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法學的論文格式
論文格式沒有一個固定或都官方的樣式,但是約定俗成,多看看不同的期刊的要求,結合自己的的需要再進行修改創作。如下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中國法學的論文,希望對大家有所作用。
論文格式
1、畢業論文格式的寫作順序是:標題、作者班級、作者姓名、指導教師姓名、中文摘要及關鍵詞、英文摘要及英文關鍵詞、正文、參考文獻。
2、畢業論文中附表的表頭應寫在表的上面,居中;論文附圖的圖題應寫在圖的下面,居中。按表、圖、公式在論文中出現的先后順序分別編號。
3、畢業論文中參考文獻的書寫格式嚴格按以下順序:序號、作者姓名、書名(或文章名)、出版社(或期刊名)、出版或發表時間。
4、論文格式的字體:各類標題(包括“參考文獻”標題)用粗宋體;作者姓名、指導教師姓名、摘要、關鍵詞、圖表名、參考文獻內容用楷體;正文、圖表、頁眉、頁腳中的文字用宋體;英文用Times New Roman字體。
5、論文格式的字號:論文題目用三號字體,居中;一級標題用四號字體;二級標題、三級標題用小四號字體;頁眉、頁腳用小五號字體;其它用五號字體;圖、表名居中。
6、格式正文打印頁碼,下面居中。
7、論文打印紙張規格:A4 210×297毫米。
8、在文件選項下的頁面設置選項中,“字符數/行數”選使用默認字符數;頁邊距設為 上:3厘米;下:2.5厘米;左:2.8厘米;右:2.8厘米;裝訂線:0.8厘米;裝訂線位置:左側;頁眉:1.8厘米;頁腳1.8厘米。
9、在格式選項下的段落設置選項中,“縮進”選0厘米,“間距”選0磅,“行距”選1.5倍,“特殊格式”選(無),“調整右縮進”選項為空,“根據頁面設置確定行高格線”選項為空。
10、頁眉用小五號字體打印“北京大學外語學院2003級俄語專業論文”字樣,并左對齊。
11、使用軟件:Microsoft Word 2000以上版本
中國法學的論文
引言
百年大計,教育為本。對教育的關注是一個社會在文明狀態必須不可輕易放松的。中國人在經歷了一個半世紀的曲折坎坷,對教育的實踐和思索有了可之的回溯的素材。對一個世紀的教育的研習實踐與戰亂并存的狀況可以用歷史的方法來獲得,對實行了半個世紀相對變化較小的現行制度的探討則是時下教育屆熱忱關注和廣泛摸索的對象。各種報刊雜志幾乎都參與到這一潮涌中來,僅從《南風窗》這一半月刊的期刊中就可以看到多篇分別在不同的時間探討的文章。如第211其所作的獨家策劃:大學之道,組織四篇佳文來述析教育的課題;在第213其又以評論的形式以述美國大學的生財之道,試以他山之石作明鑒來構建自己的有效范式;于第216期中又對MBA的躁動熱潮作出針對性分析,以期給人們清清火、醒醒腦;在第220期中刊載“高教“寬進嚴出”可能嗎?”的文章,探討其可行性;在第222期又作獨家策劃:“教育,為什么”,對現行的政策作以省思;及第224期中的熱點探析:中國高教的三大軟肋,等等。而在《南方周末》的新年特刊的六大板塊中教育專欄占其一,對教育的投入、精英教育、私立教育、教育制度等方面予以研討,以期為教育的合理有效發展出謀略。
在讀過諸多使人深思的篇文后,回思自己是一剛入法學研習之門的后學新生,一種對法學教育的思索的沖動由心海萌動而起。又讀伯爾曼之巨著《法律與革命》,試圖從法學研習的源頭尋求些思路以期對現今法學教育提供有益的參考。
中世紀法學研習制度分析
