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單親家庭子女的心理障礙分析與對策
單親家庭結構對孩子的影響是終生的。我們作為外部世界,必須了解他們會遇到什么樣的情況,會有什么樣的心理問題。家長要及時發現并積極解決孩子的心理問題。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單親家庭子女的心理障礙分析與對策,歡迎大家參考!
單親家庭子女的心理障礙分析與對策1
一、單親家庭子女心理問題的表現
從表面意義理解,單親家庭是指由于死亡或離異后只剩下夫妻中一方與未成年子女組成的家庭。為此可以將單親家庭子女的概念界定為:由父親或母親一方與其未婚的,年齡在18歲以下的,沒有獨立生活能力的子女共同組成的家庭。家是驛站、港灣,是孩子成才的一塊沃土。對于尚未成年的孩子來說,更是安全的代名詞,是快樂之源,是健康人格的發展之端。而當父母雙方離異或夫妻雙方只剩一方時,對孩子來說,就意味失去了一方的庇護,就如同鳥失去一翼,車失去一輪,在心理上必將承受巨大的痛苦,甚至對生活也失去勇氣,對社會充滿敵意。單親家庭子女心理健康主要存在著以下一些問題。
。ㄒ唬┳蚤]
家庭的破裂,仿佛是“天降橫禍”,對年幼的孩子來說,他們缺乏必要的心理準備,因而他們遭受的打擊比父母更大,而且孩子比大人敏感、脆弱,他們還不具備自我調整心理的能力,一時還難以面對家庭破損的嚴酷現實,因而會感到無所適從、悶悶不樂。孩子也懂得比較,他們會拿自己的現在與過去比,感到自己處境已大不如前,拿自己與健全家庭的孩子比,自感不加別人家的孩子,因而滋生出自卑的心理,做事變得膽怯,缺乏自信,缺乏進取和積極向上的精神,而且因為覺得自己不如別人家的孩子。這些孩子由于被父母所疏遠而產生抑郁,不愿與人接觸,對周圍的人常有戒備、厭煩的心理表現出神經過敏的癥狀。他們總懷疑別人會在背后議論自己家庭的缺損和父母的離異,認為別人都瞧不起自己,不愿向他人敞開自己的心扉,便自我封閉,不愿外出活動,不愿與人打交道,表現出孤獨、內向的性格特征。
。ǘ┳员
由于一直生活在完整的家庭里,面對家庭的突然破裂,孩子無法接受眼前的現實,無法適應無父或無母的環境。孩子的心理沒有成熟,他無法去體會父母們的生活,無法理解父母們的苦衷,幼小的心靈脆弱、敏感,沒有自我調適的能力,一旦受到沖擊,就會不知所措,無所適從。特別是看到同伴們與父母親親熱熱、幸福美滿地玩耍、嬉戲的時候,孩子最容易想到自己過去的生活。而現在是今非昔比,心中的悲傷、失落使得他們產生憂郁和自卑的心理,孩子們找不到自己的快樂,看不到自己的快樂在那里,于是拒絕快樂,沉浸在憂慮、悲傷中。同時孩子這時最敏感,面對同伴們和社會的關懷,他們會過于在意,甚至發生誤解,長而久之,他們將從人群之中脫離出來,進入自我封閉和孤獨的空間,從而導致性格交流的極大障礙,長此以往,他們就會產生心理疾病。
。ㄈ┳载
自責表現為對個人能力和品質作出偏低的評價,從而自我責備、自我鄙視、自我輕蔑,將一切的不如意歸因于自己不好,對自己所做的事抱有恐懼傾向。單親家庭的子女有較為強烈的自卑感,他們感到自己不如別人,悲觀失望。由于對自己的評價偏低,因此他們把工作和學習的失敗歸因于自己的無能,產生不安、內疚、失望等消極的情緒體驗,從而導致自己的整個心理失去平衡。久而久之,他們對自己失去了信心,甚至對那些稍加努力就可以完成的任務,也往往因自嘆無能而輕易放棄。許多單親家庭子女受到批評后,總認為是自己不好,在別人笑自己的時候,總認為是自己做錯了什么事。
。ㄈ┙箲]
