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高校學生的群體偏愛問題研究
中國城鄉的巨大差異,使農村學生進入城市和大學后面臨著許多適應問題,也使他們成為研究的倍受關注的對象,下面是小編搜集整理的一篇探究鄉村高校學生的群體偏愛問題的論文范文,供大家閱讀查看。
摘要:由于城鄉之間存在著巨大的差異,農村學生在來到城市進入大學后在生活的各個方面都面臨一系列的變化,但他們需要適應和融入這個新的環境和群體。本研究希望探討,在這個再社會化的過程中,農村大學生是如何看待城市群體和自身群體的,他們對待不同群體的態度是否會對其適應過程產生影響。
本文的研究對象為來自農村和鄉鎮的大學生,選取華中科技大學的本科生和研究生作為研究對象,共136人。本研究把看待不同群體的態度分為外顯態度和內隱態度兩種,分別探討農村大學生在兩種水平上的群體偏愛狀況,及其對疏離感的影響。研究一,采用問卷法測量農村大學生的外顯群體偏愛,并探討兩種群際合作方式和人格特征對其的影響。研究二,采用情感錯誤歸因法探討農村大學生的內隱群體偏愛,及其與兩種群際合作方式和人格特征的關系。研究三,采用青少年疏離感問卷測量農村大學生的疏離感現狀,并探討了外顯和內隱群體偏愛與疏離感的關系。
通過以上三個研究,得出以下結論:
(1)農村大學生在外顯和內隱態度上,都同時存在內群體偏愛和外群體偏愛。
在外顯態度上,外群體偏愛要高于內群體偏愛;在內隱態度上,內外群體偏愛程度沒有顯著的差異。
(2)群際合作對農村大學生外顯和內隱的群體偏愛態度的影響有差異的。群際合作能從多方面影響外顯的群體偏愛,但對內隱群體偏愛影響不大。
(3)人格的內-外傾性會同時影響農村大學生的外顯和內隱群體偏愛。
(4)農村大學生群體偏愛會影響其疏離感,但外顯和內隱群體偏愛影響疏離感的作用方式是不一樣的。
關鍵詞:農村大學生;群體偏愛;疏離感;感情錯誤歸因法
1研究背景與研究問題
1.1問題提出
中國城鄉的巨大差異,使農村學生進入城市和大學后面臨著許多適應問題,也使他們成為研究的倍受關注的對象。農村大學生在融入大學和城市的過程中,有的人能夠順利地過渡,適應并愛上城市;但有的人卻無法適應,會產生固步自封、退避、逃離,甚至仇視城市和城市人的想法和行為。那么在這一過程中,作為外來者的農村大學生是如何看看待城市和城市人,是什么影響著他們態度的發展,他們對對待城市的態度與融入城市有著什么樣的關系?這些問題十分值得探討。
由于我國社會發展不平衡,教育資源分配不均,能進入大學的農村生源也正不斷地減少。據中國之聲《新聞和報紙摘要》報道,有數據顯示,重點大學中農村學生的比例已經從上個世紀50年代的百分之五六十下降到16%,清華大學2000年的農村學生比例也僅為17%.南開大學2006年農村學生比例為30%,2008年為24%.這一現象使農村學生在大學中從數量上處于弱勢,更重要的是他們進入大學后比城市生源面臨著更多的變化和適應問題。因此,農村大學生是大學校園中的弱勢群體。
弱勢群體的群體偏愛是近年來社會心理學研究的熱點問題之一。群體偏愛是個體對群體的態度,指個體在心理和行為上出現對某一群體的偏好,給予該群體更積極的評價。心理學家研究發現,個體會以一定的標準去劃分群體,把自己所在的群體定為內群體,而其余的定為外群體。多項研究結果發現,當個體認為自己處于弱勢群體時,他們即會喜歡自身群體,又會喜歡外群體。本文通過外顯和內隱兩種方法對測量農村大學生對內群體和外群體的態度,并探究時間因素對群體態度的影響。
由于國內對群體偏愛的研究還處于起步階段,少有研究者從實證的角度研究群體偏愛的影響因素,以及弱勢群體對待不同群體的態度對其自身的影響。本研究希望探討農村大學生的群體偏愛對其順利融入大學生活的影響。疏離感是個體與周圍人、事物、環境之間疏遠程度的指標。研究者把疏離感作為研究農村生源學生能否順利融入大學生活的指標,研究農村大學生群體偏愛與疏離感的關系。
