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歷史生成性課堂教學之我見論文
如何提高歷史教學的有效性和學生的整體素質并使之全面和諧發展,是廣大歷史教師普遍關注的重要問題。“動態生成”是新一輪基礎課程改革的核心理念之一。生成性教學是教師根據課堂中的互動狀態及時調整教學思路和教學行為的教學形態。在教學中,把教學“意外”努力轉化成寶貴的課程資源,讓動態生成為課堂教學注入更多的活力和魅力,是我們教師為之奮斗的目標。
作為歷史教師,在課堂教學中不應機械地執行教學預案,而應該體現以學生為主體的教育理念,突出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的主動性、創造性和差異性,尊重歷史課堂教學規律,注重學生的發展。
一、實施歷史生成性教學的途徑
1、設置有彈性的預設。
歷史教學預設是整個歷史教學活動的起點和指南。新課程下的歷史教學預設關注教和學的平衡和對發展含義的拓展。包含對目標的理解、對學情的了解、對學習條件的掌握、對學習方法的選擇以及對動態生成策略的把握。這就要求教師對歷史課堂教學目標、內容的預設要更深遠、更靈活,使歷史教學更加充滿活力。
要拋棄以教師為中心的套路,對教學目標的設置不要過分地偏向知識目標,而應多關注能力目標和情感目標。教師備課要充分考慮到可能出現的情況,做出“彈性化”的預設方案,要為學生的自由思考和討論留出足夠的空間。在教學設計時,要注意留足“空白”,讓學生有充分的`時間去質疑、釋疑,產生“再想想、再考慮考慮”的期待。教師有意識地留白,就是遵循藝術創作中“虛實相生”的規律。在教學中留有余地,創造知識上、心理上的暫時性空白,追求啟發思維的藝術效果。通過教師所留之“白”,要使學生生出“實”來,讓學生有所思考、有所探索,以此引起學生的聯想和想象,激發學生的求知欲,從而提高教學藝術效果和水平。
2、運用教學機智,動態處理課堂。
所謂教學機智,是指教師敏銳地察覺學生身上的細微變化,面對新的意外情況,快速作出反應,果斷決策,及時采取靈活而有效的教育措施的能力。新課程強調課堂教學中要注重學生主體意識的發揮,注重學生個性的發展以及學生之間的合作與交流,因此課堂更具開放性,非預設生成也就時有發生。教師不僅要善于從不同角度、不同層次、不同側面提出問題來拓展教學內容,還要善于根據學生的課堂生成來拓展教學內容。如果學生的問題同課前預設一致,就按照課前設計的對策引導學生完成;如果出現意料之外的問題,要考慮是否對教學目標的完成有益,是否有助于學生能力的提高,來安排和調整教學計劃。對課堂中出現的有價值的生成性問題,教師則應有選擇地作出回應。
或教師親自解答,或引導學生深入思考,或放開討論,各抒己見。
面對學生的即時性生成,如果教師缺乏足夠準備,將此問題或草草收場或充耳不聞、視而不見,這樣只會浪費極好的教學資源,也會大大挫傷學生的積極性。因此,對于及時捕捉到的生成性資源,教師要充分發揮教學機智,巧妙引導學生,讓學生展開充分的對話和溝通,因勢利導加強情感教育,推進課堂教學生成,使課堂充滿靈動、智慧和活力。二、實施歷史生成性教學應注意的問題
1、避免生成的隨意性和牽強性。
課堂教學是需要注重動態生成的,但不能隨便地亂生成。教學生成應該是對教學目標和內容進行精心預設下的生成,是在嚴格遵守課程和教學目標下的“相機生成”。也就是說,有效的生成應該是在教學實施的過程中為了更好地落實和體現預設的教學目標而進行的生成,其核心功能在于更好地服務于教學目標。無法預知的生成并不等于隨意性的生成,同樣要受計劃和預設的約束,那種“教師跟著學生走,學生跟著感覺走”的盲目性教學只能說是無效的教學。
同時,生成性教學應該是在課堂教學中出現了有實際意義和學習價值的“新情境”的時候進行的生成,并不是任何情況下的情境都具有生成的價值。衡量是否有生成性價值的標準就是這種生成能否促進學生學習能力的提高和學習方法的改善,能否提升學生良好的思維品質和情感體驗,能否有效地落實教學目標等等。如果是沒有任何實質意義的低層次生成或虛假性生成,只會影響學生的學習,客觀上引導他們滋生了課堂學習的錯誤動機。
2、除了學生知識和能力的生成,也要注重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的生成。
歷史教育的主要功能應該是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使他們的情感和價值觀體驗得到提升。這就要求我們在課堂教學中,一方面要關注教學內容和學生學習能力的生成,另一方面也要重視學生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的生成。但現在的生成性教學卻普遍忽視了這一點,主要是由于我們在生成的意識上對情感的關注過于淡薄所致。新課程下歷史教學的終極目標定位于實現歷史學科所特有的教育性功能,在歷史課堂的生成性教學中應該更多地考慮這個宗旨。
3、不能忽視教師在課堂教學生成中的主體性地位。
產生課堂生成性教學“情境”的主體應該是多重的,但在生成性教學中容易誤解為學生是唯一的主體,而忽視了教師在生成性教學情境創設中的主體性地位和作用。其實,教師完全可以在教學過程中積極捕捉課堂互動情境變動的契機,即時性地提出生成性的問題,甚至還可以在課前教學設計時有意識地創設可生成性的情境,實現教學生成的有效開展。在課堂教學生成的問題上,教師不要袖手旁觀,更不要被動地期待生成性學習情境的出現,而要主動地融入學生的學習中,以主導性的地位對學習過程進行積極的創設。
【高中歷史生成性課堂教學之我見論文】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