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為什么要建立平等性質的社會規范?
為什么我們要從平等方面去考察社會?這是因為,對平等感的追求是人們的一種基本需求、基本利益。馬斯洛說,人有受尊重的需求。當和別人發生了關系、進行交往時,每個人都有一種和別人相比的需求,希望別人重視自己、把自己當回事。對這種需求可以作進一步劃分。這一需求中較高的部分是對別人的優越感,如果自己比別人強,比別人生活得好,比別人地位高,自己就會十分高興,會感到生活真美好,天是那么的藍,草是那么的綠;而平等感則是較低的部分,也就是說,如果得不到優越感,起碼也要有平等感,最起碼也要在某些方面獲得平等感,否則會十分難受?词裁炊紵,干什么都沒勁。天是陰暗的,草是枯黃的。見了那些比自己地位高的、生活好的,或者遇到看不起自己的人,會怨憤、討厭,如果見到他們倒霉了,那才高興呢。寧可一個月不吃肉,也愿意看見一個平時在各個方面高于自己的人在下雨天的馬路上摔一跤。一個高中二年紀的班級,其中成績排名前十位的學生會有些許優越感,排名最后十位的會有些許自卑感。如果學校還在其他方面歧視那些成績差的學生,他們會更加自卑,同時產生反學校、反社會的情緒。他們會在情感上和那些成績好的同學、和老師、和校方,越來越疏離乃至對立,因為他們的一種基本生命需求沒有得到滿足。
我們可以從生活狀態和社會規范這兩個角度去考察一個社會體的平等狀態。顯然,有的社會十分不平等,人與人之間在收入、法律地位、生活機會、衣食住行的水準等等方面有很大差距;有的社會則十分平等;有的社會半平等半不平等;有的30%的方面平等70%的方面不平等;有的70%的方面平等30%的方面不平等。這樣的差別是如何發生的?其背后的原因何在?
一、為什么農業的、爭利性關系占主導地位的社會政治體,都是很不平等的?
中國三千年所謂封建社會,是很不平等的社會,可以說是等級制社會,從皇帝到大臣、知府、知縣,從一品到九品,然后就是受剝削、受壓迫的廣大百姓了。同樣,歐洲自古羅馬到中世紀也是這種狀況,從國王到公、侯、伯、子、男爵,到自由農、半自由農、隸農、農奴。古代印度則有種姓制度,最高是婆羅門,依此下來是剎帝利、吠舍,最低的社會階層是首陀羅。社會學上稱這樣的社會體為傳統社會,等級身份是其一大特征。
如何衡量一個社會平等或不平等的程度?人與人之間收入差別有多大是一個指標,每個人享受的權利大小也是一個指標。沃茲在《為多元主義和平等辯護》一書中提出了另一個標準。他說,如果在一個社會體中,有一種資源能直接轉化為其他所有資源,比如錢能買到所有資源,能買到權力、名聲、學術成果,甚至能殺人不償命;或者是權力能搞定所有東西,那就說明這個社會體很不平等,因為掌握這種控制性資源(比如錢或者權)的人就比掌握其他資源的人更有優勢。進而言之,如果有一個固定的社會集團(比如婆羅門)壟斷了這一控制性資源,那就是最不平等的狀態(Walzer,1983)。
印度古代的婆羅門和剎帝利兩大種姓,是分別掌握宗教和軍事大權的兩個貴族集團,他們憑借政治軍事上的統治地位,享受著社會中方方面面的各種好處和優越地位。吠舍則是平民大眾,首陀羅們只能從事最低賤的職業,比如養豬、打掃衛生、作傭人等。固定性的壟斷,是通過世襲制度或者家族方式來維護的。印度種姓制度是世襲的,古代歐洲的貴族也都是世襲的,傳統社會的國王、沙皇、皇帝等是世襲的,奴隸、隸農、自由農也都是世襲的。相比較而言,古代中國在官員上實行科舉制似乎是一個例外。但是,那時的中國人是通過家族來維護這種壟斷,簡單說就是,一個家族以一位做了官的人為核心,然后通過各種渠道賺錢,并全力培養子孫讀書應試。雖然在壟斷的程度上要遜于直截了當的世襲制,但我們仍然可以看到一個相對固定的社會集團處于社會的上層,這個集團以官位作為軸心,通過家族方式控制其他社會資源。
