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文參考文獻標準格式精選
初中新課程實施多年了,高中新課程也已進入了課堂。高中歷史教學中,教師因課時不足,對教學任務的完成感到困難;學生因知識基礎薄弱,教材內容多而感到學習負擔重,學習沒有興趣。如何在有限的時間內,在理念指導下,完成新課程的目標,成了歷史教學要思考的問題。有必要對學生的學,教師的教認真思考。用新的理念大膽地改革我們的課堂。
中學歷史課的社會地位
歷史課是一門綜合性學科,有“百科全書”之譽。內容涉及人類社會諸方面。歷史教學擔負著為高一級學習打基礎的同時,也肩負著引導學生樹立人生觀、價值觀和道德觀的任務。因此,要求教師掌握的知識應由歷史學向其它學科領域拓展,建立起多元的知識結構,適應新時期中學歷史教學的需要。在現實中,社會對歷史學科存在“偏見”,中學歷史課在社會中的地位低。學歷史就是背誦,考歷史就是考背書,從而給歷史學科許多叫法,“背科”、“副科”、“豆芽科”等。這些偏見,不僅一般社會上這樣認為,而且學校的一部分教師也給學生灌輸的是這種思想。隨著課程改革,在高呼著“減負”的口號下,歷史課又成了各界“減負”的目標。初中歷史課本越改越薄,越改越簡單,只有基本歷史線索和故事梗概,刪去了大量的資料,對于歷史人物的描述缺乏立體感。中學歷史課在社會上的地位,不僅嚴重影響著教師的教,也影響著學生學習效果。
中學生學生學習的現狀
由于社會長期對歷史課的偏見,給學生學習歷史帶來嚴重負面影響。
初中階段,學生學習歷史的時間沒有保障,課堂上做其它作業,課后根本不鞏固。到考試時,不僅是學生,而且班主任也要求教師劃考試的知識點,背背了事。在新課程的指導下,雖然把歷史列入了考試科目,但方式有閉卷也有開卷。一些地方歷史分數在升學中只占一定的比例。因此,一些地方在初一、初二根本不設歷史課,到初三,為了升學考試需要,給學生劃知識要點,背一背了事。高中階段,學生在分科前,不足30%的學生認真學歷史;分科后,理科學生為了高考,學校不設歷史課。大部分文科生又是學習較差的,甚至是學校的雙差生。他們認為高中歷史,和初中一樣,背背而已,平時根本不會認真學習,更談不上能力的培養和提高。因此,學生的學習存在以下問題。
被動學習,死記硬背知識。在傳統觀念的影響下,學生學習以死記硬背、機械訓練為主要方式。教師教學觀念的陳舊,學生在課堂上參與教學活動很少,學生被動地接受歷史史實和現成的結論。“背”成為學生學習歷史的主要方式,把它作為學習歷史的“法寶”。歷史課成了學生劃重點就完事的課,使學生產生了學習歷史的錯誤觀。
大量練題,題海戰術,應付考試。當學生面對枯燥無味的課堂,為了升學考試的需要,大量練題,成了學生學習歷史的另一個寫照。通過機械性訓練,來熟悉歷史知識。把學生的注意力引向一些枝節問題,忽視對知識整體結構的把握,缺乏宏觀認識和靈活運用的能力。
思維局限在教材、課堂內。傳統落后的學習觀念,長期使學生的學習思維局限在課堂、教材上。平時手中也只有教材、練習冊,學生接觸歷史材料單一。學生上課在教師的指導下“勾教材”,課后作業抄教材,考試前就“背”教材。學生盡管背熟了一大堆歷史知識,但不清楚歷史現象之間的內在聯系,不會運用所學知識去分析、解決問題。如果命題靈活,課本上不能找到現成答案,就變得手足無措。
中學歷史教學方法存在問題
中學歷史課長期所處的地位,給教師的教也帶來了許多負面影響。教師的教,長期形成了。
知識具體,能力泛化,情感缺位。長期以來,中學歷史課追求知識具體、全面,向學生傳授歷史學科知識為取向,面面俱到。課堂內容成了教材的“壓縮餅干”,對知識蜻蜓點水,給學生傳授內容概念化和教條化,沒有把知識給學生講活、講透。發展學生的歷史思維能力、提高學生人文素養等目標流于形式。
以講為主,教材至上,教案格式化。傳統的歷史教學,過程大多是,組織教學、復習舊課、講授新課、鞏固新課、布置作業,每堂課都重復著五個步驟。在這一模式下,教師左右了整個課堂,學生處于被動的接受狀態。教師單一的講述,不讓學生參與課堂活動,學生思維沒有跟著課堂,長期下去學生學習無興趣,知識消化不良,學習效果差。教師備課的時候,抱著“教材至上”的觀念以及“忠實”地執行《教學參考書》的要求,沒有創新。
評價重結果,輕過程。傳統的歷史課評價,關注考試結果,忽視學習成長過程。評價重視學生測驗,強調成績。對學生成長、發展看不見,影響對學生的全面認識。由于把分數作為學生優、良、差分等的工具,使許多學生產生焦慮的心理和沉重的負擔,壓抑了學生情感和個性的發展。
新課程理念指導下的歷史教學
歷史課是一門人文學科,它是以人為中心,是每一個公民都應該接受的教育。新課程目標追求以學生的發展為本,注重學生全面發展與個性差異相統一,把學生個性健康成長作為課程實施的著眼點和目標。在新課程理念下,更新歷史教育觀念,確立新的教學目標,實現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和情感態度價值觀三者有機結合,使我們的課堂符合素質教育的要求。教師的教,學生的學應該怎樣做。
教師教學方式、手段多樣化。教學方法、手段是中學教學落實教學內容的具體活動。各種教學方法不是相互排斥的,它們之間相互聯系、互為補充。在新課程目標下,為了完成教學任務,在選擇教學方法、方式時,要根據教學的相關內容,不能千篇一律。要真正體現教師主導,學生主體。充分開發和利用各種各樣的課程資源,不能把學生的學習空間局限在課堂上,學習的內容局限在教材上。我們要不斷改變角度,使課堂活躍起來,使學生時刻處于好奇中,不斷激發學習的興趣和熱情。
學生自主、探究、合作等多種學習方法相結合。學生的學習是學生完
源于:7彩論文網標準論文格式范例http://www.7ctime.com
成教學目標,培養自己能力,提高自己綜合素質的途徑。學生在學習中的自主,有利于培養學生的能力。在學生學習過程中,教師要促使學生獨立思考,積極探索、提發、現出問題。在探索活動中,要合作學習,共同完成。在合作中又要有明確分工,沒有獨立學習做基礎的合作猶如空中樓閣,沒有經過個體獨立思考的討論如無源之水。合作學習要強調個人在小組中的表現,使小組內部形成一種競賽氛圍,調動成員的積極性,促進成員學習水平的整體提高。
在新課程實施的過程中,要不斷反思,不斷更新我們的觀念,使新課程的目標落實到課堂中。通過歷史新課程改革實施,全面實現歷史課程的育人功能,實現歷史課程改革的最終目標。
【論文參考文獻標準格式】相關文章:
論文參考文獻引用標準格式08-03
論文參考文獻規范格式標準10-21
論文參考文獻的標準格式寫作08-11
論文英文參考文獻標準格式09-12
論文參考文獻標準格式怎么寫08-11
畢業論文參考文獻標準格式09-04
論文專著中參考文獻的標準格式08-22
畢業論文參考文獻標準格式08-14
研究生論文參考文獻標準格式07-29
畢業論文參考文獻的標準格式要求0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