另外,群際合作被認為影響群體關系的重要因素;而人格特征是較為穩定的心理因素,影響著個體心理和行為的多個方面。本研究希望探討二者對農村大學生群體偏愛的影響,及討論其對適應學校生活的影響。
1.2研究意義
1.2.1研究的理論意義
本研究通過對農村大學生群體偏愛的研究,探究了農村大學生群體偏愛的發展特征、影響因素,以及與疏離感的關系,為拓展群體偏愛研究領域作出努力。
本研究是對前人研究的補充,拓展了其研究范圍和深度,希望能為后續的農村大學生群體偏愛研究提供理論上的支持。
1.2.2研究的實踐意義
首先,對外群體是否喜愛,是影響個人是否愿意融入外群體的重要影響因素。
本研究通過探究農村大學生群體偏愛與疏離感的關系,可以有效地了解到與農村大學生順利融入大學生活的一個重要因素,為實際工作提供指導。
其次,本研究通過探索性別、年級、群際的合作和接觸與群體偏愛的關系,能有效地指導在實際生活中如何加強農村大學生對城市大學生的喜愛程度和融入的意愿問題,以及在此過程中應該注意的問題。
1.3文獻綜述
1.3.1農村大學生
1.3.1.1農村大學生的界定
所謂農村大學生,是指來自農村的大學生群體,如果要對它進行明確的定義,需要先了解農村社區和農民這兩個與之密切相關的概念。農村社區是指居民以農業生產活動為主要生活來源的地域性共同體或區域性社會。農民是指直接參加農業生產的勞動者,同時也包括暫時把田地租借,但住宅仍然在農村的農民工。
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純正的農民和農村社區越來越少,而能進入城市高等學府的農民子弟更是少之又少。更重要的是,除了純正的農村學生外,許多集鎮籍的學生在進入大學后也面臨著各種各樣的適應問題。因此,本研究中所指的農村大學生,既包括從小生活在中國農村最基層社區單位、父母為農民的大學生,又包括鄉村知識分子(如鄉村中小學公辦教師等)的子女和集鎮籍大學生。
1.3.1.2農村大學生的研究現狀
由于我國城鄉二元經濟結構的存在,及區域經濟發展不平衡,城鄉群體無論在生產方式、經濟水平、生活方式和價值觀念等方面都存在著顯著的差異。農村生源學生來到城市上大學(特別是重點大學)后,在這些方面會面臨著巨大的沖擊,必然產生一系列的不適應癥狀。并且近年來農村生源學生在大學中的所占比例不斷減少,這現狀使得他們更加孤立、特殊和弱勢,不利于他們融入校園與城市。正是由于農村大學生的特殊性,使他們成為不少研究者的重點研究群體。
1)農村大學生心理健康問題的研究
有研究表示農村大學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城市大學生更低,主要表現在焦慮、強迫傾向和偏執幾個維度上。在性別上看,農村女大學生比較農村男大學生表現出了更多的抑郁、焦慮和恐怖癥狀。不同專業的農村大學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也存在著顯著的差異,其中,藝術類學生的心理問題較少,文科學生心理問題較明顯。
卜鵬翠研究發現,農村大學生的自我效能比城市學生更低,發現男女生的自我效能感存在顯著差異,男生的自我效能感明顯高于女生;所在學科也會造成自我效能感的差異,文科類的學生自我效能感最低,然后是理科學生,而藝術特長生的效能感最高;較一般大學生相比,學生干部的效能感更高。在人格特征方面,農村大學生表現出不穩定、膽小、不敏感、易焦慮和內向的人格特點。
2)農村大學生角色認同的研究
由于社會化環境變化和角色的轉變,農村大學生進入高校以后要經歷一個再社會化的過程。在這一過程中,農村大學生容易出現角色認同問題。主要特點是:
角色認知模糊,由于城鄉差異過大而造成了農村大學生一時無法認同新的角色和了解新角色的內容和責任;角色沖突與緊張,進入高校后農村大學生所扮演的角色數量會比較中學時期明顯增多,顧此失彼,無所適從;角色認同的封閉和失敗,對一部分農村學生來說重新學習城市的文化與規范,擺脫舊的生活習慣和學習方式,是十分痛苦的,因此,農村大學生患有心理障礙、退學、自殺等的比例遠遠高于城市學生。
