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許姓的起源簡介
許這個姓是怎么來的呢,下面YJBYS小編為大家搜集的一篇“許姓的起源簡介”,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一】姓氏介紹 | 【四】姓氏文化 |
【二】歷史名人 | 【五】古籍記載 |
【三】歷史發展 | 【六】姓氏簡介 |
姓氏:【許】
拼音:Xu
郡望:高陽郡
名人:許楊,許劭,許褚,許世友
勝跡:臺北市臺灣許氏宗祠
文獻:許氏統宗世譜, 臺灣許氏宗譜
歷史:許姓在當今中國姓氏中排名第三十五,在臺灣排名第十一。許姓出自姜姓,許姓的始祖是許由,他是炎帝的后代。許由是帝堯時期一位十分有名的賢士,堯因為他的賢德而想要把帝位傳給他,但許由不肯,并且逃到箕山隱居。后來,堯又想邀請他做九州的長官,他就跑到□水邊洗耳朵,表示不愿意聽。許由的后代,就世代居住在許昌。到周武王時,許由的后裔姜文叔被封在許,建立了許國,春秋末期,許國被楚國所滅,許國的國人就有一些用國名自己的姓氏,從此姓許。 發展和演變:許姓最初在河南發展,戰國時因為戰亂,開始向四周遷徙,發展到了山西,湖北,湖南,河北。到漢代,又擴展到安徽,山東,陜西,云南,江蘇,浙江。唐朝初期,河南的許姓開始有人進入福建,到宋末,已經發展到廣東。明朝,福建許姓有人移居臺灣,更有一些,遷入湖南,廣西,福建等地,并且融入當地的少數民族,如侗族,壯族,土家族等。許姓的主要聚居地有:許昌,容城,高陽,汝南,長樂,新城,善里,安定,廬江,長安,昌邑,昆明,會稽,譙郡,安陸,晉陵,中山,太原,長沙等。
許衡:元朝理學家。元世祖即位后,與劉秉忠等定朝儀官制,為元統治者策劃"立國規模"。與劉因、吳澄并稱為元朝三大理學家。
許劭:三國魏大名士。好評論人物,每月更換一名,時稱汝南"月旦評"。曾評曹操為"治世之能臣,亂世之奸雄",這句話幾乎稱為曹操一生的定論,"一代奸雄"也成了曹操的代名詞。
許渾:唐代詩人。其詩作中有"山雨欲來風滿樓"之句為世人傳唱。
許夫人:元初畬民起義女英雄。1278年,她聯合黃華起義。當時,元軍已入福建,宋臣蒲壽庚降元?乖獙㈩I張世杰轉戰至閩西南,在她的支持下,討伐蒲壽庚及元軍,屢次獲勝。
許道寧:宋代畫家。以擅寫林木、平遠、野水三景聞名。張士遜曾贈詩有"李成謝世范寬死,惟有長安許道寧"之句,以贊其作。
許敬宗:唐初為秦王府十八學士之一。助武后逐褚遂良,逼殺長孫無忌、上官儀等。
許慎:東漢文字學家,著作《說文解字》是中國首部字典。
許褚:三國時代魏國猛將,外號虎癡。
許遜:晉代著名道士,道教凈明道尊奉的祖師。
許國:明朝大學士。
許攸: 三國時袁紹謀士,渡之戰中的重要角色.