對人焦慮是調查與他人接觸時,對困難和失敗的預感程度的指標。單親家庭子女在他們父母親離婚的過程中看到的是人與人之間的互相攻擊,學習到的是討價還價、相互敵視,因此,他們對人與人之間的交往缺乏信心,他們的監護人由于家庭缺失而引起情緒失調,極易把這種情緒帶到與孩子的交往中,孩子生活在提心吊膽中,要花大量的時間來應付家庭破碎后的家庭關系,對人與人之間的交往感到焦慮,缺乏安全感。所以,他們在眾人面前感到不安、敏感,結交伙伴時總怕別人說自己的壞話,被人說了什么總是不開心,在對人關系上具有退縮、焦慮的特點。
(四)抑郁
因為父母的分裂,必然帶來家庭的硝煙或冷戰,孩子長期生活在壓抑的空間,時時為父母的關系而擔憂,甚至有些家庭的孩子成了父母撒氣、泄憤的出氣筒,孩子成天處在恐懼和擔憂中,沒有安全感,時刻擔心、害怕家庭戰爭的爆發,會使自己體無完膚。這樣長期的生活折磨很容易使孩子產生恐懼心理和敵對情緒,對同伴永遠保持距離,生怕同伴知道自己父母的情況,對別人的關心表現出極為的冷淡,在挫折面前非常脆弱,經不起風雨坎坷,稍有不順心就容易沖動,對生活中的小小摩擦,反映非常強烈,自我保護意識過強,敵對情緒很大,單親家庭的子女常常感到壓抑、郁悶、煩躁,心理困擾無處排解。由于壓抑太久,一旦爆發出來,能量也就越大,極易產生極端行為。這種傾向在女孩身上表現為想痛哭或離家出走,在一些男孩身上則表現為攻擊行為。如果不處理好,很容易走向極端,無論對同學,還是老師都將產生極大的攻擊性和報復心理。
。ㄎ澹┒始
單親家庭的孩子,無論在物質上還是精神上,所能獲得的享受,一般來說不如健全家庭的孩子,而這些正足每個孩子所渴望的。由于健全家庭的孩子能得到的,單親家庭的孩子不容易得到,他們的心理就容易從最初的羨慕演變成妒忌、僧恨。在心理上他們會表現出對父母一方特別依戀,希望能從父母一方獲得雙倍的`回報,在物質享受上,如果他們不能正確對待這種差距,認為別人能得到的,自己也應該能夠擁有,就容易導致偷竊等犯罪行為的發生。
(六)逆反
由于單親家庭中的孩子在“孩子圈”中地位不高,容易成為別的孩子奚落和欺負的對象。然而他們也渴望車嚴,渴望被人欣賞,于是在言行上便刻意地表現出與眾不同,有時甚至喜歡“頂牛角,對著干”,以顯示自身的存在價值。
二、單親家庭子女心理問題產生的原因分析
單親家庭子女因為父母的婚變或家庭的不幸,獨自與單身父(母)生活,家庭結構被破壞,親子關系的失調加上監護人教養方式的錯誤,以及社會評價對單親家庭子女的心理都造成了一定的影響,孩子心理調試能力差等是單親家庭子女心理問題產生的主要原因。
(一)親子關系的失調
單親家庭中親子關系失調在離異單親家庭中表現得最為明顯,這種異常主要表現在以下幾方面。
第一,家庭的缺損意味著從此有一方要從家庭中退出,對于孩子來說,他們的心理上則會產生被雙親中的一方拋棄的擔心。很多離異家庭子女的監護者限制前配偶探望自己的子女,希望以此來懲罰他們,為了懲罰對方,不讓對方接觸孩子,謊稱對方“死了”,“出國了”,對孩子隱瞞情況,造成孩子缺乏自信,產生自卑心理。
第二,家庭的缺損容易導致他們的監護者或者沉浸在悲痛之中,或者因忙于工作而無暇給孩子以溫暖和愛護,從而忽略和孩子的交往,造成親子關系冷淡,而作為孩子,當他們看到父(母)情緒不好時,他們也不敢貿然地與父母交流,這勢必會影響親子交往的數量和融洽程度。更為極端的是,有的監護者根本就把孩子當作“累贅”、“包袱”,把孩子看作自己未來生活的絆腳石。在這樣的觀念下,他們輕則對孩子冷眼相對,重則對孩子拳腳相加。
第三,家庭結構的變化使孩子不得不花大量的精力來應付家庭困擾帶來的緊張,他們的心理調適受到家庭人際沖突的影響。另外,離異的父母最容易犯的一個錯誤就是在孩子面前講配偶的壞話,相互低毀,把孩子作為傳遞仇恨的工具。因此,在離異家庭中,孩子在與家人的相處中得到的多是反面經驗,他們看到的是父母之間的討價還價和相互敵視,這種現象容易使孩子產生不良的社會學習,他們也變得不再相信人與人之間的關系,這種不信任會擴展為對整個社會的不信任,伴隨著這種心理而長大的兒童,極有可能會產生一些反社會行為。
