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基礎醫學概論教學質量研究論文
一、開設該課程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為了適應社會實際需求和時代特征,一些醫藥院校相繼開設了一些新的專業,其中很多是非醫學專業,如管理、英語、信息、法學等專業,這些專業培養目標并非是醫護人員,但其工作大多數都與醫療有某些相關,畢業后服務于醫療機構,工作中要求學生具備一定的醫學知識背景。因此要求學生不僅掌握本專業的知識,而且必須學習一些醫學知識。由于學時的限制及要求層次的不同,因此有必要在這些專業開設基礎醫學概論課程,將基礎醫學知識放在一本書內作介紹和講授。該課程的開設一方面有利于將各門課進行較好地融合,有利于教學的開展;另一方面有利于減輕學生的負擔,使學生能夠在較短的時間內學習基礎醫學知識;同時也有利于拓寬知識面、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非醫學專業的學生,系統地掌握基礎醫學知識,了解人體的形態結構及其功能;了解生理現象和疾病狀態下的病理變化;了解致病因子與機體防病機制的相互關系,這些涵蓋廣泛的基礎醫學知識,將對所從事的醫藥衛生相關行業的工作,發揮重要的、具有醫學特色的作用。
二、教學實踐中存在的實際問題
1.基礎醫學概論教學內容太多、難于把握其難易度;A醫學概論涉及的內容很多也比較復雜,幾乎涵蓋了基礎醫學的各門學科。其教學模式往往有兩種:一是分系統講解,將各系統的基礎內容銜接在一起進行講解;另一種是分學科進行講解,即按教材編寫順序由相關教研室輪流講授所承擔的教學任務。無論那種模式講解,都會出現教學內容多,跨度大,而教學時數有限的問題。在教學過程中很難把握深淺度、各門學科之間很難銜接。如何利用有限的課時讓學生對基礎醫學知識有相當程度的了解,讓其在以后的學習工作中能夠用得上,如何選擇教學內容,就成為一個較困難的問題。
2.基礎醫學概論的教學各環節普遍存在脫節。目前,大部分高校所開設的基礎醫學概論雖然有專門教材,但基本都是基礎醫學各門課程的簡單拼湊和壓縮,知識結構不盡合理。基礎醫學概論的授課教師也是各門課程相關教師的輪流授課,無專職教師,專門成立基礎醫學概論教研室的很少,學科之間缺乏交流和溝通,各門課程的教師的授課方式、方法以及授課內容的側重點也不能很好的協調統一,教學內容和培養目標都有不同程度的脫節,實驗教學不能與理論教學完美匹配,教師強調理論授課,忽略學生對知識的接受能力和理解程度。整個教學中普遍存在著知識脫節或重復,缺乏完整性、系統性和趣味性,不易理解和教學質量不高的共性弊病。
3.學生對基礎醫學概論課的重視不足,學習興趣不高。尤其是近幾年來,隨著醫學院校非醫學專業招生規模的擴大,醫學法事、英語等這些以文科學生為主的專業,在學習過程中對醫學的學習及接受能力較理科學生差。從座談會和調查問卷等信息反饋了解到,學生對該門課程較感興趣,但由于內容繁多,脫節嚴重,理解困難,自認為與自身專業相關性低等原因,慢慢的對該門課程產生厭學情緒,從而導致學習積極性不高,動力不足等現象。
4.學生存在學習方法上的誤區。學生在學習基礎醫學概論時,往往會有學習方法上的誤區。這有主觀上的原因,也有客觀上的原因?陀^上該課程需要記憶的內容較多,較抽象,有些內容是一些微觀的知識,如細胞學、細菌學、病毒學的內容等,學生缺乏感性認識;有些內容涉及一些較復雜的機制,如休克的發病機制、免疫應答等,學生很難理解;主觀上學生剛從高中進入大學,對大學的教學方式和進度不適應,因而有些學生無所適從,有些學生只是死記硬背,有些學生太注意一些局部的細節,而忽視對整體的把握,學習效果不理想。
三、對策及建議
1.整合相關課程,優化教學內容。對基礎課程教學內容的全盤把握,對相關學科的教學內容做到恰當的聯系和銜接,并且對知識結構進行合理的安排,做到由淺入深,循序漸進。打破傳統的教學思路,淡化學科界限,強調人體整體意識的原則,大膽調整,科學整合,以“分子—細胞—器官—系統”為主線,以正常和異常兩個方面重組、融合、優化課程內容[1]。力求內容的科學性、系統性、先進性和適用性,重點放在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上,注重相關學科教學的協同效應,避免重復,更不能前后矛盾,并依此制定統一的教學大綱。在有限的課時讓學生對基礎醫學知識有相當程度的了解,達到預期的教學目標。這是提高教學質量和教學效果的關鍵所在。