在傳統社會里,通過爭利性力量的優勢而獲得的政治權力,就是沃茲所說的控制性資源。這是一種社會關系相對簡單的社會狀況,廣大農民和手工業者生產物質財富,但他們在財富分配、社會地位、社會尊重等方面都處于劣勢、弱勢,因為他們缺乏組織性的爭利性力量。他們在各方面都感到不平等,但無可奈何、逆來順受。統治者們告訴他們:這一切都是上天的安排。開始時他們可能還不能接受這種說法,后來就慢慢地麻木了、麻醉了、自欺欺人了,就真的認同和接受了這種說法。對于他們來說,能吃飽穿暖就已經知足了,人的自尊感、平等感不要也罷,反正要也要不到,不如不去想。當然也不是完全得不到,在家中、在鄰里之間,還是能享受到平等感、自尊感的,所以那時的百姓們對于家庭、家族、鄰里、同鄉,還是有感情的。可是見了官員,只有害怕、恐懼、敬畏、怨憤、崇拜;不會有情感的認同,不會有喜愛之情。官員們在百姓心中,或者是主持正義的青天,或者是搜刮民脂民膏的惡魔,但都是在各個方面高于百姓的。百姓們之所以無法和官員建立情感認同,一是因為爭利性的傳統社會的官府總是欺壓盤剝百姓,二是因為百姓和官員相處時,感受不到平等、自尊。
在爭利性的傳統社會中,統治集團的人在百姓面前就有充分的優越感,一個縣太爺進京見皇帝自然大氣也不敢出,可是一回到自己的縣,立刻就感到處處鳥語花香,威風八面,頤指氣使,得意洋洋,不亦樂乎。百姓見了縣太爺,沒有優越感,沒有自尊感,沒有平等感,沒有了自我意識。爭利性社會關系的核心是分配意義上的,這不僅僅指物質產品方面,100個單位的社會總產品,200人組成的官府拿走30個單位,20000人的百姓集團留下70個單位;那也是指受尊重程度的分割,100個單位總的受尊重心理滿足效應,官府拿走90個,百姓留下10個。官府知道百姓生活得很清苦、很艱難,不受尊重,沒有平等感,有怨氣,那又怎樣呢?這些和我縣太爺有什么關系?中國傳統意識形態中,把統治之術稱作“牧民之術”,也就是把百姓看作牛羊之類,官位的名稱直接稱作“牧”。放牧的人和牛羊有什么平等關系?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這種“牧民之術”的社會意識,正是當時爭利性博弈關系這樣的社會存在的真實體現?h太爺這樣想問題,又有什么錯呢?如果一位普通農民因為天資異稟、老天開眼,突然中了狀元,然后當了縣令,他也會這樣想。
因此,傳統社會的社會化交往程度是很低的。因為是農業、手工業的自給自足經濟,所以百姓之間缺乏來往;因為統治集團對百姓基本上是分配意義上的關系,是等級制關系,百姓也是能避就避,統治集團和百姓的關系90%以上只是稅收意義上的。那是一種原子式社會。一個個家庭就是一個個原子,相互間沒什么關系。那時,沒有人提出平等性社會規范,因為百姓之間只要范圍超出了本村本鄉,就不發生什么關系;而官府和百姓之間則是純粹的不平等關系,而且不可改變。這時,如果有鼓吹平等思想的政治哲學家,到處宣揚“人人生而平等”,一定不會有什么人理睬,他的這一主張不會被百姓們看作曲高和寡,而是被視作荒誕不經,癡人說夢。
在任何一個社會體中,其物質財富都有一個在各個成員之間分布或分配的狀況;同樣,平等感以及尊重感、優越感也有這樣一個狀況。那么,為什么農業社會、爭利性關系占主導的社會,總是很不平等的社會呢?