。ǘ┍O護者教養方式的失當
單親家庭中孩子父母的離散,它給人們的心理不同程度地帶來痛苦和無奈。在這種負面情緒的影響下,在較大的生活、心理和經濟的壓力之下,單親子女的撫養者容易在撫養方式上走向偏頗。這種教養方式的偏頗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對孩子要求很高,嚴教過度。有的家長總怕孩子因為伴侶的死亡或自己的離婚而開始不學好,而對孩子提出過高要求,他們把希望寄托在孩子身上,有一種恨鐵不成鋼的心理,給孩子帶來極大的心理壓力,他們對孩子賦予了極大的期望,相當多的離異單親家庭的家長與孩子相依為命,對孩子的期望值比雙親家庭還高,有的把全部心思撲在孩子身上,自己節衣縮食,忍辱負重,寄希望于孩子的明天,他們要求孩子按照自己的期望前進,對孩子的教育過度關注,一旦孩子的行為表現與自己的期望不相符合,便會引起嚴教過度,出現責備、嘮叨甚至體罰等不良教育行為。另外,單身父(母)親長期的育兒疲勞無人分擔,就會使他們感到孤立無助,從而出現過度嚴教。這種過度的嚴教剝奪了兒童的尊嚴,容易使孩子對自己產生否定感,“我不能干”、“我很笨”,從而出現自卑、自責等問題。
第二,單身母(父)親忙于生計或缺乏責任感,對孩子監管不力。單親家庭父(母)親在各方面的壓力都很大,沒有時間、精力和物質條件撫養孩子,他們往往把孩子交給隔代的爺爺奶奶或外公外婆撫養,或者疏于管教,形成管理的真空,有的家長沉酒于自己的傷痛而忽略了孩子的痛苦,缺少對孩子的關愛。有的家長把孩子當成包袱和拖累,把孩子當作皮球那樣踢來踢去,把自己的煩惱發泄在孩子身上,孩子成為父母繼離婚大戰之后綿延冷戰中的犧牲品,甚至有的家長對孩子采取放任不管的態度,把孩子遺棄。隨著我國經濟體制改革的深入,許多企業倒閉或處于半癱瘓狀態,孩子的父母大多下崗,缺乏穩定的經濟來源,生活窘迫,不得不外出謀生,對于他們來說,能夠承擔起孩子的教育費用就已經不錯,至于對孩子的照顧與監管,他們實在是缺乏心力。還有一部分家長缺乏責任感,或沉迷于賭博,或各自重組家庭,忽視對孩子的關心和照顧,冷落孩子,因為害怕孩子影響自己新家的和諧,甚至有家長冷酷地把孩子推到門外,給學生的心靈帶來極大的傷害。由于孩子在家中得不到重視,感受不到家庭的溫暖,體會不到自己的成長在家庭中所起的作用,因而容易使孩子產生自卑情緒,不求上進,更為重要的是,孩子易在沒有安全感的狀態下變得焦慮、抑郁,最終形成孤僻、冷漠的性格及扭曲的心理。
第三,監護者心懷內疚,對孩子過度溺愛。離異單親家庭中有的家長離婚后,對孩子常有一種負罪感,將一切問題都歸結在自己身上,無原則地一味滿足孩子、遷就孩子,希望通過這種方式來對孩子進行補償,傾向于溺愛型的撫養方式。伴侶先逝單親家庭中有的父母為了博得孩子的歡心,“收買”孩子,無原則地滿足孩子的無理要求。在這種教養方式下成長起來的孩子,極易出現自我控制能力差、沖動等問題。
第四,監護者把孩子放在封閉的家庭中進行撫養,使孩子缺乏社會交往。單親家庭中,很多單身父(母)親把所有的注意力放在孩子身上,與孩子相依為命,老是把孩子關在家里,以免受他人欺侮;他們按照自己給孩子設計的“理想”的人生航線來對孩子進行培養。在這種條件下成長起來的孩子,由于缺乏與他人相處、交往的經驗,在與人交往時,必然會產生孤獨與焦慮。
。ㄈ┥鐣u價壓力
