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ub id="h4knl"><ol id="h4knl"></ol></sub>
    <sup id="h4knl"></sup>
      <sub id="h4knl"></sub>

      <sub id="h4knl"><ol id="h4knl"><em id="h4knl"></em></ol></sub><s id="h4knl"></s>
      1. <strong id="h4knl"></strong>

      2. 綠色建筑論文

        時間:2023-07-20 10:35:04 建筑學畢業論文 我要投稿

        綠色建筑論文(精品)

          在日常學習和工作中,大家都經常接觸到論文吧,論文是我們對某個問題進行深入研究的文章。相信很多朋友都對寫論文感到非常苦惱吧,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綠色建筑論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綠色建筑論文(精品)

        綠色建筑論文1

          1綠色建筑材料的主要類型

          綠色建筑材料可以認為是健康、環保、生態的建筑材料。這種綠色建筑材料具有:健康性質、環保性質和安全性質。綠色建筑材料是在生產的過程中,應用的科技技術是很清潔,都是應用許多的固態、液態存在城市和工業生產所產生的無毒害廢棄物,所應用天然資源和能源都是很少的。這些綠色建筑材料對大自然沒有污染,并且放射水平也比較低,對人體不會造成傷害,應用達到規定周期后,可以進行回收二次重復的應用,這樣的綠色建筑材料才會更加有利于人體健康。就目前綠色建筑材料類型而言,一般可分為無害型、節能型、健康型和循環型四種類型。其中,無害型主要是指對人體健康沒有危害的建筑材料。若想達到這一標準,就必須提高對材料生產過程中的重視程度,嚴把材料質量關,避免出現有害化學物質超標的現象。節能型建筑材料主要以節能環保為主,這類材料采用高新技術進行生產,最大程度降低了材料的熱損失,所以均能夠達到節能標準。健康型建筑材料則主要從人們的健康角度出發,在對材料進行生產制作的時候,充分考慮人們身體的承受能力,原料的選用盡可能降低對人體健康的危害性,比如說,抗菌、除臭、防輻射等功能,都可以大幅度提高人們居住的安全性。而所謂的循環型綠色建筑材料,則主要指的是以廢棄物作為原材料而制作成的建筑材料,這類材料在選材方面,往往將重點放在廢棄物上,例如廢渣、礦液等,盡量減少對自然資源的索取,不僅能夠滿足建筑工程的需求,而且還能夠起到環境保護的作用。

          2綠色建筑材料的主要特征

          與傳統的建筑材料相比,綠色建筑材料無論在生產、選材,還是循環利用方面,都展示出了不可比擬的優勢。其主要具有以下特征:

         、偕a過程中的特征。無論是哪一種類型的綠色建筑材料,其生產原料都是以可利用的廢棄物為主,例如礦渣、礦液等,并在基礎上利用高新技術進行燒制,燒制過程中應用的水泥,也是環保性能較高的貝利特水泥,大幅度提高了建筑材料的綠色性能和環保性能。

         、谶x材方面的優勢,通常建筑工程在對施工材料進行選擇時,除了要具備新的功能之外,還要最大程度降低建筑材料對人體所產生的危害。傳統建筑材料雖然在功能上能夠滿足需求,但對人體的危害卻非常大。而綠色建筑材料則不會出現此類情況,比如說,在建筑衛生陶瓷的釉料中加入少量的TiOZ光催化劑或稀土激活抗菌劑,可以形成具有抗菌、防霉功能的衛生陶瓷或涂料,不僅可以滿足施工需求,而且也不會對人體造成危害。

         、垩h利用的特征,綠色建筑材料均為可回收利用材料,不僅能夠實現多次利用,而且對生態環境的保護也具有重要意義。

          3建筑工程中綠色建筑材料的應用分析

          對于建筑工程中綠色建筑材料的應用,以下主要從結構材料和功能材料兩方面進行分析:

          3.1綠色建筑結構材料的應用分析。過去建筑工程中所涉及的結構材料主要以木材、石材、鋼材和混凝土為主。隨著節能環保理念的深入,這些結構材料正在被竹子所代替,并且具有良好的應用前景。與傳統的結構材料相比,竹子作為建筑結構材料,不僅具有硬度大、材質堅韌等優點,而且還具有較好的循環型。此外,與樹木相比,竹子的生長期要短的多。因此,以竹子為結構材料在當前建筑工程建設中已經十分常見了。除了竹子之外,建筑工程建設中常用的結構材料還有粘土磚,這類材料的優點是低能耗,材料性能好。但是,由于這種材料的獲取需要以破壞良田為代價,所以正在逐步被建筑行業淘汰。目前工業廢渣組成的.新型材料可以取代其在建筑領域的地位,這種新型材料與粘土磚相比,不僅容易獲取,而且對環境保護也具有重要意義。

          3.2綠色建筑功能材料的應用分析。在當前建筑工程建設中,功能材料所包含的內容并不單單只是材料本身應具備的功能,例如防水、防滲、保溫、裝飾等,而且還應包括新型材料的各項功能,比如說,納米材料、智能材料和超導材料等。伴隨著我國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這些新型材料在建筑行業中的應用也越來越廣泛,并且具有良好的應用前景。以納米技術為例,目前,為了更好的促進建筑行業的可持續發展,一些相關部門開始嘗試將納米技術應用到建筑工程建設中,并且取得了令人滿意的成果。最具代表性的就是浙江省舟山明日納米材料有效公司開發出納米二氧化硅、納米氧化鋯、納米氧化鋁等建筑材料,并將其有效應用到建筑工程建設中,而且在工程建設中發揮了重要作用。由此可見,在未來的時間里,新型材料將代替傳統建筑材料在我國建筑領域得到廣泛應用,進而推動我國建筑行業朝著更好的方向發展。

          4結束語

          綜上所述,隨著著人們環保理念的不斷提升,綠色建筑材料在建筑工程中的應用也越來越廣泛,促進了建筑工程建設綠色、環保目標的實現。所以為了將綠色建筑材料的作用在建筑工程中充分發揮出來,使建筑工程質量滿足需求的基礎上,達到節能環保的目標,工程建設單位必須充分認識到綠色建筑材料的優勢,并結合工程建設的實際需求,選用合理的綠色建筑材料,從而促進建筑業的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王春華.綠色建筑材料的種類與發展[J].上海監理,20xx(2).

          [2]黃榮凱.土木工程施工中的綠色建筑材料使用初探[J].房地產導刊,20xx(05).

          [3]張湘彬.綠色建筑材料在土木工程施工中的應用探討[J].江西建材,20xx(04).

        綠色建筑論文2

          摘要:在我國經濟快速發展的今天,能源緊張已經成為急需面臨的問題,環境污染也在不斷的嚴重。在這樣的情況下,人們對能源節約、環境保護等問題,給予了高度的重視,并且也提出了較高的要求。建筑行業作為我國經濟發展的重要力量,也是能源消耗相對較大的一個行業。因此,我國對能源進行環保的過程中,應當建筑行業進行全面的管理,注重綠色建筑設計理念,對工程技術進行不斷更新,以此實現綠色建筑工程。本文就從綠色建筑設計和工程技術更新等方面,進行了簡要的分析和闡述,希望對我國建筑行業的發展,起到一定的幫助。

          關鍵詞:綠色建筑設計;工程技術更新;建筑行業

          盡管我國有關部門對能源和環境,都進行了有效的治理,但是由于我國城市建設速度不斷加快,能源緊張和環境惡化等問題,依據是重點解決的問題。然而,建筑行業是我國經濟發展的重要力量,我國有關部門應當對建筑行業進行全面的管控,將綠色建筑設計理念,進行有效的應用。綠色建筑設計其實是指:在滿足人們的居住要求的同時,對周圍的綠化和自然資源,進行喝了、科學的規劃,對生態環境進行了有效的保護。其實,在建筑行業不斷發展的過程中,不僅僅要對綠色建筑設計理念,進行有效的應用,也對工程技術進行不斷的更新,對各項技術進行不斷的研究和分析,實現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狀態,以此在最大程度上環節了我國能源緊張和環境惡化等問題,推動了我國城市化發展的進程,為人們提供了良好的居住環境。

          一、綠色建筑設計在規劃中的應用

          綠色建筑設計在建筑工程應用的過程中,工作人員應當從規劃的角度入手,并且給予高度的重視。對建筑工程中的結構、朝向、樓間、層高等各個方面,進行合理、科學的規劃。工作人員在規劃的過程中,可以從以下的幾個方面進行:

          1.對建筑面積進行合理、科學的規劃。在現代化建筑工程中,空調作為重要的組成部分。因此,在建筑面積設計的過程中,工作人員可以盡量采用外圍護結構的形式,對建筑面積進行合理的整合,這樣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減少冷負荷的能源。

          2.對建筑朝向的設計。在綠色建筑設計的過程中,建筑物的朝向是非常重要。因此,在綠色建筑設計過程中,通常建筑工程內部結構長寬比例為4:1。但是,在綠色建筑設計的過程中,也要根據建筑工程建設的實際情況,一般以南北朝向為主,這樣可以在最大程度上降低了冷負荷的能源消耗。

          3.對建筑空間進行合理的規劃。在綠色建筑設計的過程中,對建筑面積進行合理的規劃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個組成部分。因此,在建筑空間設計的過程中,工作人員應當對自然風進行合理、科學的利用,可以利用敞開的形式,或者將室內窗戶的面積擴大,從而室內自然通風的效果。另外,在建筑室內設計的過程中,應當將室內的`布局相對布置緊密一些,這樣可以相對減少窗戶的面積,增加了自然空氣的流程,在最大程度上避免了能源的消耗。

          二、墻體工程技術應用形式

          1.在現代化建筑中,混凝土小型空心磚成為綠色建筑墻體設計中的主要形式,這樣對于傳統的粘土紅磚而言,其能源消耗會相對較小,并且對生態環境不會造成太大的影響。同時,混凝土小型空心磚作為工程技術更新的主要形式,為整個施工過程中,也提供了相對便捷的條件,從而在最大程度上提高了抗震性能。

          2.利用砂漿的形式,對墻體進行保溫。在綠色建筑設計的過程中,一些施工單位多利用粉煤灰、膨脹珍珠巖等施工材料,進行有效的混合和攪拌,并且在適當的時候添加一些添加劑,這樣可以在最大程度上保證的了建筑工程的保溫性能,同時對其建筑工程建設的成本,也進行了有效的控制。

          三、門窗工程技術應用形式

          在建筑工程設計和施工的過程中、門窗一般會占很大的面積,大約在30%左右,然而其消耗能源為60%-70%之間。因此,在綠色建筑設計和工程技術不斷更新的過程中,應當將門窗的設計和施工作為整個工程項目的重點,并且可以從以下幾點進行:

          1.在綠色建筑設計和工程技術更新的過程中,工作人員應當經室內的采光、日照、通風等各個方面,給予高度的重視。并且,在設計的過程中,對門窗的數量,也要進行一定程度上的控制,這樣可以在最大程度上避免能源的消耗,同時也對建筑空間,進行了合理、科學的規劃,以此在最大程度上避免能源的大量的消耗。

          2.在綠色建筑設計和工程技術更新的過程中,工作人員也要對季節的變化,作為重點考慮的對象。就以夏季來說,室外的空氣和相對較為充足。因此,工作人員要善于利用這樣的特點,利用先進的設備對陽光進行采集,并且進行全面的轉化,這樣可以有效的將綠色建筑設計理念,進行全面的展現。另外,在綠色建筑設計和工程技術更新的過程中,工作人員也要利用一些遮光板,這樣可以在最大程度上避免陽光通過窗戶照進屋內,從而降低了室內空調的冷能源。

          3.在綠色建筑設計和工程技術更新的過程中,工作人員也要不斷加強門、窗之間的緊密性。例如:在施工的過程中,可以在門、窗之間,添加一些密封條,以此在最大程度上提高了門、窗之間的緊密性,避免因為外面的空氣流動,帶走室內的能量。

          四、結束語

          隨著我國社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城市建筑工程不斷展現在人們的眼前,為了給人們提供良好的居住條件,我國有關部門應當對建筑行業進行全面的管控,加強建筑行業對綠色建筑設計的應形式,對工程技術進行不斷的更新,并且進行有效的應用。本文就以綠色建筑設計和工程技術更新的角度出發,并且提出一些個人的觀點,以此促進我國建筑行業的不斷發展,為人們提供了高質量的居住環境,更進一步的促進了我國社會經濟的發展進程。

          參考文獻:

          [1]劉勇,林邊,賈寧.綠色建筑設計與工程技術更新之芻議[J].西安工程大學學報,20xx,04:470-473.

          [2]趙建修.淺談綠色建筑設計與工程技術的應用[J].中華民居(下旬刊),20xx,08:44.

          [3]張欣欣,劉盛麟.建筑學設計中的綠色建筑設計的發展趨勢[J].四川水泥,20xx,09:115+118.

          [4]江步.綠色建筑設計方法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xx

        綠色建筑論文3

          摘要:近年來隨著我國綜合國力的不斷提升, 也進一步的促進了城市化建設的發展, 加之這幾年城市發展迅速, 致使大批農村人士逐步轉向城市發展, 所以給城市在環境以及居住方面帶來了非常大的壓力.本文主要從超高層建筑設計中的綠色策略的必要性以及發展趨勢等方面進行了重點的闡述.

          關鍵詞:綠色策略; 超高層; 建筑設計;

          1 引言

          隨著人類思維空間能力的不斷豐富, 超高層建筑的設計創意理念也是各式各樣, 新的設計思路、設計方法以及設計組合已經被逐步的應用到了超高層綠色建筑設計中來, 但是確也引發出了許多的環境問題.近年來超高層建筑物如雨后春筍般涌現出來, 并且占用了大量的土地資源給生態環境帶來了嚴重的破壞.為此, 為了能夠進一步的改變當下的現狀, 在超高層建筑設計中運用綠色設計策略是未來所發展的趨勢.

          2 超高層建筑設計中的綠色策略的必要性分析

          2.1 采用綠色設計策略必要性

          如今, 隨著全球氣候變暖, 環境污染嚴重, 世界各國開始加強對地球的保護.減少二氧化碳的排放、節約能源以及使用新型能源是作為現階段保護生態環境最為明智的選擇, 也進一步的推進了超高層建筑設計向綠色建筑設計理念方面進行發展.而超高層的綠色建筑設計主要是采用一些綠色環保的能源例如太陽能、清潔能源等, 這種策略可以對城市環境的可持續發展具有積極的影響.