一、法學是羅馬人留給世界的瑰寶,但將法律作為一種獨特的和系統化的知識體即一門科學對待并來傳授,則是在中世紀歐洲的大學中。在諸如法律規則和訴訟程序這種法律素材的尋常意義上,法律并不構成一門科學,就如同物質或動物行為不能構成一門科學一樣!梢巹t、法律概念、法律判決和法律程序仍然只是素材,并且在這個意義上也是一門科學的對立物,但是,法律活動參與者的意識確逐漸達到對這些素材進行系統的研究并對關于它們的知識體加以積累的程度,這便有了可以成為一門科學的某些特性。此外,這門科學,這門關于法律的知識體,被作為法律素材本身的一部分加以處理。理解融入解釋,解釋融入適用。①近代西方法律制度在11世紀晚期和12世紀的出現是與歐洲最早的一批大學的出現密切相關的。在那里,西歐第一次將法律作為一種獨特的和系統化的知識體亦即一門科學來教授,其中零散的司法判決、規則以及制定法都被與以客觀的研究,并且依據一般原理和真理而加以解釋,整個法律制度均是以這些原理和真理為基礎的。經受了新的法律科學訓練的一代又一代大學畢業生進入正在形成中的宗教和世俗國家的法律事務部門和其他官署中擔任顧問、法官、律師、行政官、立法起草人。他們通過運用其學識賦予歷史積累下來的大量法律規范以結構和邏輯性,從而使各種新的法律體系得以從以前幾乎完全與社會習俗和一般的政治和宗教制度魂為一體的各種就法律秩序中脫胎出來。②據伯爾曼所言,大學不僅是法學變為科學的起源之地和初生培養之搖籃,而且是使法學作為實踐科學運用于現世并改造現實的人才源庫。法律相關的各種素材的日積月累是法律科學得以形成的客觀基礎,但是如果沒有一個有效的機構組織來對這龐雜的資料進行研習和整合,從知識向科學的跨越就會成為難躍之壑。有利有效的外在環境為新生事物的創制是至關重要的,大學就是西方法律傳統的根本起因之一。大學將法律學者——教師和學生——從全歐洲聚攏在一起,不僅使他們彼此接觸,而且還是他們與神學、醫學以及文科的教師和學生相互接觸,并且將他們歸入一種行業,或以今天的術語說,歸入一種職業。①
二、環境有純自然的環境和加入人的因素的環境的區別,在一些情況下也許純自然的環境相當重要,但在研習社會科學方面,環境的人為塑造是處于首要地位和優先考慮的。11世紀晚期,意大利許多城市及歐洲其他一些地方對新發現的羅馬法文本進行研究,其中以波倫亞大學的波倫亞法學院尤顯興盛。波倫亞的法律教育制度被移植到了歐洲的許多城市,包括帕多瓦、佩魯賈和比薩,薩拉曼卡、蒙彼利埃和奧爾良,布拉格、維也納、克拉科夫以及海德爾堡。阿爾卑斯山以北的大多數大學雖然采納了波倫亞的法律課程和教學方法,但在組織類型上接受的確是由巴黎大學所開創的模式,在那里,所有4個系-神學、法律、醫學、文學-的博士和學生組成一個單一的組織,并服從于一個共同的首腦和一個共同的管理機構。②因此,把波倫亞法學院作為分析的對象來闡釋法學研究中人為塑造環境的必要性。
首先,波倫亞法學院的組織形式與當時的大多數情況類同。學生們聚集在一起,延聘一位教師用一年的時間講授羅馬法;所采用的法律形式是教授與學生中的合伙。③但其又有自己的特點。為了保護他們自己免予……危險,大學生們便基于他們的種族、地理出身結合成許多“同鄉會”,……最終,它們聯合成兩個合作制團體,或稱公會,一個由來自阿爾卑斯山以北的全體學生組成,一個由來自阿爾卑斯山以南的全體學生組成,每個團體均以universitas的形式予以組織;universitas是羅馬法上的一個術語,當時意為具有法律人格的聯合,用今天的術語講,便是社團。……(它們)從波倫亞市獲得了一分特許狀,取得一定的管理權利!髮W的管理機構是一個總理事會,每個“同鄉會”都選舉兩名成員參加該理事會。理事會有自己的章程和權限范圍。教授們并不是學生工會的成員,(他們)建立了自己的聯合會,即教師會,它有權考試和接納博士候選人-并收取考試費!淌趥儽A袅舜_定他們自己公會成員的權力,但這大約也就是他們的全部權力了。④由資金的繳納匯集人來管理資金的使用及基于資金等而形成的社團的運作,管理人會出于自身利益最大合理化的目的有效管理社團和資金。而作為傳授知識并以知識的傳授獲取價值交換的一方,另建社團與資金擁有人社團相對應,也有自己的權利和管理方式。兩個相對應的社團相互作用及合作,會使得知識資源和資金資源達到合理有效的配置。