許 行:(生卒年待考),最早出現于史籍的許姓著名人物。
許行是戰國時期的楚國人,主張“賢者與民耕而食,饔飧(自理炊事)而治”,反映了古代社會中農民的一種理想,有學生數十人。
許孟容:(生卒年待考),京兆長安人(今陜西西安),至吏部侍郎、東都留守等職。
歷任著作郎、中書舍人、侍中、中書令等職。唐初為秦王府十八學士之一。助武后逐褚遂良,逼殺長孫無忌、上儀等。參與編撰了《武德實錄》、《貞觀實錄》、《晉書》等。
許叔微:(生卒年待考),真州人(今江蘇儀征),宋代醫學家。
著作有《傷寒發微論》等。
許有壬:(生卒年待考),湯陰人(今河南湯陰),元朝著名政治家。
他歷七朝近五十年,至中書參知政事、集賢殿大學士。
許天賜:(生卒年待考),閩縣人(今福建閩侯)。
明朝弘治年間進士,為剛直不阿,著有《黃門集》。
許孚遠:(生卒年待考),浙江德清人。
明朝至南京兵部左侍郎,著有《敬和堂集》。
許自昌:(生卒年待考),明朝吳縣人(今江蘇蘇州)。
好奇文異書,作傳奇《水滸記》、《靈犀佩》等,另著有《樗齋詩鈔》、《樗齋漫錄》、《捧腹編》等書籍。
許鴻磐:(生卒年待考),山東濟寧人,清朝歷任安徽同知、泗州知州,作品有《方輿考證》、《西遼記》等。
許宗揚:(生卒年待考),廣西人,太平軍將領。
曾隨石達開赴皖,隨韋昌輝殺楊秀清,后不詳。
許景澄:浙江嘉興人,清末外交大臣,曾出使法、德、意、奧、荷等國,后任總理各國事務衙門大臣。
許雪秋:(生卒年待考),廣東海陽(今廣東潮安),近代民主革命者,曾任職中華革命軍東江都督。
許廣平:(公元1898~1968年),原名許霞,筆名景宋,魯迅夫人;廣東番禺人。著名近現代婦女運動先驅。
(1)起源始祖
許(xǔ)姓相傳源出有:
出自姬姓,為顓頊后裔吳回生陸終,陸終生子六人:長子曰樊,樊為已姓,封于昆吾,即古帝丘顓頊之虛,為昆吾氏,堯舜時期昆吾氏首領許由為當世大賢,死后葬于箕山,后人多以許由為許氏始祖。夏之昆吾為商湯所伐滅,后人遷徙至河南許昌。
出自姜姓,以國為氏,是炎帝神農氏的后裔。許氏與齊氏同祖,為上古四岳伯夷之后。“四岳”(堯舜時四方部落首領)是由姜姓發展出來的四支胞族,他們和姬姓部落結成聯盟,跟“子姓”商族平行發展。以姬姓和姜姓部落為主的盟軍打敗了商紂王,建立了姬姓國--西周。周成王時,大規模地分封諸侯,其中商的舊地也分封了一些姬姓諸侯國和姜姓諸侯國,許國正是被周分封的姜姓諸侯國之一,其始祖為文叔,也稱為許文叔。春秋時,許國成為楚國的附庸,戰國初期被楚所滅。許國亡國后,子孫以國為氏,稱許氏,史稱許姓正宗。該支許氏族人以高陽(今河北高陽舊城)為郡望。
源于觀天象定姓,“許”字的主體標志是天干頂上這部分,這是“午”的標志,中午的午,這個午是玄鳥的翅膀,下方還是璇璣盤。凡是上古得姓的族,它必須得觀天象,所以在古代,歷法是第一等級的,所以每個姓的后面都有璇璣盤,璇璣盤就是風向標。許姓這半部分與謝的“訁”是一樣的,這個三角有兩個含義:一個是當斧子講,另一個是當帝王的“帝”。那么天子說的話,也就是皇帝代天說的話叫“言”,他這不是自己的說的話,而是代天說的話,午這邊表示天。
源于滿族。屬于漢化改姓為氏。①順布魯氏多冠漢姓為許氏;②伊拉哩氏在清朝中葉以后多冠漢姓為許氏等[6]。
源于其他各少數民族,屬于漢化改姓為氏。清朝以后,在廣西泗城府(今廣西凌云)土司、黎族、瑤族、彝族、土家族、阿昌族,以及北方地區的回族、蒙古族、朝鮮族等少數民族中,均有許氏族人分布。其來源大多是在唐、宋、元、明、清時期中央政府推行的羈糜政策及改土歸流運動中,流改為漢姓許氏。