          2.2 超高層建筑的主要特征

          現階段, 由于人類大力發展經濟卻忽視了生態環境的保護, 尤其是發展中國家以犧牲生態環境來提高經濟的發展.所以針對城市的建設發展, 國家也出臺過許多相關政策, 在建設的過程中盡可能的選用環保的材料以及低碳、環保的設計理念, 從而減少對環境的壓力, 換而言之, 城市超高層建筑必須采用綠色的設計策略這也是符合當前以及未來的發展趨勢.由于超高層建筑具有對節約地表面積起著積極作用的特點, 所以在日常的生活過程中也應注意節約用水用電.

          3 超高層建筑設計中的綠色策略的要點

          我國超高層建筑發展非常迅速尤其是針對北京、上海、廣州、深圳這種大城市, 目前超過200米以上的超高層建筑的數量非常多.而在節能、綠色以及環保等理念下的影響之下綠色超高層建筑必定會成為未來發展的潮流.

          3.1 頂部設計要求

          造型獨特的超高層建筑頂部設計在空間組織設計上可以起到很好的補充作用.也是作為構成城市天際線的重要組成部分, 并且在區分不同建筑物上也起到了一定的界定作用.在超高層建筑物頂部的設計過程中可以充分利用精巧的屋頂、半透明的建筑材料以及女兒墻這三者的結合將頂樓的功能房加以隱蔽, 從而給人在視覺上帶來了不一樣的體驗.優美的頂樓設計在夜間可以充當燈塔使用, 而在白天則會反襯出蔚藍的天空.另一方面, 由于頂樓的建筑材料和樓層以及色彩的相互作用, 其頂部設計在主樓平面的切邊三角形、不等邊六邊形等設計的映射下形成了三角形, 給人帶來了良好的視覺效果.而針對在頂樓的設備儲物房, 可以充分利用其獨特的優勢, 從而打造成一個空中會所或者是空中花園便于人們娛樂、休閑等使用, 這種獨特的設計理念可以起到很好的節約用地、降溫、隔熱等作用并為更多的人提供了俯瞰城市風景的機會.

          3.2 空間組織

          在城市的發展歷程中, 超高層建筑的數量也是衡量一個城市經濟、文化以及政治發展的重要依據.所以加強對超高層建筑設計的空間布局以及造型顯得格外重要.在建設超高層建筑的過程中, 塔樓設計作為整個建筑的主體部分并且充分的反映出了建筑設計的美觀性以及整體造型, 因此, 必須要加強對塔樓進行高標準的設計.除此之外, 設計師在設計超高層建筑的過程中應遵循綠色環保的設計理念并且盡可能的減少污染大的材料的使用, 例如減少玻璃材質的應用, 這樣可以起到減少由于光污染而帶來的影響.另一方面, 建筑設計師還應注重建筑物的風格與當地的習俗互相搭配, 以確保各建筑物之間的充滿藝術感以及韻律感.在塔樓設計中裙房設計作為其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并且對塔樓設計起著補充的作用, 而針對裙房設計可以使用玻璃材質來作為幕墻并且利用石墻以及廣告牌的結合可以進一步的從視覺上緩解城市擁堵, 增大了城市空間距離的視感.而在裙房設計的入口處設計成一個廣場并且還連接地下商場, 這種設計理念可以充分發揮出裙房設計的優勢.但是在裙房設計的過程中設計師應當注重自然和人的和諧相處并且建立一個獨立的、面積大的廣場空間, 從而為居民提供一個更好的生活空間.

          3.3 建筑節能多元化

          超高層建筑設計在建造的過程中會出現消耗大量能源的情況.所以在進行建筑節能多元化設計的過程中應當全方位的進行綜合考慮.特別是針對建筑單體的設計以及建筑群體的的綜合布局以及構造體系的設計等都是實現多元化設計的前提保障.而在超高層建筑設計的過程中如何合理有效的`進行開發和建設并確保資源合理利用, 是目前所需重點研究的課題.其超高建筑的能源消耗課題主要包含, 低能耗設備的選擇、智能化的資源管理、新型能源的開發和利用等方面, 其主要目的是為了延長建筑物的使用壽命以及減低能源的消耗, 并最大程度的建設對環境造成的污染, 從而達成綠色環保的目的.

          3.4 結構體系

          建筑物主體較大、體積高都是屬于超高層建筑的主要特征, 因此在對超高層建筑的整體結構進行設計時會面臨許多問題.尤其是針對在設計建筑主體高度的過程中必須要根據當地的實際情況以及歷史背景并且結合例如洪水、地震以及泥石流等自然災害進行系統的考慮.與此同時, 在設計結構抗震性上應采取彈塑性以及彈性材料并且針對不同的結構部位采取相應的抗震措施.在建造超高層建筑體時, 絕大多數都是采用鋼材結構體系進行設計, 但是這種鋼材材料存在許多缺點例如, 耐火強度不夠高、導熱性比較高等.除此之外, 在超高層建筑設計中必須要將工作區與生活區進行有效的區分, 并且還要確保生活區的基礎設施建設必須是布局合理且完善, 以便于居民能夠更好的出行與生活.

          4 超高層建筑設計的發展趨勢

          現如今, 隨著人類無節制的開采能源致使環境破壞嚴重, 目前我國的環境面臨著許多的問題, 為了能夠更好的處理這類問題應及時采取相關的解決措施來加強對環境的保護, 并實現綠色節能可持續發展.而超高層建筑設計作為城市建設以及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 在設計的過程中必須以節能低碳以及綠色環保作為其設計理念.據相關調查可知, 在超高層建筑設計中運用綠色設計策略是未來所發展的趨勢.所以相關設計師在設計的過程中必須要做好以下方面幾點:第一, 開發新型清潔能源, 提高建筑的節能效益;第二, 充分合理的利用土地資源并加強生態環境設計;第三, 循環使用水資源, 杜絕水資源出現浪費的情況.

          5 結束語

          綜上所述, 在城市中建設超高層建筑體已經成為當下乃至未來所發展的必然趨勢, 也是建筑領域所發展的方向以及目標.城市中超高層建筑數量的不僅體現了當地的經濟水平, 也進一步的體現出了當地的人文理念, 所以在進行設計的過程中應當以綠色策略作為指導背景并不斷促進城市朝著綠色環保以及可持續方向進行發展.而綠色策略要求在建筑設計的過程中應當注重高節能以及低消耗的設計理念, 進而不斷的推動我國超高層建筑事業的發展.

          參考文獻

          [1]王力, 顏舒婷.基于綠色建筑理念的超高層建筑設計[J].山西建筑, 2017, 43 (10) :22~23.

          [2]徐進, 羅智星.超高層建筑的綠色設計對策初探--以廣州及其周邊地區為例[J].建筑與文化, 2016 (1) :65~67.

          [3]金輝.綠色建筑設計在超高層建筑中的發展與運用[J].低碳世界, 2016 (8) :157~158.

        綠色建筑論文4

          1 建筑工程材料的可持續發展

          1. 1 可持續發展

          建筑工程可持續發展是要多考慮長遠利益,滿足當代的需求是一個方面,不損害后代的發展需求是另一個方面,這兩個方面都要顧全,并且要實現經濟建設與社會協調發展,這不僅需要實現經濟的發展,也要達到保護自然資源和人類生存環境的目的,保證我們的子孫能夠繼續和諧生活。

          1. 2 建筑工程材料與可持續發展

          可持續發展是社會經濟發展的基本戰略的需要,是解決經濟發展與資源、環境、人口和社會之間矛盾的根本方針。因此,在工業建設領域的具體目標,主要集中在五個方面: 其一,最大可能地提高生產效率,降低能耗和消耗; 其二,保護環境,維持生態平衡,盡可能減少或消除環境污染; 其三,要很大情況下使用自然的資源和能源,減少有可能出現的浪費,提高利用率; 其四,最低限度地產生廢棄物,包括廢水,廢氣,廢渣,廢料等,爭取實現無廢生產,實現環境保護和廢物循環利用,保證環境優美和工業生態化發展。

          建筑業在我國國民經濟中的五個部門占據第三位,是一個非常大的產業。建筑業的鋼材、水泥和木材的消耗,約占總消費量的 25%、70% 和 22% ,而化學建材新型建材是第四大建筑材料。我國的發展正從農業向工業過渡,在城市化過程中,我們需要解決城市人口的住房問題,并且要致力于城鎮建設,在城鎮建設過程中我們將面臨大量的交通建設等大型的城市公用設施建設,而這些重大項目的建設對建筑工程材料的需求量是不可估量的,因為市場的大量需求,直接推動者建筑工程材料行業的快速發展。水泥作為一種最傳統的建材,其發展已經超過 170 多年。不同工程項目中對水泥混凝土的廣泛應用,也推動著以水泥混凝土為主要建筑材料的各類建筑物的設計不斷翻新,反映著不同地域時代的文化背景、建筑風格和水平。

          混凝土在建筑、市政等工程領域中發揮的作用和其他材料相比是不可替代的。多年來,它被認為是有一個比鋼材、木材和其他建筑材料適用范圍更為廣泛,價格更加便宜、易于澆筑和力學性能穩定的,并且耐久性強,同時可以高效利用工業廢料的節能建筑材料。相關資料顯示,相同條件下,每噸混凝土能源消耗的能量是磚的 16. 7%,鋼材的5% ,玻璃的 3. 6% ,鋁材的 0. 6% .所以,混凝土作為節能材料,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建筑。但由于水泥混凝土建筑物的不斷出現,也給人類社會環境帶來了前所未有的破壞,人們認識到毫無節制地濫用地球的資源和能源將會導致資源和社會發展的危機,在發展經濟促使社會進步的同時必須將發展和環境的保護、發展和能源資源的節約進行綜合、全面、長遠地考慮,只有做到協調可持續發展才是人類社會真正的發展,才能保證人類社會的長久持續發展。與此同時,為了準求綠色可持續發展,混凝土材料科學界經過不斷地反思試驗,提出了關于高性能混凝土以及綠色高性能混凝土的理念。

          2 高性能混凝土

          2. 1 高性能混凝土特征

          2. 1. 1 耐久性

          高性能混凝土應用是為了增加混凝土結構的耐久性,增加使用時間,配合使用減水劑和礦物質超細粉這樣可以使其耐久性增強,還能夠減少混凝土配比時候的用水量,同時減少混凝土的內部的氣穴,這樣能夠有效控制混凝土結構的耐久性、可靠性,使其能夠持續穩定工作很多年。

          2. 1. 2 工作性

          評價混凝土工作性的最主要的指標為坍落度,高性能混凝土的坍落度比較容易控制,高性能混凝土的振動粘度性比較大,粗骨料在下沉過程中,速度比較緩慢,在相同的時間內下降的距離短,穩定性和均勻性好。此外,在高性能混凝土中水灰比例較低,并且有超細粉的加入,因為高性能混凝土一般是不出現泌水現象的,這也造成高性能混凝土的水泥漿粘度大,基本不會出現離析的狀況。

          2. 1. 3 力學性能

          對于混凝土的強度的影響因素很多,水灰比是其中之一。很多時候,普通混凝土的強度是與水灰比成反比的,高性能混凝土可以利用增塑劑,使其分散能力加強,使其的減水率提高,這樣可以減少水用量,增加效果。高性能混凝土中可以加入礦物超細粉,這樣可使每個水泥顆粒之間的間隙被充分填充,減少氣穴,增加強度,使混凝土的'密實度得到很大提高,從可以有效提高混凝土的使用壽命。

          2. 1. 4 體積穩定性

          體積穩定性也是高性能混凝土的特性之一,高性能混凝土的體積穩定性是指混凝土在硬化初期具有較低的水化熱,而在硬化后期其收縮變形比較小。

          2. 1. 5 經濟性

          通過以上分析可知高性能混凝土具有強度高、耐久性好等特性,而這些特性都是高性能混凝土具有良好經濟性的依據。首先,因為高性能混凝土具有高強度性,這可以縮減構件的尺寸和自重,從而節約使用空間; 其次,因為高性能混凝土具有良好的耐久性,這可以使結構的維修費用顯著降低,并且可以使結構的使用壽命延長; 其三,因為高性能混凝土具有很好的工作性,這可降低工人的勞動強度,并且可以提高施工速度,加快施工進度,從使成本顯著下降。簡單的說,高性能混凝土更適合結構功能要求和施工工藝要求,能使混凝土的使用壽命最大化,從而取得良好的經濟效益。

          2. 2 高性能混凝土的質量管理和施工使用控制技術

          2. 2. 1 高性能混凝土的原材料選擇及其適用情況

         。 1) 細集料與粗集料選用。在進行細集料選擇時,應選擇質地堅硬、潔凈、級配良好的天然中、粗河沙,質量符合《建筑用砂》GB/T14684的規定。混凝土的強度受到砂粗細程度的影響,較粗的砂,混凝土的強度越高。細度模數大于 2. 3 的中砂用于配制 C50 - C80 的混凝土,細度模數大于 2. 6 的中砂或粗砂用于配置 C80 - C100 的混凝土。此外,對于粗集料的選擇,要求是強度高、吸水率低、級配良好。高性能混凝土要求強度高的骨料,粗集料強度一般需要是混凝土強度的 115 到 210倍,最大粒徑必須小于 25 毫米。粗集料一般采用連續級配,最好采用級配良好的石灰巖碎石。為了減小溫度應力,必須選擇線膨脹系數低的粗集料,這樣可以保證混凝土的體積穩定性。

         。 2) 細摻合料。在制備高性能混凝土的時候,摻活性摻合料的水泥漿流動性小,可以充分填充混凝土的空隙,從而大大提高硬化后的水泥石強度。此外,在配制高性能混凝土時,摻入活性細摻合料可以使混凝土中骨料和水泥石的界面結構得到很大改善,從而全面提高混凝土的強度、抗滲性和耐久性。因此,高性能混凝土調配時所必須使用的材料就是活性細摻合料。一般情況下,我們會將天然沸石粉、粉煤灰、磨細礦渣粉和硅粉用作為高性能混凝土的活性細摻合料。

         。 3) 減水劑及緩凝劑。高性能混凝土在黏合過程中,有比較高的硬度且混凝土拌合物的坍落度一般較大,在低水膠比可以使混凝土具有較大的坍落度,并且要加入一定量的減水劑,減水率應該在百分之二十五左右。鑒于混凝土坍落度造成的損失,在與之適當的情況下,加入減水劑,緩凝劑等,除此之外,鑒于高性能的水泥,混凝土,溶液中離子數量也少,顆粒間距也小,所以水泥的適應性比較差。由于大多數高性能混凝土施工采用泵繼續運輸,因此,與加入減水劑的混凝土拌和時的坍落度損失必須要減小,否則泵輸送比較困難。

          2. 2. 2 配合比設計控制要點

         。 1) 設計思路有很大區別。以混凝土的高性能配合比設計,應遵循下列要求: 低水灰比的高性能混凝土質量是非常重要的,要加入增塑劑和礦物細粉,加強混凝土摻合料的低水膠比。不使用太多的膠凝材料,膠凝材料不僅成本高,而且對于大體積混凝土穩定性影響較大,對于需要的強度高,意義卻不大。所以,應該通過調整骨料和砂的用量以便控制較低的孔隙率和易性;炷林袘尤胍l劑,控制含氣量在 3 至 4百分點之內。盡可能讓聚羧酸減水劑收縮,加強工作效率。

         。 2) 膠凝的材料的用法用量以及使用過程中粉煤灰所占比例。配合比設計參數要確保混凝土的耐久性,混凝土中的水泥用量應在適當的范圍內,對于 C40 混凝土,膠凝材料不應大于 400kg/m3,C40、C50 的總量不應超過 450kg/m3.在外加粉煤灰時,不僅在具體的成本上考慮,也要注意其目的主要是為需要提高混凝土的強度,特別是混凝土的耐化學腐蝕性( 包括氯化物,硫酸鹽的腐蝕和侵蝕等) 的研究表明,粉煤灰的摻量大于 20%以上,對改善混凝土耐久性更好。在《技術規范建筑》( JTG/tf50 -20xx) 明確規定,礦物摻合料用量不少于總膠凝材料的百分之二十,當用量大于 30%時,水灰比不大于 0. 45.