3)農村大學生就業心理問題的研究
農村籍大學生的就業與不就業,關系著其個人的前程、家庭的幸福乃至社會的和諧與穩定,所以農村大學生就業心理問題也是學者門研究的重點之一。在農村大學生的就業和擇業過種中,主要存在以下問題。首先,在選擇專業之初就過于功利,沒有過多考慮能力與興趣,最終導致學業上難以取得成就,就業心態也較差。其次,農村大學生作為城市里的弱勢群體,掌握的社會資源極少,容易產生畏懼競爭的自卑心理。最后,擇業預期過高,就業觀念落后,“魚躍龍門”的觀點根深蒂固,因此不少學生要求高薪、穩定、社會地位高的職業,但是這些職位少,競爭激烈。
1.3.2群體偏愛
1.3.2.1群體偏愛的概念解釋
群體對人類的生存和發展有著生存和發展有著重要的意義。當個體以一定的標準把人群體分為不同的群體時,就會對不同的群體產生一定的情感和行為傾向。
社會心理學家威廉姆斯認為,人們會根據不同特點把人群分為內群體和外群體兩種。當個體在行為和情感上都傾向于內群體,認為內群體更好時,就存在內群體偏愛。相反,個體在行為和情感上都更傾向于外群體,認為外群體更好時,就存在外群體偏愛。
在群際關系研究的初期,研究者發現人們普通存在著內群體偏愛,也就是群體成員會更喜歡自己所在的群體,而不是其他群體。然而隨著研究的發展,有研究發現在弱勢群體成員中同時存在外群體偏愛和內群體偏愛。近年來,外群體偏愛已成為社會心理學研究群體關系的熱點問題。下面將從研究發現和理論的角度介紹內群體偏愛和外群體偏愛。
1.3.2.2內群體偏愛
群際關系研究的早期發現,不管用什么標準去劃分群體,一旦群體形成,群體成員對內群體和外群體的評價都會出現一定的傾向性:對內群體表現出更多寬容和理解,對外群體則更加苛刻和嚴厲。人們會認為外群體的成員都有相當高的一致性和極低的可變性;而對于內群體成員,認為他們差異性更大,而且具有較高的可變性。也就是出,在群體關系中存在著內群體偏愛和外群體貶損。
1)內群體偏愛的相關研究
在早期的研究中,內群體偏愛的現象得到了不少實證研究的支持,例如印象評價和報酬分配等。比較經典的是Tajfel的實驗研究,他發現人為對人群體進行分類,也能使群體成員產生內群體偏愛。
在這一群體偏愛的實驗中,研究者讓被進行一個測試。測試后,研究者告訴被試根據測驗成績把他們分成兩組,而事實上只是隨機進行分組。分組后,一部分被試被要求進行一資源分配的任務,另一部分被試要對其他人作印象評價。研究發現,在對組內其他成員不了解、沒有組織結構、與另一小組不存在競爭關系的情況下,被試同樣表現出對自己所在小組成員的偏愛。在分配資源的任務里,被試為同組成員分配了更加多的資源;而在印象評價的任務中,被試傾向于給同組成員給予更高的評價。根據這一實驗結果,Tajfel提出了著名的社會認同理論,用于解釋群際關系中的內群體偏愛現象。社會認同理論被后來的許多研究的支持。
2)內群體偏愛的理論解釋社會認同理論
社會認同理論是解釋內群體偏愛現象最重要的理論之一。這一理論認為群體對于成員來說有著重要的意義,由于群體成員從自身所在的群體中獲得更多的積
極認同,因而表現出內群體偏愛。通過社會比較,人們會選擇在一些方面夸大自身群體和外群體的差異,使自身群體獲得更加正面和積極的評價。當個體認為自己所屬群體的積極性較高時,個體可以因此而提高其自尊感。另外,個體也可以通過提出自身所在群體的價值,而提高自信。正因如此,個體更愿意給予內群體積極的評價,隨之帶來的就是對外群體的貶低。個體通過擴大內群體和外群體之間的差異,而為自己所在群體帶來更加正面的影響。
群體服務偏向
群體服務偏向理論中,有兩個重要的概念:群體服務偏向和自我服務偏向。
