枯燥的學習。游戲的趣味性不但激勵學生去探索,去了解其中的規律,而且在探索、了解的過程中,使學生嘗到積極思維的無窮樂趣,學生的思維習慣、思維能力和解決問題的方法得到了發展。融入數和運算規律的游戲是激發學生探索的動力和途徑之一。
二、數學課堂實施游戲教學的具體過程
課堂中的游戲教學法,要求教師的身份必須既是指導者,又是參與者,應該和學生一起唱歌,一起跳舞,一起游戲,融入到學生中去。
借某校三年級上了一堂數學課,班級共有27人,學生學習基礎和學習習慣較好。教學內容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材》三年級上冊“數學廣角”中的擲一擲。在教學前,制訂了以下幾個教學目標:1.運用游戲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積極探索規律。2.運用探索的規律,了解游戲的運行原理。3.運用游戲方法和規律,探索“可能性的大小”。具體教學過程如下:
1.創設游戲性情境,激發學習興趣。
首先取出兩顆骰子
師:小朋友們我們一起來擲一擲,看看得到的兩個數的和是多少?并把他們記下來。
學生操作,然后思考得到的結果有什么特點?
引導學生得出最小的和是1+1=2,最大的和是6+6=12,不可能有和13。
興趣是一種帶有情感色彩的認識傾向。它以認識和探索某種事物的需要為基礎,是推動人去認識事物,探求真理的一種重要動機,是學生學習中最活躍的因素。根據數學學科特點和小學生好動、好新、好奇、好勝的思維特點,設置游戲性情境,把新知識寓于游戲活動之中,通過游戲使學生產生對新知識的求知欲望,讓學生的注意力處于高度集中狀態,在游戲中得到知識,發展能力,激發興趣。教師的引導也使學生對游戲的秘密進行思考,提高了思考的效度。
2.激發動機、研究規律,提高學習興趣。
老師和學生比一比,如果是5、6、7、8、9就算老師贏,如果是另外的6個就算你們贏。
學生操作,記錄結果,看誰能贏。
結果肯定是老師贏,學生很好奇很想知道原因。
對規律的探索和游戲秘密的揭開,極大地提高了學生對尋找規律,探索未知的熱情,讓學生感受到數學學習的有趣和親切,提高了對數學的興趣。探索是數學的生命線,猜想的提出、驗證,方法的得出,都是學生個體主動參與、合作探究的結果。雖然整個過程一帆風順,但教師適當地制造“碰壁”,反而會推動學生走向成功,教師所起的作用只是相繼誘導。這樣的教學,培養了學生的探究精神,并在探究過程中獲得豐富的情感體驗。
3.運用規律、誘導學生大膽想象、勇于創新。
發表格和骰子,兩人一組輪流擲。和是幾,就在幾上面涂一格,涂滿其中一列,游戲結束。
小組交流,哪些和出現的可能性大,哪些?為什么?
引導學生得出:5可以分成幾和幾,6可以分成幾和幾,7可以分成幾和幾。
應用學生發現的規律和方法這是對學生最好的一種肯定,通過填表的練習,讓學生感到自己探索的價值,同時也反映了教師對《標準》教學觀念的體現。引導學生聯想,消除學生依賴的心理,培養學生進取、自信的精神,拓展思維空間。遇到問題就馬上聯想到與之有聯系的知識,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既能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又能培養和鞏固創新思維能力。
三、數學課堂實施游戲教學的成效與反思
小學生的思維水平處于表象、直觀階段。有著天真、活潑好動的天性,對任何新穎有創意的活動都懷有“好玩”的思想傾向。游戲教學剛好迎合小學生的這種心理特征。教師有目的地組織學生以觀察、操作為主的教學,讓學生在擺、拼、畫、折、量的實際操作中,手腦并用,以動促思,培養了學生游戲的興趣。
綜觀整個教學過程,教師改變了以往“以教師為中心”的教學方式,體現了教師要從“一個知識的傳授者轉變為學生發展的促進者”這一觀念,將最大限度的時間和空間留給學生探索和交流。雖然學生的語言有時不夠規范,但我能真切地感受到,他們是發自內心的、真誠的。這樣的課堂真正做到了:我們的課堂我做主,課堂也在學生和老師的游戲中靈動。
【新教育課題開題報告】相關文章:
家園共育策略的研究課題開題報告03-04
最新教研課題開題報告格式模板04-21
課題開題報告06-20
課題開題報告04-04
課題的開題報告03-24
課題開題報告04-14
課題開題報告課題研究的方法10-30
課題開題報告課題研究的目標10-30
課題開題報告課題研究的目標0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