。2)得姓始祖
許氏先祖許由許由,字武仲,生于公元前2155年,卒年不詳。堯舜時期的高士賢人,堯帝敬重他的德能,曾有意把帝位讓給他,他固辭不受,隱居箕山,農耕而食。后堯帝又請他作九州長官,他到潁水邊洗耳,表示不愿聽到。他死后葬于箕山之巔,堯帝封其為“箕山公神,配食五岳,后世祀之”,故后人稱箕山為許由山。四千一百多年前,許由活動于潁水流域的箕山之下,正是當年許國之地,故后世許氏人士多以他作始祖。
(3)遷徙傳播
據考古及基因研究顯示,中國人的起源并非只有一個地區,而是存在多地區多起源的趨勢。中國人有一部分起源于南方沿海一帶,許姓以及其它姓氏最早源于南方沿海一帶。南江舊石器時代早期遺存的發現意味著嶺南人類活動史從“馬壩人”時代(距今約13萬年)推至距今約50萬-70萬年。全基因組基因分型研究表明,距今3萬至4萬年前,亞洲人沿著從南往北的路線遷徙,才形成了如今的東亞人群。這項研究最重要的結論是:東亞人群是從南方起源的,在史前時期進行了從南往北的遷徙。眾所周知,在人類文明史上,東亞人是不斷由北往南遷徙的。比如在中國歷史上,大規模的北方人南遷就有三次,分別是:西晉末年開始的“五胡亂華”時期、唐朝的“安史之亂”以及唐、宋之交的“五代十國”。這些歷史給學術界造成了一種“錯覺”,即認為在史前時期,亞洲人也是由北往南遷移的,但“泛亞SNP計劃”的成果顛覆了這個主流觀點。對中國歷史而言,這意味著,北方人的“老家”其實在南方。中國人的祖先先是到達了中國南方,在那里繁衍,此后再進入黃河流域。
亦有傳說許氏的發源地在今河南省許昌東。春秋戰國時期,許國為鄭、楚等國所逼,曾多次在今河南及安徽部一帶遷都。許國被楚滅后,除部分遷居今湖北荊山及湖南芷江等地外,多數許姓就地繁衍或北上遷徙。許姓北上最初遷徙之地是冀州高陽(今河北高陽),后有許氏復遷回河南寶豐等地。秦漢之際許姓已遍布今河南、河北兩省的大部分地區。此后,北方許姓主要分布于今河南、河北、安徽、陜西、山西等廣大地區。許姓南遷始于魏晉南北朝之時。唐初,陳政、陳元光父子奉命入閩,有河南許姓將佐隨同前往,在福建安家落戶。唐僖宗時,侍御史許愛鎮守漳州招安,后入晉江石龜。唐代以后,許姓已大舉南遷繁衍于今江蘇、浙江、湖北、福建、廣東等省地。宋末元初,許氏有一支徙居廣東。明代,福建人許沖懷、許申移居臺灣,此后許氏又多次向臺灣遷徙,進而又有移居海外者。遷至湖南、廣東、廣西、福建的許氏,有的融入侗、壯、苗、布依、土家等少數民族。
春秋時期
春秋時期鄭、楚等國勢力強大,許國不斷地遭到這些諸侯國的進攻,由于力量弱小,無力抵御,只能忍辱負重,委曲求全。公元前654年,楚國伐許,許侯無力抵抗,遂肉袒謝罪,楚國才退兵而去。楚成王在位時,又一次進攻許國,許侯只好再次肉袒謝罪,使其退兵。在這種情況下,許國所能做的惟有遷徙,以避其鋒芒。公元前576年,即許靈公時被迫遷到了葉(今河南省葉縣西南);公元前533年,又遷其國于城父(今安徽省亳縣東南);公元前529年,再次遷回葉;公元前524年,又遷到了容城(今河南省魯山東南)。公元前523年,許悼公患瘧疾,太子止獻藥,悼公飲后非但沒有治好病,反而送了性命。太子止見闖了大禍,于是便逃到了晉國。此外,楚國有許伯,鄭國有許瑕,晉國有許偃、趙國有許鈞、許歷、魏國有許綰,他們都是因各種原因從許國流亡到各國的,由于無法歸國,便定居于當地。