這一理論認為,個體傾向于維護自己群體的利益。一旦“我們”這個詞在腦海中形成后,人們在解釋客觀事件時,就會給予自身群體更加積極的評價,維護群體的利益。這種為內群體服務的傾向,會使個體忽略內群體的消極方面,從而降低評價的準確性和可信性。
下位比較理論
這一理論認為,群體實質上是個體自我的延伸。個體可以從其所在群體中獲得自尊感和自信心。一旦自尊受到外界威脅,個體需要對自身群體和外群體進行重新評估。為了達到自我保護的目的,個體會貶低外群體并給予更消極的評價。
通過與下位群體的比較,提高內群體的價值,從而提高自尊水平。該理論認為,這個貶損外群體而提高內群體價值的動機十分常見。
自我錨定原理和分化原理自我錨定原理是指個體對內群體的評價是建立中自身的標準之上的。根據這一原理,個體以內群體的評價大多是基于對自我的了解。分化原理認為個體會不自覺地夸大外群體與自身群體的差異,內群體和外群體在各個方面都南轅北轍。
根據這一原理,內外兩個群體被認為是截然相反,內群體更加優秀和積極,而外群體更加消極。
3)對現有理論的評論和質疑
以上關于群體偏愛的理論,清楚地闡述了內群體偏愛產生的原因,有效地解釋了這一現象。在后續的研究中,這些理論都得到了研究者的驗證。因為個體的自我與內群體緊密相聯,為了保護自尊,所以產生了內群體偏愛。然而隨著研究的發展,有研究發現在弱勢群體成員中同時存在外群體偏愛和內群體偏愛。近年來,外群體偏愛已成為社會心理學研究群體關系的熱點問題。
1.3.2.3外群體偏愛
弱勢群體成員偏愛外群體,這一現象與以上幾個內群體偏愛理論相違背。同時,近年來研究者發現外群體偏愛不僅存在于弱勢群體中,來自于優勢群體的成員同樣也存在外群體偏愛。下面將從實驗和理論兩個方面介紹外群體偏愛。
1)外群體偏愛的研究
國外對于外群體偏愛的研究從總體上分為弱勢群體和優勢群體兩個部分。
在美國進行的洋娃娃偏好實驗,能較好的反映出弱勢群體的外群體偏愛現象。
此實驗由心理學家Clark設計,他在實驗室中擺放了多個黑人和白人洋娃娃。他邀請白人小孩和黑人小孩選擇自己喜歡的洋娃娃進行游戲。實驗結果表明,無論白人小孩子還是黑人小孩都更愿意選擇白人洋娃娃進行游戲。黑人小孩清楚知道自己的膚色,但仍然選擇白人洋娃娃。黑人是美國社會中的弱勢群體,在這一實驗中,黑人孩子明顯表現出了外群體偏愛。
后來,心理學家同樣從種族分類出發,研究優勢群體的外群體偏愛。實驗以白人大學生作為被試,請他們把自己當作大學入學資格審批員,需要對一批申請人進行篩選。審批能否通過的主要標準是入學考試成績和外加課程的數量。研究發現,被試在作出決定時,沒有完成依照查核要求進行,而是更多地讓黑人學生通過資格評審。在審批完所有學生后,他們都否認以黑人學生具有偏向性。在這一實驗中,優勢群體明顯表現出了外群體偏愛。
國內對于外群體偏愛的研究并不多,主要是在國外研究基礎上作了驗證性研究。連淑芳運用內隱聯想的方法,研究以地域為基礎的群體偏愛。研究以上海市本地人和外地人為被試,發現本地人作為優勢群體,既存在內群體偏愛和外群體偏愛,但內群體偏愛高于外群體偏愛。外地人作為弱勢群體,同樣存在著兩種群體偏愛,但外群體偏愛卻更高。這一結果,隨后也被楊治良(2006)和鄒慶宇(2006)所驗證。彭嘉樺(2007)研究發現,弱勢群體外顯和內隱態度上都同時存在內群體偏愛和外群體偏愛。但在外顯態度上,內群體偏愛更加強烈;在內隱態度上,外群體偏愛則更加明顯。
2)外群體偏愛的理論解釋
對于弱勢群體出現外群體偏愛的現象,有以下幾種理論解釋:
社會認同理論該理論認為,不同群體在相處過程中會出現三種行為。一種叫現實競爭,也就是為物質資源而進行斗爭。另外一種叫社會競爭,群體之間會在某些方面產生直接對抗。還有一種叫共識性歧視,各個群體對自己在社會中的地位都有著一致性的看法。也就是說優勢群體知道自己擁有著更多的社會資源,在社會中占據著更有利的地位;而弱勢群體也接受了自己在社會中的低地位。此時,無論優勢群體還是弱勢群體,都會更加喜歡優勢群體。