          3 綠色高性能混凝土

          隨著高性能混凝土的應用不斷擴展,現在對高性能混凝土提出了新的內涵,即是綠色高性能混凝土,主要增加了三個方面的含義: 其一,保護環境,益于環境; 其二,節約能源和資源; 其三,高性能混凝土要滿足可持續發展的要求。

          3. 1 綠色高性能混凝土對水泥的要求

          3. 1. 1 開拓原材料,節約水泥生產消耗

          首先需要加大對原材料資源的地質勘查力度,拓寬原材料資源,確定原材料資源的儲量及分布,并且開拓粘土、石灰石之外的同類原材料,避免現有水泥原料礦山遭到破壞。所有的技術措施都要為節省水泥在生產中的應用服務,在如今的技術下,每噸水泥熟料平均消耗約152 公斤標準煤,遠遠低于世界先進水平,這要求我們必須研發先進技術,從技術上實現節約資源的目標,提高煤炭等資源的利用率。

          3. 1. 2 加大工業廢物的循環利用

          ( 1) 用可燃廢物作燃料。垃圾焚燒不僅污染環境,而且使可燃廢物的熱能得不到有效利用。在水泥熟料的制作過程中,如果將可燃垃圾作為燃料使用,將會在很大程度使資源得到有效利用,從而達到節約能源的目的。

         。 2) 將多種材料作為混合材料。作為水泥混合材料的工業和農業廢物,除了已知的粉煤灰、粒化高爐礦渣等,還有其他的材料比如磷渣,爐渣,鋼渣,沸石等也經常作為摻合料。1995 年,中國從不同的工業廢料 600,000,000 噸產生在水泥工業中作為摻合料,得到約 85,000,000噸可用材料,用作其他原料和其他用途約 20,000,000 噸,占總排放量的16%至 18%.廢棄的爐渣作為水泥混合的可能性更大,但由于摻量大時,可能不會達到水泥早期強度的標準,所以在未來的進一步發展,必須研究和大批量生產一種水泥外加劑,解決水泥早期強度問題,當然也可以控制標準進行必要的修改,以促進水泥工業“化灰燼為寶藏”.

          3. 1. 3 大力推廣散裝水泥

          散裝的建設運輸和儲備是水泥行業的發展趨勢,散裝水泥盡量不要使用紙袋或塑料袋進行包裝,避免在拆卸過程中,袋裝水泥的廢物對環境的污染,還有水泥、混凝土等材料要注意機械化生產、自動進料和稱重的過程中浪費和污染,也保證了散裝水泥的質量。目前散裝水泥只占水泥總的生產的量的 15%左右,生產水泥的水泥工業企業對于這方面并不重視,而在發達國家高達90%.所以,我國的公司應盡快在現代水泥生產的理念基礎上加快發展,加速現有立窯除塵改造,燃料節約,廢料、廢品回收,要突破現有格局,加強綠色內容,制造多樣性和高質量的水泥,這是生產綠色高性能混凝土的重要保證。

          4 結束語

          綜上所述,本文探討了可持續發展的內涵和建筑工程材料走可持續發展道路的必要性,其中對高性能混凝土從其特性、材料和配比設計著手進行了深入詳細地闡述,并且對綠色高性能混凝土進行了研究和對其未來發展方向進行了展望。當前社會,高性能混凝土在建筑工程中得到廣泛應用,要想提高高性能混凝土在建筑工程中的作用必須將高性能混凝土進一步綠色化。在社會不斷發展和資源不斷減少的過程中,綠色高性能混凝土必將成為建筑工程的重要材料,也是建筑工程材料實現可持續發展的必然選擇。

        綠色建筑論文5

          摘要:介紹了建筑工程綠色節能施工技術的優勢,分析了綠色節能施工技術的實施應用,以此來打造綠色、節能建筑。

          關鍵詞:建筑工程;綠色節能;施工技術;優勢;應用

          當前建筑工程施工中,綠色施工技術一直備受關注,因此對于建筑行業來講,需要樹立綠色環保理念,加強對能源和環境的重視。在建筑工程項目前期準備工作中,就需要將綠色節能理念貫穿其中,以此來指導建筑施工的全過程。

          1建筑工程綠色節能技術的優勢

          1.1具有整體性

          在施工中應用綠色施工技術,需要對工程實施的每個環節進行評估,以此來確保工程的質量。而且這個過程中還能夠幫助設計者和實施者及時發現問題,并進一步降低施工成本。在綠色施工技術實施過程中,整個工程則被看作是一個系統,在早期需要對工程進行技術研發,同時還要積極參與到施工設計,合理安排施工程序,選擇施工所需要的環保材料,合理組織、調動和安排施工人員,做好施工設備的檢查和維修工作,在竣工階段進行具體的驗收,以此來對整個工程進行完善。

          1.2實施在工程的各個環節

          在傳統建筑工程施工過程中,很少涉及到綠色施工技術,因此對于資源消耗量較大,同時也對環境帶來了嚴重的污染。在現代建筑工程施工中,需要將綠色理念在具體施工過程中全面落實,并針對每一個施工過程和環節進行監督,嚴格按綠色施工要求進行操作。這樣每一個施工人員共同來擔負起綠色節能職責,才能夠實現對環境的有效保護。

          2綠色節能施工技術的實際應用

          2.1門窗節能技術

          1)節能型門窗材料。在建筑工程施工過程中,建筑門窗作為房屋內部與外部進行熱能交換的主要通道,也是進行房間內能源使用效率進行控制的關鍵所在。當前建筑工程施工時,房屋窗戶通常采用具有較好保溫隔熱性能的中空玻璃,不僅能夠減少室內熱量的損失,同時也能夠降低導熱性能。因此通過推廣使用中空玻璃,可以最大限度的降低能源的浪費,實現綠色和節能的目標。由于我國北方地區冬季十分寒冷,近年來低輻射玻璃因其具有較低的反射率及較高的透光率得以逐漸普及,將其在房屋中進行應用,不僅有效的提高了陽光的透過率,而且玻璃的溫室效應也得以提升,實現了供暖有能源使用量的降低。2)提升密封性。由于傳統的一些木質、鐵質及鋁合金的門窗都存在密封不嚴的問題,房間內存在過多的熱量流失問題,因此在綠色節能施工技術應用過程中,通過對門窗型材進行改良,有效的提升門窗扇與門窗框、門窗框與墻體等部位的密封性,利用發泡膠將門窗框與墻體連接處進行填實,用彈性膠條填實門窗扇與門窗框連接處。通過具體的密封處理,以此來全面提高門窗的密封性,達到節能的效果。

          2.2屋面節能技術

          1)屋面節能材料。對于整體建筑來講,其屋面與室外環境之間的接觸面積最大,而且屋面與陽光接觸時間也最長,由此可以看出屋面是房屋內部能源流失最為主要的部位。因此綠色節能施工技術在屋面應用過程中,需要選擇具有良好保溫性、防水性和防火性的'建筑工程材料。在實際施工過程中,通常會選擇B級防火保溫材料,以此來達到屋面的環保、節能效果。2)屋面綠化工程。為了進一步提升屋面的保溫效果,還可以在建筑物屋面栽種綠色植物,這樣還能夠進一步提升城市的綠化水平,具有較好的環保效應。在屋面綠化工程施工過程中,需要先進行砂漿找平層施工,利用卷材進行防水層施工,然后對排水層和防穿刺隔離層進行施工。對于綠色屋面在我國南方城市更為適合,可以有效的降低室內溫度,并通過吸收二氧化碳等溫室氣體來改善小范圍內的環境。

          2.3墻體保溫技術

          1)墻體保溫材料。在墻體保溫施工過程中,所選擇墻體材料多以墻體砌筑材料和外保溫材料為主。對于鋼筋混凝土結構,可以采用較高空心率的小型混凝土空心砌塊或是多孔磚作為外墻砌筑材料,其能夠有效的對室內外熱交換進行隔絕,全面提升室內能源使用率。在我國北方地區,墻體保溫施工多以外墻保溫為主,多以EPS保溫板、酚醛板和巖棉板等作為主要保溫材料,以此來提升墻體的保溫性能,降低室內熱能損失。對于一些較為特殊的公共場所,外墻保溫材料需要達到A級防火要求。2)外墻綠化工程。外墻綠化指的是將攀爬類植物種植在建筑物外墻根部,使其自然生長,布滿建筑物外墻表面。同屋面綠化工程一樣,外墻綠化工程適用于我國各個地區,具有吸收陽光、阻斷熱交換和吸收外部噪聲的效果。氣候炎熱地區,使用綠色外墻的建筑工程室內外溫差平均接近10℃,很大程度降低了空調使用率;氣候寒冷地區,外墻植被能夠有效阻斷室內外熱交換,形成天然保溫層。

          3結論

          在建筑工程施工中應用綠色施工技術過程中,需要將綠色施工理念貫穿于施工的每一個環節,以此來減少對資源的消耗,盡可能的使用可回收資源,實現資源的節約利用。同時還要與施工環境氣候相結合,合理安排具體的施工環節,確保施工達到節能減排的效果,打造綠色精品建筑,為人們創造一個舒適的居住環境。

          參考文獻

          [1]劉偲偲.房屋建筑工程節能施工技術探討[J].城市住宅,20xx(8):173.

          [2]袁玉鳳.新型綠色節能技術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應用[J].城市建設理論研究(電子版),20xx(13):200.

        綠色建筑論文6

          太陽能

          太陽能是日常生活中最常見的清潔能源,在生活中已經開始被廣泛應用。作為一種清潔能源,它除了擁有對環境無污染的優點外,還具有很多其他優勢。首先,它在自然界廣泛存在,只要有陽光就可以直接使用,而免去了開采和運輸的繁雜工作;其次,它儲量極大,根據有關研究在我國它每年的理論儲量達到了17000億t標準煤,可媲美上萬三峽工程的發電量;第三,它有長久的使用壽命,只要太陽的氫儲量有剩余,它便用之不竭。在綠色建筑中,太陽能的利用是必要的,也是多樣的,有供電、采暖、熱水、制冷等多種用途。如果系統地分類,那么它主要包括主動式太陽能系統、被動式太陽能系統以及太陽能光伏系統。首先,被動式太陽能系統是指不使用額外裝置,直接利用建筑物朝陽面的實體部分吸熱儲熱,依靠輻射、對流來實現對能源的分配[2]。這種利用方式造價較低,無需過多投入就能在夏季把熱量排出,在冬季吸熱滿足供暖需求。德國在這方面十分重視,設計師將重要的房間都朝向陽面,而房頂和窗戶均采用透明的保溫材料設計,房屋中也設計了紅外線追蹤裝置,使房間的吸熱部分可以隨著陽光旋轉以充分吸收太陽能[3]。主動式太陽能系統則正好相反,它不使用建筑本體集熱,而是利用高效的太陽能集熱器獲取能量,根據需求不同,它可以通過與散熱器、制冷機等裝置結合,從而發揮供暖、制冷、熱水等多種作用。主動式太陽能系統對太陽能的利用效率高于被動式系統,雖然造價較高,但使用方便。太陽能熱水器就是這種系統的典型應用,小型的集熱器足以滿足一個普通家庭對熱水的需求。在建筑中利用太陽能加熱實現地板輻射采暖也是一種環保節能的新型采暖方式。采用這種方式采暖時,由于地面為散熱源,故而人員聚集處溫度一般不超過29℃[4],而太陽能集熱器在較低溫度時集熱效率最高,因此這種組合可能是綠色建筑中采暖的最佳方式。太陽能光伏系統與前兩種系統不同,它指利用太陽能發電。它的主要部件是光伏板及其組件,這是一種在陽光下就能產生直流電的裝置,以半導體制成,小型的光伏電池可用于手機等小型電子設備,而復雜的太陽能光伏系統可以為住宅供電,它在建筑中的應用可分為獨立光伏系統和并網光伏系統。其中獨立型光伏發電系統是使用蓄電池和逆變器,但逆變器不向電網反送電能的光伏發電系統。利用白天陽光使該系統向負荷供電,并向蓄電池充電,夜間由蓄電池向負荷供電,與電網無關聯。并網型光伏發電系統通過逆變器向電網反送電力,并與電網并聯向負荷用戶供電,系統不存在蓄電池[5]。建筑-太陽能一體化是未來綠色建筑的發展趨勢,美國、歐洲和日本分別推出了“屋頂光優計劃”,美國計劃到20xx年安裝1000~3000MW,日本的目標是7600MW,太陽電池與建筑結合是一個必然的趨勢[6]。