后來幾乎每三至五年就遷徙一次,可見當時其所面臨的局勢之險惡。許國遷到容城后,雖然得到了一個較長時期的喘息機會,但是當時周王室衰弱,無力阻止諸侯紛爭,許國這樣的小國仍不能避免被吞沒的命運。這一時期分布在各國的許姓人大都是許國滅亡后被迫遷去的,他們通常仍可保留貴族的身份。但在戰國后期由于社會變革加快,社會分化劇烈,有一部分許姓人已經逐漸失去了原有的貴族地位,如趙人許歷,便是一例,所以他們必須以自己的才干重新博取功勛,以獲得較高的社會地位。此外,除了以上諸國外,齊、韓、燕等國也有許姓分布,所從事的職業五花八門,其中也有處于社會下層的人。通觀這一時期的各國許姓,人數并不很多。形成這一狀況的原因有二:一是許國本來就是小國,人口有限;二是許國滅亡后,許姓失去了原有的政治基礎,他們的活動不為史書記載,故今天便很難了解其全部情況了。
秦漢時期
秦漢時期除了高陽地區有許姓分布外,在今山東、河北、河南、陜西、遼寧、山西、湖北、浙江等地均有分布,其中以陜西、河南、河北的人數為最多,也最為集中。在這些地區也不是均勻分布,而是集中于某一區域,如陜西主要集中在關中,河南則集中在洛陽及豫南一帶,河北主要集中在冀中平原。
隋唐時期
許道寧作品許姓南遷始于魏晉南北朝之時,唐代以后,許姓已大舉南遷繁衍于今江蘇、浙江、湖北、福建、廣東等省地,故唐代以后的許姓名人也多出于此地。
宋元時期
遼國地處中國北方,其境內許姓分布較少。金國消滅北宋后,占據了淮河以北廣大地區,這里主要是漢族聚居區,所以金朝統治時期許姓分布要比遼廣泛得多。元朝的統治地域廣大,人口眾多,民族復雜,故境內分布有大量的許姓人。此外,這一時期許姓的民族構成也發生了變化,在少數民族中也出現了不少許姓人。
明清時期
明清時期人口遷徙相對比較頻繁,有的是政府行為,也有因躲避戰亂,從而構成了這一時期姓氏分布的又一顯著特點明清以來的許姓狀況。明清時期是許姓人口的大發展時期,見之于記載的許姓人數大大地超過了前代。此外,文化素質也大大地提高了,出現了一批學者,考中進士的人數也空前增加。還有一個特點,即這一時期在少數民族中涌現了大批許姓,人數之多遠遠超過了以前歷代的總和。
現代社會
2022年1月24日,公安部戶政管理研究中心發布2021年全國姓名報告。根據報告,許姓人口分布最多的省份是廣東。
。1)郡望堂號
郡望
汝南郡:漢高帝時置郡,治所在上蔡(今河南上蔡西南)。此支許氏,其開基始祖為秦末隱居不仕的高逸之士許猗。
高陽郡:東漢桓帝時置郡,治所在高陽(今河北高陽縣東)。此支許氏,為汝南許氏分支,是十六國許據的5世孫高陽太守許茂之族所在。
河南郡:漢高帝時改秦三川郡置郡,治所在雒陽今河南洛陽市東北)。此支許氏,為文叔直系后裔。
太原郡:戰國時秦莊襄王置郡,治所在晉陽(今山西太原西南)。此支許氏,為汝南許氏分支,是東漢末年大名士許劭之后。
會稽郡:秦始皇時置郡,治所在吳縣(今江蘇蘇州市)。此支許氏,其開基始祖為東漢著名文學家許慎之后。
堂號
許姓圖騰“洗耳堂”:堯帝時有一位高士叫許由。堯老時,想把天下禪讓給他,他不肯接受,跑到箕山腳下去種地;堯又請他出任九州長,他就跑到潁水邊去洗耳朵,認為堯說的話污了他的耳朵。許氏因以“洗耳”為堂號。
“得仁堂”:伯夷、叔齊在周滅商后,恥食周粟,餓死在首陽山?鬃涌渌扒笕识萌省。許氏因以“得仁”為堂號。
“訓詁堂”:漢代時有許慎字叔重,博覽經籍,當時人夸他說“五經無雙許叔重”。他著有《說文解字》,集古今經學和訓詁的大成,到如今還是研究文字學必備的工具書。