因為農業時代的國家,基本都是某一個強大的軍事集團通過暴力征服建立的。他們從一開始就是和廣大被征服的百姓是一種爭利性關系。憑借已經建立起來的暴力優勢地位,他們不僅是要盡可能多地奪走百姓的物質產品,也會在尊重感、地位感、行為方式等其他方面欺壓百姓。他們會在各個方面享受暴力勝利給自己帶來的豐碩果實,他們會在物質生活、尊嚴、地位、優越感等各方面高百姓一等,他們是上等人而百姓是下等人。更關鍵的是,他們不必多考慮百姓們的感受、意愿和利益,因為不論百姓高興還是不高興,都不會對他們的幸福生活有實質性影響。其一,百姓們除非普遍地生活不下去了,否則就是再不高興也不會造反。其二,百姓們高興不高興,不會對生產有多大影響,也就不會對統治集團的生活水平帶來多大影響。因此,犯得著照顧百姓們的情緒嗎?犯得著去增加百姓們的物質利益嗎?犯得著去尊重百姓、給百姓平等對待、滿足百姓們的自尊心嗎?有這個必要嗎?
二、為什么互利性關系占主導地位的社會政治體,都把平等作為最基本的社會理念之一?
前面我們說,民主自由這些社會規范性的理念,都是由互利性現實利益關系所引發的,而又反過來促進人與人互利性現實利益關系。平等這一社會規范性理念,同樣如此。它已經成為當今世界的一個核心社會價值。
社會哲學界習慣把某些思想家歸為“平等主義者”,比如羅爾斯主張每個人的首要福祉(Primary Goods)是平等的,比如那各爾(Thomas Nagel)主張“經濟平等”,德沃金主張“資源分配的平等”。而另一些思想家則是“反對平等”的,比如諾齊克和布坎南。但實際上,雖然諾齊克反對經濟收入和首要福祉的平等分配,但他主張每個人的自由權利是平等的,布坎南也主張每個人應享受平等的法律和政治待遇。功利主義則主張,在計算社會福利總量時,每個人的價值是一樣的,一個億萬富翁流下三顆眼淚,和一個拾垃圾的貧民流下的三顆眼淚,兩者的福利效用是同等的。民主主義者更是主張,不管官大官小、不管財富多少、不管學問高低,所有國民在選舉中都是一人一票?傊梢哉f,平等性是當今所有社會價值理念中的要素。如果有人提出了一種不含有平等性的社會價值主張,它一定不會受到廣泛接受和歡迎。從這個意義上說,并沒有“平等主義者”和“非平等主義者”的嚴格區分;也可以說,當今所有社會價值哲學,都是平等主義的,區別只在于:各自強調不同方面的平等。他們相互間所爭論的,并非要不要平等,而是:究竟要哪個方面的平等。
那么,這些政治哲學家為什么都不約而同地如此看重平等這一社會理念?
也許我們可以從兩個層次來探討這個問題。
第一,平等作為一種社會規范,是以每個人對“自己被平等相待”這一普遍的心理需求為基礎的。
當我們使用“自由”這個詞時,一方面表達的是一種生活狀況,一種生命欲求;另一方面則是一種社會規范。同樣,當我們說“平等”這個詞時,也是表達這兩層意思。在這里我們必須看清楚,其一,由一種生活狀況、生命欲求,是不能直接論證出社會規范的。不能說,我張三希望有自由,就必須確立一種社會規范來保障我的自由。不能說,我張三希望娶三個妻子,所以社會、別人就必須通過社會規范來保障這一自由。我作為一個員工想和老板拿一樣的薪酬,社會就必須建立社會規范來實行這種平等。其二,反過來說,任何一種社會規范都必須從所有社會成員的生命欲求出發,都是對每個人利益欲求的某種統一安排;ダ躁P系就是意味著每個人之所以要相互聯系起來、組成社會,目的只是為了每個人利益的提高。自由是個人的基本需求,平等感同樣也是人的基本需求。如果說,人們組成社會的目的是為了每個人需求的更好滿足,這是最高的社會規范;那么,自由、平等就是這一最高社會規范的具體化。去掉這兩個理念,去談提高每個社會成員的利益,那只能是空談。