在弱勢群體中,可能會出現兩種行為。首先,弱勢群體與優勢群體進行社會競爭,力圖改變自身群體在社會中的地位。同時,在弱勢群體和優勢群體之間也存在著共識性歧視,這使得他們更喜歡優異群體(即外群體)。而這一行為代表弱勢群體對自身群體社會地位的接受和理解。
社會優勢理論
這一理論認為研究了個體為什么會并如何保護自身群體的利益,同時也研究了個體為什么會作出違背自身群體利益的行為。社會優勢取向是理論的核心概念,是指個體對社會中群體間存在平等地位的期待,它會影響著個體如何看待和處理群際關系。只要個體存在著對不平等地位的期望,他們就會在行為和態度上維持這個群際地位的差異。因此,無論處于優勢群體還是弱勢群體,他們的社會優勢傾向越高,就會越喜歡優勢群體。這一理論對弱勢群體的外群體偏愛作了比較合理的解釋。
系統公正理論
這一理論強調了公正動機在群際關系中的重要作用。系統公正理論中提出了三種動機,分別是:自我公正動機、群體公正動機、系統公正動機。自我公正動機是為了維護自我的利益和形象。群體公正動機則是為了維護自身所在群體的利益。而系統公正動機是為了保持社會現狀和穩定。對優勢群體而言,這三種動機的結果是相同的;而對于弱勢群體來說,前兩種動機是一致的,而但系統公正動機則與前而兩種動機相反。正因這樣,在弱勢群體中會出現外群體偏愛的現象,使他們支持不平等的群體關系。
1.3.2.4影響群體偏愛的因素
1)接觸
許多實證研究表明,群際接觸有助于改善群際關系,即個體與外群體接觸得越頻繁,就越有可能喜歡外群體。在美國曾經進行一項實驗,把黑人大學生和白人大學生安排在一個宿舍,在同住一年后,兩個群體對外群體的態度都有所改善,喜歡程度都有所提高。另外,這一研究還發現,個體當因接觸而降低對目標群體的偏見時,也會同時降低對其他群體的偏愛。
Allport提出群體接觸理論,認為積極有效的溝通是改善群際關系的重要方法。
他同時提出群際接觸需要滿足地位平等、有共同目標、群際合作、有權威和法律的支持,才能達到改善群際關系的效果。
2)友誼
群際成員之間建立友誼也是改善群際關系的重要途徑之一。這是因為在建立友誼的背景下,可以為個體提供次數更多、更有深度的群體交流。隨著深入交流的次數增多,不同群體成員會慢慢淡化固有的社會分類,并得到對方的信任。群體之間的相互信任,有助于消除不同群體之間的摩擦,和減少偏愛和歧視。
國外曾經有人從不同教派的角度研究群際關系,心理學家讓天主教徒和新教徒之間建立友誼,研究發現這種不同群體之間的友誼能增加相互之間的信任和喜愛。這是因為群際友誼建立后,為不同群體之間的成員提供之更多的機會,去修正過去不正確的刻板印象。
3)合作與競爭
有研究者認為,當個體與外群體的成員同處和交流時,合作的情況會更少,而競爭的情況會更多。相反,個體在與內群體成員相處時,合作會更多,而競爭會更少。合作能有效夠促進群際良性關系的發展,而競爭則會使群際關系惡化。
所以,個體對待群際合作和競爭的態度,對群際關系的發展有著重要的意義。當個體認為不同群體間的成員都處于競爭狀態中,就容易對其他群體產生消極的印象,認為一事件對外群體有利,就會對內群體有害。這樣群體之間總是處于競爭狀態,不利于群際關系的發展。但是若個體認為與其他群體成員之間是合作關系,兩者能夠相互促進,則有利于群體關系的良性發展。當這種群際間的合作能夠為1外群體的消極刻板印象。
1.3.2.5研究方法
在未有引入內隱測量方法之前,對于群體態度的測量是以直接測量為主要方法。隨著研究方法得更發展,特別是內隱測量的方法出現后,內隱測量的方法被逐漸引入測量群體態度領域。目前在群際關系的研究中,主要使用的是內隱測量的方法。以下以這兩類型的方法作介紹。
1)直接測量方法
直接測量的方法主要是在刻板印象研究的初期得到應用。自由反應法、KaZt一Braly法、Gadener法是只種比較常見的方法。
(1)自由反應。這種方法是指研究者為被試指出某一特定的群體,讓被試主動用一系列的詞語形容這一個群體。