在中國人根深蒂固的家庭觀念中,離婚雖然是可以理解,但畢竟是不光彩的。生活在這種文化氛圍中的兒童,必然也會在內心深處習染上這種觀念,加之他們思想意識尚不成熟,不能正確地看待父母的離異,因此,家庭的缺損特別是父母離異這種人為因素的出現,對于自控能力和自我調節能力較差的兒童來說,往往意味著突然的打擊與壓力,許多兒童難以承受,更無力調整和擺脫,這勢必會導致他們生理和心理上的異常。
單親家庭中孩子在精神上往往會受到他人的歧視,這種壓力對孩子來講是很殘酷的。孩子在同學當中被認為是沒有爸爸(媽媽),有的孩子為躲避這種壓力,遠離同伴,形成了孤僻、冷漠的性格。其他孩子在單親家庭子女面前議論自己的父母和家庭,可能會使這些孩子觸景生情,引起感傷,他人無意的談話也會使這些敏感的心靈受到傷害:有的孩子怕別人提爸爸(媽媽),常常躲在角落里偷偷地掉淚。離異單親家庭的孩子承受著巨大的心理痛苦。當父母離異后,他們總會產生自己不如別人的感覺,把父母的離婚當作見不得人的事,非常忌諱談到或問到相關的話題,他們總懷疑別人在背后議論自己、嘲笑自己,這種實際存在或臆想的社會評價壓力使他們為了避免傷害而慢慢從人際交往中開始退縮。他們自己給自己筑起一道心理的墻,把自己包裹在厚厚的殼中,表面冷漠,實際上內心非常虛弱。另外,這種社會評價壓力還會使單親家庭的學生對人產生懷疑,對人缺乏信任,極易導致多疑性格的形成。
。ㄋ模┳优睦碚{試能力不強
對于青少年學生來說,父母離異或先逝,家庭破碎這些家庭生活的變故是他們人生道路上的一個巨大的、從未有過的沖擊與挫折。一個人是否能順利地應對挫折,取決于個體自身的挫折容忍力。挫折容忍力是指個體面對挫折時,免于行為失常的能力。挫折情境的產生,對于挫折容忍力較強的子女來說,一般尚能順利度過。而對于那些挫折容忍力較差的學生,則會為挫折情境所困擾,如果沒有合理的引導,就很容易導致心理的失衡。同樣面對家庭的缺損,但并不是所有的孩子都會產生心理問題,因為每個人的抗挫折能力不同。對于大部分學生來說,由于他們生活的閱歷還相當貧乏,對各種突發事件的自我調節能力還較差,心靈更容易受到傷害。對于單親家庭的孩子來講,意味著失去與父(母)親在一起生活的權利,甚至失去父(母)愛,它使孩子產生強烈的自卑感、被遺棄感、怨恨感。這些消極的情感必將作用于孩子與他人的交往,最終影響到他們的人際交往、同伴關系,造成與人交往能力的下降,甚至造成交往障礙、對人焦慮。
三、解決單親家庭子女心理問題的對策
家庭、學校和社會是單親子女每天都要接觸的環境,單親子女處于這三者相結合的成長環境中,三者對于其教育都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和義務。如果這三者的關系有一個處理不好,單親子女成長的天平就會失衡,出現這樣那樣的問題就在所難免。因此,家庭、學校和社會應充分認識到這個問題的嚴峻性和迫切性,形成堅固的三位一體的教育結構,共同促進單親子女身心健康發展。
。ㄒ唬┲匾晢斡H家庭教育
單親家庭中的孩子能夠跟隨一個懂得愛、懂得關心、懂得教育的父親(母親)生活那算是一種幸運,如果落在被視作一種負擔、一種累贅不負責任的父親(母親)手中,最終將會釀成惡劣的后果。
第一,父母要重新拾回生活的信心。單親家庭面對離異或亡故的痛苦,難以自拔和振作,忽視孩子的存在,無視孩子成長中的變化或粗暴抹殺孩子稚嫩的情感,這些都是做父親或母親自我意識的喪失。家長應坦然而勇敢地對待現實,振作著為孩子創造一個好的家庭氛圍。單親家庭父母要以寬容的心態立身行事,要學會對痛苦和懊惱的遺忘,遺忘有助于單親家長身心健康,遺忘是對仇恨的釋放;對悲痛的解脫;對憂慮的拒絕;對疲憊的寬慰。