每個人都有對平等感的欲求,這是每個人與生俱來的欲求,如果得不到滿足就會失落、難過以至痛苦,這是人的基本利益,它和對物質生活水平的需求是相互獨立的。一個金融學博士畢業聯系工作,甲銀行提供月薪五千,但內部人際關系和諧,員工之間十分平等;乙銀行提供月薪六千,但內部等級森嚴,員工之間權利義務的安排很不平等。剛剛畢業、急需用錢的這位博士很可能會選擇乙銀行,但只要工作幾年下來,他就可能更愿意去甲銀行。而作為銀行行長來說,他要從銀行的整體利益考慮;他要調動員工們的積極性,就既要提高他們的收入,也要注意滿足他們對平等感的需求。
第二,互利性的利益關系,使得每個人為了自己利益的更好滿足,都愿意去尊重他人對平等感的需求;而每個人的平等感都得到滿足,則為大家更好地進行互利性合作打下堅實的基礎。
在爭利性社會關系中,有力量的組織、有力量的人,總是在力圖削減他人的利益,從而提高自己的利益。而在互利性社會關系中,每個人都要去試圖滿足他人的利益,并用這種方式來提高自己的利益。滿足他人的利益,并不僅僅意味著給他人提供大米、汽車、酸奶、藥品、商品房,還意味著給他人提供平等感乃至優越感(比如客人就是上帝,以客為尊)。這是一種交換的關系,將心比心,以心換心;你敬我一尺,我敬你一丈;互敬互愛,相敬如賓。在這種互利性的情感與態度的交換中,每個人的利益都得到提高。
強烈要求平等的人,基本都是在社會生活中處于相對弱勢的群體,自身組織性的爭利性力量不強,生產性能力不夠,文化教育水平不高。這些是由諸多歷史、社會、傳統以及個人原因形成的。比如美國黑人、印第安人;中國的農民、下崗工人;等等。當他們感受到社會規范對自己的不平等待遇時,當他們發現自己的生活水準和中等階層以及社會上層差距很大時,自然會心氣難平。他們會為了得到平等而努力、而斗爭。而在一個互利性社會中,他們的心態直接影響到社會其他階層的利益實現。社會其他階層會從自身的利益最大化出發,理性地去滿足弱勢群體的平等感,使得他們能心平氣順,從而更好地進行社會合作。
因此,每個人都希望獲得自由度、平等感,每個人的這種欲求應該在互利性博弈中不斷地從他人處得到滿足,并成為其他互利性合作的基礎。而作為社會規范的自由和平等的理念,則把這種相互滿足的關系狀態固定下來,以使大家能效率更高地、效果更好地進行合作和博弈。也可以這么說,人們通過貨幣這種社會規范性符號相互交換產品,通過“自由平等”這種社會規范性理念相互交換自由度和平等感。
三、如何具體確定平等性規范
我們必須看到,自由、平等作為社會規范,有著很大的先天性缺陷,那就是模糊性。人的欲求成十上百,都是人所追求的自由,人們之間的利益關系更是成百上千;其中,哪些自由應該通過社會規范加以保障,哪些不能成為規范?這就需要進一步厘清。成為社會規范的自由才是正當的自由、合理的自由;否則就是不正當、不合理的自由。而在數不勝數的人們的利益關系中,哪些應該保持平等,哪些不能強求平等,同樣需要仔細劃定。成為了社會規范的平等才是正當的平等、合理的平等;否則就是不正當、不合理的平等。
在這里,有兩個端點,一個端點是十分的不平等。在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都不平等。這樣,廣大百姓的平等感得不到滿足,他們對社會體的認同感十分之低。我們經常說,效率和平等是一對矛盾,但在很大程度上兩者其實是相互促進的。平等感得不到滿足的人缺乏合作性生產的意愿,不論就一個公司內部還是從一個社會的角度看,都是這樣。缺乏平等的公司,會缺乏凝聚力,那些感到平等感受挫的員工,會缺乏努力工作的熱情。而缺乏平等的社會,人們之間也會缺乏團結,缺乏合作的積極性。所謂平等感,當然不是說一定要薪水一樣,而是指規章制度的一視同仁、同樣貢獻同樣報酬、收入差距不是很大,等等。另一個端點是十分的平等。社會規范確定了人們在各方面都是一樣的。權利、機會、待遇、生活水平,都是平等的。這樣一來,大家的平等感倒是都滿足了,可是努力工作的積極性也沒有了,優越感也都追求不到了,經濟發展、社會發展的活力減弱乃至消失。因此,這兩個端點都不是我們所希望的狀況,我們所希望的,是某種中間狀態。人的欲望畢竟不止“平等”一個,人有多個欲望,必須在它們之間求得某種平衡、折中。