(2)宗祠對聯
1.四言通用聯
萬卷畢覽;五經無雙
上聯典指隋朝時期的許善心,少年時聰明,被稱為神童。在南朝陳曾任散騎常侍,入隋官至通議大夫。博學多聞,家中藏書萬卷,無不遍覽。接替父親許亨未完成的《梁史》續修。下聯典指東漢時期的許慎,跟從賈逵學習,曾任太尉南閣祭酒等職。博通經籍,時人評論他有“五經無雙許叔重”之稱。著有《說文解字》,集古文經學訓詁之大成,為后代研究文字及編輯字書最重要的根據。又著《五經異義》,專主古文經學。
汝南世澤;二龍家聲
全聯典指漢朝時期的許劭與兄許虔齊名,時稱“二龍”。
孝宣求劍;飛瓊鼓簧
上聯典出西漢宣帝皇后許后,名平君。宣帝劉詢出生數月,其父母便因“巫蠱之禍”同時遇害,他被寄養在祖母史良娣家,生活在民間,而許平君也是民間女。當朝中公卿商議立皇后時,宣帝下詔要尋找原來舞過的劍。大臣了解他的意思,便奏請立許后。下聯典出傳說中的古代仙人許飛瓊,為西王母侍女,西王母常令她鼓震靈之簧。
系承炎帝;源出許昌
全聯典指許氏的出處和源流。
評推月旦;緒衍箕山
上聯典指東漢時期的許劭,字子將,與從兄許靖并有名。好評論鄉黨人物,每月更換其品題,俗稱“月旦評”。曾評論曹操為“治世之能臣,亂世之奸雄”,曹操大喜。下聯典出堯讓位于許由,相傳堯把君位讓給他,他逃到箕山下,耕鑿而食;堯又請他為九州長官,他到潁水邊洗耳,表示不愿意聽到。
徹鐘泰岱;緒衍箕山
全聯典指堯高士許由耕于箕山。
忠孝世澤;節義家聲
全聯典指唐朝時期的許遠,與張巡合力拒賊,血守睢陽(今河南商丘)兵糧俱盡,城陷被執,不屈死。
魯齋道學;旌邑仙傳
上聯典指宋、元朝時期的許衡,與姚樞、竇默等人講程朱理學。曾任京兆提學,在關中大興學校。元朝建立,他與劉秉忠等制定朝儀官制,后主持國學,以儒家六藝(六經)為教學內容,對漢、蒙文化的融合及交流,起過一定作用。官至集賢大學士兼國子祭酒,著作有《魯齋遺書》等。下聯典指東晉道士許遜,向吳猛學道。后舉孝廉,曾拜旌陽令,有感于皇室紛亂,棄官周游江湖,傳說寧康年間在南昌西山,精修成仙,并且全家四十二口拔宅飛升,雞犬也隨之升天。宋代封為“神功妙濟真君”,世稱“許真君”。
繩其祖式;世澤綿長
不詳
孫支挺秀;祖德流芳
臺灣省金門縣許氏家廟聯。
2.五言通用聯
出岫且從龍;縈空寧觸石
此聯采用唐朝禮部尚書許康佐《日暮碧云合》詩句聯。
3.六言通用聯
兄弟六登科甲;父子四為尚書
全聯典指明朝巡撫許進,上聯說許進八子六登科甲。下聯說許進及子許誥、許論、許贊等四人,皆為尚書。
4.七言通用聯
寶樹春回雙月旦;錦江瑞靄百花潭
上聯典出東漢末汝南平輿人許靖及從弟許劭。下聯典出許靖,舉孝廉,任尚書郎。后入蜀漢,歷官廣漢太守、太傅。“錦江”,地名,在四川,流經成都市!鞍倩ㄌ丁,地名,在成都西郊錦江岸邊。
化日光天新氣象;清風明月舊襟懷
全聯典指晉代文學家許詢,幼年聰慧出眾,人稱神童。后司徒府召為掾屬,不就。曾為道士,隱居永興。早卒。有才藻,善為文。精名理,善清談。好游山水,身體矯健,曾與王羲遍游會稽名山。與孫倬同為東晉著名玄言詩人。簡文帝稱“玄度五言詩,可謂妙絕時人”,實際上則是以玄言哲理敷衍成篇,理過其辭,淡乎寡味。對當時東晉詩壇影響極大。今存《竹扇詩》一首及《白塵尾銘》、《墨塵尾銘》等文。
掬泉洗耳辭堯禪;解字成文費段箋
上聯典出堯予許由天下不受,又授其為九州長,憤而洗耳于穎水之濱。下聯典出東漢經學家、文學家許慎著《說文解字》,清朝文字訓詁學家段玉裁為其注釋,有《說文解字注》。
