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老子》五千言講道,將道的原則貫徹下來就是無為而治的方法。“道常無為而無不為”,落實到處世原則上就是“為而不爭”。而“圣人之道,為而不爭”作為《老子》一書的結語,凸顯出“為而不爭”在老子的處世哲學中占有的重要的地位。
【關鍵詞】老予;為而不爭;無為
處世哲學一般指在一定的社會條件下,為人處世的根本指導思想和原則。老子處于由奴隸社會向封建社會過渡的動亂歷史時期,他認為在亂世,人要保全自己只有少私寡欲,為而不爭。“我有三寶,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日儉,三日不敢為天下先。“天之道,不爭而善勝”。老子的這種不為天下先的處世學問一方面來源于他對當時所處的社會現實和總結歷史經驗的認識,另一方面也和他的“道法自然”的天道觀密切相關。
一、老子處世哲學產生的社會背景
老子處在我國歷史上由奴隸社會向封建社會過渡的階段。社會上的各種矛盾在這一時期凸顯出來,表現在世人眼前的就是戰爭頻發,朝不保夕,以往的一切正常秩序都遭到破壞!独献印匪坪鯘M懷恐懼和慨嘆在總結著歷史上的成敗、存亡、福禍、古今之道:“長治久安的氏族社會的遠古傳統正在迅速崩毀,許多邦國在劇烈爭奪,許多在爭奪之中變得強大,然后又很快地失敗和覆滅了。”“金玉滿堂,莫之能守”。面對這樣的社會,老子認為要一切任其“自然”,少私寡欲,“罪莫大于可欲”,“禍莫大于不知足”。他社會的認為動亂和人的各種禍患,都集中在“爭”,和“為”上。那么要維持生存就要不爭,無為,要“守雌”、“貴柔”、“知足”,以退為進,在忍讓和委屈中以求得生存的可能和積蓄力量,這也是中國的一種傳統智慧。這種清醒冷靜的理智生存方法,在朝不保夕的社會生活環境的確是一種切實的帶有很高智慧的處世方略,但也從側面給我們展示了當時社會的滄海桑田的變化和人民生存的困難。
二、老子處世哲學的天道觀依據
老子“為而不爭”的處世哲學,不僅有其存在的社會依據,還和老子的“道法自然”的天道觀有關。他的處世哲學是以他的天道觀為基礎而建構的。在老子的哲學中最高的范疇是“道”。老子認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天下萬事萬物都循道而行,而道是自然而然的,“道常無為而無不為”,道是“自然無為”、“為而不爭”、“天之道,不爭而善勝”,這種天道觀落實到處世哲學上就表現為“無為”和“為而不爭”。老子這里的“無為”并不是真正的無所作為,它是和“為”相對的而言的!段淖·自然》篇說,無為者,“謂其私志不得入公道,嗜欲不枉正術,循理而舉事,因資而立公,推自然之勢,曲故不得容,事成而身不伐,功立而名不有。”從這里可以看出,老子的“無為”是不妄為,是沒有私心的為,是按照自然規律的為,是“無為而無不為”,按道的規律為以達到無不為的目的。“為學日益,為道日損,損之又損,以至于無為,無為而無不為”。道的“無為”貫徹到人的處世哲學上就是“不爭”。“天道無為,無為而不爭。”以“無為”的涵義來看“不爭”,則“不爭”也不是一味的毫無意義的退讓,不爭與爭也是相對而言的,不爭只是達到目的的一種暫時的手段而已。“天之道不爭而善勝”,“圣人之道,為而不爭”。在老子看來,人在社會上處事,不爭要比爭的方法獲得更多的生存空間。從社會方面看更是如此,在一定的時期中,人不爭而順道處事能使社會得到穩定的發展,他在一定程度上將我國春秋時期社會的大動蕩歸結為人的“爭”,這是有一定的道理的。老子給“不爭”很高的地位,“夫為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不爭是一種以退為進的處世智慧。老子認為不爭是符合于道的智慧,是道貫徹到日常生活中的體現,是最高的維持生存的法則。由此可見,老子的處世哲學是以他的天道觀為基礎的,也可以認為他的處世方略是其天道觀在人生存中的體現。
三、老子處世哲學的基本方略
《老子》一書中不僅闡述了他的不爭的處世思想,還進一步論述了要如何不爭,如何以不爭為手段達到在亂世中保其身而達到生存的目的。通觀全書,可以看到老子關于處世方略的基本方式方法。
(一)“貴柔”
在老子的整個思想體系中,他都非常重視“柔”的概念。“守柔日強”,老子所說的“柔弱”并不是一般人認為的軟弱無力的淺層認識,而是始終蘊含著堅忍不拔的生命力量。“柔體現在人性上就是一種韌性的抗爭以及謙虛容物,包羅萬象,能屈能伸,胸襟博大的人格魅力。”“天下莫柔弱與水,而堅強者莫能勝之”,老子以水作喻,說明柔弱勝剛強的道理。《老子》再三強調:“兵強則滅,木強則折”,“故必貴而以賤為本,必高而以下為基”等。老子之所以要不斷地強調“柔”的力量,是因為他認識到了物極必反的原則。“物壯則老,是謂不道,不道早已”,過分地向強壯發展是不合于道的,是必然要走向滅亡的。要人們注意到只有處于“弱”、“柔”的一方,才不會被戰勝,才能在生活中保全其身。這也就是告誡人們不要時刻都爭強好勝,那樣最終會害了自己,“強梁者不得其死”,而要善于隱藏自己的力量和優勢,要“守雌”、“貴柔”、“知足”,這樣就能在紛亂的社會中保持自己。老子的這種處下的生存智慧和中國傳統的為人處世原則有相通處,也和儒家的“極高明而道中庸”思想有相似之處。這種以退為進的守柔處世學問,是一種維護生存的辯證法。物極必反,“柔弱”與“剛強”是可以相互轉化的,而老子是從“柔”的一方面出發,不斷地積蓄力量,在忍讓中求得生存,以達到最后的勝利。與一味爭強相比,這是一種更加冷靜和理智的生存方式,能夠清醒地認識到自己的最終目標,知道自己在做什么,應該做什么。而我們在和周圍的人相處時,“守柔”是必須的,你不能時刻都要求別人都遵循你的原則。相互之間的妥協是必須的。在老子的“為而不爭”處世哲學中,“貴柔”是其重要的內容。不懂得“守柔”的話,不爭更加難以談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