其次,對組織控制的相對自由。教會的統治制度在管理法律教育方面也起到了某種重要的作用。除了意大利城市外,12世紀整個歐洲的法律教育都是由宗教權威而不是世俗權威管理的!牵瑲v史的看,與此前已經存在的教育機構相比較,比主教控制大學更有意義的是大學對于這種控制的相對自由!谀且院蟮囊粋多世紀里,波倫亞大學的教學沒有受到教會的直接控制。不過,間接的實質性壓力確實存在!偟膩碚f,波倫亞的法學家們可以對于羅馬法中的各種規定自由地表示擁護,無論它們對于皇權和教皇權所表達的觀點如何對立!虼耍瑲W洲各大學自始就把自身確立為教育機構,在那里,教授們能夠自由的采納相互對立的觀點。⑤一種絕對的控制就會扼殺自由,自由的扼殺必會帶來難以回挽的損失?茖W是在自由的狀態下不斷獲取新生的力量,是在不同觀點的碰撞中擊出閃耀的火花。一種絕對化的表述長期的統治于某一區域,必然使得該區域的思想處于一泓死水的狀態,學術的倒退甚至消亡就在所難免了。法學作為一種社會科學,是處理人們行為與規則的技術和人文融合的專業學科。對人行為的分析是千變萬化的,規則的技術性運用與人文世情也是百般不同的,所以必須容許對同一問題的看法上的相異性。盡管看法并不一定就代表著判決,因為判決是依據現行的規則,而規則并不一定永遠正確。因此,對不同觀點的容許和能夠自由的表達不同的觀點是學術發展的必要前提,而創立這一環境就更顯重要了。
最后,組織機構的目的和方向必須明確。波倫亞從一開始便是一所研究生院意義上的大學;也就是說,大多數學生在入學之前已獲得了文科教育(通常是在修道院學校或大教堂學校)。……從12世紀開始,接受過文科教育是從事法律、神學以及醫學這些新“科學”學習的一個先決條件。①沒有目的和方向的行為終會成為低效的行為,而一機構或組織沒有了自身的目的和方向也必然演化為低能無效的集體。不僅如此,定立相對較低的目標和蒼白的遠景也會影響到組織的后續性發展。波倫亞法學院之所以能在中世紀眾多大學中獨樹一幟,并為許多城市所效仿,其為自身所定立的目標并為之作出的不懈努力是不可忽視的因素之一。正是因為波倫亞法學院秉承研究的鴻志,才使得羅馬法這一絢麗的玫瑰再次怒放于亞平寧半島,傳播于歐羅巴,并為其后法學傳統的復建奠定基石。同時為了研究的底蘊能夠確保,其對入學之才的篩選也值得人們思索。
三、有效的組織方式、相對自由的學術氛圍給學院的發展創立外因條件;明確的目標賦予攀登者以前路輝光閃耀的明燈。如何登頂摘取璀璨的明珠,而課程設置與教學方法就是開山之斧。
在波倫亞,從一開始所講授的內容就是查士丁尼時代的法學家們于6世紀所匯編的羅馬法文本。……這一手寫文本由4部分組成:《法典》,又查士丁尼一淺的羅馬皇帝們的敕令和決定組成,共12卷;《新律》,是查士丁尼皇帝本人頒布的法律的匯編;《法學階梯》,這是為初學法律的學生所編寫的一本篇幅不大的教科書;《學說匯纂》,其50卷的篇幅包括了羅馬法學家就極為廣泛多樣的法律問題所發表意見的大量摘錄!畛醯闹攸c……放在《學說匯纂》上!S著時間的推移,波倫亞、巴黎、牛津以及其他歐洲大學的法律課程擴大了,包括了比載入《民法大全》中的羅馬法更多的內容。在12世紀后半期增加的主要新學科是新近發展起來的天主教會的教會法。……隨著歐洲各個城市、公國以及王國的世俗法律體系的發展——通常得到了那些在波倫亞或其他地方受過訓練的法學家的引導——大學課程由于關注世俗法律的現實問題而得到豐富。在分析查士丁尼的法律時,教授們會引入具有現實實踐意義的法律問題,并根據羅馬法條文以及教會法對它們加以分析。②其獨到之處在于沒有一開始就將研習的對象指向現實的規范,而是首先研究一個歷史的、被假定為理想的法學匯集。通過深入廣博的研究,培養出一批批能夠熟練運用這一法學理論的法學人才。當這些人廣布各種政權的實務中,并逐漸成為政體的中堅力量,然后把法學研究的觸角延伸到現實法律之中就成為水到渠成之必然了。