          地熱能

          地熱能是一種從地球內部獲得的能源,它來源于地球內部的熔巖和放射性物質的衰變。地球的內部有極高的溫度,直到距離地表33km的莫霍面,溫度依然能高達1000℃。隨著地下水的循環和深層巖漿向地表侵入,這些熱量逐漸被傳送到近表層并將附近的地下水加熱滲出地表。地熱能除了存在于普通熱水以外,地熱能也蘊含在蒸汽、地壓型熱水、熔巖以及干熱巖中,它是一種清潔能源,在使用中對環境不會產生任何污染。相對于太陽能等清潔能源的不穩定,地熱能更加“穩定現實”,主要分布在板塊的邊緣與交界處,儲量高于任何人類已利用的能源。它的再生速度同樣高于石油等現有資源,只要開采速度適宜,它可作為可再生資源使用;谝陨蟽瀯,相信地熱能將成為煤炭、核能的穩定替代能源[7],F今人們對地熱能的使用具體分為兩個方式,一種為地熱能的直接利用,一種為地熱能發電。其中利用地熱能發電在民用建筑設計中的實用性不大,而地熱能的直接利用在建筑中具有很高的實用性。人類自古便開始對地熱能進行直接利用,比如利用溫泉沐浴或治病等,這些都屬于對地熱能的直接利用。隨著時間的推移,人們對于地熱能的直接利用有了更多的方式,比如利用它供暖、熱水、養殖水產、溫室控溫。其中,地熱采暖早已在北京、天津等城市普遍應用。采用這種供暖方式比采用傳統的鍋爐供暖要節省大約3成的成本,并且不產生污染,達到了節能減排的目的。當然,這種供暖方式仍存在初期投入較高以及地熱回灌技術不夠完善等問題,需要改進[7]。隨著地源熱泵技術的采用,不僅地熱供暖技術得到完善,地熱能也有了制冷、空調等更多可利用于建筑的用途。由于該項技術利用地下淺層地溫作為熱源,隨處可取,使過去傳統意義上所謂的“地熱資源在分布上有局限性”的觀念得到了改變。地源熱泵供暖系統在我國東北地熱資源豐富地區已有應用,如黑龍江林甸縣林甸鎮目前地熱采暖面積達50萬m2,合計年用熱水量200萬m3,采用熱泵技術梯級利用,在室外溫度-28℃時,室內溫度可達到18~21℃,最高可達到26℃。每年可節約燃煤5000t,減少CO2排放1.31萬t,減少SO2排放425t[8]。地源熱泵供暖也早已在發達國家得到廣泛應用,如瑞士是一個傳統意義上沒有地熱資源的國家,但采用地源熱泵技術后,到1995年已可提供228GWh/a的熱功率用于建筑供暖[9]。地熱能同樣可以用于制冷以及空調,如在廊坊地區,深水井中地下水的溫度一般常年保持在十幾度左右,可以通過制冷工質在蒸發器中吸收熱量,并向地熱水中放出熱量來降低房間溫度。除此之外,上海世博會的世博軸,采用的就是中國目前最大規模應用地源熱泵和江水源熱泵技術的中央空調[10]。

          風能

          風能是一種空氣流動能,它的產生是由于太陽的.熱能輻射到地表,而地表受熱不均勻,產生了溫差,從而引起了空氣的對流運動。從本質上講,風能也屬于太陽能的一種,而且它總量巨大,盡管太陽輻射到地表的熱能只有不到3%轉化為風的動能,但這些能量已經接近地球所有綠色植物固定能量的百倍,是全球水資源動能的10倍。我國自古就有使用風能的傳統,兩千年前中國人民就已駕駛帆船在江海馳騁,宋代制造的垂直軸風車也沿用至今,F在的中國在風能的利用量上走在世界的前列,僅次于美國。截至20xx年底,全球風力發電裝機容量達到121188MW,比20xx年增加了27261MW[11],全球安裝的所有風力渦輪機發電量可達260TWh/a,超過全球電力消耗的1.5%[12]。中國繼續在世界風能發展中發揮著領軍作用,僅20xx年裝機容量新增13800MW,連續4年超過一倍的增長,對渦輪機廠商來說是一個巨大的市場[13]。同太陽能相仿,風能的利用也可以分為主動與被動兩種形式,在綠色建筑中這兩種方式都能發揮很大的作用。首先,被動式風能利用指直接利用自然通風來調控建筑的室內溫度和空氣質量。這種技術在夏季可以直接降溫,取代空調,達到節能減排的目的,在冬季仍可少量通風減少室內的空氣污染。主動式風能利用指利用風力發電,這是一種把風的動能轉化為電能的技術,在目前歐美發達國家的新型建筑中都采用了這種清潔的發電方法。它采用的風力發電組包括了風輪、發電機、鐵塔等部件。首先,風輪吸收風能并將其轉化為機械能,接著通過齒輪變速的作用使風輪的轉速穩定后直接接入發電機,便可以開始放電。以目前的技術,只需要3m/s的風速就可以滿足小型風力發電機的最低風力需求。巴林的世貿中心是利用風力發電的著名建筑,它的兩座塔樓主體如同兩片巨型機翼將來自波斯灣海面上的毫無阻礙、經年不息的海風集中并加速使其在經過兩座塔樓時形成漏斗效應,將風速提高了30%,三座風力發電渦輪機每年可為大樓提供10%~15%的電力,即1100~1300MWh,這些電力足以滿足巴林300個家庭一年的用電量[14]。歐洲的風電也已經能夠滿足4000萬人生活的需要,歐洲風能協會預計20xx年歐洲會有近兩億人完全使用風電,占歐洲人口的一半[15]。

          生物質能

          生物質能是一種清潔的可再生能源,它源于綠色植物光合作用,是太陽能轉化而成的一種化學能。這種能量分布廣、來源多,除了直接來源于綠色植物以外,生活污水、人畜糞便等有機物質也含有生物質能。生物質能的儲量極高,而且可以轉化為常見的燃料,現今它已成為了世界能源消費量最高的能源之一,僅次于石油、天然氣、煤炭等化石燃料。有關專家認為至20xx年,生物質能源將提供世界60%的電力和40%的液體燃料,生物質能將成為未來可持續發展能源系統中的主要能源[16]。在建筑中生物質能的主要利用方式就是通過燃燒為室內供暖或作為烹飪的燃料。生物質能的利用方式主要包括生物質直接燃燒、熱化學轉化、生物化學轉化三種利用方式,通過這些使用方式可以將生物質能轉化為固、液、氣三種形態的多種燃料。由于農業秸稈的大量廢棄,在我國農村生物質直接燃燒的使用方式較為普遍,通過對鍋爐的結構改造,生物質的燃燒效率可以滿足農戶需求。近年,我國已推廣新式省柴節煤灶超過1.7×108戶,新式灶提高了熱效率10多個百分點,緩解了部分地區柴草不足的緊張局面[17]。在環保建筑中生物質的利用方式多以生物化學為主,這種方式通過原料的生物化學作用和微生物的新陳代謝作用產生氣體或液體燃料,對環境基本不產生破壞。它的產物主要是沼氣和各種醇類燃料,其中沼氣的使用技術較為成熟。沼氣發酵的生物質原料主要是生活廢物、廢液和各種垃圾,它是一種高效可行的垃圾處理方式,它所產生的甲烷同樣是一種清潔能源,在我國農村發展很快,沼氣池超過500萬個[18]。在綠色建筑中,沼氣池發酵技術是生物質能最高效的使用方式,可以減輕建筑對化石燃料的依賴。

          隨著科技與經濟的進步以及人們對綠色建筑的倡導,綠色能源必將逐步取代化石燃料先進的地位。與傳統能源相比,在建筑中利用綠色能源無疑對人與自然的和諧共處更加有利,也符合了可持續發展的科學理念。然而,盡管綠色能源建筑的前景十分廣闊,但是大部分新型能源仍然存在分布分散、穩定性差、造價高昂和技術不足等缺陷,世界對綠色能源的研究依然面臨諸多挑戰。

        綠色建筑論文7

          建筑行業是目前社會發展進步的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為人們的生產和生活帶來巨大的便利。當然,同時也給生態環境系統造成了相當大的壓力。隨著社會文明的不斷進步以及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于建筑行業也有了新的認識和了解。人們逐漸開始思考建筑經濟給人們的生活帶來的負面影響,并且開始討論該如何轉變建筑經濟的發展模式,使建筑經濟能夠真正的做到和社會和諧發展,帶動建筑產業的經濟效益和生態效益的共同增長,最終促進社會經濟的全面發展。

          1 綠色建筑經濟的含義

          所謂綠色建筑經濟是一種全新的建筑經濟的理念,它不僅可以為人們提供舒服,低能耗以及進行經營活動的建筑環境,而且在建筑過程中對人們的生態環境的影響較小,充分利用建筑產業的有限資源。因此,我們可以了解,建筑經濟要想未來發展的順風順水,就必須堅持綠色建筑經濟的核心原則。同國外先進的發達國家相比,我國的綠色建筑經濟發展有著天然的優勢,伴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發展的不斷加快,節能減排任務的不斷完成,我國的綠色建筑經濟可以真正開始從理論過渡到實踐中,實現綠色建筑經濟的全面發展。

          2 我國綠色建筑經濟的現狀

          2 . 1 政府相關的部門的重視程度不夠

          綠色建筑經濟作為一種新興的發展理念,而政府部門由于缺乏對這一理念的深切認識,導致政府并沒有加強對綠色建筑經濟的管理力度,沒有建立一套良好的綠色建筑經濟的發展保護機制,使得政府對于綠色建筑經濟沒有強硬的束縛力[1].

          2 . 2 人們對于綠色建筑經濟的認識不夠

          在當前社會,人們對于綠色建筑經濟的認識還不夠充分,而且很多人并沒有將綠色建筑經濟納入可持續發展的規劃之中,并沒有充分重視綠色建筑經濟的發展前景。

          2 . 3 缺少對綠色建筑經濟的`扶持力度

          發展綠色建筑經濟,不只是嘴上說說而已。據我們了解,綠色建筑經濟的原材料成本很高,如果說,沒有強大的經濟基礎做支撐,綠色建筑經濟的發展就會受到很大程度的限制。所以,必須要提高對綠色建筑經濟的資金扶持力度,才能夠加速綠色建筑經濟的良性發展[2].

          2 . 4 只有單純的技術理論缺乏實踐

          發展綠色建筑經濟的主體在于建筑企業,而在實際生活中,綠色建筑并不只是先進技術的堆砌,而是應該通過科學合理的設計,才能夠達到建筑的節能減排指標。另外,很多綠色建筑項目存在虛假的信息,背后只是一些建筑商打著“綠色建筑”的噱頭,來賺取巨額的經濟利潤。

          3 發展建筑經濟可持續發展的措施

          3 . 1 完善政府的資金扶持政策

          政府作為我國宏觀經濟發展中隱藏在背后的無形的手,因此,在綠色建筑經濟的發展道路上,必須依靠政府強有力的支持,使綠色建筑經濟的發展更加趨于穩定。同時,加強政府對于綠色建筑經濟的資金補貼水平,為綠色建筑經濟的發展提供關鍵的物質基礎保證,更好的促進綠色建筑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3 . 2 積極開展宣傳教育活動

          綠色建筑經濟的發展最重要的措施就在于做好宣傳工作,提高大眾的綠色意識,著力宣傳綠色建筑經濟。政府在經過細致的調研之后,可以開展大量的綠色宣傳活動。利用媒體的影響力,通過他們作為載體,將綠色觀念在大眾中傳播和灌輸。提高社會上許多組織和機構對建筑經濟的綠色化進行注重和傳播,進而把綠色經濟的重要性和關鍵性在大眾中發展開來,最終促使綠色建筑經濟朝著健康良性的發展。

          3 . 3 加快培訓步伐

          當然,只是加強綠色建筑經濟的宣傳工作,還遠遠不夠。同時,我們還必須增加相關的培訓工作,通過實體培訓,把綠色建筑經濟的思想落到實處。一些高等院?梢蕴岣邔G色建筑經濟的重視程度,在教學計劃安排中,著力培養綠色建筑經濟方面的專業性人才,使人才能夠滿足建筑行業發展的需要。另外,在高校里面,我們還必須關注教學的基礎設施問題。綠色建筑經濟的和普通的建筑經濟完全不同,不但需要學校配置更多的先進的教學設備,同時創造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培養出更多綜合性人才。使綠色建筑經濟理念能夠更好的在建筑經濟產業中發揮重要作用,促使綠色建筑經濟的可持續良性發展。

          4 結語

          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我國產業結構需要不斷調整和優化,我國的建筑行業更是遇到了改革和發展的契機和機遇。

          但是,我們也應當可以看出我國的建筑行業還存在著許多問題,亟需解決,譬如建筑行業的發展遇到瓶頸,建筑產業結構發展滯后以及建筑行業的整體發展水平不高等等問題。因此,我國的建筑行業要想取得突破性進展,那么必須堅持可持續發展的核心原則。在具體綠色建筑經濟的發展過程中,首先,要加強建筑行業自身的發展水平,結合綠色建筑經濟的思想理念,不斷優化建筑行業的結構;其次,在綠色建筑經濟思想理念貫徹基礎之上,注重建筑行業自身的投入回報比例,使建筑企業的經濟效益能夠有很大程度的提高。只有這樣,建筑經濟才能有質的變化和發展,使建筑經濟的可持續發展的道路越走越寬?沙掷m發展不但要求綠色建筑,能夠符合當代人的發展要求,而且還能夠為以后的人類生存發展提高保障。因此,堅持建筑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原則,不但是一種經濟責任,而且還是一種對社會的責任[3].

          參考文獻

          [1] 梁春艷。建筑經濟的可持續發展研究[J].財經界,20xx,8(10):17.

          [2] 張淑芬。關于建筑經濟的可持續發展探究[J].企業導報,20xx,11(15):112.

          [3] 李澤坤。綠色建筑經濟的可持續發展[J].科技與企業,20xx,6(22):286.