(2)Katz一Bralv法。這一方法其實是對自由反應法的改進,在自由反應法中,被試需要自己想出描述群體特征的形象詞。這容易造成被試想不出來,或者一時間考慮不全的情況。而在Katz一Bralv法中,主試會出一系列描述群體特征的詞都列出來,被試只需要從中選擇即可。因此,這一做法避免了被試無法寫出特征形容詞的尷尬。
(3)Gadener法。
在Katz一Braly法中,被試只需要選擇描述群體特征的形容詞,但這樣無法測量群體在出某一特征上表現的程度如何。于是有學者提出了Gadener法。這一方法給出一系列群體特征,要求被試為某一群體在這給出的特征上進行等級評分,然后計算了這一群體在不同特征上的得分率。那些中統計學意義上高于中值的特征,就被認為是被試對該群體的刻板印象。這一方法可以細化并確定不同特征對群體的適用程度。使用量化的方法去測量個體對群體的態度,可以使獲取更清晰對待不同群體更清晰的態度。
2)間接測量方法
近年來,隨著內隱測量方法的發展,研究者也拓寬了對內外群體偏愛的研究范式。
(1)內隱聯想測驗(IAT)。這一方面是由Greenwald提出的,是從內隱的角度,不受意識影響的情況下,獲取個體對不同群體的真實態度。內隱聯想測驗的原理是給出一類目標詞和一系列屬性詞,通過反應時間判斷兩都的相關程度。反應時間越長,就代表內部的認知加工過程越復雜,這可能說明目標詞和屬性詞之間不相符,個體需要較長的時間才能把二者聯系起來;反應越快,代表認知加工過程比較簡單,目標詞和屬性詞之間的聯系比較緊密,說明個體認為屬性詞能有效描述目標詞。這是內隱程度上個體對不同社會群體的認知和態度。我國也有研究者使用內隱聯想法去研究地地域刻板印象下的群體偏好,研究上海本人群體與外來務工人員對不同群體的態度。
(2)GNAT(TheGo/No-GoAssociation)。這一方法是對內隱聯想法的有效發展和補充。雖然同樣是考慮目標詞與發信詞之間的相關或聯系程度,但這一方面采納了信號檢測論的論理思想。在進行測驗過程中,會包含了信號和噪音兩種。
信號是指與目標與其一致的屬性詞同時出現,此時個體需要作出的反映稱為Go,再噪音是指與目標不一致的屬性詞同時出現,此時個體需要作出的反映為No-Go.然后計算辨別力指標d,其中包括的錯誤率,這個可以測量不同個體對不同群體的態度。
(3)情感錯誤歸因法。這一方法是2005年由KeithPayne提出的,開辟了社會認知領域態度測量的新路徑。在情感錯誤歸因法中的原理是當一個被試喜歡、或者不喜歡的啟動刺激出現在一個中性刺激之前時,會影響被試對中性刺激的判斷。所以說,被試對中性刺激的的喜好反應是對前面啟動項的間接體現。與傳統的啟動測驗不一相同,情感錯誤歸因法的啟動刺激是可以被試清楚看見的,并且在實驗之前會有相應的指導語提示被試在進行喜好判斷時不要受前面出現的啟動刺激影響。這樣做可以有效地避免被試有意地把二都聯系在一起,保證測量的是被試的內隱態度。Payne在研究種族態度和吸煙問題時都采用了這一種研究方法,皆獲得了較好的效果,證明這一方法有效可行。
1.3.3疏離感
每個人都是生活在關系網中,這張關系網的節點包括周圍的人、社會和生活環境。當個體與其關系網系保持著健康、良好的互動,就有利于個體的身心健康和良好的生活狀態。但若個體與周圍正常的聯系遭到破壞,就會不利于個體的成長和情緒穩定,可能會產生消極的情緒體驗。
對于離鄉背井到城市上大學的農村學生而言,首先在學習上面臨著巨大變化,他們的學習方式和學習策略都在作出新的調整;其次,他們需要重新構建與周圍事物的關系,建立新的社會支持系統,然而城市里的生活方式、價值觀念等與農村有著很大的差別,這些都成為了農村生源學生融入大學生活的障礙,從而對周圍的人、事、物產生陌生、疏遠的感覺。在本研究中,研究者把疏離感作為研究農村生源學生有效融入大學生活的指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