12世紀法律學校的課程設置第一步是閱讀《學說匯纂》的原文。教師朗讀——并校改——手寫原文的字句,學生們手持他們的(通常是借來的)原文抄本跟隨著老師閱讀,并作必要的校改。……因為原文十分艱澀,便需要加以解釋。因此,讀完全文后,教師將逐詞地和逐行地對它加以“注釋”!⑨尫譃槿舾煞N。有些是對所注釋的段落的簡短提要。有些是對以被注釋文本一部分內容為基礎的廣泛的法律規則(準則)的闡述。此外,教師們還要通過劃分對正文加以注釋……最后,教師還要提出問題,通過將一種概括性的學說適用于具體的問題之中而對其加以驗證。……除了閱讀原文和注釋以及通過劃分和質疑對它們加以分析之外,波倫亞和其他中世紀法律學校的課程設置中還包括辯論,這是指兩個學生在一名教授的引導下,以辯論的形式對于某個法律問題的討論,還包括在教授們和學生們之間所進行的辯論。③這一由淺及深的教學方法會使得學習者循序漸進的`掌握所學,并最終達到對知識的深刻認識和理解。使知識的傳播和對知識的感悟相互促進。西方法律傳統的特征的形成與這一教學方法不無關系。
12和13世紀波倫亞和其他歐洲大學的法學院的課程設置于教學方法的基礎是一種分析與綜合的新模式,后來它逐漸被稱為經院主義方法。這種……方法是假定某些書籍的絕對權威性,它們被認為包含著一種綜合性的和完整的體系;但是,自相矛盾的是,它也假定文本里可能存在著疏漏和矛盾:因而它便將文本的概述、疏漏的填補以及矛盾的解決作為主要任務。在12世紀這種方法被稱為“辯證的”,當時這個詞的含義是尋求對立事物的和諧!诜深I域,……分析和綜合的經院主義方法都受到了大學的教學方法,尤其是注釋原文以及為辯論提出問題的方法的推進。①伯爾曼又用了較大篇幅對經院主義與希臘哲學和羅馬法的關系、經院主義辯證法在法律科學中作用進行闡述,其細節不作多表,僅引其所作結論:經院派法學家創造了一種法律“科學”,這種科學是近代西方意義上的,而不是柏拉圖或亞里士多德意義上的!碌姆煽茖W結合了經驗的和理論的兩種方法。②
中國法學教育幾許思索
在閱析伯爾曼之宏述后,思考國情,動發幾想,列于紙上,期有所獲益。
其一,對法學教育應在那里開展回想。法學教育應分為法學普及和法學研習兩大部類,對于不同的類別應有不同的地方來實施。法學的普及可以在大部分大學進行,在這類大學對研究的精深并不提出較高的要求,而主要在于使法學的機理逐漸滲透到一批批學生的意識之中,通過學生將這種意識向社會推廣。故而并不一定要專設法學專業,而是將法學的基礎理論和基本課程設置于相關系科之中。法學的研習應該在有限的院校中進行,以使得學術力量的相對集中,積累和匯集對法學的認識和感悟,達到積重而勃發之效果。在法學的研習之地,不僅有詳細的部門分野,而且還有總攬全面的科系設置。并使得相互間能有效溝通,而不產生相互漠視乃至不協作的局面。法學的教育與法的適用具有內在的聯系,為此對適用法的部門(如司法部門)在錄取與法的適用有關的人員時,必須從高端入手,抬高進入的門檻。這樣在對事務的處理中就會逐漸依據法理和理性。
其二,對法學教育之地的組織形式的斷想。國家的教育改革已經走到現在,不再是國家出資的教育形式,而是學生必須繳納相當的學費以獲取知識,那是否可以將學生的組織權力給予學生,使得學生自己的組織從學校的管理中獲取相對的自由和權利。如果這樣也許會使得資源的有效配置能夠逐漸實現,而使臃腫的行政編制有所縮水;使教學向雙向的互動和協作之方向進展,而不是目前的被動接受和填鴨式教學。
其三,對法學教育控制相對自由的設想。科學是在相互碰撞中發展,是在對權威的懷疑性思考中拓展,是在對異端的包容和自由闡述觀點而不受壓制的氛圍中不斷完善。自然科學的自由發展往往能為政權力量所認可,人文科學尤其是與政治的關聯密切的法學經常會受到所謂主流的抑制。法學教育尤其是法學研習必須有一種寬松的土壤,對其要有包納百川的大度,使得各種觀點如涓涓細流自發地流動,蕩起千般的聲響。這樣,最終的匯