        綠色建筑論文8

          [摘要]在我國的經濟發展過程中,自然資源受到了極大的破壞,所以,對生態環境的保護刻不容緩。為了社會的可持續發展,對環境惡化進行有效遏制,減少對不可再生資源的消耗,發展環保、建設綠色建筑的局勢迫在眉睫。本文簡述了綠色建筑的環保節能應用現狀,以及施工技術的運用研究。以促進我國建筑環保節能施工技術為方向,以綠色化節能為主導,提出建設性參考。

          [關鍵詞]綠色建筑;環保節能;施工技術;建筑行業;資源

          我國建筑行業的發展進入到突飛猛進的狀態中,隨著大眾對環保節能認知水平的提升,綠色建筑成為社會關注焦點。大眾的居住環境因綠色建筑得到了改善,生活環境品質也因此有所提升,綠色建筑為人類提供了一個更加健康宜居的生存環境。綠色建筑從生態環境保護的視角下看,建筑施工對生態的破壞程度最低,減少對自然資源的消耗,因而可達到資源維持的最佳發展方式。在綠色建筑環保節能的施工過程中,采用一系列以保護環境為主旨,對資源的節約方式,不斷優化建筑工程的施工,為實現建筑工程的可持續發展為主要目的,在建筑行業,環保節能施工技術對建筑工程有著極大的效用,因此建筑工程施工人員要不斷更新其施工技術,取其精華棄其糟粕,不斷研發環保節能施工技術,提升建筑企業的競爭力,以推進建筑行業的繁榮發展。

          1綠色建筑施工環保節能技術應用現狀

          1.1門窗的節能技術

          在建筑配件中,門窗屬于一筆無法避免的花銷,因其數量重大,成為了建筑施工較大的項目,在綠色建筑中門窗的節能技術,可以節省大量資金的投入,并且因此保護了環境。其一,是依據門窗不同的方向,以及窗戶所占比例。其二,選擇施工材料依據施工的地點、氣候,對整體建筑進行設計,選擇節能抗壓玻璃進行安裝,依據門窗裝配的比例,限制外窗的傳熱范圍。近幾年,我國多層住宅窗戶大多以平窗為主,窗戶因此需要有一定的設計要求,并且在質量的評估方法上要嚴格按照國家的規格。因此,使用的材料需要施工團隊仔細檢查,施工產品質檢報告的真實性得以保障,以此來保證不會影響建筑的整體品質。

          1.2屋面的節能技術

          在建筑工程中,屋面所占面積較大,對外界溫度的靈敏度較高。因而,使用綠色環保節能技術,可提高建筑整體的綠色環保節能效果,屋面對外界溫度的吸收,會因屋面材料的使用受到變化。在一定程度上,屋面減少外界溫度對室內溫度的影響,屋內的空調的耗電量也會因此有所降低。屋面節能技術的原理是,加入導熱系數小的保溫層,平衡屋內的溫度,讓綠色環保價值得以實現,綠色建筑的需求得以滿足。

          1.3節能施工技術

          在水電的消耗量上,需要很大的關注。在實際施工過程中,對水、電的節能施工技術的有效運用,會產生一定的節能意義。在工程項目現場安置獨立單獨的水表;對項目施工人員進行節能培訓;項目施工現場的具體負責人,保證水資源的節約等等。

          2綠色建筑節能施工技術的意義

          2.1建筑工程施工技術整體水平得到有效提高

          工程項目涉及的領域較為廣泛,推進建筑工程的施工節能,要將綠色建筑節能技術運用到各環節中,充分創新其施工技術,并有效利用其優勢,以此推進建筑工程技術的水平,從而提升市場的競爭力。

          2.2建筑工程的舒適程度因此得到提升

          運用綠色節能保溫技術,比如,屋頂節能、地面節能、外墻節能、門窗節能的保溫技術,我國建筑工程的節能施工因這四項技術有了重要的價值,與此同時,我國建筑工程的舒適程度因此有了明顯提升。

          2.3建筑工程的成本因此有效地降低

          運用新型建筑材料,加速淘汰落后工藝材料,傳統高耗能的建筑材料逐步被社會淘汰。并且,有效利用傳統的資源,這便是環保技術的要旨,資源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利用率有了明顯提升。比如,在建筑工程施工項目中,選擇太陽能、風能等,對這種可再生的資源進行使用,傳統的可再生資源可以得到有效使用,建筑施工項目的建筑成本因此有效地降低。

          3綠色建筑環保節能施工技術的運用研究

          3.1綠色建筑節能材料的研究要有所提升

          推進我國建筑工程綠色建筑施工技術的.有效發展,其前提便是對綠色節能建筑材料的使用。我國建筑企業,在施工項目的過程中,大多從國外引進綠色節能施工材料,進而二次加工,這樣一來,在建筑成本上就有所增大。因此,為了對建筑工程施工的成本進行降低,節省建設成本,對綠色節能建筑材料的研究就要有所加大,建造出與世界綠色節能相符的建筑材料。

          3.2有效推進屋面綠化節能技術

          我國在建筑領域中,對屋面綠化問題較為關注,它不但可以讓我們居住的城市更加美麗,也可以對建筑物的溫度、屋面防水等進行有效調節。因此在建筑工程施工時,關注屋面綠化的工作,并且進行加強,建筑物的節能環保因此得到有效推進。不過,要嚴格控制植被的載重,需合理選擇植被。

          4結語

          言而總之,隨著我國經濟的迅速發展,綠色節能施工技術對建筑領域的發展有著重大的意義。在建筑施工過程中,運用綠色節能施工技術,不僅可有效提升建筑行業的社會地位,也可促進建筑行業持續發展。減少對資源、能源的消耗,有效節約資源不但是建筑行業的發展目標,這也是其他領域的發展目標,資源成為了限制發展的原因。所以,建筑工程施工技術要隨著需求不斷研發,以綠色節能作為建筑行業發展的可持續目標,有效推進我國建筑行業的發展。

          [參考文獻]

          [1]鄭華杰.淺談綠色節能視角下建筑工程施工及其施工技術[J].建筑與裝飾,20xx(25).

          [2]劉寧.論綠色建筑的環保節能施工技術[J].城市建設理論研究:電子版,20xx(09).

        綠色建筑論文9

          摘要:隨著建筑行業的發展,環境遭到嚴重的破壞。因此,我國的綠色建筑施工技術理念應該在施工前就應該被應用到最初的設計之中。綠色建筑理念對環境的破壞很少,同樣由于技術難度較高對如人員的要求也是非常高的,具有一定的困難。因此,綠色建筑技術的發展是我國非常重要的問題。本文對綠色建筑施工技術進行了簡要的分析。

          關鍵詞:綠色理念;建筑施工技術

          綠色理念在未來的建筑施工技術中將被廣泛的應用,因此,這就需要相關的建筑設計人員要知道和理解綠色理念的基本要素和特點。并且需要施工人員時時刻刻都要想著綠色理念的施工技術,才能讓我國的建筑施工技術得到更好的發展,不在破壞資源以及浪費資源。使我們賴以生存的環境更加的溫馨以及健康。

          1綠色施工技術的重要意義

         、倬G色理念能夠使得我們的社會發展更加的快速,并且可以提供很多的自然資源,實現可持續發展。②綠色理念在建筑施工時,可以有效地減少對資源的浪費,減少在施工時對資源的浪費,并且保證資源的有效利用,將有益于生態的平衡。③在我國悠久的歷史中,各類的建筑文化被傳承下來。在未來,只有實現綠色施工技術才能夠將這些文化繼續傳承下去,并且是我國現有的建筑文化也傳承下去。④實現綠色建筑理念將使得我國的居民建筑更加的環保達到人們的生活需求以及要求,也會使得我國居民更加愛護自己的家園,會使得人們意識到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性。同樣的綠色建筑理念也會體現人類社會的發展與進步。能夠大大改善人們的生活環境,從而消除阻礙我國發展的環境問題。

          2建筑施工過程中的污染問題

          由于社會的快速發展,科技的飛速進步,人們對對生活環境的要求越來越高,因此在傳統的建筑施工中會對環境產生巨大的污染,建筑垃圾是破換生活環境的主要原因。同時在施工時產生的噪音污染也不能忽略,不僅給環境帶來很大的影響,也給人們的生活帶來不便,使得建筑施工質量達不到相關規定的標準。

          2.1污染問題

          傳統建筑施工技術對環境產生很大的污染,最主要的原因是施工單位對施工過程中的監督力度不夠,大量的施工廢水和建筑廢料的不能科學有效的處理,施工廢水直接排放到居民的飲用水和自然河流,建筑廢料直接丟棄到城市的周圍甚至是直接堆放在森林自重,造成了嚴重破壞,對生態環境造成極大的`破壞。

          2.2建筑施工過程中的耗能問題

          過度的能源消耗是建筑工程中的重要問題,由于沒有關注能源問題,在建筑工程施工過程中,能源消耗逐漸增加,使得施工人員為了盡快完成任務,大量的浪費能源。因此,有關部門應制定統一使用標準,使能源消耗有效的規劃和計劃,避免出現嚴重浪費能源的現象發生。

          2.3建筑施工過程中的基礎工程問題

          由于管理方面的問題有很多,由于設計師在施工工程中,沒有按照施工標準進行設計,并且沒有與施工單位進行有效的溝通,導致了施工技術,及時施工質量達不到設計標準。同時,在施工過程中,管理人員大多數都是根據自己的經驗進行管理,沒有按照相關的管理規定進行管理,使得施工人員松散,對工作的主動性不高,導致了施工技術不能得到很好的創新。一直停留在原來的水平。

          3綠色理念下建筑施工技術

          3.1綠色施工方案

          在施工建設之前,就應該將綠色理念應用到施工方案之中。在施工過程中,就應該體現出來。在施工過程中,無論是設計師和,還是施工人員都應該將綠色理念應用到每一個環節,并且在工程竣工時也要將綠色理念應用后期的使用與養護工作中。比如,對建筑物進行外遮陽等,這都是和建筑構建和諧的綠色有效的方法。另一方面,綠色建筑方案的規劃過程中,將涉及大量電氣設備的使用,因此,要將綠色理念全面應用到規劃過程中。

          3.2綠色施工組織

          在一個清晰的概念和要點的基礎上,綠色理念能確保建筑物的功能實現節能環保,在正常情況下,目前我國的綠色建筑的主要重視節能方面,因此,需要在此基礎上,通過綠色理念在施工方面加強綠色意識,比如使用的材料和施工過程的施工工藝等。同時,還結合創新的設計理念,實現科技創新,科學組織施工,實現建筑的綠色理念提升。

          3.3綠色施工過程

          在綠色施工工程中,應針對不同的環節進行綠色設計。有以下幾個方面:①在混凝土工程中,盡量用有利于環境的材料,避免污染環境,盡量一次完工。此外,要避免陽光暴曬,導致裂縫產生,避免失水過快影響混凝土的硬度,避免造成材料的浪費。②在混凝土澆注時,要充分考慮各種不利因素的發生,預拌混凝土的時間要求不得小于5h。③工程應用的所有材料,必須保證對環境以及居民沒有任何的危害,才能真正的實現綠色建筑施工理念。

          3.4采用綠色施工技術

          在施工過程中,施工技術也非常重要的因素,如節約能源技術的應用,在施工中,要充分利用太陽能,采用節能的建筑理念,減少對不可再生資源的浪費,并且在施工中,還要根據自然通風的原理設置風冷系統,使建筑能夠有效地利用夏季的自然風。

          4結束語

          簡而言之,要想我國的建筑工程發展的更好,必須將綠色理念在建筑施工技術中體現出來,才能實現可持續發展的目標。

          參考文獻

          [1]瑪依拜爾艾拜都拉.談綠色理念在當代建筑設計中的應用[J].山西建筑,20xx(19).

          [2]謝丹.倡導正確的綠色理念[J].中國建設信息,20xx(19).

        綠色建筑論文10

          摘要: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城市規模逐漸擴大,以及“二胎”乃至“多胎”政策放開,促使人口的不斷增多,人們對住房的需要日益擴大,在推動房地產行業發展的同時,也帶動了相關產業的快速崛起與發展,室內裝修就是崛起速度最快的行業之一,同樣的隨著裝修行業的發展,傳統的裝修方式已經跟不上時代發展的需要,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帶來的是對生活的高質量追求,于是室內綠色環保裝修設計行業應運而生。本文主要講述了室內裝飾裝修中綠色環保設計的內涵、意義并分析了當下室內裝修主要存在的問題,從而提出相應的合理化的綠色環保的裝修設計,為我國室內裝修行業向綠色環保方面過渡,做出合理化、人性化的建議。

          關鍵詞:建筑室內;裝飾裝修設計;綠色環保設計

          引言:

          近年來我國經濟水平持續上升,建筑行業的飛速發展為國家的經濟做出了杰出貢獻。建筑行業的發展,帶動室內裝飾裝修行業不斷前進,從一定程度上改善了人們的居住環境,提高了人們的生活質量,但是,由于市場上裝修行業良莠不齊,使用的裝修材料質量不一,導致近年來“裝修害人”事件頻頻發生,所以人們對室內裝修的綠色設計越來越重視。

          1綠色設計

          從定義上來講,綠色設計就是所說的生態設計,也可以叫綠色可持續設計,綠色設計概念的提出,原子人們對社會工業化進程中帶來的環境污染,生態破壞,能源浪費所產生的反思。它要求設計者在進行室內裝修的過程中加入綠色生態環保觀念,秉承著可持續發展的創新想法,努力的做到節約資源,充分利用現有的資源進行綠色化環保裝飾,提高人們的生存環境與生活質量。2綠色設計的需求如今的社會,隨著人們生存環境的不斷惡化,人們已經逐漸認可綠色環保設計。在對綠色環保設計的追求中各個國家先后頒布了各自的環境保護法與綠色準則。雖然各個國家的`情況有所不同,但對律師環保設計的追求卻如出一轍。綠色設計概念的提出,也得到了社會的普遍反映。綠色環保概念的推行也有利于,推動,社會,節水、節電、杰料、節能、等工作的開展。同樣的綠色環保設計的推行也促進了資源的回收利用,形成良好的節能循環圈。

          3目前室內裝修存在的主要問題

          3.1高耗能,片面追求豪華,華而不實,過多的損耗不可再生資源一些人在進行室內裝修的時候,追求豪華效果,效仿高級酒店風格,大量的使用不可再生資源。對建材進行無節制使用,過多的去裝飾,一方方面加大了裝修成本,一方面也帶來了不可再生資源的不必要浪費,在損壞生態環境的同時,加重了環境負擔,違背了可持續發展的概念,只顧自己的享受。3.2大量使用人工合成的化學材料在室內設計中大量的使用化學合成材料,不僅增加了火災危險系數,還大大降低了房屋的可使用性,污染空氣,影響人們的身體健康。3.3室內裝修追求時效性,更新換代快,產生大量的裝修廢料,成為環境危害的頭號污染源。3.4忽略房屋的實用功能。過度強調美觀。