2.突出專業針對性,采用器官系統教學法。應認真研究非醫學專業,突出專業針對性,科學合理地制定教學目標和計劃,構建知識、能力、素質協調發展的非醫學專業課程體系。針對內容多而時數偏少的特點,廣泛征求意見,反復論證,確定了以分器官系統教學,實施“以問題為中心,案例為主線”的PBL教學法。首先,分器官系統教學加強了學科之間的聯系,可以使授課更加生動、豐富,從而增強學生的綜合分析能力,并有利于引導學生重視。其次,有利于學生早期接觸臨床,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再者,有利于學生構建較完善的醫學知識結構及臨床思維的形成。這是提高教學質量和教學效果的根本。
3.加強理論與實踐的結合,增強學生創新思維。實驗教學是基礎醫學教學的重要內容,對于提高學習興趣,培養創新思維具有重要意義。因此,該課程依據教學內容,打破或淡化實驗的學科界限,精選實驗內容,以形態學實驗室和機能學實驗室為依托,加大實驗室的開放力度,策劃好實驗設計,盡量減少驗證性實驗,適當增加綜合性實驗和學生自主設計性實驗,既要體現內容的綜合性和趣味性,又要體現知識、能力和素質培養的綜合性。自主設計性實驗,優先考慮與自己專業相關的設計,并作為學生評價和期末成績考核的一部分。這是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培養創新思維的基本途徑。
4.編寫和選用實用型教材。2005年,以我校石增立教授為主編的基礎醫學概論教材[2]出版。在此期間也有一些教材出版[3],但在使用過程中也發現內容重疊、缺乏整體聯系的問題。教材應充分考慮教學的可操作性和學生學習的規律性,緊緊圍繞非醫學專業的培養方案,力求內容的科學性、系統性和先進性,力求簡明扼要、循序漸進,重點放在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上。近期,我們將對該教材進行改版,分器官系統進行編寫,力求做到整體優化、簡明扼要、聯系緊密、銜接流暢、重點突出,適用性強,并盡快編寫配套的實驗指導教材。這是提高教學質量和教學效果的最基本的保證。
5.成立專門教學機構,認真研究教學方法和學習方法;A醫學概論涵蓋基礎醫學的幾乎所有課程,這就要求成立專門教學機構基礎醫學概論教研室,要求教師專門研究非醫學專業的人才培養方案和教學要求,責任心強,教學經驗豐富,有整合意識,認真總結和研究教學內容、方法和手段,加強與學生的溝通和互動,強化專業教育,在學習方法上教育和引導學生堅持動態發展的觀點、形態與功能相適應的觀點、局部與整體相統一的觀點、理論和實踐相結合的觀點。這是提高教學質量和教學效果的最重要的條件保證。
6.重視教學質量評價和教學信息反饋;A醫學概論是較新的課程,授課對象又較特殊,其教學內容、教學手段、教材建設、學習方法等諸多方面都有完善、提高的必要和空間,如何不斷提高教學質量是一項重要的課題和難題。一方面,積極與校教學質量監控中心溝通,根據教學督導員和同行專家、教師、臨床醫學概論教研室以及用人單位等不同層面的教學信息反饋評估意見,總結經驗,及時改進教學各環節中存在的問題和不足;另一方面,加強與學生的溝通,定期通過調查問卷、學生座談會、成績分析,畢業生信息反饋等多種形式,認真收集學生對該課程的意見和建議,充分發揮教學質量評估體系的作用,不斷地提高教學質量和育人水平。
【基礎醫學概論教學質量研究論文】相關文章:
基礎醫學PBL教學研究論文08-28
對分易平臺在《基礎醫學概論》教學交互中的運用實踐的論文07-05
淺談基礎醫學實驗教學體會研究論文07-09
舞蹈藝術概論論文09-06
交通工程概論論文07-28
述評《翻譯研究方法概論》09-25
全科醫學概論論文08-24
有關法學概論論文07-17
基礎醫學概論整合課程體系提高非醫學類專業教學效益的探索論文08-17
土木工程概論論文0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