這種“中間狀態”的平等體現在以下幾方面。
第一,不再有一種能轉化為其他各種資源的控制性資源。
現代的互利性社會,是一個分工明晰的社會。只有分工明晰,各個專業領域的能力才能增強,社會整體效能才能提升。這是在經濟、政治、文化、教育、衛生、娛樂等方面的分工。權力不能轉化為金錢、學術水平、其他的專業地位,等等;同樣,金錢也不能轉化為權力、學術等其他資源。一個連和尚都要講行政級別的官本位泛化的社會,只會使除行政功能之外的其他社會功能發展遲緩。當社會分工足夠發達時,要做高官,就只能憑借長期的行政管理經驗和為公共利益服務的精神,而不能因為曾經拿過奧運冠軍或者得過數學的世界大獎。要做成功的企業家,就只能憑借經營管理才能,而不能靠和官員拉關系,靠權錢勾結去發展企業。要做著名的教授,就只能憑借大量的讀書、調研,深入的思考、分析,而不是靠和學術雜志的編輯不斷聯絡感情以發表論文;靠和教育主管部門的人員吃吃喝喝以獲得項目。
社會功能的分工得到明晰劃分,意味著每個領域都有著專屬于自身的專業能力和地位評定方式。一個局長在自己局里會有很好的地位感,但在一個畫家眼里,可能還不如一個畫院的學生。一個專欄作家見到一位千萬富翁,也不會有什么自卑感,他會想:你有你的職業成就感,我也有我的職業尊嚴;談不上誰高誰低,大家平等相待、平等相處。這樣一來,雖然在各個領域內部仍然有地位差別,但在各個領域之間則是一種平等的態勢。人們不是為了更加平等才去進行社會分工的,但深入的社會分工確實促進了平等感的加強。
第二,在個人權利上,所有成員一律平等。這是互利性社會在平等性上的最重要體現。而在傳統社會中,所謂“王子犯法,與庶民同罪”基本上是一句空話。各個階層的權利和法律待遇是不同的。等級制絕不僅僅意味著收入的不平等,而是社會規范、法律法規上的方方面面的不平等。
所以法國大革命的《人權宣言》會提出“在法律面前,所有的公民都是平等的!庇捎趁裾咝纬傻拿绹嗽凇丢毩⑿浴分袆t宣布:“人人生而平等,都有生存權、自由權和追求幸福的權利”。聯合國頒布的《世界人權宣言》序言中第一句就是“鑒于對人類家庭所有成員的固有尊嚴極其平等的和不移的權利的承認,乃是世界自由、正義與和平的基礎”,《世界人權宣言》第一條明確指出:“人人生而自由,在尊嚴和權利上一律平等!蔽覀兘裉煲苍诓粩鄰娬{: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為什么民主制度下每個公民都是一票?為什么不是工薪階層一人一票,百萬財產者一人兩票,億萬財產者一人三票?為什么不是高中畢業者一人一票,本科畢業者一人兩票,博士一人三票,教授博導一人四票?每人一票強調的就是平等感。對平等感的需求是人的根本需求之一,不管是窮光蛋還是億萬富翁,不管是小學畢業還是大學教授,都是人,都希望獲得平等對待。當每個人都在社會政治層面得到了平等的尊重,每個人都會比較的心情舒暢。
具體來說,個人權利的平等包括:法律地位上的平等;政治權利上的平等,每個人都有選舉權,一人一票;就業機會平等,在聘用、薪金、提職等方面不得用能力和業績以外的因素給員工不同待遇,不能因為某員工是女性或者是農村來的,就給她(他)比其他員工低的報酬,雖然她(他)的能力和對公司的貢獻并不比其他員工差;消費上的平等,產品或服務不能拒絕某些人購買,欲出租的房屋不能拒絕某些人的求租。