          4室內綠色環保設計的設計原則

          4.1注重綠色生態美學的實際運用。在進行室內裝修設計的時候,采用生態美學,利用天然綠色環保原料創造出,自然大方,樸素美觀的設計4.2提倡時速消費的原則,量入為出,適度消費。綠色環保設計理念倡導在進行室內設計的時候,貫穿適度消費思想,這樣的設計思想注重的是生活方式的節約,在可以承受的能力范圍之內把我消費的平衡度,深入貫徹了可持續發展理念,體現了一種新型的生態文化觀、價值觀。4.3注重多功能的設計與研究。在進行室內設計的時候,往往考慮一物多用,物物配合,功能疊加。4.4體長節約與可循環,進行可持續發展。如,重復利用的水循環。4.5注重清潔能源的有效使用。精準的使用潔凈能源一方面既能保證使用能源的可持續性,同時也從另一方面來講,不會對環境產生極重的危害,這就符合了生態綠色環保的室內環境要求。4.6大面積的采用綠化技術。使得人們的居住環境,更加的貼近自然。4.7創新使用新能源。如沼氣,太陽能,風能,水能等。4.8重技術。采用現代高級科技,對室內環境進行綜合檢測。室內環境設計越來越注重智能設計的層次,并相互滲透交融。

          5商場中的綠色環保設計

          5.1購物環境的綠色設計,是商場最主要的綠色設計重點。購物環境與現代人們的生活息息相關,密不可分。對商業建筑進行綠色設計,可從括節地設計、節能設計、節水設計、節材設計、室內環境質量體系、綠色生態設計以及綠色運營管理體系等方面入手。5.2對商業材料和產品進行綠色設計,使用低能耗、高耐久、可循環利用的材料和產品,滿足環境需求,不避免出現污染和毒副作用。5.3對商業照明進行綠色設計。采用高效節能的光源,運行總體規劃和分級控制,避免不必要的浪費。使用智能先進的控制系統,保證照明的科學合理。5.4購物環境進行綠色設計,使用合理舒適的光熱條件,控制聲音環境,創造藝術化的視覺環境,還有干凈衛生的空氣品質。6結束語:我國的歷史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對于室內世紀的研究最早可追溯到文明之初。不同房屋的出現使得人們開始把室內環境設計當作一門重要的建筑藝術。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和文明的飛躍進步,我國的室內環境設計正逐步由注重使用效能的劃分過渡到更加注重綠色環保設計的空間布局形式,令其在滿足使用功能的基礎上,越來越關注室內環境帶給人們的身體和心理感受,更注重有文化內涵的人性設計與’天人合一的生態化設計。

          參考文獻:

          [1]呂國安.淺談建筑裝飾裝修工程的環保節能設計[J].建材與裝飾,20xx,(03):117.

          [2]郝建偉.建筑室內裝修裝飾設計中的綠色環保設計[J].低碳世界,20xx,(22):201-202.

        綠色建筑論文11

          摘要:本文主要以綠色環保建筑材料中的主墻體綠色環保材料、外墻保溫隔熱綠色環保材料以及綠色環保玻璃為出發點,闡述了綠色環保建筑材料的概念、性能、應用以及未來的發展趨勢。分析總結了新型綠色環保材料所具有的綠色環保效益、經濟效益和環境效益,同時為我國綠色建材的發展提出相關建議,為綠色環保建筑材料的推廣及應用提供一定的參考。

          關鍵詞:綠色環保;建筑材料;保溫隔熱材料;綠色環保玻璃

          1綠色環保建筑材料的概念及其必要性

          綠色環保建筑材料是指采用最新的生產工藝,生產出具有綠色環保、節土、利廢和保護環境等優點的新型建筑材料,并在一定程度上能夠改善建筑功能。一直以來,我國建材行業的生產模式屬于傳統的粗放型模式,對自然資源過度開發而輕視保護,同時也對生態環境過度利用而輕視改善。為適應新時期綠色環保和環保的要求,建筑材料的發展應該更加注重建筑綠色環保的需要。在此背景下,發展綠色環保型建筑和新型建筑材料成為建筑領域的焦點。

          2綠色環保建筑材料的特征與應用現狀

          在國家發改委啟動的《綠色環保中長期專項規劃》提出的十大重點綠色環保工程中,就包括了建筑綠色環保。在選用綠色環保建筑材料的過程中,最重要的部位是圍護結構中的墻體、外墻和門窗。從我國工業發展的現實水平來看,可供選擇的綠色環保材料有以下幾種:

          2.1建筑綠色環保墻體材料

          (1)混凝土空心磚:混凝土空心磚的主要原料是:水泥、沙石等為主要集料,同時以粉煤灰為摻合料,經過加水攪拌成型,再通過自然養護而制成。這類產品可以根據工程需要制作成多種規格,來滿足建筑工程的應用需要,同時也可以利用輕集料和廢渣制成設計需要的輕質墻材;炷量招拇u也是目前使用最為廣泛的綠色環保墻體材料之一。(2)加氣混凝土:加氣混凝土的主要原料是粉煤灰或硅砂,通過加入石膏、水泥、石灰等,經高溫蒸壓養護切割,自然養護而成。根據有關數據顯示,加氣混凝土的自保溫隔熱綠色環保體系具有良好的保溫隔熱隔熱性能,并且具有良好的抗裂和抗滲性能,應用前景非常廣闊。加氣混凝土的制造能耗要比普通燒結粘土磚的能耗低,與其他材料相比,加氣混凝土的密度小,可以有效減少原材料的用量,具有節土的優點。由于密度小,因此運輸的能耗也隨之降低。除此之外,加氣混凝土砌塊的傳熱系數相對于傳統混凝土材料較小,具有良好的保溫隔熱性能,有效減少了建筑物對空調系統和采暖系統的能耗。(3)模網混凝土:模網混凝土是一種新型墻體材料,主要是由蛇皮網、加勁肋和折鉤拉筋構成空間網架結構,澆筑混凝土制成的混凝土剪力墻結構,廣泛應用于工業建筑和民用住宅的內外墻體、樓梯及屋蓋等領域。1997年建筑模網技術從法國開始引進我國,常用的建筑網膜有鋼筋網、鋼絲網和鋼板網等,鋼筋網主要用于預制各種規格的混凝土,鋼絲網用于非承載構件,而鋼板網是將鋼板拉制成連續孔徑的類蛇皮網孔,首先制成三維空間網架,并在現場組裝澆注混凝土。(4)納士塔空心墻板承重墻體:納士塔空心墻板主要是由聚苯乙烯、水泥、添加劑和水制作成的隔熱吸聲水泥,聚苯乙烯空心板構件經粘合組裝成的墻體。納士塔空心墻板的重量是同體積混凝土的1/6~1/7,可以有效減少對基礎的荷載,同時也可以節約建筑基礎的投資,在地基承載能力不變的情況下,可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建筑物的層數。

          2.2建筑綠色環保外墻保溫隔熱材料

          (1)巖棉:巖棉的主要原料是玄武巖或者輝綠巖,同時加一定數量的補助料,經高溫熔融離心吹制成人造無機纖維。實踐證明,巖棉外墻保溫隔熱系統具有高透氣性、高抗壓抗拉強度、高防火性和高隔音性等優點,具有長期穩定性和可靠性。專門為建筑物的'外墻外保溫隔熱系統生產的外墻保溫隔熱巖棉板,因其良好的綠色環保保溫隔熱性能,應用也越來越廣泛,可用于建筑物的外墻保溫隔熱或綠色環保改造。(2)聚苯乙烯泡沫塑料:聚苯乙烯泡沫塑料的主要特點是密度小、導熱系數小、保溫隔熱和隔熱等,并且尺寸精度較高,結構較為均勻,所以在外墻保溫隔熱中使用率較高。但是聚苯乙烯在高溫下比較容易軟化變形,它的防火性能較差,不能夠應用于防火要求較高的外墻內保溫隔熱。

          2.3建筑綠色環保玻璃

          (1)低輻射鍍膜玻璃:低輻射鍍膜玻璃又可稱為Low-E玻璃,上世紀90年代從歐美國家開始廣泛應用于建筑領域。它具備反射遠紅外的性能,低輻射鍍膜玻璃可分為在線Low-E玻璃和離線Low-E玻璃兩種。低輻射鍍膜玻璃可以有效阻擋熱流輻射,具有很好的保溫隔熱隔熱性能。(2)真空玻璃:真空玻璃是綠色環保效果最好的玻璃之一,由于消除了氣體對流傳熱和傳導傳熱,所以其具有良好的保溫隔熱隔熱性能。(3)泡沫玻璃:泡沫玻璃的主要原料是廢棄玻璃或者富含玻璃相的物質,添加適當的發泡劑、改性劑和促進劑等,粉碎和均勻混合后形成混合料,再經過融化、發泡、退火形成多孔玻璃材料。它的主要特點有:阻燃、密度小、耐腐蝕、導熱系數小和隔音等,在石化和冷庫的隔熱保溫隔熱、高層建筑的隔熱和環境吸聲材料方面應用廣泛。

          3綠色環保建筑材料的發展趨勢

          3.1新型墻體材料

          新型墻體材料的發展應該以提高建筑性能和改善建筑功能為目的,因地制宜地發展各種新型墻體材料,貫徹綠色建筑的理念,改善人居環境,有效利用工業廢棄物達到綠色環保環保和促進建筑技術發展的目的,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

          3.2建筑綠色環保外墻保溫隔熱材料

          近年來,保溫隔熱隔熱材料在產品結構上發生了一定的變化,泡沫塑料類保溫隔熱隔熱材料所占的比例逐年增長,從20xx年的37%上升到了20xx年的48%。其中礦物纖維類保溫隔熱隔熱材料的產量增長較快,硬質類保溫隔熱隔熱材料所占的比例逐年在降低。我國保溫隔熱材料的主要發展方向可歸納為以下幾點:(1)積極提高和改進現有產品的環保性能,適應新形勢下的綠色建筑需求;(2)致力于研究和開發復合型保溫隔熱材料,改良現有材料的缺點與不足;(3)充分利用三廢開發保溫隔熱材料,實現廢物再利用,注重環保與綠色環保;(4)引入新的技術工藝,提高保溫隔熱材料的物理化學性能,滿足建筑需求。

          4結語

          發展建筑綠色環保是新時期國民經濟建設的一項重要任務,也是建筑發展的必然趨勢。應該大力發展綠色建筑,堅持生態優先和以人為本的建筑理念,因地制宜的綜合經濟、社會、環境效益相統一的設計原則,以降低建筑能耗,減少污染物排放,實現可持續發展為目標。為推動建筑綠色環保工作的順利實施和綠色環保建筑材料的進一步發展,我們應該做到以下幾點。注重提高居民綠色環保意識:經過長時間的發展,我國居民對生產綠色環保形成了一定的共識,但是建筑綠色環保的重要性并沒有得到社會的廣泛關注,缺乏行動的自覺性。還有很多人依舊習慣于舊體制,進而增加了改革的難度。所以,加大宣傳力度是實現建筑綠色環保的首要前提。居民綠色環保意識的提高,可以促進設計人員和開發商從傳統建筑向綠色建筑的轉變。只有消費者的綠色環保理念和環保要求發生改變,才能有效促進建筑的改革和發展;貫徹落實《建筑綠色環保設計標準》:新標準的貫徹落實,首先要抓住新建建筑,嚴格執行綠色環保標準的要求。新建建筑必須按照綠色環保標準進行設計、施工和驗收。對于不執行該標準的工程及房地產經營者必須嚴格管理,建立明確的懲罰制度,從法律和制度層面對建筑的綠色環保環保進行規范和要求;大力開發新能源,改善現有能源結構:我國能源消費結構是以煤為主體,其次是石油和天然氣。這種“多煤、少氣、貧油”的能源消費結構不僅會對環境造成嚴重的污染,并且單從能源供給的角度來看,這些不可再生能源的總量也是有限的。所以,必須要重視新能源的開發利用。我國應該加大新能源開發力度,堅持“生態建筑”與“生態建材”的理念,促進我國建筑綠色環保的改革。

          參考文獻:

          [1]梁美平.探討環保綠色環保型建筑材料的應用及其發展趨勢[J].四川水泥,20xx(8):124-124.

         。2]劉瀟.淺談建筑工程綠色環保新材料的應用[J].門窗,20xx(06):36-37.