第二,重視家庭教育。家庭是孩子的第一課堂,家長必須承擔起來教育孩子的責任,家庭教育對孩子來講都是至關重要的、不容忽視的。對孩子特別是單親子女要做到養育并重,不僅關心孩子的生活,更要注意教育孩子,關心孩子的思想、學習、交往,及時發現孩子身上的優點和不足,正確引導,使孩子養成良好的習慣,明辨是非、善惡。切忌只管生活,不問其他;切忌把孩子交給長輩或學校就萬事大吉,家庭教育潛移默化,需日積月累,絕不可時緊時松,更不可聽之任之。要在家庭出現變故之后盡可能地讓孩子感受到家庭的溫暖,讓孩子在第一課堂中汲取到盡可能多的營養。
第三,不像子女隱瞞家庭變異真相。離婚父母一定要冷靜理智地撂下個人恩怨,雙方一致地善待孩子,以博大的胸懷和寬容開朗的心態去面對孩子,共同合作,幫助孩子度過眼前的心理危機和暫時的困境。這需要雙方協調一致,用孩子可以理解的方式把離婚的決定告訴他,讓孩子在離婚這件事上理解父母,理解這是父母雙方的情感選擇。至于在什么時間,用什么方式告訴孩子,還要根據孩子年齡大小,個性特征,情感成熟程度的差異而有所不同。只有孩子理解了家長,才能面對現實,承擔責任,與家長共同克服困難。如重新組織家庭,要征得孩子的理解與認同,要允許孩子定期與對方見面,接受雙方種種的關愛方式(玩或送禮物等),使孩子得到完整的愛。
第四,培養單親子女的獨立性。三人世界變成兩人世界,家長更容易對孩子嬌慣溺愛,總覺得對不起孩子,用更多的愛來滿足孩子,作為補償,對孩子關懷備至,在這種環境下成長起來的孩子,容易性格脆弱,依賴性強,缺乏主見,獨立生活能力差。通常單親家長會有一種負疚心,總想為子女多付出來補償,由于家庭缺憾而給孩子造成的某種損失或傷害。許多家長對單親子女百般照顧,使單親子女從小養成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習慣,依賴性較強,孩子沒有機會親自去體驗一些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風險”,缺乏獨立生活能力。其后果是單親子女一旦離開家長,便不知道如何去應付生活中的困苦和挫折。因此,家長能為單親子女做的最有價值的一件事,就是教會他們如何成為能獨立生活的人。
(二)提高學校教育的科學性
學校教育與家庭教育相比,有它自己有利的條件,學校是專門的教育機關,計劃性、針對性都很強,而且可利用的教育渠道廣泛,方法靈活。為此促進單親家庭子女心理健康有必要提高學校教育的科學性。
第一,建立單親家庭學生檔案。從入學起就開始建立單親家庭學生的人頭檔案,加強對他們的學習、生活、心理、行為和家庭情況的了解、跟蹤,并詳加記載。把對每個單親家庭學生的幫助與教育具體落實到班主任、科任老師、年級團總支書記頭上,由他們負責對單親家庭學生心理疏導,學習輔導,生活的關照,行為的矯正,定期與家長聯系,掌握單親家庭學生在家里和社會上的情況。
第二,加強愛心教育。選派充滿愛心、有一定心理學基礎、有較強的自我控制與忍耐能力、有較強的領導能力和具有人格魅力的教師擔任班主任,特別要將其中最優秀的教師派到單親學生較多的班級去作班主任。單親家庭學生所處的環境,特別是他們每時每日所生活的班集體的班風和同學之間的良好關系對他們來說非常重要。在班風良好的班級中,同學與同學的關系反映在既能處理好個人與集體的關系上,同時也反映在能處理好個體間的競爭與合作上。單親家庭學生如果生活在一個充滿真情友愛的班集體里,他們自然會感到生活充滿陽光,感到自己在不幸之中的特別幸運。