說文解字古經典;山雨滿樓唐律詩
全聯典指唐朝詩人許渾,其詩作中有“山雨欲來風滿樓”名句。
知人其能九德貴;聞過則喜百世師
此聯采用清道光進士許信臣撰書聯。
訓詁傳經千古業;說文解字萬世師
此聯采用河南省偃城許慎祠聯。
但有余閑惟學帖;即逢佳客莫談天
此聯采用清朝書法家許庚自題聯。許庚,字文恪。
5.其他通用聯
昭茲來許,繩其祖武;應侯順德,貽厥孫謀
此聯為福建省詔安縣南詔鎮許氏家廟聯。廟祀開漳功臣、昭應侯許天正。
摸索賢才,自明幽暗可識;品題才物,咸惟月旦公評
上聯典出唐朝大臣許敬宗陰附武后,謀逐褚遂良,殺長孫無忌等。下聯典出東漢名士許劭初為郡功曹,深受敬重。他好評論人物,每月更換一名,時稱汝南“月旦評”。曾評曹操為“治世之能臣,亂世之奸雄”。
閩海敉平,翊黃宣威昭圣德;漳州建制,弘揚教化應民心
此聯為福建省詔安縣南詔鎮許氏家廟聯。
入潁陽、守睢陽、令旌陽,赫赫神仙之府;漢太傅、唐右傅、明少傅,堂堂宰相之家
此聯為安徽省績溪縣家朋村許氏宗祠聯。上聯典指許由、許遠、許遜。下聯典指許靖、許敬宗、許存仁。
萃子姓于一堂,緬先人祖有德宗有功,為烈為光,春露秋霜明祀典;衍云礽播諸代,愿吾輩孫也賢兒也肖,能文能武,鴛班鷺序集南洋
此聯為許氏南洋宗祠聯。
《通志.氏族略》:“許氏,姜姓,與齊同祖。炎帝之后,堯四岳伯夷之子孫也。周武王封其苗裔文叔於許,以為太岳后,今許州是也。自文叔至莊公十一世,始見春秋。元公子結元年,獲麟之歲也。”
《姓氏考略》注引《姓源韻譜》亦云:“許,姜姓,堯四岳伯夷之后,與齊同宗。周武王封其裔孫文叔于許,子孫以國為氏!痹S故城即今河南許昌。
《姓氏考略》據《姓氏急急篇·注》稱:“許由之后!庇,古之賢人,相傳堯曾讓天下給他,許由謝而隱。戰國時楚有許行;東漢有許慎,著《說文解字》;唐代有許渾,丹陽人;清代有許之漸,武進人,順治時御史。
許姓,中華姓氏,是一個多民族、多源流的姓氏。許姓在《百家姓》排列第二十位。2007年姓氏排行榜上名列第二十八位,人口約八百九十八萬四千余,占中國人口總數的0.56%左右,以江蘇、山東、云南、廣東、河南、安徽、浙江等省居多,這七個省的許氏約占中國漢族許氏人口的55%。2014年國家統計局的數據顯示,許姓在姓氏排行榜上名列第二十六位。
據考古及基因研究顯示,中國人的起源存在多地區多起源的趨勢,南方沿海是人類起源地之一,即許氏以及其它姓氏多發源于南方沿海一帶;蜓芯勘砻髦袊说淖嫦认仁堑竭_了中國南方,在那里繁衍,此后再進入黃河流域。這一結論,顛覆了學術界認為史前亞洲人由北往南遷徙的主流觀點。
亦有許姓由北往南遷之說,據說唐初陳政、陳元光父子奉命入閩,有河南許姓將佐隨往,在福建安家落戶。唐僖宗時,侍御史許愛鎮守漳州詔安,后入晉江石龜。唐以后許姓大舉南遷繁衍于江蘇、浙江、湖北、福建、廣東等省。宋末元初,許氏有一支徙廣東。明代福建人許沖懷、許申移居臺灣,此后許氏又多次向臺灣遷徙,進而移居海外。遷至四川,湖南、廣東、廣西、福建許氏,有的融入侗、壯、布依、土家等少數民族。
【許姓的起源簡介】相關文章:
歐陽姓的起源簡介10-29
陳姓的起源簡介04-01
周姓的起源簡介10-29
卓姓的起源簡介10-29
李姓的起源簡介03-28
張姓的起源簡介03-14
唐姓的起源簡介03-22
許姓的來源,姓許的名人10-17
百家姓之鄔姓氏起源簡介01-16