我國三農問題的一個重要方面,就是城市居民和農民所享受的社會政策是不同的、不平等的,這既嚴重損害了農民們的物質生產生活水平,也損害了他們的平等感。在互利性日益加強的當今中國,占人口大多數的農民們的基本利益得不到滿足,其他中國人的生活也好不到哪里去,F在政府正視這個問題,解決這個問題,不僅是為了提高農民們的生產生活水平,消除他們的受歧視感;也是為了提高其他中國人的福祉。
第三,在基本生活保障和受教育方面人人能享受到平等的資源,這由國家從稅收中統一支出。
第四,收入差別保持在一定范圍之內。只有在物質財富十分匱乏的情況下,社會體才會訂立規范,使每個人的生活水平大致相同,都能勉強維持溫飽。比如原始村落,比如戰爭期間或者災荒期間。那時大家顧不上什么物質享受、什么優越感,什么效率,連平等感都顧不上,就是要維持群體的生存?墒且坏┣闆r好轉,人們就會追求更好的物質生活,追求效率、追求優越感、追求物質文明及其他文明的創造。這時,沒有哪個社會體會去訂立標準,強令大家的收入和生活水平一致。如果有人呼吁建立這種平等,則會被大家認為是荒謬的。因為那樣做雖然滿足了社會成員們的平等感,可是卻要令大家在其他方面付出很大的代價。
雖然大家也都明白,為了其他方面的生命需求,應該在一些方面接受人與人不平等的現實。我一個打工仔騎自行車,而老板坐奔馳,我是可以接受的。但這種接受又有一個程度和范圍,F在都用基尼系數來衡量社會貧富分化的程度,如果基尼系數是0,說明各人收入完全平等;如果低于0.2,表示收入十分平均;0.2—0.3表示比較平均;0.3—0.4表示相對合理;0.4—0.5表示收入差距較大;0.5以上表示收入差距懸殊。而社會學家告訴我們,一旦貧富分化達到一定程度,就會造成社會不穩定。國際上通常的說法是:超過0.4為“警戒”。一旦基尼系數超過0.6,表明該國社會處于可能發生動亂的“危險”狀態。拉美平均0.522的基尼系數,意味著該地區不少國家已經相當接近甚至超過了0.6的危險狀態。
今天中國人對于財富分配的意見,對于一些富人的意見,主要在于:其財富的獲得不合理、不合法。認為那些財富中有很大部分是貪腐而來的,是瓜分國有資產而來的,是偷稅漏稅而來的,是鉆政策空子而來的,是通過權錢交易而來的,是通過政策性壟斷而來的。可是,假如一位大老板,其財富的來源清清白白、正正當當。那么,他手下的騎自行車的打工仔們,他所在城市每月拿低保的下崗工人們,見他坐奔馳、住別墅、娶模特、喝洋酒,會是什么感覺呢?有意見嗎?他的錢可全是合法合理賺來的。那些低收入者還真是提不出什么意見。但心里舒服嗎?也不太會。低收入者們的心態是矛盾的,一方面知道這些老板對于經濟發展不可缺少,是交稅的大戶,當地的經濟發展、社會福利、基礎教育真的離不開他們;另一方面,親眼目睹這樣巨大的生活水平的差距,再有胸懷、再有涵養的人,也高興不起來。他們體驗到失敗感、沮喪和受挫。他們不會討厭這樣的老板,不會對他們有仇富心態,不會敵視他們;可也不會喜愛他們,不會在情感上認同他們。紅眼病確實顯得心胸狹窄,忌妒心也確實會令自己和別人都不舒服;可大家都是凡夫俗子,紅眼病和忌妒心的確是人的心理結構的一部分。反過來,作為一位腰纏億萬的老板,享受奔馳車法國酒固然很爽;感受那些收入比自己低百倍、千倍的人對自己的崇拜之情、敬仰之意,更是超爽?墒,當他們坐著锃亮的奔馳車穿行在自行車的車流之中,當他們吃完一桌三千八百元的魚翅燕窩走出酒店,路邊就坐著一排正吃著三元盒飯的民工,這些富人們也會感受到別人對自己的紅眼病和忌妒心,會感受到別人在情感上對自己的排斥,感受到雙方心理上的距離。這種忌妒、排斥和距離感,一定會通過某些方式表現出來。這些會在不同層面給這些富人帶來一系列的不利:低合作性,不安全感,情感拒斥。