第三,用鼓勵消除自卑。單親家庭學生的思想負擔重,恥于老師和同學知道自己家中的真實情況。班主任應幫助他們對這一社會現象有一個正確的認識:父母的事由他們自己去處理,孩子無法左右家庭。同時,要創造良好活動的環境,積極鼓勵單親家庭學生參加班集體組織的各項活動和社會活動。對有一定組織能力的學生,老師可以有意識地把活動中最重要的任務交給他們,培養他們的自信心和責任感,增進他們與其他同學的友誼。對能力較差的單親家庭學生,也可以有意識地讓他們在同學面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以提高他們的自信心。條件成熟的學校可成立課題組進行研究。學校投入必要的人力、物力、財力成立課題組,開展單親子女教育的專題討論。當然,也要有專人負責,職責到位。
。ㄈ┙∪鐣U
社會應充分利用各種形式的輿論宣傳,讓全社會各行各業的人都來關心、單親子女的教育問題。調動社會資源,給予單親群體經濟物資等方面的幫助,引導這些家庭的子女參加集體活動,為他們展示興趣、愛好和才華創造條件和機會。
第一,重視單親家庭子女教育問題。設立單親家庭子女教育咨詢機構,設立家長學校,開設咨詢電話,使單親家庭的子女遇到問題,能及時與社會聯系。對于離異后的父母通過家長學校等方式進行子女教育培訓,提高教育水平。通過影視、廣播、報刊,傳授教育單親家庭子女的科學方法。形式要多樣化,內容要新穎,使其受教育于娛樂之中。
第二,完善離婚子女監護權。人民法院在判決離婚案,處理未成年子女歸屬時,要考慮如何有利于子女的成長教育,既要考慮到監護人的撫養能力,又要考慮到其教育能力。使離異后的子女盡可能多地得到雙親的照顧和關心。生活在一個吵吵鬧鬧的家庭中的子女是不幸的,但離婚能使孩子幸福嗎?這是每個面臨離異的夫妻應當慎思的問題。
第三,發揮社區教育優勢。充分利用社區資源能給孩子創造良好的外部環境。街道,社區要從各方面給加強對單親家庭的關心。生活上可通過社區互助等形式對離異家庭中生活困難的同學給予經濟上的幫助;思想上經常上門家訪,了解家長及孩子的思想狀態,并及時和學校、老師取得聯系,共同商量、研究,關心、教育好每一個特殊家庭的孩子。
單親家庭子女的心理障礙分析與對策2
渺茫型
每人都有自己的自尊與自信,在正確引導下,能樹立信心,確立生活的目標。然而,有的單親學生由于缺乏足夠的家庭引導,不能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不能設計美好的生活藍圖,有的甚至本有美好的理想之花,但因家庭的破裂沒有及時培育這朵花,導致沒有結出甜美的果。生活豐富多彩,但也形形色色,五花八門,沒有美好的家庭熏陶的孩子,應去追求什么,選擇什么,他們很多會感到渺茫,或者有的壓根兒就沒有思索過這些問題,生活中沒有明確的方向。
女生甲,由于父母離異,依附外祖母住著,外祖母心疼這孤苦伶仃的外孫,很吝嗇使用批評詞匯,造成了外孫子的固執己見,事事以自我為中心。作為老一輩工人的外祖母,自然不懂現代科學文化,根本談不上輔導她。對外孫女的學習想關心卻無能為力,常常是被外孫女哄得沒奈何。孩子胸無大志,行無目的,不思學習,貪圖享受,羨慕豪華生活,追求影視明星,在九八“泰坦尼克號”熱中,她連續看了六遍,老師問她影片的主題是什么,看了有何啟示,她卻一字不能談!澳菫槭裁匆茨?”“大家都看嘛!”外祖母有時也勸勸,得到的回答是:“你不要對我抱什么希望,反正父母也不管我,讀書考學校,那對我太渺茫!
自卑型
父母是孩子們心目中的`驕傲,特別是父親,在幼小的男孩心中,是百事通,是萬能者,是世上最了不起的人。孩子們在一起都會夸自己的父親如何有知識、如何有力氣,甚至如何有錢。處在一個沒有父親或母親在家庭里,孩子就自然沒有這份優越感,也由于世俗的偏見,認為離婚總是不光彩的事,單親孩子的自卑感便油然而生,如果小孩子們在鬧別扭的時候,此時會更覺得自己是如此勢單力薄。但是他們的內心卻在想,我要有父母在身邊,我才比你強呢!