        綠色建筑論文12

          摘要:近年來,隨著政府對于綠色環保理念和技術的推廣,公眾對于綠色建筑的接受度和喜愛度也在不斷增加,所以大型公共建筑的開發不可避免的需要加入綠色技術的元素,大型公共建筑與綠色建筑的融合將使得項目的參與方和組織間的界面大量增加、信息的數量和種類大幅增長、技術的交互性和復雜性不斷提高,這些都對業主方的項目開發特別是設計管理工作帶來了新的挑戰。本文基于業主方的角度,從組織界面管理、信息管理和技術管理三個維度對大型公共綠色建筑的設計管理工作難點的應對策略做一些研究和探討。

          關鍵詞:大型公共綠色建筑;組織界面管理;信息管理;技術管理

          1研究背景

          隨著中國經濟的高速發展以及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國內出現了一大批大型公共建筑,同時伴隨著世界資源問題突出、環境污染日益加劇以及人們環保意識的不斷增強,大型公共建筑的綠色化建造及運營也日益提上議程并在新建項目中得到廣泛運用。20xx年1月,新版《綠色建筑評價標準》GB/T50378-20xx也正式開始實施,對不同等級公共建筑采用的綠色技術的設計、施工、運行管理及評價方法進行了規范要求。大規模、大范圍的綠色建筑的開發,尤其是大型公共綠色建筑所占比例不斷增加,對房地產開發企業(業主方)的設計管理工作帶來巨大的挑戰[1]。

          2研究的意義

          從業主方的角度出發對大型公共綠色建筑項目的設計管理進行研究,分別從組織界面管理、信息管理和技術管理三個方面分別提出相應的應對策略,從而使設計管理問題應對策略的研究建立在項目管理理論基礎之上,并進行相應的延伸和發展。對設計管理對策的研究具有以下幾個方面的重要意義:

          2.1促進業主方設計管理理念的發展和創新

          近年來,業主方的設計管理理念和方式隨著大量高品質項目的開發已經有了相當程度的進步和提高,但是仍然存在組織界面管理低效混亂、協調周期較長、信息溝通不暢、技術管理難于統一等管理難點[2]。通過應對策略的研究,希望利用項目管理和設計管理的知識,對大型公共綠色建筑設計管理問題的對策進行深入探討,以完善和創新目前設計管理的理念,形成符合項目開發、滿足市場需求的設計管理體系。

          2.2通過綠色建筑技術體系的建立提升業主方的核心競爭力

          目前,建造低碳可持續的綠色建筑已成為全球建筑業可持續發展的必然趨勢。綠色建筑的開發不僅是為了滿足國家對于大型公共建筑開發的政策性要求,業主方更是能夠通過綠色建筑的開發,提升公共建筑的品質、節省運行能耗、避免同質化競爭、增加企業的品牌價值,從而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不斷發展壯大。

          2.3提高項目建設發展水平

          項目的全壽命開發過程涉及建筑的風格、結構的形式、機電系統的構架、工程的造價和安全、項目運行節能的效果等要素,這些要素目標的實現都需要落實在設計管理工作中。由此可知,設計管理水平的高低以及設計管理工作中問題的不同應對策略,不僅會作用于設計工作本身,同時也會對項目的決策、施工、設備的采購乃至項目的運行產生深刻的影響。真實需求在設計和施工階段得不到重視,如此集成化的目標也無法實現。而在集成化管理組織模式下,運營方在項目前期就參與到項目中來,從項目運營的視角提供相關信息,使項目的設計管理部、項目管理部和運營管理部形成統一高效的組織,從而保證集成化目標制定的合理性和實現的可能性。全壽命集成化管理矩陣項目組織結構是優化業主方內部各部門之間指令的組織結構。

          3組織界面管理應對策略

          大型公共綠色建筑項目存在參與單位較多、組織界面復雜、協調內容繁瑣、組織之間以及組織內各部門目標有差異等特點,設計管理目標的實現離不開合理的組織結構,而選用合理的設計管理模式,又是形成相應組織結構的基礎[3]。對大型公共綠色建筑進行目標和過程的集成管控中,需要應用全壽命周期集成化管理的操作模式,要實現綠色建筑全壽命周期目標,首先就要對業主方的組織進行相應的設置。在傳統的以建設目標為中心的組織模式中,運營方在項目設計和施工階段發揮的作用和參與的程度很小,如此可能導致運營時的在矩陣組織結構中,設計管理經理、項目管理經理在建設方直接領導下工作,物業管理經理在運營方直接領導下工作,雖然建設工程總集成管理經理對他們并不直接下達指令,但是他們也屬于總集成管理班子。總集成管理經理負責執行界面管理任務,這是一種橫向為主的矩陣組織結構。在這種組織結構中,各專業經理可以參與多個項目,如此可以把各個項目中的實踐經驗進行相互借鑒,同時可以通過內部各部門之間的磨合,有利于提高管理的效率。各專業經理分別接受來自橫向的建設方或運營方的指令以及來自縱向的總集成管理經理的縱向指令。對總集成管理經理來說,盡管可以只對建設方和運營方指令的技術細節有總體把握即可,但是對建設方和運營方的指令在設計管理、項目管理、物業管理層面的執行需要有深入全面的理解,能夠有能力協調各方在各階段的界面并保持項目目標的統一。

          4信息管理應對策略

          對于大型公共綠色建筑項目,在項目的全壽命周期內,項目的咨詢顧問和設計單位提供本項目的相關設計參數、設備和材料選用、設計圖紙等數據;項目管理部提供項目實施過程中建造的相關數據,包括建造與設計的一致性、建造過程中變更以及建筑產品信息等數據;運營維護單位提供項目運營后或者類似項目在運營過程中的數據,包括設施維護、設備運行、建筑維護等數據。同時,在傳統的數據來源渠道之外,會產生專業的公共綠色建筑設計管理相關數據的服務提供商,這類服務商有別于目前世邦魏理仕、仲量聯行等物業顧問,將提供類似或同類建設項目在策劃、設計、施工、運營等各階段產生的與業主方設計管理工作相關數據,并對相關數據進行系統化針對性的分析。由于數據本身不具備關聯性和目的性,所以這些數據將通過數據平臺按照既定的流程匯總到業主方設計管理部門,由設計管理部對這些數據進行篩選、挖掘、分析和匯總,從而將數據轉變為有效的`信息,或者進一步轉化提升為項目的設計標準。這些信息或知識將統一存放在大數據信息資源庫,可以對每個項目采用的綠色技術列表進行查詢,也可以篩選某項綠色技術在哪些項目中得到應用。我們根據大數據產生、流動、處理和應用的過程,建立大型公共綠色建筑設計管理大數據的應用流程圖。在大型公共綠色建筑的大數據信息庫中,可以方便的對綠色建筑項目案例的信息進行篩選查詢,可查詢具體綠色技術的內容、應用在哪個項目以及技術實施細節,另外還可以查詢某一個具體項目采用了哪些綠色技術,這樣可以為某種綠色技術的推廣應用或同類項目的設計提供參考依據。

          5技術管理應對策略

          在大型公共綠色建筑中,評價體系和綠色技術是其重要的組成部分。目前,針對綠色建筑的技術評價,各國均有自己的評價體系,比較典型的評價體系有美國能源與環境設計先導綠色建筑評估體系(LEED),英國建筑研究中心環境評價法(BREEAM),日本建筑物環境效能綜合評價系統(CASBEE)以及我國的綠色建筑評價標準(GB/T50378-20xx)。在《綠色建筑評價標準》中,公共建筑的綠色設計標識按照得分總數共分為三個等級,每個等級都包含六類評價指標,根據業主方綠色技術選用的關注點,將每一項具體指標劃分為效益成本高、項目適應性強和易于多項目推廣這三方面要素?紤]到目前國內項目開發的模式,業主方對于綠色建筑的接受理念在增強,但同時還是比較看重綠色技術的初投資,所以需要對綠色技術產生的增量效益和增量成本進行分析。在增量效益成本的基礎之上,由于不同的項目所處的地理位置不同、建筑功能和外形不同以及機電系統的差異,那么還要考慮采用的綠色技術是否適用于某一項目,是否能夠在該項目中發揮綠色技術的“四節一環!眱瀯。同時,綠色技術是可以通過大規模使用來形成規模成本效應的,綠色技術的效率和質量也能在應用過程中不斷的提高,所以對于業主方來說,綠色技術是否能夠在不同項目中進行多項目推廣應用也是一個需要考量的因素。從這三方面來使得項目中采用的綠色技術能夠達到技術與經濟的優化。

          6總結

          本文針對大型公共綠色建筑業主方設計管理工作的難點,結合了全壽命集成管理、大數據應用和技術模塊化管理的理念,分別從組織界面管理、信息管理和技術管理三個方面提出了相應的應對策略,給類似項目的設計管理提供了一些參考。但由于大型公共綠色建筑項目涉及參與方及專業分工較多、投資規模及建設期較長、管理方式及技術性復雜,每個項目都具有獨特的特點,所以其他設計管理問題的對策有待進一步研究。

          參考文獻:

          [1]張顯俊.房地產開發企業設計界面管理研究[D].重慶:重慶大學,20xx.

          [2]李新伍.房地產企業設計管理研究[D].北京:清華大學,20xx.

          [3]陳建國.大型建設工程項目業主方設計動態管理——以浦東國際機場商飛配套工程為例[J].上?崭,20xx,Vol14:43-50.

        綠色建筑論文13

          1超高層建筑設計的發展趨勢

          我國是一個人口大國,即使資源雄厚,但經過人們無節制的使用與浪費,導致能源資源極度短缺,生態環境遭到了嚴重的破壞,引發能源危機。在這樣的社會形勢下,我們應當采取有效的技術對其進行處理,從而實現社會、環境、人口的和諧統一。建筑行業是能耗最大的行業,尤其是現代化超高層建筑工程的不斷涌現,更是加劇了環境的污染。要想保護生態環境,緩解能源危機,就需要我們將綠色環保理念引入到建筑工程設計當中,通過使用新能源、節能技術,充分利用土地資源等,以此來避免能源資源的浪費,從而使建筑工程達到節能、環保的目的。

          2綠色策略的設計要點

          在僧多粥少的時代,人類要在越來越少的有限資源下謀求長期的生存與發展,就必須把綠色環保理念滲透到日常生產生活的各個領域中去,建筑業也不例外。隨著國民經濟穩步持續發展,建筑設施越來越完善,各種科學技術的興起與發展,人們對建筑物的外在形態與內部構造都提出了越來越多的要求,而且這些要求還呈現出了一個日趨多樣化的發展趨勢。目前我國境內超過200米以上的超高層建筑越來越多,在城市建筑中占有很大比重,縱觀這些建筑,我們可以看出,超高層建筑與傳統建筑在結構結構形式上有著不同之處,它的特殊性表現在整體高度非常大。針對這樣整體高度很大的建筑來講,設計時要考慮的因素就比一般建筑要多得多,區別也很大,下面我們從空間組織和頂部的設計兩方面來討論超高層建筑設計與一般建筑設計的區別。

          2.1空間組織

          超高層建筑對現代城市的發展,有著非同一般的標志性意義,從某方面講,它甚至可以代表著一個城市的發展水平高下。因此,超高層建筑的外觀造型設計往往受到城市規劃者的高度注重。在超高層建筑設計中,為了體現其綠色理念,達到環保節能的特殊效果,一般超高層建筑在外觀上都不會采用玻璃墻,減少由于玻璃反射對城市造成的光污,同時可以起到減少高壓風帶和風口的作用,具有很直接的環保意義。成功且獨特的建筑設計應該是突出人與環境之間的關系。如在建筑物主入口處設置一下地下式廣場,與地下超市連通,這樣可以有效的將地上空間引入地下,擴大了空間面積。在為公眾提供一個寬敞舒適的生活工作環境的基礎上,也能為枯燥呆硬的建筑起到軟化與點綴的作用,增加情趣,建筑外形特征更加突出。

          2.2頂部設計要求

          超高層建筑頂部是構成城市天際線的重要因素之一,造型獨特的頂部設計對超高層建筑的整體形象起著畫龍點睛的作用,并成為林立在建筑群中區別于其他建筑的一個重要標志。運用”隱蔽”的手法:采用高高的女兒墻.精巧的屋頂,半透明的建筑材料將頂部的功能用房隱藏起來。頂部條紋在材料、色彩上和中段相呼應。主樓的平面呈切邊三角形,為不等邊六角形,頂部則收縮為三角形。若在頂部設置一個空中會所,集休閑、娛樂、餐飲于一體,這就達到節能、綠色、環保的目的。

          3結構體系

          超高層建筑高聳挺拔,但對結構設計無疑是個不小的挑戰,地震作用是決定選擇其結構體系的關鍵。顯著提高工作和生活效率:超高層建筑將工作和生活設施適當集中,一般性工作和生活問題在建筑內部即可解決,極大地方便了人們工作和生活。根據超高層建筑結構的復雜程度和不規則性,確定結構抗震性能化設計的合理性能目標,采用彈性、彈塑性的方法進行分析,對結構不同部位采取不同的加強措施。

          4建筑節能多元化

          超高層建筑由于其特殊的結構與規模,與一般建筑在能耗上有很大出入,而且要研究它,還要綜合考慮多方面的因素。在建筑設計中,單體設計與構造布局是節能的關鍵,在超高層建筑的設計中如何在這兩方面合理合理的.開發利用能源,選擇耗能最低的方案進行設計,是一個亟待解決的問題。超高層建筑的能耗為一般建筑的數倍,這是個綜合性的課題。包括:新能源的開發和應用,選擇低能耗的設備,智能化的管理,有效利用自然資源和管理資源,使建筑和設備方面的壽命成本最小,減少污染并達到可持續發展。

          5結語

          作為一座城市,最具標志性的景觀就是高樓大廈,看了高樓,就等于來到了城市;不論乘火車還是飛機,路過時只要看看當地的高樓,就能知道是到哪里了。隨著建筑技術與建筑設備的不斷更新與完善,現代都市全部高樓林立,各地的最高樓記錄也在不斷地被后來者所更新。在各國城市化進程不斷向前推進的過程當中,超高層建筑必然是未來城市建筑的主力軍,為了減少建筑對生態環境造成更快更大的破壞與傷害,綠色策略在城市超高層建筑設計中的比重大大提高,甚至占據除主體結構外最大的比例。通過對建筑內部空間的合理布局及對結構體系等方面耗能量的減少,盡量把建筑對生態的破壞降到最低程度,使超高層建筑真正成為既具時尚氣息,又節能環保的城市景觀特色。

        綠色建筑論文14

          一、存在的關鍵問題

          1.1政策法規保障不到位

          一是從我國綠色建筑工程管理的政策法規建設來看,現行的《節約能源法》、《建筑法》等政策法規,雖有一些建筑節能等內容,但是具有強制力的內容條款不多,存在著籠統模糊的問題,過于原則,缺乏明確的法律責任和可操作性。只有設計方面的標準,而沒有施工監理、材料等方面具體的規范要求,難以適應現代綠色建筑發展的需要。對綠色建筑施工的沒有具體規定,對于違反綠色建筑施工沒有缺乏必要的懲罰措施,綠色建筑施工管理比較粗放。很多都是打著綠色建筑的幌子,其實則是高耗能工程。二是管理缺乏獎懲制度,F行的法律法規缺乏獎勵性和處罰性機制,特別是在獎罰措施等方面缺乏法律法規,在綠色建筑節能效益方面缺乏具有可操作性的法律法規。特別是要在專項基金、補貼等方面,還需要進行完善。

          1.2評估體系不完善

          專業的評估體系是影響綠色建筑行業發展的重要因素。我國雖然出臺了一些綠色建筑評價體系,如《綠色生態住宅小區建設要點與技術導則》《綠色奧運建筑評估體系》等,但是,卻存在較大的局限性和片面性,技術評價僅適用于住宅建筑、奧運建筑、公共建筑等單體,缺乏適用于復雜性的建筑,F存的評估體系都比較單一,各自為陣,缺乏系統性、全面性,單個體系直接的銜接與融洽效果不理想。單個體系之間存在較大的差距和一定的矛盾,沒有一套涵蓋面廣、適應性強的綠色建筑評估體系,嚴重影響了我國綠色建筑行業的發展。