集必將成為淵深澎湃的滄海闊洋,F行政治、制度的完善就在于對其不斷的思索,而思索就需通過不同的視角來看待同一現象,這必然帶來不同的觀點甚至與現行規則相左的內容,如果簡單的封殺阻擋,扼殺思想的萌生,必然會是的學術處于死水之態。大學是研習之所,觀點的互異性必不可少,為使學術的良性發展,在其研習之地,對各種觀點的表述有必要相對自由的讓其發展。各種法律制度的多項性討論爭辯有益于對問題的深入性思考,為問題的解決提供多種方案以備參考。
其四,對法學教育的課程設置及教學方法的期想。就如同伯倫亞法學院所采取的,先尋覓一個研究的對象。當時他們選擇了羅馬法文本,今天的法學院校的選擇就不僅是一個羅馬法的文本。世界的多向性融合使得現今能夠得到許多不同文化在其里使的長河中所遺贈后人的寶貴財富,為此就有必要將各種文明中的法學相關的內容作為研習的課程。巴比倫文明的《漢謨拉比法典》、印度文明的《摩奴法典》、西方文明的經典《羅馬法大全》等等。當然并不是要求每一個研習者都需對這些有博深的了解,而是根據興趣之區別作篩選和甄別。同時對自身文明的演進必須作深入的研習,法律在每個民族中有不同的發展歷程,對曾經走過的路的回顧有益于前行的方向感。在對歷史的熟悉并能有所感悟后,學習現行的各種法律體系就會有一種豁然開闊的感覺。課程的設置應將歷史的、民族的、世界各國的既融合又秉承原有的風格。教學方法對波倫亞所采取的閱讀、注釋、質疑、辯論方法應引進
。尤其是質疑及辯論更應重視,法學必須有一種懷疑的精神和辯駁的思維。現行的教學方法是該予以反思的時候了,創新的缺乏、剽抄的泛濫、學術的湮沒等的根本性緣由在哪里是很值得思索的。
① 參見伯爾曼 著 法律與革命 高鴻鈞 張志銘 夏勇 譯 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 P.144
、 參見伯爾曼 著 法律與革命 高鴻鈞 張志銘 夏勇 譯 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 P.143
① 參見伯爾曼 著 法律與革命 高鴻鈞 張志銘 夏勇 譯 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 P.147
、 參見伯爾曼 著 法律與革命 高鴻鈞 張志銘 夏勇 譯 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 P.152
、 參見伯爾曼 著 法律與革命 高鴻鈞 張志銘 夏勇 譯 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 P.147
、 參見伯爾曼 著 法律與革命 高鴻鈞 張志銘 夏勇 譯 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 P.148-149
⑤ 同上P.150-151
、 參見伯爾曼 著 法律與革命 高鴻鈞 張志銘 夏勇 譯 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 P.151
、 參見伯爾曼 著 法律與革命 高鴻鈞 張志銘 夏勇 譯 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 P.152-157
③ 同上 P.155-156
、 參見伯爾曼 著 法律與革命 高鴻鈞 張志銘 夏勇 譯 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 P.157-158
、 參見伯爾曼 著 法律與革命 高鴻鈞 張志銘 夏勇 譯 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 P.182-183
【中國法學的論文格式】相關文章:
4.法學簡歷封面模板
5.暑假法學實習報告
9.法學專業自我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