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機械化中農村經濟發展的影響論文
摘要:隨著農業信息化技術的發展,我國農業正處于傳統型向現代化轉變的關鍵時期,農業機械化對推進這一進程起著很大的作用,本文將通過對農業機械化發展的現狀進行研究,結合衡量農業機械化對農業發展作用的方法探究農業機械化等對農村經濟發展的影響。
關鍵詞:農業機械化;農村經濟;影響
1我國農業機械化發展的現狀
當前,農業機械裝備結構不盡合理,農機配備率低,使得農業機械化作業的規模和效率都受到影響,農業機械化的特色成分小,大多農具都適用于常規作物的種植,滿足特色農林牧業發展需要的新型農具種類少。此外,農業機械化作業在農作物的運輸過程中使用多,在農業的生產前后的使用少,加之農業機械化服務體系不健全,使得農機產品質量得不到保證。加之戶均耕地有限,無法實現農業的機械化大規模運行,滿足不了農業機械化生產的需求。我國作為農業大國,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需要以農村經濟建設為中心,以生產力發展為首要任務,努力改善農業的生產條件,提高農業的現代化水平。農業機械化是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物質支撐,是改善農民生活條件的重要前提。
2衡量農業機械化對農業發展作用的方法
農業作為國民經濟的基礎,其發展程度對國民經濟的發展有著直接的影響,衡量農業機械化對我國農業發展的貢獻是農業生產中的重要環節。衡量農業機械化程度的重要指標是農業機械化貢獻率,農業機械化貢獻率是指農業機械化貢獻在各種生產要素的貢獻中所占的比重,一般表達農業經濟水平的是農業總產量或者農業總產值,簡單來說,就是從數量上來認識農業機械化對農業增產增收帶來的實際作用,可以通過柯布-道格拉斯生產函數法、索洛余值常系數法、以及多元線性回歸法進行農業機械化貢獻率的測算。
3農業機械化發展對農村經濟發展的影響
3.1農業機械化貢獻率增加
農業實現機械化可以增強糧食生產能力,如果農業的生產資料以及農業技術等不變,那么農業實現機械化帶來的生產貢獻率比傳統的農業生產方式更高,以廣西為例,農業實現機械化生產可以使得糧食產量超過20%的貢獻率,耕種收的綜合機械水平已經達到36.5%,糧食作物中,水稻機械收割水平也已經達到30%,機械種植水平達到10%,但整體農業機械化水平較低,需要在作物生產種植過程中提高農業的機械化水平。在進行機械化生產時應該結合具體的生產情況,合理利用農業機械在農田基建、產業化經營以及規;N植和抵御自然災害等方面發揮的作用,改善農業生產條件,加快農業的機械化進程。
3.2提高土地產出率
我國耕地的有效灌溉面積在全國耕地總量中占據著很大的比重,其生產的糧食總量占全國總產量的80%以上,所以,對于農業的旱災的抵抗能力必須進行強化,機械化旱作農耕是灌溉條件不足的地區抵抗自然災害的重要手段,采取農業機械化綜合作業方案,可以極大地提高農作物的土地產出率,提高糧食產量。廣西糧食總產量達到1524.8萬t,谷物產量可達1422.4萬t。
3.3加快農村勞動力的'轉移
實現農業機械化生產可以提高農業勞動生產率,可以將大量的農村勞動力從繁重的體力勞動中解放出來,使得農村勞動轉移的速度加快,農業的全面機械化生產還可以促進農村城鎮化、工業化和現代化的進程,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增加農民收入,必須轉移農村剩余勞動力,使得農村剩余勞動力向著非農產業和城鎮轉移,加快勞動力轉移是實現城鄉一體化發展的必然過程。同時,還可以發展農產品深加工,提高農產品的附加價值,延長農業產業鏈,解決農村剩余勞動力的就業問題,促進農業的城鎮化進程,農業機械化的實現可以增加農民收入,促進農村經濟的發展。
3.4促進農村產業結構的調整
農業機械化可以解決農業小生產與大市場之間的矛盾,提高農產品的市場競爭力,農業機械化生產要求農業產業機制進行調整,對農業產業結構進行調整以便進行農業機械設備的配套,實現農業機械化發展對調整和優化農機化的發展結構和布局有著重要意義,促進農業生產向著專業化、商業化、現代化方向轉變,建設現代農業和社會主義新型農業都需要農業機械化的支持。
4結語
農業的發展主要在于農業生產水平和現代化技術的應用程度,將低效的、勞動密集型農業生產轉化為機械化高效率生產,不僅為我國糧食安全提供了保證,還可以改變我國農村經濟的發展結構,提高農村的經濟水平,是推動我國農村向著社會主義新農村發展的重要動力。
參考文獻
[1]張永春.淺析農業機械化程度對農村經濟發展的影響[J].農村經濟與科技,2016(6):20-21.
【農業機械化中農村經濟發展的影響論文】相關文章:
2.華中農業大學;
6.村文書的辭職報告
8.駐村調研報告
9.村垃圾轉運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