          1.3管理水平未達標

          一是傳統型管理人才多,綠色建筑管理專業人才少。大多都是從事傳統建筑工程的管理人員,他們習慣了傳統建筑工程粗放式的.管理。缺乏綠色建筑工程專業管理人才,綠色建筑工程專業管理知識匱乏,其專業管理技術難以符合綠色建筑工程管理的需要,這樣就嚴重影響了綠色建筑工程的管理效果。二是綠色建筑專業施工人才少。由于施工人員缺乏綠色建筑方面的專業知識與技術,綠色建筑的理念不強,對綠色建筑施工的規范不熟悉,導致綠色建筑管理的具體任務目標無法很好地分解和落實到施工人員身上。在實際施工過程中,違反綠色建筑工程操作的現象時有發生。

          二、對策與建議

          針對綠色建筑工程管理存在的一些關鍵性問題,筆者認為,必須要加強政府的宏觀管理,健全法律法規,完善評價體系,強化綠色建筑工程人才隊伍建設,才能夠適應新形勢下綠色建筑行業發展的需要。

          2.1加強宏觀管理,健全法律法規

          (1)加強政府的宏觀管理。由政府對綠色建筑進行長遠、整體的規劃布局,實行綠色建筑規劃戰略一盤棋,充分發揮政府各個職能部門的協調作用,切實做好綠色建筑的規劃、認定、審批、監管和驗收,根據現狀不斷完善服務體系,搭建交流平臺,充分發揮綠色建筑中介機構作用,助推綠色建筑行業的健康、快速發展。監管等加強完善與綠色建筑相關的法律法規,結合我國現有能源的實際現狀,制定出綠色建筑的整體規劃和發展戰略;然后需要完善綠色建筑的服務體系搭建與國外的交流平臺、發展科技中介組織,以推進綠色建筑事業的蓬勃發展。(2)健全法律法規。法律法規是綠色建筑工程管理到位的標準和底線,因此必須對相關法律法規進行修訂,從設計、建設、開發、實施等方面充實完善綠色建筑立法的內容,確保綠色建筑工程管理有法可依,不斷完善綠色建筑管理法律法規體系。

          2.2完善評價體系,助推健康發展

          (1)實行嚴格的準入制度。根據綠色建筑評價標準,通過對企業資質進行評估,對于不符合資質要求的企業,堅決要拒之行業之外,切實把好綠色建筑企業準入門檻。對于沒有達到綠色建筑工程要求的建筑行業,不予審批,并堅決取締,以防一些高能耗的項目打著綠色建筑的幌子,欺騙人們,危害社會。(2)強化過程控制,實行全程評價管理。從綠色建筑的設計、施工到驗收,都必須制定詳細完善的規定,并管理到位。不斷完善相關制度,形成完整的綠色建筑管理評估體系。同時,綠色建筑工程監理、質量管理等部門,應該充分發揮職能作用,嚴格按照綠色建筑評價體系注重過程管理,在工程的建設、設計、招標、投標、施工、監理等階段,要認真執行建筑節能的強制性標準,并審查節能工藝和材料的使用效果,形成統一的監管體系,以確保綠色建筑工程管理到位。

          2.3強化隊伍建設,提高管理水平

          (1)拓寬人才引入渠道。根據綠色建筑管理的需要,通過高校錄用、社會招聘等多種渠道,招納各種所需的專業人才,管理型與技術型一體化的復合型人才,以此提高綠色建筑工程管理隊伍、施工隊伍的專業水平,從根本上為綠色建筑工程的開展提供強有力的人力資源支撐。(2)強化專業培訓機制。加強對綠色建筑管理人員、技術人員、監理人員和施工人員的專業培訓,完善培訓激勵制度,將培訓情況與員工的績效待遇聯系起來,實行崗位技術等級工資、績效工資制度,嚴格執行持證上崗,不斷增強員工的綠色環保意識、節能意識,從內心調動全體員工參與培訓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從而促使綠色建筑工程建設水平和管理水平的不斷提升。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綠色建筑工程管理必須牢固樹立綠色環保、節能降耗的理念,從國家層次講,應該加強頂層設計,暨切實加強法律法規政策體系、標準制度體系加強,充分發揮相關職能部門作用,嚴格規范綠色建筑工程的全程管理。同時,作為建筑企業,必須充分認識到加強綠色建筑工程管理的重要意義,加強隊伍建設,引進高素質專業化人才,完善培訓激勵機制,創新綠色建筑工程管理方法,不斷提高綠色建筑工程的管理水平,助推我國綠色建筑行業又好又快地發展。

          作者:葉錦輝 單位:東莞市瀚森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

        綠色建筑論文15

          摘要:基于可持續發展觀念下,傳統建筑施工技術已經很難滿足綠色建筑工程發展的需要。綠色施工技術要求企業必須站在全局角度,優化施工工藝、革新施工工具、創新管理思路減少工程建設所需的能源和污染物排放。簡單闡述了綠色節能施工的目的,并結合工程實例分析了新型綠色節能技術的實際應用,為相關技術的推廣與運用提供研究基礎。

          關鍵詞:綠色施工技術,節能減排,建筑工程

          1概述

          建筑行業的高速發展,加速了城市的繁榮發展,但也帶來了嚴重的資源浪費和環境污染問題。建筑施工過程中的土方開挖、原材料生產、運輸以及施工建設,加劇了對城市脆弱自然生態的破壞。20xx年3月5日常保養維護外,還需要重視對一體化設備的投入,以提升施工效率,降低環境污染。2)環境保護措施:綠色節能技術應用關鍵在于保護建筑周邊的生態環境,實現工程建設與自然環境的和諧發展。因此,綠色節能技術應用必須重視降塵、降噪、控制光污染和水污染、合理回收建筑垃圾并完成建筑周邊的綠化恢復。例如夜間施工設置遮擋板來避免施工的光污染問題;設置集中建筑垃圾回收點來處理建筑垃圾等。3)節水、節能等綠色節能技術:如圖1所示,建筑施工中綠色節能技術實現了對建筑臨時用地、水資源、材料等資源的優化處理,通過新技術、新設備的投入提高了建筑工程的能源利用效率。例如利用自動噴淋、水循環設施,可以大幅減少建筑工程建設所需的水資源;應用裝配式施工技術,實現了建筑用材的工業化生產,避免了現場施工的材料浪費和丟棄污染問題。

          2.2綠色施工技術應用目的

          1)降低對生態環境的影響:建筑工程施工需要搭建臨時的施工場地、開挖土方,直接對城市的地表進行破壞,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原有的生態環境。綠色節能技術應用旨在合理規劃施工現場和施工工序,減少對原生態環境的影響。除此之外,因施工產生的建筑垃圾、噪聲污染、水污染等也應當采取必要措施,減少對周邊環境的干擾2)節約資源能源:工程建設需要大量的資源和能源,一旦管理失位就可能導致資源浪費。相關施工企業必須精細化管理,優化項目管理流程,基于節約能源原則展開管理,才能發揮綠色節能技術的最大優勢。3)重視綜合效益:綠色施工技術的推行,在于減少建筑工程的不合理能源和資源消耗,降低對生態環境的影響。實際實施階段,還必須結合工程實際情況,避免盲目的應用國外一些綠色節能技術,只考慮能源消耗降低,忽視了建筑工程的綜合經濟效益。

          3實例分析新型綠色節能技術的應用

          某商業辦公樓建筑工程項目,建筑工程總面積為17.6萬m2,建筑樓高90m,地上部分21層。本工程位于商業繁華地帶,周邊存在居民區、商業街和學校,控制噪聲、粉塵以及有害廢棄物等成為工程建筑施工的關鍵,同時還要引入新型綠色節能技術以達到降低能源消耗,減少對周圍生態環境影響的目的。因此,本工程采取了以下綠色節能施工技術。

          3.1節水綠色節能技術的應用

          1)基坑施工封閉降水技術:結合本工程的實際情況,工程位于商業繁華區域,為避免基坑施工影響周邊建筑物以及生態環境,同時為了降低水污染,在基坑施工作業時采用了基坑側壁帷幕的施工技術,通過采用地下連續墻等作為止水帷幕,減少了對施工區域的抽水作業量,同時避免了周邊地下水對基坑作業面的影響。2)水循環系統:在本建筑工程的基礎施工階段,通過設置簡易的水循環系統(如圖2所示),一方面利用蓄水池、沉淀池以及沖洗池等將基坑周邊的排水管匯聚的水對工程建設的過往車輛進行噴淋沖洗,降低運輸產生的粉塵污染,并將沖洗完的污水經過循環沉淀重復應用。另外一方面蓄水池中的水還可以應用到施工的混凝土噴射用水、混凝土養護用水以及綠化區域灌溉用水。有效的避免了水資源的浪費。圖2水循環節能技術應用排水溝蓄水池澆花滅火清洗路面洗車

          3.2施工現場流線組織與道路規劃

          為了達到綠色施工的目標,合理的對建筑用戶進行規劃與設計,并提升建筑工程施工效率。本工程引入了BIM技術對施工現場流線組織與道路規劃進行了優化,通過收集本工程的相關的數據輸入到BIM系統中建立與本工程相關的可視化三維建筑工程模型。首先可以結合工程的施工工期、地形地貌、材料來源以及消耗計劃,對工程的臨時施工道路進行優化布置,不僅充分利用了既有道路,而且對長遠期的施工路徑進行了規劃,有效的減少了重復修建道路導致的多次土方開挖情況。其次在臨時道路的.兩側設置了作業棚、材料儲藏庫等,減少了道路的輔路長度并縮短了施工的運輸距離。最后利用BIM技術對工程施工現場進行了圈定,采用可重復利用的型彩鋼板材料對施工區域進行了圍擋,避免現場的噪聲、粉塵等對周邊市區其他建筑和居民的正常生活產生影響,同時圍擋周轉重復使用率高達98%,減少了維護結構的資源浪費。

          3.3新型節能技術的應用

          1)建筑太陽能一體化技術:本工程所在區域的太陽能光照時間長,太陽能資源豐富,因此建筑施工過程中也引入了太陽能光熱、光電一體化技術。前者利用在建筑工程的主要區域設置集熱器來實現光熱轉換,滿足建筑工程施工過程中所需的采暖和生活熱水。同時集熱器懸掛于15樓~21樓層的外墻,與建筑融合為一體,實現了太陽能與建筑的完美結合。后者則是利用光電轉換技術,引入了BBLED照明系統,將太陽能發電作為建筑工程所需照明的DC直流供電,國家電網作為備用供電,有效節約了施工過程中的照明能源消耗。2)變頻塔吊技術應用:所謂變頻塔吊,就是在塔吊上設置了變頻器,通過可調的直流電取代傳統的調速模式,一方面降低了塔吊施工過程中的能源消耗,另外一方面也減少了塔吊施工的高頻機械故障問題。3)新風體系技術應用:本工程為商業辦公樓,室內辦公的人數較多,為確保建筑物室內空氣保持流通,同時減少對空調的使用頻次。建筑工程還設置了新風體系,在施工過程中通過在地面安裝新風系統,對位于地面的二氧化碳進行回收并通過屋頂的排風口排出,有效的改善了辦公樓室內的空氣質量,并減少了對室內氣流的擾動,減少了紊流的產生。新風體系技術的應用減少了整個建筑50%左右的空調浪費,起到了節約能源的作用。

          3.4建筑材料中綠色節能技術的應用

          在建筑材料方面,除采用系統化的管理系統對材料進行進銷存管理,來避免材料浪費外,還重點對建筑能耗最關鍵的墻體結構進行了節能改造。在室內間隔墻方面,運用火山灰混凝土材料作為室內間隔墻的主要材料,利用較低的導熱系數(<0.45)來增強室內的保溫效果。在外墻方面,采用了玻璃幕墻綠色節能技術,利用玻璃幕墻的美觀提升了建筑物的外觀美感,結合玻璃材料高強度、阻熱等性能,降低建筑室內外的熱量交換,減少了對空調、采暖等高能設備的使用頻率。

          4結語

          建筑工程施工過程中,綠色節能技術的應用解決了傳統建筑施工高能耗、高污染的問題,也在保障建筑工程施工質量的同時,降低了整個工程的成本投入,提升了建筑施工企業的經濟效益。相關工作者應重視新型綠色節能技術的研究與應用,提升施工人員的環保意識和綠色施工技能,推動綠色建筑行業發展。

          參考文獻:

         。1]陳興華,苑慶濤,任余陽.我國綠色施工技術的發展與展望[J].建筑技術,20xx,49(6):644—647.

          [2]杜國恩.綠色節能施工技術于建筑施工中的應用[J].工業建筑,20xx,50(9):203.

          [3]付建春,馬駿,張雪斌,等.國瑞·西安金融中心綠色施工技術[J].建筑技術,20xx,49(7):787—790.

         。4]洪業。劷ㄖこ讨芯G色施工技術的運用[J].山西建筑,20xx,42(26):189—190.

          [5]沙萍,王國佐,李國建.蘇州現代傳媒廣場工程節能減排綠色施工技術[J].施工技術,20xx,44(10):56—60,71.

         。6]謝狄敏,周林霞.綠色建筑施工實現生態環境和諧發展———評《建筑工程綠色施工實施指南》[J].工業建筑,20xx(2):204.

        【綠色建筑論文】相關文章:

        綠色建筑論文(經典)07-20

        綠色建筑論文07-28

        綠色建筑論文(通用)07-20

        (精華)綠色建筑論文07-20

        綠色住宅建筑節能論文11-04

        [合集]綠色建筑論文15篇07-20

        綠色建筑材料的論文(精選8篇)04-15

        綠色建筑論文集合[15篇]07-20

        綠色化學論文07-28

        国产高潮无套免费视频_久久九九兔免费精品6_99精品热6080YY久久_国产91久久久久久无码
      3. <sub id="h4knl"><ol id="h4knl"></ol></sub>
        <sup id="h4knl"></sup>
          <sub id="h4knl"></sub>

          <sub id="h4knl"><ol id="h4knl"><em id="h4knl"></em></ol></sub><s id="h4knl"></s>
          1. <strong id="h4knl"></strong>

          2. 亚洲国产在人线放午夜 | 中文字幕日韩午夜精品久久 | 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免 | 制服丝袜香蕉在线视频 | 亚洲精品自产拍在线 | 亚洲一区二区中文欧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