這是一種富人和平民的博弈,其中充滿了矛盾。雙方的利益是矛盾關系,既相互需要又相互沖突;而各方自己又是幾種需求并存,這幾種需求之間又是矛盾。如何才能均衡處理好這些矛盾?作為收入普通的一方,應該試圖克制自己的紅眼病,只要富人的錢確實是通過他自己的利他性才能、是通過他對社會作出的貢獻而獲得的,就應該承認他擁有財富是合情合理的;即使忍不住自己的紅眼病,希圖讓富人多交一些稅,這種累進稅的稅率也不要太高。作為富人一方,則應該多體會收入普通者的心態,多拿一些錢出來做公益慈善事業,當別人要求自己按累進制交稅時,不要有抵觸情緒。
因此,當富人賺到了大量財富,從而使得貧富差距非常大時,即使他們是經過完全合法的途徑賺來的,也應該通過累進制的稅收,通過慈善事業,對這種差距做一定的縮減。這更加有利于雙方的和諧,從而更有利于雙方的福祉。
四、經濟平等的兩難社會效應
對這個問題,我們在第三部分作過一些分析,但因為這個問題較為復雜,我們再作一些探討。
前面我們說,當今的任何有影響的社會價值主張,都把平等性作為一個必要元素,從這個意義上說,這些社會價值主張,都是平等主義的?墒,這樣定義“平等主義”顯然是從廣義的角度說的。我們習慣上談的“平等主義”,是指經濟平等,也就是經濟收入、生活水平最好基本一樣;即使有差別,也相差不大。這可以說是“狹義的平等主義”,或者是“經濟平等主義”。在本文第三部分中,它就是主張第三點“收入差別保持在一定范圍之內。”
任何一種“主義”,都是一種社會價值主張,就是持這種主張的人所認為的“應該如何”。當狹義的平等主義者看到社會現實中人們之間收入差別太大,就會說:這是不應該的,我們應該采取措施,來改變這種狀況,來縮小貧富差距。因此,如果張三擁有大量財富,而且完全是憑借過人的勤奮和節儉,憑借高智商、高才能,賺取來的;社會、別人仍然可以(在道德上可以)命令她拿出或大或小的財富出來,回饋社會,以減少貧富差距。
經濟平等主義者其實是完全清楚這種主張的副作用的,那就是會在一定程度上打擊張三們的生產積極性、投資積極性、進行決策管理的積極性;她們的這些積極性的減弱,就會令她們的員工減少收入,令政府減少稅收,令GDP下降,對誰都無好處。但經濟平等主義者們更加清楚這種主張的好處:對于社會中收入較少群體的益處,這種益處既在物質產品的分配上,也在平等感的滿足上。
但是,當收入較高者與收入較低者進行對話談判以達成社會規范時,經濟平等主義者不能就說:因為這種主張對低收入者有利,所以要實行。談判對話必須從雙方的共同利益著眼。因此,經濟平等主義者必須拿出別的理據。
一種理據是功利主義的。功利主義在一定意義上支持經濟平等主義。功利主義主張,要不要確立一個社會規范,關鍵是看它帶來的福祉總量。假設一個社會體有一百萬人,每個人都有一個利益滿足程度的狀況。甲規范實施后,給每個人都各帶來一個特定的利益滿足程度;每個人的權重是一樣的,這樣就有一個這一萬人利益滿足程度全部加總的總值。乙規范實施后,也有這樣一個總值。
【為什么要建立平等性質的社會規范?】相關文章:
人權平等與女權平等的政治抗辯11-19
為什么要樹立“實現損益”理念11-15
淺談為什么要學好初中物理05-17
平等的諸原則03-03
企業為什么要實施制度化管理02-25
論控辯平等對抗03-07
企業的性質03-26
淺探作為自由的平等01-06
論西方平等觀念的普及0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