這類自卑感強的學生表現為沉默寡言,他們無法克服自卑,他們從不談起甚至回避雙親的事,對任何人(包括班主任)都保守著這個秘密。他們填表則隱瞞家庭情況,經濟有困難不會申請補助。這類學生有的原有美好而遠大的理想,有的甚至一度爭硬氣要改變環境,但又由于自卑,無法進行心理調適,不能使自己的理想協調發展。自卑的心理影響了想象力與創造力的發揮,屬不健康的心理現象。
孤獨型
單親孩子,特別是隨父親或住在重組家庭里的孩子,由于父親的粗心或與繼父母之間的隔閡,他們的親情交流受到限制,覺得自己在家庭中是多余的人,自然而然就產生孤獨感,在人際關系交往行為上表現出離群,不大方,沒有多少人與他活動。
舍予同學,小時聰明靈活,讀小學時父母鬧別扭,延續有五六年,在這幾年中,好心的鄰居總是把舍予帶到自家與孩子一道完成作業,久而久之,舍予同學與雙親之間拉開了距離,失去了家庭對他的正面引導,而在同學家里做作業又有寄人籬下之感,性格隨著年齡的增長發生變化,直到高中,父母雖然合好如初,然而在孩子心靈上造成的創傷卻難以撫平,負面影響明顯,上課從不發言,想說而忸怩作態,初中時看過不少不健康的圖書、畫片,玩過黃色電游,并且臨摹,由于家長沒有及時正確引導,上了高中還在受到這些影響,不時對同學有下流的小動作,學習成績不能上升,不熱心公益活動,組織能力、自控能力弱,思想教育很難跟上。
獨尊型
這類學生有的由于缺少管教,有的由于親情的隔閡不接受繼父母的管教,或繼父母不便于管得太嚴,從小就養成了上不服天,下不服地的惟我獨尊的心理特點,事事處處以自我為中心,心目中沒有父母,沒有同學、沒有老師,沒有他人。有的學生不但不叫繼父母,就連自己的父母也不叫。這類學生行為上表現出自私自利,不關心集體,不參加公益活動,不遵守校規班紀,是思想教育的重頭。
逆反型
單親學生有的因為父母離異覺得不光彩。因而也受到同學的歧視,慢慢對父母,對家庭產生一種厭惡感。有的因為家里突然增加了第三者,言行受到約束,如果繼父母對自己存在偏心時,則會產生更大的逆反心理。有時不愿跟父母說話,父母忠言相勸,他故意說父母是錯的,總之,一味要對著干,以此來報復。更可怕的是這種對家長的逆反發展到對老師、對同學、對社會的逆反,從而產生破壞性。
學生文某,母子本系農村,繼父為高工,繼父憑著高工的職稱,把文某母子遷到城里,但這孩子從小就生活在組合家庭里,行為沒有約束,從來沒有叫過父親,其實繼父非常關心文某,一周來學校一次,對文某的教育不厭其煩。但是我們看到,老師和繼爹教導他時,他一是眼望窗外,二是三緘其口,最后對繼父的千叮嚀,萬囑咐報之一句:“曉得,還羅嗦什么?”他不愛家庭常常是很晚回家,甚至不回家,放假也背著書包在學校內外玩,借口說是學校補課。用錢沒有節制,常常以謊言騙走家里很多錢。與同學在外面抽煙、喝酒,家里不給錢就吵,有時甚至向老師借錢卻從來不還,對這類學生如果放松教育,將會對社會產生不良后果。
【單親家庭子女的心理障礙分析與對策】相關文章:
論當代大學生心理障礙及對策03-18
淺談學生學習化學的心理障礙與對策論文05-09
簡論大學生心理障礙原因及其對策03-20
農村中學生心理障礙及對策探析03-20
“喀斯特貧困”的原因與對策分析11-26
飯店營銷誤區與對策分析03-20
淺析高職院校學生心理障礙及原因分析03-18
探索九年級英語學習心理障礙及對策01-08
探討九年級英語學習心理障礙及對策03-18
中國物流市場供求分析與對策0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